來源:參考消息
看到標題,您先別急。
今天想說的,是令小銳心情無比複雜的一件事。
消息雖然來自菲律賓,但和南海局勢、中菲關係、禁毒等都沒關係,而是你或許已經知道的這條社會新聞:中國女生因向警察扔豆花被捕。
農曆大年初五,一名23歲的中國籍女留學生在菲律賓乘坐地鐵時被攔下,面對安保人員「喝完豆花再進去」的要求,該女生先是拒絕,後警方向其解釋規定時,竟將豆花潑向了警察。
女生隨即被捕。取保候審後,該女子於12日晚再次被菲移民機構逮捕,當地準備對其啟動驅逐程序,理由是威脅公共安全,違反移民法。
從視頻中,小銳看到,地鐵閘機兩側,一邊是中國女生,一邊則是滿身豆花的菲律賓警察。
至於潑豆花的原因,該女生直言:「因為我被這樣的規定激怒。」
不過,隨著視頻的廣泛流傳,緊接著被激怒的,還有菲律賓和中國的一些網民。
事實上,幾乎沒有人能理解這樣的行為。與引發菲律賓網友眾怒相比,在中國網際網路有關新聞下面,「丟人」也是評論區出現頻率頗高的兩個字。
「別去國外丟人了吧。」這條微博熱評引發眾多點讚。而有的網友則表示,「幸好在菲律賓,在其他國家會更嚴厲。」甚至還有中國網友留言「感謝菲律賓」,稱「謝謝你們懲罰中國式潑皮無賴」。
說實話,看到同胞在海外發生意外,相信很多人和小銳的感覺是一樣的,即首先是希望他們平安。
可是有時候,這種感覺又會很複雜,因為在海外被當做「社會新聞」報導的有些事件中,個別同胞之表現,著實令人汗顏。
比如,這位女生的非常規舉動,以及她所闡述的潑豆花理由。
小銳覺得,這起「小風波」至少給我們上了一課,並有三點提醒可以吸取:
一是入鄉要隨俗。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到一個地方就要遵守當地的規定,這麼淺顯的道理,卻非要鬧得滿世界風雨,進而可能遭遣返甚至坐牢,這該是「多麼痛的領悟」?!
這些年,中國外交部和使領館有關的提醒不可謂不多,卻仍有人照犯不誤,實在不應該。
二是規則意識要提高。
事件中的女生表示自己「被規定激怒」。且不說這是人家的規定你到了就應遵守,此語背後其實折射了另一個事實:對很多人來說,規則意識是急需補足的一塊短板。
《流浪地球》中北京市交通委的那幾行規則提醒之所以刷屏,除了文字的詼諧外,也讓小銳想到了一些人習慣在國內橫衝直撞的無規則意識——當然,不只是交通規則。
三是必須尊重執法人員。
警察的執法權威不容挑戰,這幾乎是全世界公認的常識。
「你以為在我們國家呢,警察、安保對你苦口婆心?」這是一位網友的評論。
其實包括警察在內的執法人員維護公共秩序,需要每一個公民的配合,這是義務和責任,沒有討價還價餘地。
再回到事件本身,面對菲律賓國內的不同聲音,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回應很克制:這是孤立事件,不分國籍。
而在小銳正寫這篇「小銳說」的同時,又有消息傳來:繼「潑豆花」女生之後,又一名中國人在菲律賓被捕,原因是菲媒稱該19歲男性被控在遊樂場對3名18歲女生行為不軌。
還是都長點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