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從事日本的酒銷售的一名深圳經銷商告訴WBO,日本的燒酒有著地域風情的屬性、口味、口感與當地的人文水土息息相關,喜歡日本文化的人更容易接受,「現在國內的居酒屋和日料店都是可以看到燒酒的身影的。」
燒酒在日本有著500年的歷史,近日,日本政府希望在2024年,將日本清酒與燒酒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無形文化遺產名錄中去,目前正在就提案方向進行調查研討。
由此可見,日本的燒酒在日本文化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日本的燒酒的原材料多種多樣,多與當地盛產的農作物相關,稻米、番薯、蕎麥、大麥等都可以成為燒酒的原料,再經過蒸餾的過程製作完成,因為原料多樣,味道會依據原料不同略有差異,因此燒酒有許多品牌。其中的本格燒酒和泡盛酒又有著獨特的口感,是不少日本人的心頭之好。泡盛酒產自日本最南端的衝繩縣,而本格燒酒的產地則遍布日本全國各地,但主要還是集中於日本南部的九州。
本格在燒酒的生產工藝中受到日本獨有的氣候和文化影響,最顯著的特徵是運用酒麴的發酵和壺式蒸餾機的使用。曲菌是日本本土的一種黴菌。使用這種微生物進行發酵,能夠激發出原料獨有的味道和香氣。它們兩者通常只使用壺式蒸餾機蒸餾一次,確保成品酒保留原料的味道和香氣。因此,這些酒都會帶有體現原產地特色的獨特風味。蒸餾之後,將酒液進行儲藏和熟成,使其產生更醇厚複雜的味道,運用這種傳統的蒸餾過程保存其豐富純粹的天然風味便是被稱為日本本格燒酒的特徵了。
燒酒常因為其顏色無色透明容易與清酒混淆,但卻是口感完全不一樣的酒精飲料。酒精濃度主要在25%左右,高的也會達到45%,比清酒高出許多,相較於低酒精度的清酒,高酒精度的酒更貼合中國人的飲酒習慣,一杯低度清酒三兩下便見了底,而一杯酒精度稍高的燒酒正好可以慢慢細品,一個飯局下來酒錢省下不少。
隨著年輕群體對日本二次元文化的追捧,日式料理也越來越受年輕人的喜愛,對燒酒的接受度也在逐漸變高。思維活躍的年輕人發明了許多燒酒新式喝法,加冰、兌水、加酸梅、兌碳酸水、兌檸檬汁、兌烏龍茶等等,賦予了燒酒新的靈魂,讓品嘗它方式更加多樣化。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日本酒的魅力,在日本東京有一家匯聚了中央酒造組合下超過100種的清酒、燒酒、味淋和果實酒的日本的酒情報館,它通過雜誌、書籍、影像等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清酒、燒酒,泡盛的釀製過程,館內還設有品酒專區。品酒專區可以付費體驗不同種類的日本酒,滿足你的好奇心。
圖片為:日本的酒情報館
其實燒酒也和葡萄酒一樣,不同的場合和餐食搭配合適的燒酒,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比如玄海酒造株式會社釀造的幕府燒酒「33貯藏熟成麥燒酒」,它採用大麥作為原材料製造,在白橡木桶中儲藏為它帶來了醇厚華麗的口感,明亮的琥珀色液體,33度的酒精含量,適合搭配一些油膩的菜品。
圖片為:壱岐燒酒
玄海酒造株式會社於1900年創立,至今已有120多年歷史,一直採用傳統的製酒法製造燒酒,傳承至今。長崎縣壱岐島作為麥燒酒的發祥地,目前,在這裡製造的壱岐燒酒已被世界地理標誌標籤GI認證。
還有一款燒酒,它的選用薩摩芋進行製造,口感清爽,歷史悠久,它的名字是用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統治現在阿久根市地區一帶的豪族的名字命名的莫禰氏燒酒。莫禰氏燒酒一種口感豐富的燒酒,搭配刺身,可將它香甜風味以及蒸餾酒所特有的爽口感完美的與刺身細膩的口感融合。
圖片為:莫禰氏燒酒
擁有清淨典雅香氣的芝麻燒酒紅乙女KURO,是世界上第一個用芝麻作為原料蒸餾做的酒,是芝麻燒酒的先鋒。造酒廠的初衷是希望通過這款芝麻燒酒,讓人們在品味美酒的同時了解生活的快樂。芝麻燒酒紅乙女KURO口感成熟且柔軟,飲後令人愉悅舒適、心曠神怡。
圖片為:芝麻燒酒紅乙女KURO
口感帶著黑糖香氣的燒酒,應該很多人都沒有品嘗過,帝黒糖燒酒就是這樣一款擁有黑糖的香氣和醇厚感的燒酒,35度酒精度不會太高,品嘗後回味無窮。帝黒糖燒酒的數量比較稀少,它受地理、氣候、原料等原因的限制,只有奄美群島才能做出來的極稀少燒酒,如果有機會嘗試它,不妨品鑑一下。
圖片為:帝黒糖燒酒
大部分酒從它的命名就能知道它的酒類,但是這款「口味溫和,味道醇厚」的泡盛酒卻很難讓人猜出來它是那種酒。泡盛由泰國大米製成,是通過蒸餾方式得到的一種燒酒,被人稱為日本最古老的蒸餾酒。 首裡天的泡盛28度算的上是泡盛酒中的佼佼者,儘管它的比酒精度比日本清酒要高很多,但卻出乎意料的清爽甘冽,一口海鮮,一口泡盛酒,讓人齒頰留香。
圖片為:首裡天燒酒
一位從事日本燒酒銷售的經銷商告訴WBO,在國內雖然日本燒酒的熱度不如清酒高,還沒有形成品類的頭部品牌,但是隨著中國消費者對日本飲食文化接受程度的逐漸提升,以及對高酒精度的偏好,燒酒在未來國內市場上還是大有可為的。
若想了解更多日本的酒知識
可以關注日本酒造組合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