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日,就是2018年的母親節了。日前南京晨報及旗下的愛南京客戶端,推出了「向母親表白愛,還能拿好禮,來不來」活動。一周來,每一天的徵文都在感動著愛南京的小編們。一名十幾歲的高中生和30歲的湯小姐,都悄悄拍下了母親在廚房忙碌的背影,每一頓早餐,都刻印著母愛執著的付出。記者昨日採訪了幾位投稿的讀者、用戶,聽他們訴說對母親的感恩。採訪中他們都表示,該活動很新穎,充滿愛心,參加活動希望能給媽媽一個驚喜!
點擊播放 GIF 0.1M
「我有兩位好媽媽,她們是閨蜜」
兩位媽媽是閨蜜。
「我有兩位好媽媽,兩位媽媽是我婚姻的媒婆,相互看中各自的兒女,然後一拍即合。她們是無話不談的好姊妹,一動一靜性格迥異,婆婆天天要出門鍛鍊跳舞,而媽媽卻愛在家做家務追劇。她們的愛平淡簡單卻幸福滿滿,尊重她們的感受,滿足她們的意願,就是最大的孝順,最好的報答。」
這段話是張女士寫在愛南京「我的母親」徵文活動中的一段話。照片中的兩位媽媽,笑容滿足燦爛,自己和老公的媽媽是一對好閨蜜,這的確是張女士令人羨慕之處。採訪中張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初衷很簡單:「如果能刊登出來,讓兩位媽媽高興高興。」
張女士的兩位媽媽,退休之後都去街道居委會義務工作,由此相識,來往中兩人不僅越來越投緣,還互相看中了對方的兒女,一段兒女的幸福婚姻由此開啟。
她表示,雖然兩個媽媽性格迥異,碰到一起卻有說不完的話,而且聊什麼還不告訴她。前些年,張女士的婆婆是和張女士及老公一起居住的,但近兩年,由於婆婆不願意離開自己熟悉的東水關一帶,便沒有與兒子兒媳孫女一同遷入河西。張女士說:「我們現在都是周末去婆婆家。我覺得對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尊重他們自己的意願,而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們。」
張女士的工作地點離自己父母家不遠,她每天中午回去跟父母一起吃飯聊天,周末再一起去婆婆家。她最大的欣慰就是老人們身體都很安康,「這是我們最大的福氣!」
此外,讓張女士覺得特別欣慰的是,女兒長大了,也像她一般懂得孝順外婆和奶奶,「我女兒上班後拿到的第一個月工資,就包了兩個大紅包,一個給奶奶一個給外婆。平時單位發一盒蘋果,她也要分成兩份分別送過去。」
——「40+」的張女士
「我和媽媽一起照顧外婆」
施小姐的媽媽和外婆。
「外婆生病了,我和媽媽一起照顧外婆。為了讓外婆開心,我把剛剛獲得的獎牌給外婆看,外婆果然非常開心,對我豎起大拇指。希望所有的媽媽都能夠身體健康,永遠開心!」
照片上,施小姐的外婆雖然在病床上,卻開心地掛著獎牌,豎起了大拇指。「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最寵自己的人吧?就是那種隨便你怎麼淘氣也不跟你生氣的,在我心裡,外婆就是這樣的,是我小時候最大的靠山。」施小姐說,最近外婆生病住院了,她主動代替媽媽,去照顧媽媽的媽媽。每天下班後她去陪伴在外婆的病床前,「媽媽如果陪夜的話,我擔心她身體吃不消,我畢竟年輕嘛。」
這一年來,施小姐還利用業餘時間,get了一項新技能——射箭。她告訴記者,最初是為了減肥,漸漸地愛上了這項運動,還成為了運動員,並且在今年4月,她還和隊友一起拿到了2018ACAC合肥站的銅牌。
「射箭讓我的心理變得強大了。」施小姐說,她的外婆是上海女人,很敏感,「生了病之後她總是會很悲觀,我就常常勸她、安慰她。外婆和媽媽都覺得,似乎這一刻我真正長大了。有外婆在的每一天,我都會好好地陪她!」
——「30+」的施小姐
「媽媽在身邊,就是最快樂的時候」
王米和媽媽在天安門前合影。
「這張照片是我小學一年級的暑假,媽媽帶我去北京的時候拍的。這是我第一次去北京,看見了語文書裡描述的天安門就在我的眼前,我激動極了。第二天一早,為了參觀升旗儀式,我們天還沒亮就趕到了天安門廣場,但是參觀升旗儀式的人太多了,我們只能遠遠地擠在人群裡。升旗儀式開始了,瘦小的媽媽吃力地抱著我,盡力把我舉得高一點,希望我能看得見。」可惜我們實在離得太遠了。
我讓媽媽把我放下,媽媽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地問我:「看到國旗了嗎?」我沮喪地說:「別說國旗,連旗杆也看不到,只看到了自拍杆。」媽媽一下子被我逗笑了,我也跟著哈哈大笑起來。沒看到國旗也沒關係,只要和媽媽在一起,一樣很開心。母親節就要到了,我想對媽媽說,我愛媽媽,媽媽在身邊,就是我最快樂的時候,希望媽媽永遠陪伴我。」
作為一名酷愛閱讀和寫作的晨報小記者,王米一直積極地參與南京晨報的各項徵文活動。採訪中,王米的媽媽告訴記者,這個活動是王米自己在南京晨報小記者官方微信上看到,並萌發了參加的想法。「沒想到這件事情給她這麼大的感觸。」
——10歲的王米小朋友
「三十年如一日,媽媽為我做早餐」
參加插花活動的湯小姐和母親。
「這張照片照於5月1日,那天我上早班。我的工作崗位比較特殊,7點要到崗。只要我上班,母親總是在我之前起床,有時候來不及刷牙洗臉甚至來不及梳頭,就直奔廚房,為我準備可口的早飯。上中班時,我需要帶午飯,她會把鬧鐘定在5點,炒幾個合我胃口的菜讓我帶走。我的胃不好,她總是不放心我在外面吃喝。所以每天都比我起得早一些,我看到的大多是她廚房忙碌的背影。母愛似海,30年未曾改變。」
配這段文字的,是湯小姐發的兩張媽媽在廚房忙碌的背影。她告訴記者,「這是我悄悄拍的,媽媽不知道。我想,如果能被選中登出,可以給她一個驚喜。就算選不中也沒事,我看不少其他愛南京的用戶在我的帖子下面留言說感動,我覺得也很值得紀念了。」
湯小姐說,首先在她腦海裡浮現的,就是媽媽為她在廚房終日忙碌的身影。由於湯小姐在地鐵上班,這是一個全年無休的工作,並且還需要她和同事三班倒。因此,湯小姐的媽媽每天都會提前起來為她準備早飯或是午餐,「同事們都挺羨慕我的,有幾次我把媽媽給我準備的午飯落在家裡了,媽媽還特地為我送來,同事們就會笑著說『你媽媽又給小公主送飯了』。」
湯小姐說,媽媽在生活上對她無微不至,但在學習、工作和擇偶上,卻充分尊重她自己的意見。因為媽媽剛退休不久,湯小姐擔心媽媽不適應,常帶著她去參加活動。比如前些日子剛參加過母女插花活動,而5月下旬的西安之行,湯小姐也已經安排好了,「每年帶媽媽出去遠途旅遊一次。」
——30歲的湯小姐
愛南京·南京晨報記者 仲敏
編輯: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