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陶瓷館今年重新「開張」,「玩點」「看點」搶先揭秘!

2020-12-14 新民晚報

今天下午,數字故宮線上分享會在故宮博物院文化資產數位化應用研究所舉辦。經過漫長的疫情,不少網友對故宮的展覽望眼欲穿。其實在這段時間,故宮策展也沒閒著,而是為一個大展做精心準備,也就是武英殿陶瓷館大展。闊別兩年有餘的故宮博物院陶瓷館今年重新「開張」,從文華殿遷至武英殿後,它將有哪些「玩點」和「看點」?在分享會上,故宮博物院器物部主任呂成龍劇透了新展的五大亮點。

圖說:故宮博物院陶瓷館展廳從文華殿移到了武英殿 網絡圖

新陶瓷館隱藏「明星展」

呂成龍透露,這次新開的陶瓷館有不少變化,在場地上,展廳從原來的文華殿移到了武英殿,展覽面積比原展廳增大了將近60%,用超大面積帶觀眾「暢遊」陶瓷世界。

在數量方面,以前的陶瓷館只展示400多件,這次將展示陶瓷等展品將近1000件,翻了一倍多,古代汝、官、哥、定、鈞窯「五大名窯」瓷器、明清兩代御窯瓷器均在列表之內。此外,展示還增加了5個能反映故宮藏瓷特色的主題,如宮廷的進膳用瓷、賞賜用瓷、大婚用瓷、祭祀用瓷、宗教用瓷,以此讓觀眾全方位盡覽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變化和進步。

圖說:文華殿陶瓷館展陳 網絡圖

場地增大,展品增多,與此相對應,展覽也拉長了陶瓷展示史,據呂成龍介紹,以前陶瓷展只展示到宣統時期,這次將時間線拉長,延續到了民國時期。值得一提的是,從晚清到民國的數十件精彩展品很少有亮相的機會,這次能相會共展,實屬難得。

在展廳的布置上,陶瓷館在燈光照明方面做了較大改進。呂成龍介紹,此次展廳採用全新的照明系統,給展室和展品以最佳亮度。除了展品外,屋內建築彩畫也將被照亮,以使展品和建築相互映襯,彰顯宮廷藏瓷的特點,帶來超夢幻的觀展體驗。

與以前不同,這次大展還準備了一個彩蛋,在武英殿的正殿裡設有一個小型展室,名曰「展中展」,以定期展示故宮館藏的「明星展品」。呂成龍介紹,明星展品會有很多,可看性也很強。比如藍釉描金朵雲折枝蓮紋匜,遠觀它通體閃爍著寶石藍般的光澤,雲朵般的金彩在其中熠熠生輝。在古代「匜」是用來洗手的,而經過瓷器史的演變,藍釉描金朵雲折枝蓮紋匜其實是一種酒具,用於分酒。這個器物之所以光彩照人,是因經歷過兩次燒制,製作工藝極其複雜,特別是匜內部的「金色雲朵」是由金子磨成粉,用大蒜的汁調製金粉後燒制而成。

圖說:藍釉描金朵雲折枝蓮紋匜 網絡圖

又如青花加礬紅彩海水龍紋碗,呂成龍在分享會上用三維高清數據對其進行展示。可見該碗色彩鮮豔,紅彩部分是鮮豔的啞光,而青花部分則閃閃發光。呂成龍介紹,青花加礬紅彩海水龍紋碗又叫「金鐘碗」,因為它仿製古代金屬鐘的造型,將它倒過來看,就像是一隻懸掛的鐘。它是青花瓷的一個衍生品種,也是明代景德鎮宣德時期創燒的新品種,同樣是經歷兩次燒制而成,數量特別罕見。

呂成龍表示,這次大展吸收了近十多年來中國陶瓷研究的最新成果,目前,展覽內容在豐富,展出條件在優化,展示手段在升級,總之,新的陶瓷館會以一種嶄新的面目呈現給大家。

數字故宮開啟「新世界」

分享會上,故宮博物院還講述了「數字故宮」這一年的成長。據了解,從故宮數位化工作到「數字故宮」的建設,故宮在數字資源採集、管理與應用等方面的經驗積累已有二十餘年。應該如何基於海量的故宮數字資源,進行更有深度地挖掘與更加前沿地應用?應該如何將兼具體量與質量的故宮數字資源以一種更為智能貼心的方式呈現給用戶?「數字故宮」技術團隊的年輕人們攜手兩位故宮文物研究專家,從各自工作的專業角度出發,以《韓熙載夜宴圖》VR節目、高清三維陶瓷文物兩項數字成果為切入點,為觀眾展示了更多數字文物資源深度應用的可能。

圖說:呂成龍主任介紹數位化高清三維文物青花加礬紅彩海水龍紋碗 網絡圖

「經過超高清掃描的《韓熙載夜宴圖》被放大到原畫的40倍,觀眾可以在超4k高清畫面中沉浸式觀賞它,而不錯過任何細節」,故宮書畫部專家王琥結合最新研究成果,通過《韓熙載夜宴圖》VR節目的互動展示,帶領觀眾尋著畫中的蛛絲馬跡,走進故宮名畫世界,感受「一畫千面」的藝術魅力。

為滿足觀眾們不同的文化需求,「數字故宮」在過去的十餘年間分期分批建設了大量的產品和平臺。今年疫情期間,「雲遊故宮」全媒體平臺將故宮多年積累的數字資源按照用戶需求進行了重組,平臺一經上線,獲得了廣泛好評。而此次發布的「數字故宮」小程序則進一步、全面地整合了故宮在線數字服務,觀眾可以通過這款小程序在第一時間掌握全部故宮資訊,海量的故宮數字資源可以一鍵搜索,一站抵達,無需在網站、微博、app等故宮多個數字平臺上跳轉。

未來,「數字故宮」小程序將幫助更多關注故宮的用戶通過小程序「一鍵查詢」到故宮多平臺、全渠道上為己所需的數字資源,全面構建「故宮數字社區」,開啟一個不一樣的「新世界」。(新民晚報駐京記者 潘子璇)

相關焦點

  • 紫禁城今年迎600歲 「陶瓷館」專館在武英殿重新開放
    今年上半年,《韓熙載夜宴圖》將率先露臉。隨後,「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中國與凡爾賽展」「紫禁城建成600年展」等大展也將挨個揭開面紗。國寶重器時隔數年再亮相,不僅秀貌,還將展「內涵」——近年來新的解讀、新的研究成果等也會同時揭秘。
  • 故宮博物院線上發布「數字故宮」小程序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致辭 故宮博物院供圖從故宮數位化工作到「數字故宮」的建設,故宮在數字資源採集、管理與應用等方面的經驗積累已有二十餘年。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指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故宮博物院也面臨著種種新挑戰,但同時故宮也緊緊抓住了數字時代帶來的機遇,聯合專家學者與社會機構,將學術成果與數位技術密切結合,通過創造性地轉化,讓更多的朋友可以通過「數字故宮」感悟和體驗到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
  • 600年的紫禁城、95年的故宮博物院今年打算這樣過生日
    央視網消息: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將為廣大觀眾奉上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韓熙載夜宴圖、蘇軾行書治平帖卷等重磅展品也將陸續亮相。故宮推出的一系列精品展覽,其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題,將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展體驗。其中,「紫禁城建成600年展」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闡釋紫禁城作為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
  • 北京故宮博物院門票預約(官網入口)
    故宮博物院預約門票、故宮博物館公眾號
  • 「數字故宮」線上分享會在故宮博物院舉辦
    中國發展網訊 7月16日,「積跬步 以至千裡——數字故宮線上分享會」在故宮博物院文化資產數位化應用研究所舉辦。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這場分享會通過網絡視頻的形式與觀眾相約於「雲端」,講述「數字故宮」這一年的成長。
  • 陶瓷館重新開放、五大重磅展覽……紫禁城600歲「大慶之年」 官方...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這是全社會的一件文化盛事。故宮博物院今天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公布故宮博物院 「大慶之年」計劃表!《養心殿保護研究叢書》《寶蘊樓》《欽安殿原狀研究》《清宮圖典》《紫禁城建築之道》《滿洲從族俗到禮法的歷史考察》《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十輯)》《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論文集》《故宮博物院考古文集(一)》等學術專著和合輯,啟動《故宮博物院百年》出版項目,出版《故宮藏甲骨文第一部》(合作出版)《董其昌書畫全集》《故宮藏四任繪畫全集》《蘇東坡書法全集》《往昔世相——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畫
  • 紫禁城建成600年展陶瓷館活動介紹
    「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點活動  據故宮博物院介紹,2020年10月10日是故宮博物院600周年的誕辰,在九、十月份將集中舉辦一系列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題的展覽
  • 故宮將重新劃分展覽區域 皇太子讀書的毓慶宮首次開放
    近日,「故宮講壇」第101講在北京舉行,主講人、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王亞民對上述問題一一進行解答。他表示,在2017年到2020年,故宮博物院將重新劃分展覽區域比重,並決定從東到西再開闢一條原狀陳列路線,包括乾隆皇帝的寧壽宮、孝莊太后的慈寧宮等均在其列。其中,清朝皇太子讀書的毓慶宮為首次開放。
  • 故宮博物院預約門票系統-在線預約入口
    故宮博物院預約門票、故宮博物館公眾號北京故宮博物院門票預約入口
  • 故宮博物院門票預約 - 門票預訂
    故宮門票預約入口但凡是去北京遊玩的朋友,基本上都會到故宮去玩,早上看了天安門廣場的升國旗,就等著故宮博物院打開大門買票進去轉轉了;但是對於故宮了解的人可能都會知道其實對於故宮如何遊覽,找到一張故宮的遊覽圖,同時要對於故宮內的景點有所了解,知道自己是想要看到怎樣的景象,就不會走太多的冤枉路;一般來說很多人都是在看完升旗之後從故宮的午門進入到故宮裡,在午門附近值得觀賞的就是故宮的現代化展廳
  •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主任呂成龍親傳兩千年陶瓷發展史的「寶藏手冊」
    故宮博物院新陶瓷館正在積極籌備,我們也要補充知識做好參觀前的萬全準備!這裡有一份濃縮兩千年陶瓷發展史的「寶藏手冊」,就讓故宮博物院器物部的呂成龍老師帶著你和器物們一起「穿越」吧!畢業後分配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從事古陶瓷鑑定、陳列與研究工作。1999年—2001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的清史研究生班,取得同等學力,獲畢業證書。2001年8月—2002年3月在日本長崎進行海外技術研修。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古器物部副主任、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秘書長、中國古陶瓷學會常務理事、文化部青年聯合會常委等職。
  • 館長帶你去博物館——第一站:故宮博物院
    今天第一站自然是來我們的大帝都,來參觀故宮博物院關於故宮的歷史大家都有很多了解,畢竟在這裡發生的故事,承包了中國古裝劇的大半邊天。而故宮博物院的歷史你知道嗎?隨著清王朝的滅亡,故宮作為封建統治者的居所,也失去了它原本的功能,宮殿收為國有,1914年成立了古物研究所。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為了躲避戰火,在經歷了多次文物南遷後,1947年故宮文物終於安頓下來,古物研究所合併至故宮博物院。
  • 故宮展陳格局明年起大變 東西六宮今後看點十足
    原標題:故宮展陳格局明年起大變   為了改變人們「看故宮就看建築」的既有印象,近年故宮在展陳上下苦功。昨天,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從2017年到2020年,故宮將用四年時間改變既有展陳格局,這將成為故宮歷史上動作最大的特色展陳變化。
  • 遠方|600歲的紫禁城,今年打算這樣過生日
    故宮今年600歲啦幾天前故宮博物院發表的一組對比照】【延禧宮】【頤和軒】氣勢恢弘的紫禁城今年將迎來600周歲,故宮博物院最近公布了「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點活動蘇軾行書治平帖局部【「陶瓷館」專館】「陶瓷館」專館則將在武英殿重新開放,以中國陶瓷發展史為綱,展現中國陶瓷8千年延綿不斷的發展歷程,改陳後文物數量由原「陶瓷館」的400件增加到1000件。
  • 北京故宮介紹兩岸故宮交流情況 達成八點共識
    新華網北京2月17日電 故宮博物院發言人17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介紹了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一行來訪情況及雙方會談成果。   發言人說,2月14日中午周功鑫一行抵達首都國際機場,開始對北京故宮博物院為期兩天的訪問。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常務副院長李季到機場迎接。這是海峽兩岸同根同源的故宮博物院的院長第一次相聚。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共慶建院90年
    新華社臺北1月10日電(記者 許雪毅、陳斌華)今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9日披露,該院將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攜手舉辦一系列院慶活動。她說,兩院現已籤約的一個重要活動是將在今年10月推出的「郎世寧來華300年特展」,到時將向北京故宮博物院借8張郎世寧的作品,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同時將舉辦第五屆兩岸故宮博物院學術研討會,主題為文化交流,包括東西方文化交流、亞洲文化交流等。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如何讓故宮的文物活起來?
    我就是在故宮博物院裡面看門,每天觀眾有序的走進這座博物館,我們做好服務。如何實現「上元之夜」?今年正月十五,故宮博物院發生了一件事,在大年三十我們接到了一個任務,希望能把北京的中軸線點亮,故宮博物院是其中重要的一段。於是我們初三把正在休息的員工叫回來,開始做了四天的設計,八天的安裝,最後我們推出了「上元之夜」。
  • 故宮公布2020年重點活動 2020故宮有哪些大展覽?
    2020年即將到來,這一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早已「圈粉」無數人的故宮博物院在這一年將舉辦什麼活動?  2019年12月30日,故宮博物院公布了「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點活重磅展覽不少  2020年,故宮博物院將舉辦一系列精品展覽,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題。
  • 故宮博物院首開網店 紀念品走Q版路線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10日報導:古老的故宮如今也開始走新潮。日前,故宮網店在淘寶網悄然開張,主推一系列Q版文化商品:宮廷娃娃、八旗娃娃、大明潮人……藉由網絡手段使購買故宮紀念品不再有地域限制。
  • 門檻最高—專家揭秘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徵集流程
    門檻最高「史上最嚴」——專家揭秘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徵集流程        新華社廣州12月4日電(記者 劉暢)說臺北故宮博物院是「門檻最高」的博物館,當然不是指參觀者的門檻,而是指文物徵集的門檻。多年來,正是因為臺北故宮採取了「世界上最嚴格」的徵集辦法,保證了入藏文物的貨真價實。    以「文化遺產的法制與管理」為主題的第四屆海峽兩岸文化遺產保護論壇正在廣州舉行,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登錄保存處原處長嵇若昕向與會者分享了臺北故宮在文物徵集管理方面的經驗。    「目前臺北故宮有近70萬件文物,看起來收藏非常豐富,但是免不了有缺環,需要從外界進行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