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檻最高—專家揭秘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徵集流程

2020-12-11 中國政府網

門檻最高「史上最嚴」
——專家揭秘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徵集流程
    

    新華社廣州12月4日電(記者 劉暢)說臺北故宮博物院是「門檻最高」的博物館,當然不是指參觀者的門檻,而是指文物徵集的門檻。多年來,正是因為臺北故宮採取了「世界上最嚴格」的徵集辦法,保證了入藏文物的貨真價實。

    以「文化遺產的法制與管理」為主題的第四屆海峽兩岸文化遺產保護論壇正在廣州舉行,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登錄保存處原處長嵇若昕向與會者分享了臺北故宮在文物徵集管理方面的經驗。

    「目前臺北故宮有近70萬件文物,看起來收藏非常豐富,但是免不了有缺環,需要從外界進行徵集。而博物館用於徵集文物的經費是有限的,因此就必須嚴格把關。」嵇若昕說。

    所謂的「嚴格把關」體現在臺北故宮通過其網站向公眾公示的兩份文件中。

    其中之一是該博物館的文物「徵集計劃」。目前公示的「徵集計劃」修訂於2006年,列出了銅器、陶瓷、玉器、珍玩雜項、臺灣本土文物、亞洲各地文物等六大類虧缺文物清單。

    「根據臺灣的『採購法』,在每年預算通過後,我們會根據所獲得的經費規模,公開上網徵集文物,並接受文物所有者提出的投標方案。」嵇若昕說。

    保證臺北故宮徵集文物公開、公正的另一重要文件是其獨有的「藏品徵集辦法」。落成於1965年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於1969年開始公開向島內外徵集新藏品。目前接受社會監督的「徵集辦法」於2010年公布,是經過第六次修改的版本,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文物徵集辦法。

    根據這一辦法,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徵集採取「三審制」,即預審、初審和覆審。「除非一件準備徵集的文物已經被文物主管部門評定為『重要文物』,可直接進入『覆審』之外,其他計劃徵集的文物必須嚴格走完這三道程序,才可能獲得落戶資格。」嵇若昕說。

    而在這「三審」中,各審級的評審委員不得重複,再大的專家也只能做一次評委。

    其中,預審評委由提出收藏該件文物的收藏單位的專家組成,其工作最為複雜和繁重。比如,在「文物狀況檢測」環節中,評委將對文物的「健康狀況」進行嚴格檢測,將「重病」文物排除在外。在「合法來源證明」環節中,要保證計劃徵集的文物非搶、非盜,出身清白。

    預審專家還要提出文物的價格參考。「臺北故宮的工作人員禁止參加社會上的鑑定、拍賣活動,又是如何獲得指導價格呢?」嵇若昕說,這主要是參考蘇富比、佳士得等國際知名拍賣公司所拍類似文物的成交價格。

    預審結束後,就開始了初審程序,這一階段的審核由博物院的登錄保存處主持。「院長將指派一位副院長做主席,同時至少指定5位院內專業人士作為委員。在評審過程中,認為『應該買』的專家,要向認為『可以不買』的專家說明為什麼要買這件文物,對博物館有什麼好處,不買會怎樣。」嵇若昕說,最終,只要有一人持反對意見,該徵集計劃將被緩議。

    而後是覆審。臺北故宮每3年聘任一次「徵集審查委員」,聘任人數大於30人。在覆審中,院長從「徵集審查委員」中挑選4至7位進行最後把關,三分之二以上贊成才算通過。

    「如果是捐贈的或是寄存的藏品,沒有價格問題,在覆審通過後,這件文物基本上就具有落戶資格了。而如果是計劃購買這件文物,則還要進入鑑價環節,再由另外的專家組成『鑑價委員會』。」嵇若昕說。

    過去,臺灣當局特別編列經費用於臺北故宮的文物徵集。近年來,由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紀念品商店效益大增,因此轉而用這筆「賺來的錢」支付徵集費用。「這筆錢直接來自每一位參觀者,因此更要珍惜,更要用好。」嵇若昕說。

    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臺北故宮博物院通過其他機關移交文物1651件(冊),獲贈文物32326件(冊),收購文物12751件(冊),合計46728件(冊)。

相關焦點

  • 媲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玉器珍品名錄
    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48年,前身是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105萬件),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
  • 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愛好者的天堂
    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臺北士林區,外觀為中國傳統宮殿建築。博物院集中華文物之大成,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臺北故宮博物院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
  • 臺北故宮博物院三大鎮館之寶
    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對於大陸的大多數人而言,我們對臺北的故宮博物院久聞其名,卻難見其真容。 白巖松:「對我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它位於臺北山清水秀的外雙溪,佔地面積1200畝,1965年11月12日落成。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之說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北京形勢嚴峻,國民政府決定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
  • 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再創作」年入9億元新臺幣
    「Old is New」(傳統即新),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林曼麗對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定義,就是想讓臺北故宮博物院在傳統當中,創造出新的理念。此後擔任此職位的周功鑫,提出了「形塑典藏新活力、創造故宮新價值」的管理理念,將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創新再向前推進了一步。
  • 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Taipei『s National Palace Museum)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
  •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世今生
    文物分箱運至臺北機場 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提供1933 年2 月5 日深夜,易培基身披鬥篷,在太和殿前指揮,2118 箱文物被裝上火車。除卻理事級別的高官,負責挑選這批運臺文物的還有號稱「故宮四大金剛」的專家:書法專家莊尚嚴、瓷器專家吳玉璋、圖書專家梁廷偉以及玉器專家那志良,他們從堆積如山的文物箱中抽出自己眼中的精品,構成了今日臺北故宮價值連城的館藏。
  •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發展歷史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又稱臺北故宮
  • 寶島臺灣遊記之臺北故宮博物院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讓我感受到了兩岸文化是多麼的一脈相承,因為歷史和政治的原因又彼此被迫分離,這是多麼的讓人痛心,這對我們中華文明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多麼希望臺灣當局能夠早日回頭是岸,別只為了個人和團體利益而玷汙了整個民族的文化信仰。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意
    一款「朕知道了」的膠帶紙,今夏意外風靡兩岸四地,掀起一股臺北故宮的新熱潮。作為臺北故宮首推的皇帝硃批紙膠帶,該文創品取自博物院典藏康熙真跡,創意設計簡單明了又霸氣十足。以黃白紅三色為一組,售價200元新臺幣,讓眾親諸粉大呼過癮,直贊「故宮文物不再不能親近」。
  • 徵集令臺北故宮博物院首場拍賣面向全球徵集精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國綜合性大型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的重鎮,也是臺灣省規模最大的博物館。建築主體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建造,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莊重典雅,富有中華民族特色。
  • 臺北故宮博物館:想寄存藏品文物,請先通過「世界上最嚴格」評審
    Hi~新朋友,記得點藍字關注我們喲1965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陸續捐贈和寄存,數量蔚為大觀,院方為此特別開闢專題展廳進行展覽,將捐贈和寄存的名品進行不定期輪流展出。博物館作為國家文物保護保存機構,其館藏文物來源主要通過考古發掘、社會捐贈、拍賣行競拍、文物收購等途徑獲得。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故宮博物院一脈相承,但與大陸博物館不同的是,其館藏文物除了依靠社會捐贈、文物收購之外,還接受私人寄存。
  •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08年07月03日 09: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灣省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
  • 臺北故宮博物院驚爆遺失5件文物
    臺北故宮博物院驚爆遺失5件文物 2013年03月26日 17:1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即使改名換姓也難變其文物及中華文化脈絡的傳承
    在我們中國的寶島——臺灣省就擁有一座與北京故宮博物院齊名、甚至珍藏的歷史文化寶物價值更為厲害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裡大約珍藏有近69萬餘件歷史文物,而它們不只是許許多多中國人心中的國寶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北京故宮在臺「大選」後已暫停文物出借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25日表示,前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在交接時提到,大陸北京故宮博物院從今年1月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束後,就暫停文物出借給臺北故宮博物院。林正儀25日上午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業務報告,國民黨「立委」吳志揚提到,未來臺北故宮與北京故宮之間要如何互動?林正儀透露,「目前北京故宮文物不借我們」。
  •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世今生(圖)
    左起:故宮副院長莊嚴、孔德成(孔子後人)、王世傑、羅家倫、杭立武、譚先生 圖/莊靈先生提供 2圖 二戰期間的文物運輸船隊 圖/莊靈先生提供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世今生  一件宋代汝窯杯可以蓋一座故宮,而故宮擁有21件汝窯杯,價值千億  本刊記者 李乃清
  •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中曠世奇珍數不勝數
    用「有宮無寶」來形容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話,那臺灣故宮博物院便是「有寶無宮」了。此話雖然有失偏頗,卻也不無道理。臺北故宮的陳列之豐,質量之高,讓人為之膛目。這裡的確是奇珍薈萃國寶雲集,從商代的青銅器、陶器,到各代玉器、瓷器、銅器、漆器、琺瑯器、雕刻、書畫聖品,無所不有。
  • 傳臺北故宮博物院將被降級,國民黨批民進黨當局「意識形態考量」
    針對外傳原本隸屬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降級,改隸屬於臺「文化部」,中國國民黨今日痛批,民進黨基於政治因素或意識形態考量,縮減故宮的層級與員額,相信島內民眾絕對無法接受,該黨將全力捍衛,臺北故宮不應被降級與縮編。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說:"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今天就來說說臺北故宮博物院。一、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