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再創作」年入9億元新臺幣

2020-12-11 第一財經

去年夏天,臺北故宮博物院在知名社交網站貼出一款「朕知道了」的紙膠帶,異常簡單的四個字,是清康熙皇帝真跡的複製品,霸氣十足,幾乎滿足了網絡傳播的所有元素,引發了網友的瘋傳和熱烈討論。

不時以新奇、有趣的授權商品讓遊客頗有耳目一新感覺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又一次被人們驚呼「時尚」。「Old is New」(傳統即新),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林曼麗對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定義,就是想讓臺北故宮博物院在傳統當中,創造出新的理念。此後擔任此職位的周功鑫,提出了「形塑典藏新活力、創造故宮新價值」的管理理念,將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創新再向前推進了一步。

圍繞品牌授權,臺北故宮博物院與超過90家廠商合作「讓文物再生與重生」,單單是2013年,就收入了9億元新臺幣,數字直逼門票收入(10億元新臺幣)。

「新和舊之間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界限,就看你怎麼去變化。」臺北故宮博物院文創行銷處副處長王耀鋒在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授權展及亞洲授權業會議上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香港貿發局注意到,通過設定嚴格的審查和授權流程、進行全面專業的數位化儲備,保證了類似臺北故宮博物院這樣的藝術收藏機構能夠「玩轉」品牌授權,產生有創意的衍生品。

管理科學的授權流程

將「朕知道了」從典藏文物的資料庫中找出來,找到合適的供應商,並且置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商店的櫃檯中,被消費者買走,這樣的過程,看似簡單,卻包含一系列重要信息。換言之,想與臺北故宮博物院合作,取得品牌授權,要先過了它設置的一系列嚴格的「關卡」。

合作是對所有具備基本資格的企業開放的,比如有相應的公司登記證明文件、商業登記證明文件,有信用證明,有銷售額與稅額申報書收執聯等。通過資格審查的廠商,才有機會參加包含初審和覆審的「產品審查」。

產品的創意來源、出處說明、非重複性、安全性、創意與美感、質量與功能、包裝與產地說明等,都是產品審查的關鍵;而不損傷風俗、不損傷臺北故宮博物院聲譽等,也是審查的重要內容。

每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藝術發展基金會在4、8、12月舉辦三次審查會議。那些通過審查的廠商,會被授權2年的合作期限,而在規定時間內提供續約審查資料,則還會被再給予續約2年合作期限。

「審查的原則是,先審查品牌,再審查產品。」王耀鋒說,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授權,實際是LOGO的授權,授權的費用是按照單個產品的價格抽取10%左右,根據不同的產品,抽取授權費的比例也有所不同,比如電子產品,就可能會收取11%~12%的費用。

儘管文物仿製品是授權商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臺北故宮博物院越來越鼓勵那些既和原有的文物相關聯,又有「再創作」的商品出現。「以本院藏品圖像為素材,而重新設計、開發、產制具藝術性與生活實用性且有助文化教育推廣之各類衍生附加值產品。」在一份指引中,臺北故宮博物院這樣界定授權商品。

數位化是授權的基礎

2003年,朗智品牌有限公司創始人黃僖偲博士就已經取得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館的授權,直到10年後的7月,她才開始行動起來,與富士公司合作複製了一系列的畫作作為授權商品展覽和出售。

凡·高的畫作所呈現的內容,早已經過了版權保護期,但荷蘭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館對其中的部分畫作的數位化內容擁有版權。這正是黃僖偲所取得的品牌授權的核心。

藝術浦東總經理周蘭茵同時也是吳昌碩紀念館的副館長,這幾年,圍繞吳昌碩的作品,藝術浦東做了不少授權商品的開發,周蘭茵承認,最有戰略意義和長遠價值的,便是對藝術品的數位化,這是再創作的基礎。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臺北故宮博物院就已經意識到,未來典藏的數位化將是使其生命力得以延續的重要支撐。像「朕知道了」這樣的授權商品,就需要以數位化的康熙奏章圖片作為基礎。

20年時間,臺北故宮博物院數位化的文物圖片,一共積攢了110萬張。「這需要時間」,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室專門委員陸仲雁說,成本高,技術上也要成熟,「你需要慢慢地在保護文物的前提下去做數位化」,王耀鋒進一步解釋說。

老牌的藝術典藏機構的經驗,往往是自己一步一步摸索出來的,國際上做得比較好的,是位於巴黎的羅浮宮,而新興的藝術典藏機構,則希望探索出新的路子來。高鵬博士是今日美術館的館長,年輕的美術館沒有歷史的積澱,他們的做法另闢蹊徑,通過展覽會,這家美術館與不少藝術家籤訂了版權協議,並且通過GOOGLE這樣的「數位化大腕」,推出了線上美術館,積累了大量的數位化藝術品資源。

今日美術館的投入巨大,4年間,1000萬~2000萬元人民幣的成本,高鵬說:「至今還沒有看到回報。」但數位化的路子還得繼續,「MOMA美術館30%的授權零售收入,最終支持到美術館的運營,這說明做一家成熟的美術館,必須要高度重視衍生品和相關的設計產品。」高鵬說。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在南院區建珍寶文物「修復展示館」
    新華社臺北1月6日電(記者李慧穎、李凱)臺北故宮博物院6日表示,將在位於嘉義的南院區興建空間面積超過2.2萬平方米的珍寶文物「修復展示館」。展示館定位為強化文物修復功能與修復人才培育等,希望這一計劃能吸引遊客到南院區參觀,帶動地方經濟、文化發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在南院區建珍寶文物「修復展示館」
    新華社臺北1月6日電(記者李慧穎、李凱)臺北故宮博物院6日表示,將在位於嘉義的南院區興建空間面積超過2.2萬平方米的珍寶文物「修復展示館」。展示館定位為強化文物修復功能與修復人才培育等,希望這一計劃能吸引遊客到南院區參觀,帶動地方經濟、文化發展。
  • 臺媒:大陸遊客大量流失 臺北故宮收入減少近億元新臺幣
    參考消息網12月20日報導 臺媒稱,在12月13日臺灣地區立法機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針對臺北故宮新年度計劃進行審查,其中,就發現臺北故宮預估明年門票收入又會比今年減少近1億元新臺幣(1元人民幣約合4.5元新臺幣——本網注)。
  • 深度分析: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意之路
    去年,臺北故宮禮品店收入達7.2億元新臺幣,今年可望達到8億元新臺幣。但對於臺北故宮來說,商品只是文創的很小一部分。「文創是一個整體方案。每次特展的布展、為民眾提供的休閒環境、咖啡屋、茶點房……都是文創的一部分。成功的文創是能讓民眾常常來,不是只來一次,而且每次來要感受到不一樣的氛圍。」金士先說。放低身段是臺北故宮文創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在嘉義動工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6日在嘉義縣舉行動工儀式,預計將於2015年8月完工,同年12月開館試營運。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選址於嘉義縣太保市,佔地70公頃,定位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以收藏亞洲各地文物為主,並發揮文物研究、維護、教育及展示等功能,其主體建築是一座融合藝術和文化的環保綠建築。
  • 資金斷炊,國民黨黨代表提議:要回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和門票收入
    國民黨行管會主委邱大展今天在全代會上,痛批臺當局「黨產會」凍結黨產,並強調國民黨自8月底經費用罄,自9月起至年底的資金缺口為1.2億元(新臺幣,下同),須靠黨主席江啟臣募款維持黨務營運。隨後,有黨代表表示,當年國民黨從中國大陸帶故宮文物到臺灣,呼籲全黨一起向蔡「政府」要回這些文物,以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門票收入也歸國民黨使用。
  • 資金斷炊,國民黨黨代表提議:要回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和門票收入
    國民黨行管會主委邱大展今天在全代會上,痛批臺當局「黨產會」凍結黨產,並強調國民黨自8月底經費用罄,自9月起至年底的資金缺口為1.2億元(新臺幣,下同),須靠黨主席江啟臣募款維持黨務營運。隨後,有黨代表表示,當年國民黨從中國大陸帶故宮文物到臺灣,呼籲全黨一起向蔡「政府」要回這些文物,以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門票收入也歸國民黨使用。
  • 臺北故宮鼓勵設計者從文物中汲取創作靈感
    臺北故宮博物院30日揭曉了「2013臺北故宮第四屆國寶衍生品設計競賽」獲獎作品。26歲的自由設計師賴忠平的作品「鐘響」獲衍生商品組金獎,獲得10萬元新臺幣獎金。「鐘響」設計靈感來源於臺北故宮的重要館藏「西周晚期銅宗周鐘」,是隨身手機支架與擴音喇叭的結合,可將原本向下的iPhone喇叭聲音轉向屏幕前方的使用者並同時擴大音量,也十分輕便適於隨身攜帶。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在嘉義動工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6日在嘉義縣舉行動工儀式,預計將於2015年8月完工,同年12月開館試營運。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選址於嘉義縣太保市,佔地70公頃,定位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以收藏亞洲各地文物為主,並發揮文物研究、維護、教育及展示等功能,其主體建築是一座融合藝術和文化的環保綠建築。
  • 資金斷炊,國民黨黨代表提議:要回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和門票收入
    國民黨行管會主委邱大展今天在全代會上,痛批臺當局「黨產會」凍結黨產,並強調國民黨自8月底經費用罄,自9月起至年底的資金缺口為1.2億元(新臺幣,下同),須靠黨主席江啟臣募款維持黨務營運。隨後,有黨代表表示,當年國民黨從中國大陸帶故宮文物到臺灣,呼籲全黨一起向蔡「政府」要回這些文物,以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門票收入也歸國民黨使用。
  • 陸客消費旺盛 臺北故宮博物院大發利市
    陸客消費旺盛 臺北故宮博物院大發利市 2010年09月01日 11:0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北京故宮本身是藝術品
    中新社臺北八月二十日電 題:讓典藏文物活起來——訪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石守謙  中新社記者 曾嘉 董會峰  臺北「故宮博物院」自一九六五年建成後,一直以保護、收藏文物為主要目標。如今臺北「故宮」要讓文物活起來,凸現服務大眾的理念,剛剛上任不久的院長石守謙堪稱任重道遠。
  • 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故宮國寶宴」
    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故宮國寶宴」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06-26  央視網消息(中國新聞):臺北故宮博物院有著舉世聞名的中國文物藏品,現在又有了令人驚豔的美食---「故宮國寶宴」。
  • 臺北故宮博物院門票多少錢 臺北故宮在哪裡
    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在哪裡:臺北故宮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意
    一款「朕知道了」的膠帶紙,今夏意外風靡兩岸四地,掀起一股臺北故宮的新熱潮。作為臺北故宮首推的皇帝硃批紙膠帶,該文創品取自博物院典藏康熙真跡,創意設計簡單明了又霸氣十足。以黃白紅三色為一組,售價200元新臺幣,讓眾親諸粉大呼過癮,直贊「故宮文物不再不能親近」。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意
    一款「朕知道了」的膠帶紙,今夏意外風靡兩岸四地,掀起一股臺北故宮的新熱潮。作為臺北故宮首推的皇帝硃批紙膠帶,該文創品取自博物院典藏康熙真跡,創意設計簡單明了又霸氣十足。以黃白紅三色為一組,售價200元新臺幣,讓眾親諸粉大呼過癮,直贊「故宮文物不再不能親近」。
  • 臺北故宮博物院人氣爆棚 中華瑰寶現身臺北引關注
    臺北故宮博物院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門票全票為40元新臺幣,軍警、學生為10元新臺幣。免費提供國語、英語、法語導遊。服務設施比較周全。1965年在臺北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建成後,遂即將當初由大陸運到臺中霧峰的文物全部移到此地儲存。一方面對外公開展示,一方-面作科學的整理與學術研究。在這裡收藏的歷史文物、精美的藝術品多達近70萬件。
  • 臺北故宮博物院預約入口 - 公眾號
    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臺北市郊外雙溪,佔地1200畝,1962年動工興建,1965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日那天落成,所以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中山博物院」。整座建築仿北京故宮的形式,採取中國宮廷式的設計風格,碧瓦黃牆,雕欄玉砌,在青山掩映之下,顯得格外典雅壯麗。來到臺北故宮廣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頗有氣勢的六柱牌坊,上有孫中山先生手跡「天下為公」四字。拾級而上,在平臺處可見刻有「博愛」二字的銅鼎。再上去,就是「故宮博物院」了。
  • 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愛好者的天堂
    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臺北士林區,外觀為中國傳統宮殿建築。博物院集中華文物之大成,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臺北故宮博物院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
  • 臺北故宮員工盜賣文物影像 打破45年零失竊(圖)
    11月14日清晨,涉案臺北故宮助理研究員陳耀東、陳的研究助理葉麗珍與臺北「祥禾國際公司」的丁裕峻被臺灣「廉政署」控制。據估計,臺北故宮損失的無形授權金恐高達上百億元新臺幣。  大陸發現山寨《龍藏經》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年來積極進行文物數位化建檔工作,並將部分成果以授權的形式交由臺灣龍岡數位文化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