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30日揭曉了「2013臺北故宮第四屆國寶衍生品設計競賽」獲獎作品。26歲的自由設計師賴忠平的作品「鐘響」獲衍生商品組金獎,獲得10萬元新臺幣獎金。
「鐘響」設計靈感來源於臺北故宮的重要館藏「西周晚期銅宗周鐘」,是隨身手機支架與擴音喇叭的結合,可將原本向下的iPhone喇叭聲音轉向屏幕前方的使用者並同時擴大音量,也十分輕便適於隨身攜帶。
據設計者賴忠平介紹,自己最初的想法是設計一件3C產品,後來從臺北故宮發布的重點館藏清單中發現了這件銅宗周鐘,便想到「如果能用幾千年前的古代樂器造型播放現代手機中的音樂,感覺一定有點衝突又很好玩。」
此外,吳俊逸設計的取材於「宋蘇漢臣秋庭戲嬰圖」的雞蛋狀人物造型「棗磨姐弟」和程宜方設計的漫畫風格「犧尊的日常生活」作品分獲本屆競賽新設的角色公仔組和插畫創作組金獎,各獲得7萬元和6萬元新臺幣的獎金。
不過,現在來臺北故宮的遊覽者還不能買到這些有創意的產品。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說,通常一件設計從誕生到最後投入量產上市需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比如現在熱銷的「翠玉白菜傘」,是2010年第一屆文創設計競賽的獲獎作品,而從作品被廠商看中到最終上市,經歷了近兩年時間。
馮明珠表示,今年的競賽相較往年增加了公仔和插畫的設計,作品更多元,也希望能得到市場的認可。「我自己也用iPhone手機,聽了「鐘響」設計者的介紹後我想如果產品上市我也會買。」
臺灣「互動在線」公司董事長錢亞玲表示,這些結合中華歷史、文化的設計很有市場,商機無窮,希望能與原創者展開更多合作,發掘出下一個「翠玉白菜傘」。
據介紹,本次競賽挑選了162件器物、書畫及文獻類的珍寶文物供設計師作為靈感來源,共徵集到300多件參賽作品。參賽者包括普通民眾、設計專業人士以及相關專業在校學生。經初選和決選兩階段,共評出金銀銅獎及優選獎共15件獲獎作品。
本次競賽的所有得獎作品將於8月31日至9月13日在臺北故宮如意館展示。(記者 程卓、齊湘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