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8 22:3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市委報導組 趙婕 記者 鄭欣慰
賽龍舟
鑼鼓聲聲鬧端午,為進一步弘揚歷史文化瑰寶,2018年「龍泉寶劍杯」端午龍舟賽活動於6月16日隆重啟幕,為市民、遊客們呈上豐厚的端午龍舟文化盛宴。
「我是從杭州特地趕回來看龍舟賽的,端午節沒看到家鄉的龍舟總感覺少了節日的味道。」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
龍泉人稱呼龍舟為「華船」,距今已經有著840多年歷史,是麗水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百姓們心目中,划龍舟能驅逐「瘟神」,求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賽龍舟
龍泉的龍舟造型,相傳是依照宋朝宋王出巡時乘坐的龍船而造的。龍身用樟木精雕,身長18米,加上龍頭、龍尾,全長約19至20米。船身最大闊度1.5米,龍舟分16檔,每排2人,共32名劃手,另配有鑼鼓手、舵手各一名。龍頭由雕刻工精工製作而成,龍嘴上下唇共有100顆牙齒,以示龍的傳人百業興旺。
距龍頭後面40餘釐米處有魁星鬥一對,柱高約180釐米,表示「龍王」前面左右文武曲星,在魁星鬥兩邊掛有兩面方旗,旗上繡有紀念屈原及各龍舟名稱字號。目前龍泉龍舟已發展到十多條, 每條均以不同的色彩相區別,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一,各龍舟會相繼下水,進行賽前訓練,初五進行正式比賽,大鬧一天,初六上岸,龍舟歸庫,形成了獨特的龍舟民俗文化特色。
活動現場
「端午賽龍舟是龍泉的老傳統,今年我們在傳統龍舟賽事的基礎上新增了傳統旗袍秀、漢服秀、太極表演、舞劍表演以及地方特色美食展示等活動,通過龍舟巡遊、200米龍舟直道挑戰賽、1280米龍舟直道賽等三天的傳統龍舟文化展示,讓遊客、市民們在視覺、聽覺、味覺上多層次感受龍泉濃厚的端午節氛圍。」龍泉市文旅委相關負責人說,龍舟賽既是體育競賽,也是龍泉的品牌文化活動,我們將努力傳承好、保護好龍舟傳統文化,持續發揚光大,將龍舟賽打造成為具有龍泉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動,弘揚龍泉特色地域文化,激活文化基因,實現文化繁榮發展。
據悉,為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該市還將2018年「龍泉寶劍杯」端午龍舟賽活動作為旅遊產品打造,精心設計旅遊線路交由旅遊社宣傳推廣,吸引了杭州、武夷山等地遊客來龍參觀體驗端午龍舟文化,使文化、體育成為推動龍泉全域旅遊發展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