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宣稱「藥妝」概念系違法 還有哪些品牌在頂風作案?

2020-12-12 中國網財經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一份公告指出,化妝品凡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這讓曾經紅透半邊天的「藥妝」在一夜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截至發稿,淘寶和京東已雙雙設置了「藥妝」敏感詞。不過,中新經緯客戶端在線下走訪時發現,仍有不少化妝品品牌打著「藥妝」旗號向消費者推銷產品。

  線下推銷仍打「藥妝」牌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明確了對於「藥妝」「藥妝品」「醫學護膚品」概念的監管態度,指出不存在單純依照化妝品管理的「藥妝品」,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

  而就在通知發出同一天,化妝品零售連鎖品牌嬌蘭佳人在廣州舉行了以「破繭成蝶」為主題的嬌蘭佳人全國經理大會,會上嬌蘭佳人集團董事長蔡汝青正式發布「一五一十」戰略,「一十」所指即為十個自有品牌,其中便包括4個「藥妝」品牌(AIP艾伊派、BIOFILA貝膚泉、COSCURE珂思蔻、瓷律),其中珂思蔻和瓷律更是2018年剛剛推出的新品牌。更值得一提的是,蔡汝青在2017年提出的「兩妝一品」戰略中,首次明確「藥妝」對於嬌蘭佳人未來的重要性。

  資料顯示,嬌蘭佳人創始於2005年,總部設在廣州,截至2017年6月30日,嬌蘭佳人全國總店數已超2000多家,擁有1800多萬會員,日均接待顧客40多萬,經營商品覆蓋面膜、護膚品、彩妝、身體護理品、美發護理品、男士護理品、化妝工具、日用品八大品類。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公告發出後,嬌蘭佳人公關負責人回應稱,嬌蘭佳人理解國家部門出臺這個政策的初衷是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利益,所以長期以來一直都積極配合國家的各種管理制度,嬌蘭佳人不會宣稱任何產品是「藥妝品」。

  

嬌蘭佳人瓷律產品貨架 中新經緯 高曉鍈 攝

  對此,中新經緯客戶端走訪了北京正在營業的嬌蘭佳人專賣店,雖然店內並無「藥妝」以及「醫學護膚品」的宣傳字樣,但如果有顧客問到是否有藥妝時,門店的銷售人員都會推薦相應的品牌,並稱之為「藥妝」。店內銷售人員稱,目前店內主要售賣的「藥妝」產品是珂思蔻、艾伊派、貝膚泉三個品牌。中新經緯客戶端看到,貨架上的瓷律廣告上明確標註著,產品配方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研製,可達到舒緩刺激、修護屏障的作用。

  嬌蘭佳人並非孤例。雅漾、薇姿等品牌的專櫃導購仍宣稱其為「藥妝」,並以此為噱頭向消費者推銷相關產品。 

 

嬌蘭佳人專賣店 中新經緯 高曉鍈 攝

  市場巨大 入局者眾多

  追溯藥妝品的源頭,大致始於1998年,歐萊雅化妝品公司將旗下品牌薇姿定位為「只在藥房銷售」的化妝品。近年來,除了歐萊雅公司,葛蘭素史克、上海家化、資生堂等均推出了自己的藥妝品牌。此外,一些傳統中藥老字號如同仁堂、片仔癀等,也推出了自己的藥妝產品,紛紛搶佔市場。

  據前瞻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藥妝行業品牌競爭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近年來「藥妝」不僅規模增長領先於化妝品,行業利潤率更是高於整體化妝品利潤率,基本在25%-35%之間,是化妝品行業的兩倍左右。

  國家藥監局表示,不但是我國,世界大多數的國家在法規層面均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避免化妝品和藥品概念的混淆,是世界各國(地區)化妝品監管部門的普遍共識。部分國家的藥品或醫藥部外品類別中,有些產品同時具有化妝品的使用目的,但這類產品應符合藥品或醫藥部外品的監管法規要求,不存在單純依照化妝品管理的「藥妝品」。

  根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十二條、第十四條規定,化妝品標籤、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不得注有適應症,不得宣傳療效,不得使用醫療術語,廣告宣傳中不得宣傳醫療作用。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

  中聞律所李斌律師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根據《廣告法》第十七條和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其他商品的廣告不得使用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違反的要給予行政處罰,如責令消除影響,處以罰款最高100萬元,並可以吊銷營業執照,撤銷廣告審查批准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廣告審查申請。

  李斌說,之前沒有大力查處並不代表行為本身合法,國家藥監局的態度已表明對化妝品領域將要實施更加嚴格的監管。化妝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在廣告宣傳當中不應當使用與醫療相關的術語,否則容易欺騙誤導消費者,屬於違反廣告法以及化妝品監管的違法行為。

(責任編輯:李嘉玲)

相關焦點

  • 我國化妝品宣稱「藥妝」違法 藥妝與化妝品有什麼區別
    來源:健康時報網  近日,國家藥監局針對化妝品相關規定和概念進行了解答。解答中指出,我國化妝品法規中並沒有「藥妝品」概念,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  所以,藥妝到底是什麼?有哪些危害呢?藥妝和化妝品的區別是什麼?
  • 國家藥監局:化妝品宣稱「藥妝」屬於違法行為
    為進一步規範化妝品監督管理工作,引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1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依據我國現行化妝品法規規定和有關技術規範,解答了化妝品監督管理中的常見問題。
  • 宣稱「藥妝」違法!非法添加藥品 長期使用危害多
    市場上強調醫學配方、有藥物功效的化妝品層出不窮,但是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以化妝品名義註冊,卻又宣稱是"藥妝"、"醫學護膚品"的,屬於違法行為。那麼,市場上還有藥妝產品嗎?
  • 多道禁令下「藥妝」仍頂風銷售,比普通化妝品更勝一籌?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仍有不少化妝品違法宣稱「藥妝」或「醫學護膚品」,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困擾。不同平臺搜索「藥妝」 多款產品被推介提起「藥妝」,很多人會將其理解為藥品與化妝品的組合,甚至覺得無論是安全性還是有效性,「藥妝」都要比普通化妝品更勝一籌,但事實並非如此。
  • 「藥妝」違法 網購小心!我國只有「特殊化妝品」 警惕「神奇功效...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塗端玉)國家藥監局最近強調稱,我國沒有「藥妝」,凡是宣傳「藥妝」,皆屬於違法行為。昨日記者在淘寶等電商平臺已無法搜索到「藥妝」相關產品。但一同被禁的「醫學護膚品」仍存在不少「漏網之魚」。「藥妝」這一概念被國家明令禁止,消費者該怎麼辨別普通化妝品、藥品和特殊功效化妝品?
  • 多道禁令下「藥妝」仍頂風銷售 國家藥監局:化妝品不能替代藥品
    結合此活動,國家藥監局還推動主要化妝品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於本月同步上線化妝品消費提示語「國家藥監局提示您:請正確認識化妝品功效,化妝品不能替代藥品,不能治療皮膚病等疾病」,提醒廣大消費者防範化妝品消費風險。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仍有不少化妝品違法宣稱「藥妝」或「醫學護膚品」,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困擾。
  • 藥妝是化妝品還是藥?
    最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藥妝」的回應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其明確指出,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1「藥妝」是藥還是妝?提到藥妝,相信很多人覺得:藥妝=藥品+化妝品。
  • 「藥妝」概念漸火:正確認識化妝品功效 「藥妝」必須符合四點
    國家藥監局最近強調稱,我國沒有「藥妝」,凡是宣傳「藥妝」,皆屬於違法行為。「藥妝」這一概念被國家明令禁止,消費者該怎麼辨別普通化妝品、藥品和特殊功效化妝品? 國家藥監局最近強調稱,我國沒有「藥妝」,凡是宣傳「藥妝」,皆屬於違法行為。「藥妝」這一概念被國家明令禁止,消費者該怎麼辨別普通化妝品、藥品和特殊功效化妝品? 據悉,藥監局早已明確區分了「化妝品」和「藥品」的界限,只是因為「藥妝」概念漸火,藥監局才於今年初再次強調化妝品宣稱「藥妝」屬違法。
  • 國家藥監局:化妝品打「藥妝」「醫學護膚」概念屬違法
    為進一步規範化妝品監督管理工作,引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1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依據我國現行化妝品法規規定和有關技術規範,解答了化妝品監督管理中的常見問題。
  • 藥妝,到底是藥品還是化妝品?
    醫生了解到,小張長期在用網購的一款藥妝,臉上的嚴重過敏很可能跟這所謂的藥妝有關。  日前,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上,掛出了一份《浙江省規範保健食品化妝品網絡銷售行為指導意見》的徵求意見稿,歡迎社會各界給意見稿提建議。意見稿中,有一條規定引起不少愛美女性的困惑:禁止網絡經營宣稱「藥妝」類化妝品。  藥妝,跟普通化妝品有何不同?監管部門為何建議禁止網絡上銷售該類產品?
  • 多道禁令下,「藥妝」仍頂風銷售
    結合此活動,國家藥監局還推動主要化妝品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於本月同步上線化妝品消費提示語「國家藥監局提示您:請正確認識化妝品功效,化妝品不能替代藥品,不能治療皮膚病等疾病」,提醒廣大消費者防範化妝品消費風險。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仍有不少化妝品違法宣稱「藥妝」或「醫學護膚品」,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困擾。
  • 藥妝護膚品有哪些真的有用嗎?京東蘇寧下架藥妝化妝品
    藥妝護膚品有哪些真的有用嗎?不少人在遇到紅血絲、皮膚敏感問題後,都會尋求藥妝來拯救自己的臉。然而,京東、蘇寧兩大電商平臺卻正在不約而同地下架同一類商品——藥妝化妝品。這源於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的一則監管指引:化妝品宣稱藥妝概念的,均屬違法行為。這意味著,號稱規模已超過600億元的藥妝產品市場,將迎來產銷模式的大調整。
  • 國藥監明確宣傳「藥妝」違法,化妝品宣傳不能再蹭熱度
    明確指出中國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且宣傳「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均屬於違法行為,此外,近來大熱的活性成分——表皮細胞生長因子人寡肽-1也被明確禁止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公告指出,中國現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第十二條、第十四條規定,化妝品標籤、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不得注有適應症,不得宣傳療效,不得使用醫療術語,廣告宣傳中不得宣傳醫療作用。
  • 真的是藥妝?國家藥監局:違法的
    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挑選化妝品可以算得上是一件大事,想找到適合自己使用的化妝品總是要經過多方考慮,而藥妝的出現似乎給了女性更多的選擇,消費者一旦接觸到藥妝的概念,對於產品的信任度往往會變高,認為護膚品具有一定的藥效作用。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藥妝」違法 歐萊雅們怎麼辦?
    「藥妝」違法,歐萊雅們怎麼辦?  一夜之間,「藥妝」成了敏感詞。  2019年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公司在《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中明確指出,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
  • 屈臣氏店員以「藥妝概念」介紹產品 或涉嫌違法
    平臺已將藥妝、醫學護膚品屏蔽  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再次明確:我國現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第十二條、第十四條規定,化妝品標籤、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不得注有適應症,不得宣傳療效,不得使用醫療術語,廣告宣傳中不得宣傳醫療作用。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
  • 「藥妝」不是藥!這種提法屬違法 皮膚美容專家:功能性化妝品安全居...
    來源/視覺中國不久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一則「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明確指出,宣傳藥妝屬於違法行為。這無疑給規模高達千億級別的醫美市場,特別是一直以來主打「藥妝」概念的品牌帶來一波震動。圖說:項蕾紅教授作講座 採訪對象供圖 採訪對象供圖國內沒有「藥妝」概念日本和法國「藥妝」全世界知名,其主要指的是介於藥和化妝品之間的功能性化妝品。
  • 「香水大王」周信鋼被罰750萬/仍有店鋪宣稱藥妝?
    韓國科瑪公司為韓國最大化妝品醫藥品專門製造商,自1990年以來生產數百個品牌化妝品,有「雅詩蘭黛」,「後」,「雪花秀」,「歐萊雅」,「香奈兒」,「資生堂」等。   4.創紀錄!「藥妝」宣稱違法,但仍有「藥妝」店鋪出現   在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再次重申宣傳「藥妝」屬違法行為後,2月21日下午,鷗美藥妝在官方微信推送上發布消息稱,鷗美藥妝天貓旗艦店開業。除了線上店鋪仍宣稱是藥妝外,仍有部分線下鷗美藥妝店鋪的標誌為「OMEY鷗美藥妝」,而這些店鋪的營業執照上則為「北京鷗美商貿有限公司」。
  • 「藥妝」品牌銷售增長明顯 「藥妝」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10億元
    總體來看,「藥妝」品牌銷售增長明顯,國產品牌追趕國際品牌不斷縮小差距。「藥妝」市場發展可期  國產品牌快速崛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藥妝」的概念是隨著進口產品進入國內市場才出現的,與普通護膚品相比,它的成分更清晰、安全性更高,並帶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藥妝」在日本是指介於藥品和化妝品之間的「醫藥部外品」。在日本、美國、法國等化妝品產業大國,「藥妝」產品佔當地市場的50%,甚至60%以上。
  • 「藥妝」應聲下架 「同名」企業尷尬
    》,再次明確我國對於「藥妝」「醫學護膚品」「藥妝品」概念的監管態度——即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至於號稱「專注敏感肌膚護理」的中國品牌「薇諾娜」,此前曾一度在百度搜索的介紹中宣稱「打造良心國貨藥妝護膚品品牌」,然而1月26日北青報記者發現這句宣傳語也已經進行了更改,「藥妝」被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