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羅馬帝國與羅馬帝國有什麼關聯?原來第三帝國也與之有關!

2020-12-20 騰訊網

這個事兒要從頭說。

羅馬時代分為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兩個時期。羅馬共和國晚期,凱撒成為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擁有者,他試圖把共和國轉變為帝國。雖然他遇刺身亡,但他指定孫子屋大維為繼承人。屋大維通過與安東尼、雷必達結成後三頭同盟,清理元老院異端,又通過戰爭和政治手腕,變共和國為帝國,史稱「羅馬帝國」,這一年是公元前27年。

作為橫跨歐亞、一統天下的羅馬帝國持續了400多年,直到公元395年發生一件事情,帝國有了變數。

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

東羅馬帝國在歷史上持續時間較長,是著名的「千年帝國」,直到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這一千年帝國才被終結。東羅馬帝國又稱拜佔庭帝國,帝國臣民信仰東正教,說希臘語,與西方的天主教相對應。

西羅馬帝國則在公元476年的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被蠻族滅亡,從此西歐進入黑暗時代,日耳曼蠻族中的哥特人、法蘭克人、汪達爾人紛紛建立自己的王國,西歐進入封建社會。直到法蘭克人查理再統西歐、中歐大部,稱雄歐洲,是為查理曼帝國。

799年,羅馬教皇利奧三世因與當地貴族發生矛盾,引起貴族叛亂,隻身一人逃出羅馬向查理求救,次年,查理率兵進入義大利,鎮壓了叛亂,恢復了教皇的職位。教皇為了爭取查理曼永久的軍事保障,為查理加冕,稱「羅馬人的皇帝」,查理成為西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和基督教世界的保護者。從此「查理國王」變成了「查理曼」(「曼」就是大帝的意思)。查理加冕標誌著西歐文明不再是屬於東羅馬帝國的附庸。從此,這個查理曼帝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濫觴。

但是好景不長,查理曼死後,由於不是嫡長子繼承制,帝國一分為三,後來又合併為二,逐漸演變為法蘭西和德意志。

德意志國王熱衷於恢復「羅馬人的皇帝」的名號,公元936年奧託一世代表基督教世界抵抗了馬扎爾人(很可能是匈奴人哦)的入侵,962年教皇約翰十二世在羅馬為奧託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從此德意志國王凌駕於歐洲其他國王之上,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統治歐洲。

但是帝國中晚期,皇帝與教皇的鬥爭,以及德意志王國內部國王與貴族的鬥爭,使德意志國王內外交困。「帝國」缺乏對「王國」的控制力,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

逐漸崛起的近代民族國家——英國、法國,成長為新霸主,直到拿破崙的出現,神聖羅馬帝國被迫解體,德意志部分變為鬆散的德意志聯邦,而原帝國皇帝、德意志國王、奧地利大公弗朗茨一世宣布奧地利為帝國,原神聖羅馬帝國不復存在。奧地利帝國後來又被普魯士的俾斯麥打敗,不再參與德意志事務,而與匈牙利人協商,組成奧匈帝國。普魯士則在擊敗奧地利後,又打敗法國,建立威廉一世的德意志帝國,是為德意志第二帝國。

威廉二世繼位後,趕走俾斯麥,與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結盟。但一戰失敗,奧匈帝國被解體為奧地利、匈牙利、捷克,德意志第二帝國也受到削弱。

參加過一戰的奧地利人希特勒,從小喜好歷史,對神聖羅馬帝國曾經統御歐洲、積貧積弱的奧匈帝國和一戰受到的屈辱瞭然於胸,藉機上位,當上德國總理。

但是,他煽動德國民眾,通過納粹宣傳機器,宣稱建立德意志第三帝國,恢復神聖羅馬帝國時代德意志人對歐洲的統治,悍然發動二戰。

相關焦點

  • 神聖羅馬帝國與羅馬帝國有什麼關聯?原來第三帝國也與之有關
    作為橫跨歐亞、一統天下的羅馬帝國持續了400多年,直到公元395年發生一件事情,帝國有了變數。 查理加冕標誌著西歐文明不再是屬於東羅馬帝國的附庸。從此,這個查理曼帝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濫觴。
  • 羅馬帝國、東羅馬(拜佔庭)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有什麼關係?
    羅馬帝國是歐洲古代最強大的大帝國之一,也是如今歐洲文明的正源所在。不過除了羅馬帝國之外,歐洲歷史上還出現過東羅馬(拜佔庭)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那麼這三個「羅馬」有什麼關係呢?羅馬帝國在建立後發生了多次分裂和內戰,越來越難以維持統一。
  • 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有什麼關係?
    一說起羅馬帝國很多人瞬間就想起羅馬鼎盛時期的那張地圖,幾乎囊括了當時所有的文明地帶,現在的法國,半個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土耳其,義大利,敘利亞,埃及,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瑞士。鼎盛羅馬如此之多的國家共同組成了鼎盛時期的羅馬,我們一般說的羅馬帝國也就是這個羅馬而神聖羅馬帝國其實和羅馬帝國完全沒有關係,神聖羅馬帝國是德國的前身
  • 神聖羅馬帝國又稱日耳曼帝國
    我相信肯定會有人以為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人有關係,而事實卻是,這是從古德意志帝國發展而來的,只是第一位古德意志帝國國王奧託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才被稱為「羅馬皇帝」。想和羅馬有聯繫,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文化淵源和宗教。
  • 羅馬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是什麼關係?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東羅馬帝國(即拜佔廷帝國)成為了羅馬帝國實際意義上的繼承者。1453年,拜佔廷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為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所攻陷。1460年,東羅馬帝國在摩裡亞的領土也被奧斯曼帝國佔領。1461年,奧斯曼帝國滅亡了由拜佔庭帝國皇室在帝國崩潰後又建立的特拉布松帝國。至此,東羅馬帝國永遠退出歷史舞臺。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帝國實際上沒有直接且合法的血緣關係。
  • 羅馬帝國,東西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它們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在西方歷史上,一共有好幾個以羅馬冠名的的帝國,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其中三個分別以羅馬這一名號為自己命名的帝國,來看看他們之間存在什麼樣的聯繫和區別。 之後屋大維將雷必達踢出權力圈,並且和安東尼兵戎相見,最後獲得了勝利,得到了元老院的支持,在他統治時期,羅馬真正進入了元首制的帝國時期,他本人也被稱為"奧古斯都"(神聖偉大),也就是後世所說的奧古斯都大帝。這就是羅馬帝國的由來。
  • 法國最大的神聖羅馬帝國就是德意志帝國
    個人認為:法魯克的成名,完全得益於他抓住了崛起時期蘇格蘭土著武裝的崛起機會:大批農民被留在蘇格蘭,給德國英雄們提供了可趁之機。德國對於蘇格蘭武裝所謂的友好化改革是在腓特烈三世推行宗教改革的那一刻,即便是如日中天的德三,也是在最貧窮的那幾十年中(93年埃爾多安通過樸正熙、提比略改革歐洲)才開始收編邪教。
  • 羅馬帝國,東西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它們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在西方歷史上,一共有好幾個以羅馬冠名的的帝國,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其中三個分別以羅馬這一名號為自己命名的帝國,來看看他們之間存在什麼樣的聯繫和區別。 之後屋大維將雷必達踢出權力圈,並且和安東尼兵戎相見,最後獲得了勝利,得到了元老院的支持,在他統治時期,羅馬真正進入了元首制的帝國時期,他本人也被稱為"奧古斯都"(神聖偉大),也就是後世所說的奧古斯都大帝。這就是羅馬帝國的由來。
  • 神聖羅馬帝國通史——一個千年帝國的興衰史
    1291年,魯道夫一世去世,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隨後被拿騷家族、哈布斯堡家族、盧森堡家族、維特斯巴赫家族輪流控制,神聖羅馬帝國於是漸漸發展成為一個由獨立小國組成的鬆散聯邦,被選舉出來的皇帝形同虛設。1356年,神聖羅馬帝國頒布《金印勒書》,它正式規定以選舉制解決皇帝的繼承問題,並指派七名日耳曼王公為選帝侯。
  • 神聖羅馬帝國是怎麼回事?
    我們很容易把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帝國給搞混,我曾經就把兩者給搞混了,後來一位朋友還特意指出來。那神聖羅馬帝國到底是什麼帝國?和羅馬帝國有關係嗎? 和羅馬帝國還是有一點關係! 輝煌的羅馬帝國不是很牛逼嗎,從西打到東,從南打到北,疆域如些此之大,實在是有一點管不過來了,到395年,羅馬帝國國王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一分為二,分給兩位兒子;從此就有了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首都在拉文納,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這不是哥倆好嗎,東西羅馬也沒有什麼矛盾,而且還經常往來。
  • 神聖羅馬帝國和德國是什麼關係?
    別說小夥伴們,即使我自詡「德國通」,經常也會對很多歷史遺蹟屬於「羅馬帝國」還是「神聖羅馬帝國」傻傻分不清。更何況中間還夾著「法蘭克王國」「法蘭克帝國」,還有這個王朝、那個王朝。真是越說越亂。 ——能不能三言兩語,說得清楚些? 好吧!
  • 神聖羅馬帝國通史——一個千年帝國的興衰史
    1189—1190年,腓特烈一世率軍進行第三次十字軍東徵,在進軍途中落水淹死,其兒子亨利六世即位。1194年,亨利六世通過與西西里公主康斯坦丁結婚,獲得了西西里島和亞平寧半島南部。1197年,亨利六世病死,留下了年僅三歲的小腓特烈。亨利六世的弟弟菲利普為了打壓韋爾夫家族的繼承人奧託而繼承了皇位,帝國於是爆發了內戰。1208年,菲利普病死。
  • 神聖羅馬帝國的權力遊戲
    本文提到的這份金璽詔書,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權力遊戲規則,是之後400年帝國政治結構的憲政文件,也是為後世最熟知和最著名的一份金璽詔書。神聖羅馬帝國,並不是我們熟知的古羅馬帝國。它建立於公元962年,只是一個鬆散的歐洲政治聯盟。其領土範圍曾包括的國家和地區有: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等國家。
  • 為什麼伏爾泰要說神聖羅馬帝國是 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
    原句如下:這個國家過去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現在還是這樣稱呼,但它既不是神聖的,也不是羅馬的,更不是什麼帝國。伏爾泰雖然在這裡否定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帝國」屬性,但他在《風俗論》第70章之後的章節中仍然使用「德意志帝國」這一稱呼。如第120章標題為「15世紀和16世紀的德國和德意志帝國」。在敘述神聖羅馬帝國的早期歷史時,伏爾泰也將其稱為帝國,也多次提及它與羅馬教廷和羅馬帝國的聯繫。總之,伏爾泰在書中並未否定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
  • 神聖羅馬帝國如何建立?
    神聖羅馬帝國,是歐洲歷史上存在一個強大帝國。其自羅馬帝國與法蘭克帝國拜佔庭帝國崩潰後,成為歐洲大陸唯一的帝國。雖然在伏爾泰口中,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樣一個帝國主宰了西歐政治接近五個世紀。這個帝國為何產生,牽扯到日耳曼的民族問題。
  • 神聖羅馬帝國和德國是什麼關係?
    別說小夥伴們,即使我自詡「德國通」,經常也會對很多歷史遺蹟屬於「羅馬帝國」還是「神聖羅馬帝國」傻傻分不清。更何況中間還夾著「法蘭克王國」「法蘭克帝國」,還有這個王朝、那個王朝。真是越說越亂。 ——能不能三言兩語,說得清楚些? 好吧!
  • 那個「既不神聖,也非羅馬,更非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是個怎樣的存在
    有了教皇的認可,德意志王國一躍成為了一個帝國。到了十二世紀,帝國日益強大,腓特烈一世便將國名更為神聖羅馬帝國。 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可謂盛極一時,但這份強盛卻並沒有維持很久。 這裡我們要先了解到一點,由於神聖羅馬帝國並非一個統一整體,所以帝國的皇帝並非是像普通帝國那樣通過世襲產生,而是以一種名為「選帝侯」的方式通過選舉產生。在帝國初期有七個選帝侯,分別是三個教會選帝侯:美茵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裡爾大主教。
  • 俄羅斯帝國為什麼自稱第三羅馬?它與羅馬帝國有什麼關係?
    俄羅斯帝國是歐洲傳統五大強國之一,它始建於1721年彼得一世稱帝,滅亡於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享國196年。俄羅斯帝國還有好幾個別名,其中俄羅斯人最引以為傲的別名當屬「第三羅馬」。當然,此處的羅馬並非指羅馬這個城市,而是當年的羅馬帝國。那麼問題來了,俄羅斯帝國為什麼自稱第三羅馬?它與羅馬帝國有什麼關係?
  • 雷根斯堡:神聖羅馬帝國之心
    雷根斯堡:神聖羅馬帝國之心文、圖/葉克飛腓特列一世皇帝就是在這裡啟程,於1189年5月率軍開始第三次十字軍東徵。歐洲古橋多有橋塔,據說此橋曾有三座橋塔,但如今僅存一座,被改建為博物館,記錄古橋歷史。走過石橋,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河中央的三個小島。中間小島有大片草地,一側是一棟體量頗大、黃色牆身的老房子,紅色斜頂,黑色塔樓,如今是一間酒店,夾在兩條河道之間。
  • 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的末日
    因此在1805年8月,趁拿破崙的主力部隊聚集在法國西部準備渡海攻打英國的當口,弗蘭茨又同英國、俄國、瑞典、丹麥、那不勒斯王國等組建了第三次反法同盟。他深知奧軍獨力抵擋法軍是吃不消的,命令主力分為南北兩線防禦,一面等待俄軍的增援,一面竭力說服普魯士和德意志諸邦國助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