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尖沙咀鐘樓:穿越百年的九廣記憶

2021-12-26 東方文化雜誌社

當、當、當……12月9日傍晚6時,時隔71年的尖沙咀鐘樓銅鐘聲再度在維港響起。之後的每天早上8時至凌晨12時,鐘樓將恢復定期報時,原本只屬於祖父輩的珍貴回憶,又將成為新一代美好的記憶。

尖沙咀鐘樓正式名稱為「前九廣鐵路鐘樓」,位於香港尖沙咀海旁,是九廣鐵路(內地稱為廣九鐵路)舊尖沙咀火車站的一部分,是香港地標之一,更是港人的集體回憶標誌。

尖沙咀鐘樓主樓建於1915年,以紅磚及花崗巖建造,愛德華時代古典復興建築風格,樓高44米,上部為八角形,有圓頂鐘塔,樓頂裝有7米高的避雷針。在當時而言,可謂是摩天大廈。

鐘樓初時只有一面時鐘,而且沒有銅鐘,並不會鳴響。1921年安裝了英國鑄造的銅鐘後才成為現在的模樣,除了日佔時期短暫中止外,鐘樓一直都在報時及每日鳴響。直到1950年銅鐘因更換組件令鐘面與銅鐘響起的時間不一致,才停止運作。

後來隨著九廣鐵路總站於1975年遷往紅磡,尖沙咀的總站大樓於1978年拆除,鐘樓則獨留於原址,與文化中心等組成香港的文化區,成為見證香港鐵路早期歷史的重要標誌,並於1990年被列為古蹟。2010年銅鐘亦由鐵路公司贈予港府,放於鐘樓地下。

擺放在鐘樓底層的銅鐘。

為慶祝尖沙咀鐘樓運作100周年,香港康文署去年起開始研究銅鐘重新報時的可行性,但研究發現,若要將銅鐘重新放回頂樓位置需要改動鐘樓結構,但鐘樓已列為法定古蹟,不可以破壞。且以往鐘樓內部是「全通」,敲鐘時聲音透澈,如今則已加固,內部樓層封閉,即使將銅鐘還原,聲響也不復當年。因此,康文署最終找到同一廠商同一型號的「姊妹鍾」,重新錄製銅鐘聲,並在樓頂設置數碼播放系統,久違的銅鐘聲得以重新響起。

作為昔日九廣鐵路九龍總站的重要組成部分,尖沙咀鐘樓不僅記錄了香港老一輩離別與前行的故事,更見證了香港鐵路的早期發展。

九廣鐵路是深圳最「古老」的鐵路,在近代更是粵港的經濟動脈。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籤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得以強租「新界」(包括九龍北部至深圳河及235個島嶼) ,租期99年。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英國之後向清政府提出九龍—廣州的鐵路修築計劃。

1900年7月,李鴻章和港督卜力在九廣鐵路的開幕式上合影留念。

在英軍的槍炮壓力下,清政府並沒有多大的選擇空間。根據雙方協議,九廣鐵路計劃修築121英裡,以深圳羅湖橋為界,分為英、華兩段,其中英段鐵路長22英裡,由英國政府負責修建;華段鐵路長度為89英裡,由清政府負責修建,並於1907年7月正式動工。

但由於嶺南地區多丘陵及多河流,無論是英段還是華段,修建工程挑戰巨大。

英段鐵路雖短,築路費用卻是當時世界築路史上最昂貴的。據統計,每公裡的建造費用高達120萬英鎊。為了把這條路修建到九龍半島的最南端,當時的港督彌敦不惜花巨資在尖沙咀進行填海工程。

而華段的修築也是困難重重。不過中國有著悠久的建橋歷史,而且華段是由鐵路專家詹天佑擔任顧問,因此僅用了4年時間便建造完成。

1911年8月14日晚,兩段鐵路路軌接通。火車站帶來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沿途各站都迎來大發展時期,各行各業應運而生。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戰爭初期,九廣鐵路向內地運送了大量軍用和補給物資,九廣鐵路華段也因此經常遭受日軍空襲,只能維持有限度服務。

1938年10月21日廣州淪陷,九廣鐵路華段停止運作。1941年12月8日,日軍開始進攻香港,英方炸毀九廣鐵路英段不少設施,以阻礙日軍前進,同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

日方於1943年完成修理整段九廣鐵路,重新復辦來往香港至廣州的直通車,但此時九廣直通車已成為日本的軍用線路。日本投降後,九廣鐵路於1946年逐步恢復運作。

日軍進攻九龍站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九廣直通車停駛。

1979年1月初,中央政府開始派人與香港政府接觸,商討恢復直通車。同年3月20日,廣州鐵路局和九廣鐵路局的代表正式籤訂通車協議。因時任香港總督麥理浩在3月下旬訪問北京時表示,希望返回香港時能乘坐首班九廣直通車,所以恢復通車日期最終定在4月4日。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歷史性時刻,「回歸首列」Z6次列車從香港九龍車站發出並抵達廣州東站,自恢復運行以來,九廣直通車載客數已近億人次,被譽為粵港「親情線」。

回顧歷史,香港自1841年開埠以來雖為英國所佔領,但直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香港與內地的邊界開放讓華人自由流動,因此兩地一直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在香港發展初期,大部分在香港工作的勞工是穿梭於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移動人口。他們一般在香港工作一段時間,又或是到老年便會回鄉。這些來自內地的人口支撐了香港主體的勞動力,對香港發展有著不可抹去的貢獻。正因如此,最初主要負責營運九龍至廣州鐵路運輸的九廣鐵路便承擔著溝通兩地人口的重要使命,可謂香港早年重要基建之一,是香港勞動力的生命之源。

九廣直通車恢復通車。

1949年新中國成立,大量的內地移民與資金從內地一下子湧進香港。在移民潮之後,人口流動由於邊界封鎖已比不上早年重要,九廣鐵路聯繫內地與香港的使命也日漸褪色,加上新界新市鎮的發展,九廣鐵路雖然仍是港人來往內地的重要途徑,但功能已漸漸傾向於香港市內鐵路交通之用,與地鐵幾乎一樣,最終兩鐵亦於2007年合併。九廣鐵路的重要性日漸改變,鐘樓亦脫離了其原初的功能,成為象徵歷史文化的地標性建築物。不過乘著今年百年紀念,我們再看鐘樓的歷史,其實也是香港發展的一個縮影。

相關焦點

  • 九廣鐵路鐘樓,高聳入雲雄偉壯麗,是香港地標性建築之一
    九廣鐵路鐘樓屹立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廣場的前,高44公尺,以紅磚及花崗巖築成,鐘樓四面各裝有時鐘,是維多利亞港、尖沙咀的地標。鐘樓於1990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是香港地標性建築之一。背景知識:九廣鐵路尖沙咀火車站始建於1913年,由於部份自英國訂購的器材及裝置因世界大戰的關係,未能依時運抵香港,尖沙咀火車總站的內部工程一度被迫擱置。直至1916年3月28日,尖沙咀火車總站才正式啟用。尖沙咀火車總站鐘樓於1915年落成,由於工程安排不當,鐘樓內重達一噸的報時大鐘在1920年才開始安裝,並在1921年3月開始運作。
  • 香港最IN | 時隔71年鐘聲再鳴,尖沙咀百年鐘樓恢復恆常報時
    為慶祝尖沙咀鐘樓鳴鐘一百周年,鐘樓12月9日下午6時起重新鳴鐘報時。銅鐘的鐘聲會透過與香港天文臺網絡時間同步的數碼鐘聲系統,由每日早上8時至午夜期間每小時響起。為慶祝尖沙咀鐘樓鳴鐘100周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12月9日在文化中心廣場觀景臺舉行百載鐘鳴—前九廣鐵路鐘樓銅鐘鐘聲啟動典禮,鐘樓傍晚6時起重新鳴鐘報時。
  • 香港尖沙咀百年鐘樓將開放
    中新社香港八月二十九日電(吳智仁)具有近百年歷史的香港尖沙咀鐘樓將在下月首次向公眾及遊客開放。  在此間舉行的一項名為「每月推介--油尖旺」啟動儀式上,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周梁淑怡表示,為配合油尖旺三區的旅遊推介活動,該局特別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合作,開放具有近百年歷史的鐘樓予公眾參觀。
  • 香港尖沙咀古老鐘樓鐘聲難復響
    中新網香港四月一日消息: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的前九廣鐵路火車總站鐘樓,是香港歷史的一座重要標誌。但遺憾的是自一九五零年至今,人們已無法再聽到鐘樓清脆的報時聲。  政府建築署高級物業事務經理林社鈴表示,自一九五零年開始,鐘樓的鐘改用電力推動其馬達運作,由於鐘樓四面鐘由不同馬達推動,未能完全同步,本來的報時鐘鈴亦要停止運作。
  • ​香港故事 | 尖沙咀鐘樓:百載鐘鳴時光共鳴
    在香港維多利亞港景色中,尖沙咀鐘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醒目地矗立於尖沙咀海濱逾一世紀,不分晝夜地見證著兩岸日新月異的變化。
  • 鐘樓,臨近海港城科學館和尖沙咀碼頭,白天就盡情的玩耍吧!
    鐘樓,臨近海港城科學館和尖沙咀碼頭,白天就盡情的玩耍吧,晚上還有各種表演看,很熱鬧~然後觀景平臺可以看到中銀大廈,滙豐銀行,會展中心和ifc還有摩天輪等等,晚上風大哦鐘樓原本是火車總站的一部分,現在變成一個景點。
  • 香港地鐵與九廣鐵路正式合併
    12月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等為合併後的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揭牌。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香港12月2日電  2日清晨5時28分,隨著首班帶有「港鐵」標誌的列車在香港九龍尖東站開出,香港地鐵與九廣鐵路服務正式合併,更名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這標誌著香港鐵路史揭開了新的一頁。
  • 香港-亞洲潮流文化先驅 香港電影、流行歌曲、漫畫、主題公園
    香港電影、流行歌曲、漫畫、主題公園……無一不銘刻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文化和歷史遺蹟遍布香港每個角落,有傳統的祖先宗祠、新界氏族圍村,以至坐落鬧市的廟宇;香港以其獨特的中西文化交流特色,以及購物及美食,不但被冠以「購物天堂」的美譽,還有以香港建築物為重要載體的中西文化薈萃特色,香港八景更是這座天堂的精粹所在 ...香港被稱為購物天堂,每年都有大量的大陸遊客到香港旅遊和購物。
  • 兩個鐘樓的不同命運
    從濟南飛到香港,我最想看的建築是:前九廣鐵路鐘樓。因為它坐落在尖沙咀碼頭,口語多俗稱為「尖沙咀鐘樓」。
  • 圖文:香港尖沙咀鐘樓重修後煥然一新
    圖文:香港尖沙咀鐘樓重修後煥然一新     位於香港尖沙咀維多利亞港灣的歷史建築鐘樓,經修復後煥然一新,正值香港舉行繽紛購物節之際,吸引眾多市民及遊客參觀。
  • 鐘樓前種植著椰子樹,與充滿歐風的鐘樓互相映襯,一派南國風情
    彌敦道是香港知名度最高的街道之一,全長約3.6公裡,幾乎貫穿整個九龍中心地區,連接了旺角和尖沙咀兩個主要商圈,港鐵太子站至尖沙咀站都在彌敦道地下。街道兩旁商鋪林立,招牌看板層層疊疊,入夜亮燈後,繁華異常。彌敦道兩側景點眾多,TVB等港劇中經常出現的油麻地警署、九龍公園、廟街等。
  • 「尖沙咀鐘樓」亮相香港花卉展 (8/8)
    「尖沙咀鐘樓」亮相香港花卉展 (8/8) "← →"翻頁
  • 香港窮遊秘笈:背包客喜愛的香港10大景點
    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的統計,香港最受遊客歡迎的10大景點是:1、天平山頂,2、迪尼斯樂園,3、女人街,4、海洋公園,5、廟街夜市,6、前九廣鐵路鐘樓,7、尖沙咀海濱花園,8、紫金花園、香港會議展覽中心,9、蘭桂坊,10、星光大道。而背包客行走的線路略有不同,公園之類暫時沒納入其中,背包客線路是這樣的。
  • 它是香港古樓,外觀古樸素雅,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遊覽尖沙咀區,鐘樓是最理想的出發點。尖沙咀鐘樓原是前九廣鐵路鐘樓,高45米,建於1915年,在九龍火車站裡。1975年,九龍火車站遷址,鐘樓是唯一保留下來的建築物,表明這裡曾經是九廣鐵路的起點,被視為九龍的地標。鐘樓外觀古樸素雅,遊客只能在外部觀賞,不得進入鐘樓內部。
  • 香港十大百年建築,有一些竟完全沒聽過!
    四、天星碼頭尖沙咀天星碼頭,經常簡稱作尖沙咀碼頭,前稱為九龍角天星碼頭,是香港天星小輪公司設於九龍半島南端的尖沙咀海旁的渡輪碼頭,鄰近海運大廈及尖沙咀鐘樓,由天星小輪公司提供兩條航線,可至香港島北岸的中環碼頭和灣仔碼頭。
  • 【Honeybaby 遊世界·香港篇】「維多利亞港」遊玩全攻略
    推薦指數☆☆☆☆☆天星小輪是香港維多利亞港著名的擁有悠久歷史的渡海交通工具。與香港電車、太平山山頂纜車齊名的擁有百年以上悠久歷史的交通工具。在天星小輪上,從不同的角度看維港,感嘆著美輪美奐的夜景。推薦指數☆☆☆☆☆長達3年的香港星光大道翻新整修工程終於落下帷幕,19年1月底剛剛重新開放了!!這個由世界著名園藝規劃設計師James Corner,連同數位國際及本地設計師攜手重新設計,充分利用維多利亞港灣的景色的星光大道,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個文化藝術的地標了,更是一個休閒娛樂的港灣。
  • 香港特別行政區資訊|尖沙咀海濱花園,近距離感受維港風採,沿途景點...
    ,要感受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到尖沙咀海濱花園去。香港歷史博物館於1975年創立,以香港自然歷史和人文歷史為主線,展品種類豐富,目前已達到90000餘件,重點展示了香港地區6000年的發展歷程,內部裝潢結合各展區主題,細膩逼真,很有穿越時空身臨其境的感覺。校園主體依山而建,或現代或復古的教學樓錯落有致,常年草木繁茂鬱鬱蔥蔥,漫步於靜謐的校園會讓人恍然憶起青春時光。
  • 尖沙咀位於九龍半島南端,面臨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中環隔海相望
    尖沙咀位於九龍半島南端,面臨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中環隔海相望。這裡擁有香港很多知名的景點,無論是明星手印扎堆的星光大道,還是風景宜人的維多利亞港,抑或是《重慶森林》取景地重慶大廈,或者供遊人休息放鬆的九龍公園,都是遊客來尖沙咀必打卡的景點。
  • 香港尖沙咀巴士站擬建露天廣場 不影響碼頭鐘樓
    圖:特區政府計劃將尖沙咀天星碼頭旁的巴士總站,發展為一公頃的露天廣場,稍後會就廣場設計舉辦公開比賽,勝出作品可作為興建藍本。(圖片來源:大公報)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23日討論將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改建為以歷史為題的露天廣場。
  • 盤點:全球最著名的十大鐘樓,中國就有三座上榜,你去過幾個?
    聖巴塞繆斯大教堂鐘樓 鐘樓是一座哥德式教堂的鐘樓,位於荷蘭代爾夫特的中心。斜塔為磚砌而成,塔高74.676米,塔尖傾斜1.98米。斜塔建於1246年,作為聖巴塞繆斯大教堂的鐘樓,塔內有重達9噸的古鐘。北京鐘樓 位於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在鼓樓北,是老北京中軸線的北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