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代財經詹丹晴
11月27日,香港連鎖快餐餐廳大快活發布中期業績,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6個月,股東應佔利潤5730萬港元,同比下滑43.1%;如果撇除會計準則修改影響,則錄得利潤7110萬港元,同比下滑29.4%。
就在前一天,另一個香港連鎖餐廳大家樂發布的中期業績也顯示,同期,其股東應佔利潤為1.49億港元,同比下滑34.5%。營收上漲,利潤下滑
大家樂和大快活是兄弟企業,兩家餐廳都以經營香港快餐餐廳為主業。1968年10月,羅騰祥在香港開出第一家大家樂餐廳,1987年,大家樂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為香港第一家上市的本地快餐企業,目前旗下擁有「大家樂」、「一粥面」等快餐品牌以及「上海姥姥」、「米線陣」、「意粉屋」、「利華超級三文治」等休閒品牌。
圖片來源:大家樂官網
而在1972年12月,羅騰祥哥哥羅芳祥在香港荃灣開出第一家大快活餐廳,1991年,大快活登陸香港聯交所上市,目前旗下品牌包括「大快活」快餐、「ASAP」、「一碗肉燥」、「一葉小廚」、「友天地」、「墾丁茶房」等。
從營收水平來看,大家樂的總體體量要更大一些。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的6個月,大家樂實現營業收入42.64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漲1.6%;股東應佔利潤為1.49億港元,同比下滑34.5%;大快活實現營業收入15.39億港元,同比增加4.5%;股東應佔利潤5730萬港元,同比下滑43.1%。
除了營收和,大家樂和大快活的毛利率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大家樂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3.4%下滑至11.7%;大快活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3.7%下滑至11.3%
針對利潤下滑,大家樂表示,這主要是市場氛圍疲軟,香港業務收入減弱所致。再加上為維持市場份額,集團推出了更多超值套餐和促銷,影響了利潤率,再加上經營成本增加,導致旗下主要業務——香港區域的速食餐飲利潤下滑。
而大快活則表示,這主要是會計準則修改、租金及工資成本持續上升、市場氣氛疲軟所致。
如何改善以上狀況?大快活11月27日在回復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集團將採取各種降低成本的措施,包括繼續採用靈活的餐單設計,通過食材價格的變化來節約成本,同時利用現時市場優勢挑選合適地點,擴大香港的店鋪網絡。
而大家樂方面,截至發稿,一直未有任何回復。
餐飲業分析師、凌雁管理諮詢首席師林嶽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稱,大家樂、大快活實際上早已出現了增長瓶頸,因為港式茶餐廳和港式快餐對新生代消費者已沒有太大吸引力,可能只剩下粵式生活習慣的顧客會買單。借華南市場和外賣市場求突圍
除了香港市場,大家樂和大快活早在1992年就進軍內地。
截止到2019年9月30日,大家樂在香港擁有速食餐飲及機構餐飲業務303家,休閒餐廳55家,而其在內地僅有「大家樂」快餐品牌,共計107家店,目前全部分布在華南地區。早在2017年底,大家樂就關閉了華東11家門店,正式退出華東市場,其旗下的「意粉屋」品牌也已在內地全線關閉。
比起大家樂,大快活在內地的布局更少,其在香港擁有155間門店,包括143家快餐餐廳以及12間特色餐廳,而在內地則僅有12家店鋪,這一數字相較於2013年的26家大幅收縮,此前大快活在北京地區也有布局,後因表現欠佳,逐漸關閉門店,退出華北市場。
圖片來源:大快活官網
儘管兩間餐廳在內地市場的營收增幅要勝於香港市場,但是整體來說在內地的表現也談不上亮眼。財報顯示,截止到2019年9月30日,大家樂香港區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6.52億港元,同比上漲1.24%;分類業績(即折舊、攤銷及減值虧損前的營運溢利)2.98億港元,同比下跌21.2%;內地實現營業收入6.11億元,同比上漲3.6%;分類業績7374萬港元,同比下滑6.3%。
同期,大快活在香港區域實現分部收入14.68億港元,同比上漲4.26%;分部利潤7284.2萬港元,同比下滑33.81%;在內地實現分部收入6650.3萬港元,同比上漲9.48%;實現利潤18.7萬港元,同比下滑97.08%。
針對在內地市場利潤下滑的原因,大快活在財報中表示,主要是受會計準則修改以及一間新店的開業前支出所致。大家樂則在財報中稱,主要是人民幣貶值以及因較多店鋪裝修令經營天數減少所致。大家樂還稱,「未來將加快華南地區的拓展步伐。」雖然香港門店銷售收入與去年同期持平,但是大家樂內地現有門店及新店表現較為理想,同店銷售同比增長6%。大家樂表示,目前已與大灣區8個房地產發展商組成策略性聯盟,下半年將在華南區開設16間門店。
而大快活在回復時代財經採訪時則表示,目前集團在內地仍然會以外賣為主的小型餐廳模式經營,致力加強顧客外送服務,集團期內在深圳北開設了一間新店,並計劃在下半年增設兩間新店,未來仍會聚焦華南區域。
廣東餐飲協會秘書長程鋼告訴時代財經,大家樂、大快活在華南區發展擁有基礎優勢,但未來仍要做好品牌升級。目前品牌出現一定程度的老化,今後還需要重新定位,包括菜單、門店設計、客群等都需要升級更新。
林嶽則表示,港式餐飲要發展,關鍵還在如何把握內地市場,如何走出傳統,在傳統的基礎上做一些迭代,比如有些港式餐廳主打懷舊風格,通過裝飾帶給消費者美好的回憶,也能有不錯的效果。創新並不是摒棄傳統,港式餐廳要逐漸跳出港式的框框,向粵式甚至是其他中式餐飲去轉型,把餐廳做出特點,讓它具有網紅特質,才有很多機會讓新生代消費者去打卡。
來源: 時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