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牛排時,不管啥牌子,看到標籤上有「膠」字樣,可能是合成牛排。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
說起牛排,在大家的印象中是高檔食材,只有在西餐廳或者牛排專營店才有,價格很貴最少的也是98元1塊,甚至2、3百元一塊。現在吃牛排對我們百姓來說,也不是很難的事情,超市裡賣的牛排價錢實惠,質量也比較好。牛排蛋白質含量非常豐富,對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食品,所以家裡常備幾塊牛排,給孩子補充營養。
可現在超市的冷凍櫃裡,還有網上銷售的各種牛排品牌太多,種類也很多,價格從十多塊錢到幾百塊錢。這麼大的差別,讓大家選擇購買什麼樣的牛排呢?這裡琦哥給大家分享一下,買牛排時,不管什麼名牌,只要包裝有「這行字」,8成是合成牛排,這樣的牛排再便宜也不要購買。
一、牛排的分類
一般比較好吃、常見的牛排分為以下4種。
【西冷牛排】一般取自牛的上腰部和下腰部的脊肉,這塊肉運動頻次比較高,所以肉質強韌,有嚼頭。
【眼肉牛排】靠近肋骨末端的一小部分肉,大理石花紋比較明顯,口感偏鬆軟。
【菲力牛排】牛裡脊肉,瘦肉含量較高,但口感鬆軟不硬。
【T骨牛排 】這個部位上是介於西冷和菲力之間的一塊牛肉,口感軟度介於西冷和菲力之間。
二、什麼是合成牛排
牛肉與牛排是兩種食材,不是所有的牛肉都能當作牛排。有些商家用牛冷鮮肉,甚至牛肉的邊角料,不新鮮牛肉拿來醃製,用碎牛肉和脂肪通過特殊的手段,做出合成牛排。
這種合成牛排,口感跟火腿腸一樣,肉很嫩油脂多,沒有血水和牛筋。如果說商家有良心,有的碎牛肉還不錯,很多利用像鴨肉的其它肉類,來合成假牛排牟取暴利。
三、如何選購好的牛排
1.看配料表:牛肉第一位
配料表上,廠家不會標出合成牛排字樣,需要我們去分辨。國家商標法規定配料表中的第一位,一定是主要食材。所以牛排的配料表第一位,一定是牛肉字樣的才可以繼續往下看。
2.出現「膠」字不能買
配料表中出現:穀氨醯胺酶,食用膠、卡拉膠,百分百是合成牛排,不宜購買。
穀氨醯胺酶也叫肉膠,與卡拉膠、食用膠主要用來粘貼碎牛肉,這些物質在高溫下,能分解出影響人體健康的物質。
3.看形狀、紋路
現在所賣的牛排都是圓形的,朋友們想一想,哪有這麼多統一的形狀呢,所以形狀整齊劃一的,要慎重購買。
再看牛排上的肌肉紋理,真正的牛排紋理清楚自然,有的還有少許牛筋、脂肪的存在,解凍的時候有血水溢出,這都是真牛排。
合成牛排肉纖維能看到明顯的粘貼痕跡,紋理雜亂無章,明顯用食用膠、卡拉膠粘貼而成的。
大家平常購買牛排的時候注意到這些細節了嗎,希望能夠幫到您哦
買牛排時,不管啥牌子,看到標籤上有「膠」字樣,可能是合成牛排。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每天分享美食菜譜與烹調技巧,精挑細選價廉質優的食材,節省您的選購時間。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對我來說是創作的動力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