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香港的街頭小吃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那麼招牌一定是咖喱魚蛋和車仔面了。但實際上,到了60年代,也有不少經典的小吃在當地湧現,比如這狗仔粉。其實香港那時有不少小吃來源於廣東地區,像是咖喱魚蛋據說是由潮汕人帶入,而狗仔粉則是順德人引入。在那個時期,香港人的生活還是比較貧困的,因此在香港的順德人就將粘米粉用熱水來搓製成粉條,這樣的食物也比較飽腹。
至於狗仔粉為什麼被取名為"狗仔粉"?據說是根據它的形狀來命名的,粘米粉以熱水搓成粉條後的外觀兩邊頭尾較尖,有些像狗尾巴,因此也就被稱之為狗仔粉了。但也有不少人將其取了個更簡單一些的名字,那就是粉仔。其實狗仔粉只是它的主要食材之一,它最重要的還是其粉條先以高湯燙煮,接著加入的各式配料。
其實狗仔粉在剛出現時,還曾被叫過"救濟粉"。這主要是因為在那個時候,貧窮的老百姓經常沒有食物可以吃,因此就會有一些慈善機構派發食物,這狗仔粉就是其中之一。狗仔粉並不僅僅只有粉條,通常它還會搭配一些蝦米、豬油渣等配菜。豬油渣也是當時的一個產物,因為以前很多大戶人家煉製豬油後,豬油渣都是被廢棄的,但對於窮人來說豬油渣來說可是寶貴的美食啊!還有一道油渣面,同樣也是如今的香港美食的代表之一。
當時是在香港一家比較有名的小吃店覓食,狗仔粉是他們的招牌之一,另外還有火鴨翅、香辣魚蛋等美食很受歡迎。說到火鴨翅,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個名詞有些陌生,但如果提及碗仔翅,那應該就會恍然大悟啦!碗仔去買也是上世紀60年代出現在香港街頭的小吃之一,其和高端的魚翅有些相似,但實際上食材選用的是成本比較低廉的粉絲、雞蛋、冬菇、澱粉來製作的羹湯。火鴨翅其實是碗仔翅的一種據說它是以燒鴨為主要食材來熬煮有,吃起來會感受到明顯的鴨肉絲喲!
另外就是魚蛋了,它在香港的出現應該會比前面兩種早,按照資料所說魚蛋和車仔面這一類型的是出現在上世紀的50年代,當時都是以推車的形式進行售賣。不需要門面,也成為我們對那個時代的一個回憶!在香港吃魚蛋,主要是咖喱魚蛋,偶爾也會有些小店製作的香辣魚蛋。香辣魚蛋的味道會更重口味些,搭配狗仔粉等小食來吃刀能直到輔助的作用。
其實幾次去香港覓食,我都對那兒的街頭小吃有著很深的興趣,但可惜的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如今的香港也早已不是過去的那個香港了,街頭小吃也從小推車開進了獨立門店之中。
因為香港的高消費,在當地覓食的費用會比在內地貴上不少,狗仔粉、火鴨翅、魚蛋等小吃還算是比較實惠的。
而且這些店一般都有室內位置,食客一般直接帶走或是蹲在路邊吃起來。
我是天使美食探店,一直在路上尋覓各地美食的女生!圖文由本人原創,每一張圖均是我一個人走遍一座座不同的城市、覓食一道道不一樣的美食,一張一張拍出來的!原創不易,未經允許禁止搬運轉載,敬請尊重原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