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龍山寺誠邀各寺院宮廟齋戒三日 祈願疫情早日消彌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臺北龍山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妙傳)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蔓延,雖然醫療界辛苦檢測與研發抗病毒藥物,仍無法阻止病毒蔓延,我們除了寄望醫學界早日成功有效控制病情之外,更期盼宗教界可以發揮力量,齊心安定人心,有效安撫民眾,降低恐懼心理的發生。

中國信仰自由,各個宗教都有其自己的祈福方式,唯獨祭拜的供品,則不外葷、素兩種。動物禽鳥無辜,經常被拿來當作人類祈求福佑的供品。據估計,每天有超過兩億的生靈,為滿足人類的口欲遭殺害成為佳餚而進入人類的腹中。

在《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中,阿難請問救脫菩薩有關橫死的對話,救脫菩薩談到初橫:「心不自正,卜問覓禍,殺種種眾生,解奏神明,呼諸魍魎,請乞福佑,欲冀延年,終不能得。」所以,在這新型冠狀病毒尚未歇止之際,臺灣臺北龍山寺期望各寺院、宮廟諸位善信,能在媽祖聖誕(農曆三月二十三)之前,響應齋戒三日,鼓勵以素食祭拜,更希望鄰近店家暫時不只不賣葷食,進而改為提供素食,共襄盛舉。也請信徒們能在家裡廣邀親友茹素三日。以齋戒的功德誠心祈禱消除恐懼。更可以在媽祖聖誕當日,由各寺院、宮廟同步誦經祈福,集眾人虔誠心,祈求佛菩薩慈悲,讓疫病遠離,百業昌榮,寺院、宮廟恢復往日香客如織的榮景。

原定近日將舉行的媽祖繞境活動,因為疫情延後或取消,此時,我們可以用齋戒清淨的身、口、意代替繞境,藉以安定民心、共創祥和社會。期待能獲得各寺院、宮廟的支持,同步齋戒,為全世界消彌疫情祈福、祈禱,讓疫情早日消彌,讓大家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安居樂業。

齋戒三日時間:4月12日-4月14日(農曆三月二十至三月二十二);於4月15日(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聖誕做功德回向。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

相關焦點

  • 海峽兩岸舉辦炎帝神農文化線上交流活動 祈願疫情早日結束
    新華社臺北/長沙3月1日電(記者查文曄、吳濟海、張玉潔)「兩岸同祈福神農佑中華」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線上交流活動,1日在臺灣新北市瑞芳青雲殿與湖南省炎陵縣炎帝陵同時舉行,為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祈福。  1日上午10時30分,祈福活動正式開始。
  • 泉州安海龍山寺→臺北艋舺龍山寺:香火隨著安平商賈的足跡傳播
    帶領記者造訪艋舺龍山寺的臺北前輩特意提醒記者,按照臺灣民間習俗,寺廟中門是讓神明走的,一般人只能走在右側門,龍山寺仍保持這樣的規矩。因此,進廟時,要走右手邊的龍門,出廟走左手邊虎門,象徵著「登龍門、出虎口」的吉祥含意。
  • 臺北天后宮
    [導讀]臺北天后宮,原址為艋舺直興街,肇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祖師廟並稱臺灣清領時期艋舺三大廟門。原名艋舺新興宮,俗稱西門町媽祖廟、西門町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天后宮(圖片來自網絡)臺北天后宮,原址為艋舺直興街(今貴陽街與西園路交叉口,青山王館附近),肇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祖師廟並稱臺灣清領時期艋舺三大廟門
  • 殊勝佛誕吉日:直擊全國各地寺院浴佛現場,共沐佛恩!
    翠峰寺也祈願三寶加持、龍天護佑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正法久住、疫情早日平息、大家平安健康吉祥!,繼續暫停開放寺院,以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方式舉行浴佛法會,法會由峨眉山永壽法師帶領眾法師代信眾祈福,祈願世界和平,國泰民安,災疫消彌,人天安樂。
  • 鐘鼓齊鳴慶臺北龍山寺紀念建寺280周年
    佛教在線臺北訊 鐘鼓齊鳴、唱三寶歌、行三獻禮……11月27日的臺北龍山寺,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建寺280周年紀念活動在這裡舉行。臺北開發初期,瘟疫頻傳,福建泉州籍移民迎請老家晉江安海的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捐建了龍山寺。1919年,這座廟宇經過一次重要改建,奠定如今的規模和樣貌。
  • 臺灣寫真:臺北龍山寺開點光明燈
    中新社臺北1月11日電 題:臺北龍山寺開點光明燈  中新社記者 邢利宇 路梅  11日清晨6時,天色微明中的臺北艋胛龍山寺已是香菸繚繞。信眾三三兩兩走進寺廟,點燭、上香、誦讀佛經。  兩鬢花白的洪阿嫲昨晚10點多就來了。她沒有進廟,停下摩託車,直接走進了旁邊西昌街一處空地。
  • 景氣越差信眾越多 臺北龍山寺光明燈年收入1.2億
    原標題:景氣越差信眾越多 臺北龍山寺光明燈年收入1.2億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月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新年伊始,不少民眾都會到寺廟點光明燈,祈求新的一年光明順利,而且景氣越差,點燈信眾越多,點燈也成為各宮廟重要獲益收入,並增設光明燈,像臺北萬華龍山寺20萬盞光明燈,每年收入高達1.2億元(新臺幣,下同)。   萬華龍山寺昨天(3日)清晨受理登記點燈,一個月前就動員40多名親友排隊的市民沈大毅連三年搶頭香。
  • 艋舺龍山寺 臺北香火最旺的寺廟
    艋舺龍山寺(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龍山寺位於臺北市萬華,此區舊稱艋舺,故也稱萬華龍山寺或艋舺龍山寺。艋舺龍山寺與艋舺清水巖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這也是臺北香火最旺的寺廟。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福建泉州之晉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渡海來此而漸成聚落,於清乾隆三年(1738年)合資興建龍山寺,並迎請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 本寺總面積約1,800坪,坐北朝南,為三進四合院之中國宮殿式建築物。
  • 【人在旅途】遇見臺北龍山寺點光明燈
    中國江西網移動採編訊 記者文人忠報導:參觀完臺北故宮博物院之後,已是下午2點多,在門口的阿信牛肉麵館,排隊等著用餐,每個人匆匆吃過一碗牛肉麵。我們一行4人,叫了一輛計程車,準備下一站龍山寺的旅途。  車走了近50分鐘,下午4點多趕到艋舺所在地的龍山寺站。寺前廣場黑壓壓一大片,人挨著人,排著長龍隊,街道旁邊沒有一處空地。 龍山寺,位於臺北市西南。1738年,即清乾隆三年創建,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其建築風格融清代、日本風格以及現代風格於一體,是臺北三大寺廟之一。是臺北著名古廟,香火極旺。
  • 臺北天后宮,臺灣清領時期艋舺三大廟之一,裡面供奉的神靈好多呀
    聖母媽祖是無數沿海子民的海神信仰,臺灣自古以來便以漁業與海上貿易為生,為祈佑出海漁民平安健康、家園不受災害侵蝕,全臺各地都修建了祭拜媽祖娘娘的天后宮,位於臺北艋舺的天后宮便是其中之一。臺北天后宮始建於清代乾隆十一年,因其緊鄰清代河運非常繁榮的大稻埕碼頭而香火鼎盛,並與艋舺龍山寺與艋舺祖師廟並稱為臺灣清領時期艋舺三大廟。
  • 臺北龍山寺紀念建寺280周年
    新華社臺北11月27日電(記者趙博、許雪毅)鐘鼓齊鳴、唱三寶歌、行三獻禮……27日的臺北龍山寺,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建寺280周年紀念活動在這裡舉行。從一個掛在竹林中的香火袋到巍峨莊嚴的佛門殿堂,龍山寺延續著「故鄉」福建安海的香火,走過悠悠歲月。
  • 【2020世界神明聯誼會】為世界疫情祈願 神明聯誼在佛館
    圖說:2020世界神明聯誼會為世界疫情祈願,神明聯誼齊聚佛國。圖/人間社記者趙啟超攝文/記者江俊亮高雄報導2020世界神明聯誼會25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登場,主辦單位要求嚴密防疫,以祈大家都平安。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來自全臺從北到南的宮廟688家,包括三重先嗇宮、淡水正興宮、中和力行福德宮、白沙屯拱範宮、臺灣護聖宮玻璃媽祖廟、北港朝天宮、新營太子宮總廟、臺灣首廟天壇、臺南鹿耳門聖母廟、屏東市聖帝廟慈鳳宮等各宮廟神尊與信眾,25日齊至佛館共同禮拜神佛,為全球受疫情所苦的眾生祈福,參加者並可領取平安符,希望心靈能更安定,身心更自在。
  • 臺北龍山寺(臺島訪古十四)
    臺北龍山寺(臺島訪古十四) ,主祀觀世音菩薩的為臺北三大寺廟之一。他們為了求助神靈的庇護,一起赴晉江縣安海鄉的龍山寺,恭請觀世音菩薩分靈到臺灣興建龍山寺。  龍山寺於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三月十八日開工興建,歷時近兩年,於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八日落成。從此,「三邑人」以龍山寺為中心,創設了臺北北郊、泉郊等商業同業組織,陸續向大陸輸出農作物,並輸入布匹、磚石、金銀紙等貨。
  • 延參有請第1期:打卡臺北香火最旺寺院龍山寺
    這一次,延參法師來到臺北龍山寺,聽說這裡的神明超靈驗!延參法師邀請廣大網友一起許願,機會難得,你準備好了嗎?臺北龍山寺是什麼?龍山寺在臺灣臺北市西南,臨淡水河。清乾隆三年(1738年)創建,至五年建成。其地原名「艋舺」(今萬華),為臺北市區的發軔點。所供神像甚多,主神觀音佛祖,亦稱安海觀音。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神誕,有盛大祭典。
  • 「臺灣見聞」之臺北天后宮,鬧市中的著名寺廟
    接著說說我的臺灣自由行,今天是來臺北遊玩的第三天,今天的行程是參觀所謂的總統府、去臺北剝皮寮老街,還要去士林官邸和士林夜市。我們先要從成都路一直走向臺北捷運西門站,會路過著名的臺北天后宮。,原名新興宮,俗稱「西門町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現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成都路51號。
  • 大天后宮和萬華龍山寺一定要去!
    臺灣夜市有很多可供祭祀的廟宇的,有護佑出海漁民平安的大天后宮,也有思念故土而建立的萬華龍山寺。這兩座廟宇在臺灣都是非常有名的,每年都會有很多人來這裡上香祭拜。下面,小編就來好好介紹一下這兩個地方。大天后宮傳說北宋時期的林默娘死後成神,護佑出海漁民的平安,她便是媽祖。媽祖屢次經過朝廷冊封,封號不斷進顯,從「夫人」進而「妃」,到了清初已經是「天妃」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4),清廷將領施琅率領水師平定臺灣。施琅原是鄭成功下屬,因和鄭氏發生嫌隙投清。
  • 祈願疫情早日得到緩解~
    祈願疫情早日得到緩解~  2020-02-03 14:42 |浙江新聞客戶端
  • 安海龍山寺恭賀己亥新禧
    值此己亥新春到來之際,我謹代表龍山寺常住向各界人士致以美好祝福!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作為改革開放以來晉江地區第一批登記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多年來,寺務工作有序健康發展。尤其在這一年裡,蒙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賢達關心支持,全寺住眾安心辦道,義工菩薩虔誠護持,成就了諸多善因福果。
  • 臺灣的龍山寺究竟有幾座
    《石叻古蹟》載:『據1960年的一項統計,臺灣的廟宇中,瘟神(王爺)廟730間,觀音佛祖廟441間,天上聖母廟383間……』」李先生認為,「臺灣的觀音廟並非全部是由安海龍山寺所傳衍的,而是同時也有來自江浙普陀山觀音廟及廣東湖州觀音廟的分靈……故扣除它們以外,可能以300座為是。當然,這也僅是一個初步推測,是否正確,不得而知。
  • 年初一臺北關渡宮香火鼎盛 民眾「搶頭香」(圖)
    臺北關渡宮大年初一,擠滿前去拜拜祈福的民眾。  臺海網1月27日訊 大年初一,臺灣各大寺廟都香火鼎盛擠滿了閣家前往祈福的善男信女,尤其是除夕夜吃過年夜飯之後,趕去廟宇「搶頭香」的盛況更是驚人。以臺北市為例,包括龍山寺、關渡宮、行天宮、慈佑宮等大廟附近凌晨都人潮擠爆且大塞車,城開不夜,熱鬧不已。  位於臺北淡水河畔的關渡宮為清順治18年(西元1661年)由福建高僧開山石興和尚,自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島恭請媽祖來臺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