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與中央民族樂團攜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11月13日,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婁瑋(左三)與中央民族樂團副團長、琵琶演奏家趙聰(右二)在北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書。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周瑋)故宮博物院與中央民族樂團13日達成戰略合作,將攜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20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又是中央民族樂團建團60周年。在文化和旅遊部支持下,故宮博物院與中央民族樂團將通過互助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在傳統文化、民族音樂、文化旅遊融合等方面展開全面戰略合作,共同推出既具歷史底蘊又具時代風貌的系列文化新成果。

  13日舉行的籤約儀式上,中央民族樂團黨委書記劉傑介紹,即將上演的《天地永樂·中國節》主題視聽音樂會,是中央民族樂團與故宮博物院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後推出的首個合作項目,也是文化和旅遊部「時代交響——中國交響音樂作品創作扶持計劃」入選作品。這個作品將「民族性」與「交響性」融為一體,把文化的元素用音樂的形式進行藝術化呈現。除現場音樂會外,雙方還將合作探索在故宮特定場景進行視頻錄製,以「音畫交融」的方式,向觀眾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相關焦點

  • 故宮博物院與中央民族樂團達成戰略合作 發布《天地永樂·中國節...
    新華網北京11月14日電(邢賀揚)故宮博物院與中央民族樂團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天地永樂·中國節》主題視聽音樂會新聞發布會13日下午在中央民族樂團民族音樂廳舉辦。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婁瑋,中央民族樂團黨委書記劉傑,副團長趙東升,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玉普,副團長趙聰出席發布會。
  • 傳承中華之優秀文化 年輕的寶藏攜手國家寶藏歸來
    (原標題:傳承中華之優秀文化 年輕的寶藏攜手國家寶藏歸來)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
  • 「求實」沙龍(第7期):從敦煌和故宮感悟中華傳統優秀文化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李毅出席,省部級幹部進修班(第69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研究專題支部書記,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宋國權主持,省部級幹部進修班(第69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研究專題支部學員,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副部長級)王旭東作主題為「敦煌與故宮——不同力量鑄就的文化豐碑」的主題講座。
  • 軍旅作家對話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
    也是我從故宮「看門人」的角度,回顧了自己在七年院長任內,深入貫徹習總書記「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的理念,帶領全體「故宮人」通過不懈努力,讓故宮文化走近人們的生活,讓故宮博物院成為「活起來」的博物館的故事。在這套書裡面,也涉及了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傳承、文物保護、管理改革、學術與教育、品牌建設、文化傳播與交流等各個方面。
  • 滑氏紅木故宮博物院監製家具中環體驗館隆重開幕
    值此建國七十周年來臨之際,天津市中環國際休閒文化中心將故宮博物院監製家具帶入津門,落戶中環,不僅是古典與現代的穿越,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伴隨著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正式公布,讓老百信堅定文化自信,讓燦爛的故宮文化「活起來」,滑氏紅木秉承「繼承、創新、發展」的理念,與故宮博物院達成戰略合作,一比一復刻,限量版生產銷售故宮博物院監製家具。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中華文化的忠實守望者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 (周晶 孫娜)24日下午,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作題為《堅持文化自信,做中華文化的忠實守望者》的專題報告。單霽翔在報告中運用詳實的案例、數據,展示數百張珍貴圖片,詳細介紹了故宮博物院的歷史沿革、珍藏文物、古建築修繕、「平安故宮」工程、環境整治提升工程、文化創意產品研發等,使在場師生充分感受到故宮建築的精美絕倫、故宮文化的彌足珍貴,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獨有的智慧、氣度和神韻,深切體會到故宮博物院對故宮古建築群、文物藏品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的精心保護和傳承。
  • 我們接續傳承,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
    版首語 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2020年,傳統文化工作備受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上強調,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2020年,博物館在疫情下主動求變,「雲展覽」破局走紅;2020年,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我國文物追索取得新成果;2020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數量成為世界第一……2020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百姓生活中「火起來」了。
  • 高衛東率隊到故宮博物院考察
    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婁瑋,茅臺集團副總經理高山、總工程師王莉出席座談。王旭東講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 故宮博物院駐黃山徽派傳統工藝工作站揭牌
    他說,徽州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傳承弘揚徽州文化,是堅定文化自信、強化文化擔當、落實省五大發展行動計劃、打造創新型文化強省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在文化部、故宮博物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下,我市深入推進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大力實施徽州古建築保護利用工程,積極探索「在保護中突出利用,在傳承中注重創新」的新路子。
  • 古建美 中華魂公益行動進駐西安碑林博物館,保護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原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羅哲文基金管理委員會顧問鄭欣淼,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原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勵小捷,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羅哲文基金管理委員會顧問張柏,中央文史館特約研究館員、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羅哲文基金管理委員會顧問羅楊,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總工程師、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羅哲文基金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付清遠,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王瑩
  • 「網紅」故宮的地標意義和文化象徵丨中華文化符號
    「故宮」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故宮建築群,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兩朝24位皇帝居住及處理國家政務的場所,是500多年間國家運行的中心和權力象徵;二是指故宮博物院,它是我國最著名的博物院和世界頂級的博物館,收藏有180餘萬件(套)珍貴文物,是五千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守護者和傳承者。
  • 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組織參觀故宮博物院展覽活動
    10月23日下午,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全體工會會員到故宮博物院參觀了「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及「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由「宮城一體」「有容乃大」「生生不息」三大主題組成,展覽緊扣「時間」「空間」這兩條邏輯主線,將故宮的高超技藝與藝術造詣完美結合,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一件件珍貴的展品帶我們感受到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以及光輝燦爛的文化傳承,一幅幅斑駁的影像向我們講述了故宮歷史的滄桑及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
  • 世茂集團攜手故宮、天街集團啟動「故宮藝術館」
    他同時表示,在各位領導和同仁的支持與努力下,「故宮藝術館」只是一個起點,未來將有更多、更好的項目落地於「大故宮文化圈」,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我們殷切希望三方可以攜手努力、整合資源、通力合作,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的傳統文化服務,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譜寫新的篇章。」 單霽翔院長表示,對於博物館來說,要讓文物「活起來」,需要面向公眾,不斷創新文化傳播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讓文物的故事以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深入人心,走進人們文化生活。期待「故宮藝術館」建成後,積極實現其文化傳播職能,為公眾送上精彩的文化體驗。
  •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做客「文藝清華」講述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此次講座系「文藝清華」第一講,邀請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以「敦煌與故宮——不同力量鑄就的文化豐碑」為主題,為現場師生講述了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之旅。講座由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主持。 1929年,清華國學四大導師之一的陳寅恪先生就曾擔任故宮博物院理事。近年來,清華大學各院系都與故宮博物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方面,清華與故宮有著共同的使命追求。
  • 弘揚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我們也都知道,習總書記在2013年11月26日參觀了曲阜之後有一個重要的講話,在這次講話中,他也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所有的這些論述,都告訴我們,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偉大民族精神的復興。
  • 「國樂很棒」——中央民族樂團《印象·國樂》驚豔臺北
    原標題:「國樂很棒」——中央民族樂團《印象·國樂》驚豔臺北  新華網臺北1月15日電(記者許雪毅 陳斌華)15日晚,作為臺灣巡演音樂藝術周的重頭戲,中央民族樂團在臺北為島內觀眾帶來民族樂劇《印象·國樂》。精彩的演出讓全場觀眾為之驚豔,不斷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您是誰?今天為什麼來這裡聽音樂會?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反哺、融合、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路徑選擇
    當今社會文化結構的穩定性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程度的重要因素。中華文明的產生和發展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結果。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過程中,應當特別注重不斷增進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地域文化之間的文化共識,加強不同文化身份的群體對中華文化的文化認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築牢文化根基。通過什麼樣的戰略設計來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
  • BIAD :故宮博物院北院區
    故宮的開放也讓全國遊客蜂擁而至,僅2016年人流量就突破了1600萬人次,堪稱「海量」。為了有效緩解紫金城遊客過多的壓力,傳承傳統文物修復技藝,將186萬件珍貴的藏品最大限度地展示給社會公眾,故宮借鑑羅浮宮的拓展模式,以開放的姿態最大化地保護、展示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遺產,作為「平安故宮」工程核心內容的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在時代的呼喚下應運而生。
  •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交流互鑑鑄就文化豐碑
    故宮186萬多件藏品中,既有歷代皇家的收藏承襲,也有清宮從民間徵集的珍品,還有宮廷製作的禮儀和生活用品、大量的君臣作品以及明清編撰書籍和明清檔案。這些藏品包羅萬象,匯集了我們傳統文化的精粹。故宮這座文化寶庫的形成,主要來自國家力量的推動,但它不只是體現皇家的意志,更是千千萬萬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今天的故宮堪稱厚重而又博大的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承載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