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混戰大健康,下階段的打法是什麼

2020-12-10 中國經濟網

  搭載了網際網路概念的醫療股都能順勢起飛?似乎京東健康做到了。 

  12月8日,京東健康(06618.HK)港股上市首日股價漲幅55.85%超過110港元,市值達3440億港元,躋身港股網際網路醫療市值第一。阿里健康(00241.HK)當日報收股價23.9港元,平安好醫生(01833.HK)則為91.5港元。 

  三家港股上市公司目前均主打「醫藥電商」模式,並成為主要變現手段,但股價上則存在巨大懸殊。 

  本質上是「線上藥房」

  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表示,資本市場所給予京東健康的3440億港元市值,對同一陣營的其它上市公司參考意義不大。 

  「京東健康的市值主要體現在其盈利以後才上市,這與其它網際網路醫療公司在虧損期間上市的情況不太一樣。」趙衡說,京東健康的故事主要是未來會提供、加強的服務,有了這些概念才有助其股價的拉升。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帶動了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 

  2月2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了《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為一部分非首診病人提供了遠程診療的便捷醫療服務。由此,多家網際網路醫療企業也在政策東風下積累了不少線上用戶。 

  京東健康的招股書中顯示「2020年上半年,京東健康日均在線問診量達到了約9萬次,是2019年同期的近6倍,僅次於平安好醫生。」而另一正赴港IPO的線上診療平臺「微醫」在疫情期間(截至7月13日)共集結6.4萬名醫生提供醫療諮詢服務204.4萬人次,累計訪問量超過1.4億。 

  政策的意圖,以惠民利民、引導合理就醫秩序為主。 

  國家醫保局在11月2日發布的《國家醫療保障局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 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 》(下稱《意見》)中提到,支持符合規定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發展,做好醫保支付政策銜接,發揮網際網路在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引導合理就醫秩序方面的作用。 

  同時,《意見》還提到,要「優先保障門診慢特病等複診續方需求,顯著提升長期用藥患者就醫購藥便利性。」也就是說,我國還未對首診患者開放醫保線上支付功能,各大平臺的「線上問診」也多以圖文諮詢,再導流到線下的形式開展。 

  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等網際網路醫療企業,能否解決國家政策層面所需要解決的痛點? 

  「上述企業和國家的醫療服務網際網路化其實並沒有多大關聯。」 趙衡告訴記者,「院外市場的本質是企業福利市場和用戶自費購買保健品市場,藥品則是輔助性的。因此,院外市場的核心不是治療,是諮詢和產品採購。」 

  趙衡進一步舉例,「比如平安好醫生,該平臺所提供的醫療服務,其買單方本質上是企業,醫保不會為第三方平臺買單。」 

  趙衡說,網際網路醫療的現實情況是個人自費或企業買單,自費用戶也主要集中在消費類產品,藥品銷售佔比都很低,無論是京東健康還是阿里健康都是如此。

  醫藥電商能否突出重圍 

  根據中國藥店統計,2019年,中國藥品零售市場總規模在2018年4002億元的基礎上增至4258億元,同比上漲6.4%。 

  京東健康招股書中的數據顯示,「醫藥和健康產品銷售額」部分收入在今年上半年達到76.93億元,佔當期營收比例87.6%。 

  另據多家媒體報導稱,在「醫藥和健康產品銷售額」中,處方藥、非處方藥的收入的比重不足30%;非藥產品如保健品,醫療用品及器械(隱形眼鏡、成人用品、計劃生育產品等),及用於家庭醫療保健、康復和健康監測的醫療設備等則佔比70%以上。 

  從過往記錄來看,非處方藥較處方藥毛利率高,非藥品較前兩者毛利率更高。 

  而阿里健康截至3月31日止的12個月的數據顯示,旗下天貓醫藥館所產生的GMV(商品交易總額)約595億元,該板塊年度活躍消費者已超過1.3億。 

  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京東健康、阿里健康根本上還是一個在線藥房,做的依舊是老本行的電商生意,而背後的京東、阿里則是巨大的平臺支撐及用戶流量入口。 

  以京東健康、阿里健康為代表的線上藥房,和目前國內幾大線下藥房(老百姓、大參林、一心堂、益豐)的競爭格局如何? 

  「首先,線上與線下藥店的用戶類型有所不同,線上藥店以年輕人,或能覆蓋醫保的人群為主,而線下藥店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或慢病患者為主。」上海睿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行業研究員魏志華告訴記者。 

  魏志華認為,其次,線下藥店擁有線上藥店無法替代的人情、社交成分。「分布在社區周圍的線下藥房對於中老年人群是一種人際交流。」 

  「再次,兩者盈利點也各不相同。」魏志華說,「帶量採購以後,線下藥店根本不靠銷售處方藥來盈利,擁有豐富品類的線下藥店可以通過藥劑師向用戶推薦、搭售一些高毛利的保健品,或是與廠商共建的藥品品牌,來實現更高層面營收;而線上藥店則未必能做到,其用戶消費略為理性。」 

  最後一項差異,則是在醫保支付是否覆蓋。「一旦線下藥店具有醫保資質,用戶前去買藥的意願就比較大,一些特慢病患者也可以通過醫保實現統籌支付。」 

  目前,一些線下藥店巨頭也在積極布局線上業務以爭奪流量;比如一心堂、老百姓開設了自營藥品網站、APP,大參林則在淘寶天貓設有旗艦店。 

  「醫藥O2O業務(線上藥品配送給線下消費者)將成為網際網路醫療發展的關鍵因素。」魏志華說,「以『叮噹快藥』為例,分布在各個社區的線下藥房就是該平臺的『前置倉』,用戶在其軟體下單後30分鐘內即可送達。但一些線下藥店也在和美團、餓了麼等進行合作,達到同樣的配送效果。」 

  阿里健康醫藥電商事業部負責人曾公開表示,醫藥O2O業務是一個低頻但剛需的生意,大量市場調研發現,用戶緊急用藥的場景仍然存在,夜間用藥需求也很大。 

  目前,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叮噹快藥等在內多家企業均布局了O2O業務,其未來市場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網際網路醫療走向何方? 

  從網際網路向醫療「跨界」公司的共同屬性是:注重用戶流量的變現,從而加深用戶黏性、提升復購率。 

  因而,如何將線上用戶引入線下醫療消費服務的場景,就成為下階段的主要打法。 

  今年1月,平安好醫生推出「平安醫家」,並將其作為公司持續虧損40億後打開新局面的突破口;今年8月,京東健康推出「京東家醫」,計劃在未來5年內服務5000萬個家庭。 

  但這些由平臺提供的醫療服務也多是以「合作」模式展開:與三甲醫院醫生籤約兼職線上問診,並陸續延伸到患者慢病管理、家庭就醫;與實體醫院、口腔或醫美診所共建專科中心,進行線上醫療支付的對接。 

  記者注意到,平安好醫生所持網際網路醫院牌照的線下醫院主體是「平安(合肥)網際網路醫院」,其聲稱所擁有的1000餘位自有醫生的基本情況仍無法準確了解。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就曾公開表示,「網際網路醫療正在進入網際網路科技與醫療產業全面融合、一體發展的3.0時代,這意味著,網際網路醫療不再僅僅是線上買藥和掛號如此簡單。」儘管如此,僅以醫保支付層面為例,還仍然未對首診患者開放。 

  網際網路醫療涵蓋範圍很廣,包括遠程醫療、醫藥電商、慢病管理、線上支付等。「無論哪種模式,其核心都在於這項服務是否能為用戶創造價值,以及由誰來支付。」趙衡說,用戶需求分為剛需性治療、非剛需性健康兩部分。遠程醫療、線上支付都有助於實現剛需性治療,但醫藥電商、慢病管理對用戶的迫切性不高,而且線下的可替代性很強,未來是否可以增長,還要看用戶個人自費的意願和能力。 

  趙衡認為,「從實踐來看,慢病管理並不是一個具備自費意願的模式,必須由企業或醫保支付;但國家醫保已經明確不會支付健康管理服務,那麼剩下的就只有企業和商保,但這些支付方都非常薄弱,很難起量。」 

  但投資人仍持有積極看法。高特佳熙和資本總經理李秋實告訴記者,理解京東健康,需要先理解如何為醫療這個大領域下的跨界細分賽道進行估值。這些跨界包括網際網路醫療和醫藥電商、醫療信息化、醫療AI、醫療區塊鏈、醫療5G應用、醫療消費品、醫療冷鏈和冰箱等。 

  「在研究了網際網路的估值邏輯後,我發現去年底700億港元市值的阿里健康太便宜了。」李秋實說,醫藥電商可以憑藉巨大的超級平臺背景、技術實力,向線上遠程醫療、線上醫療商保、醫療雲業務拓展,還有更為誘人的對醫保支付方式的便捷改造,以及未來的大數據價值。 

  以京東健康、阿里健康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醫療,其市值天花板在哪裡? 

  李秋實表示,「天花板還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醫藥電商會延伸到保健品、健康類消費品這一市場,而這部分人群更廣泛,銷售利潤率也比藥品高。這些業務都會有幾倍的增長空間。」

相關焦點

  • 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文|江瀚視野觀察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要問哪個產業最紅火,相信大家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這就是社區團購,最近一段時間,京東、美團、淘寶、拼多多幾乎是數得上號的網際網路巨頭幾乎是商量好的似的,全部衝進了社區團購的紅海,把這片原來不受重視的產業,變成了一場大混戰,為啥巨頭們集體看好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真是香餑餑嗎?
  • 阿里、京東、騰訊紛紛被國家點名,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寒冬將至」
    紛紛被點名在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當中,涉及到電商、京東、出行、外賣、社交等等幾乎都和阿里,騰訊有關係。阿里和騰訊在幾十個領域都有競爭往來,有競爭並不是壞事,相反還能促進行業的成長。但是這種競爭隨著範圍的不斷擴大,開始「拉幫結派」,集結各自的勢力。
  • 100萬投資什麼項目?網際網路巨頭進軍社區團購雲紙項目提前布局​
    100萬投資什麼項目?最近網際網路巨頭進軍社區團購,雲紙項目提前布局引起關注。  目前,網際網路的買菜江湖中,眾多巨頭均有參與。  美團、拼多多、滴滴一哄而上,打起了群架,阿里、京東、快手一邊圍觀調研一邊悄悄布局;地推鐵軍也來任務了,他們被派往全國各地,掃街、掃樓、拉團長。
  • 阿里騰訊美團入局,網際網路巨頭「燒錢」賣菜,消費者:薅羊毛真香
    視點2020-12-04 17:11賣菜,正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的新戰場。在社區團購最強風口上,阿里、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巨頭紛紛入局,燒錢大戰愈演愈烈,消費者再次迎來薅羊毛的大好時機。1分錢一袋食鹽、一分錢一個橙子……搶到的消費者直呼:薅羊毛真香。
  • 京東健康今日掛牌,市值超3000億港元,三大網際網路醫療巨頭香港會師
    至此,中國三大網際網路醫療巨頭京東健康、阿里健康(00241.HK)與平安好醫生(01833.HK)在港股「會師」。京東健康開盤大漲逾30%,以中午收盤價計,漲幅已超50%,暫報108.100港元,總市值突破3100億港元暫領先阿里健康,後者市值約3050億港元。而平安好醫生市值1062億港元。
  • 京東健康3380億上市,「網際網路醫療」三巨頭必有一戰
    截止今天收盤,京東健康市值達3439.79億,阿里健康3215.52億,平安好醫生則是1049.77億。從京東分拆上市後,背負「再造一個京東」目標的京東健康,將與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三家分立,在港股正式交戰。三家網際網路醫療巨頭,難免一戰上市敲鐘,是許多企業夢寐以求的高光時刻。
  • 京東健康香港IPO通過聆訊 30億美元募資倒計時正面PK阿里健康時刻...
    公開資料顯示,京東健康是京東集團在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之外的第三個獨角獸企業,也是集團在零售、物流、數科後的第四大業務板塊,主營業務為零售藥房及在線醫療健康服務。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健康產業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成為目前大環境下的一新命題。
  • 京東健康上市在即:先看看阿里和平安做好這門生意了嗎
    9月,京東集團發布公告證實旗下子公司京東健康將赴港上市,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之後,京東孵化的又一獨角獸露出水面,同時,京東健康也成為了在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之後又一家上市的醫療健康平臺。一方面,網際網路巨頭中,除了阿里和京東,騰訊、百度、今日頭條等在醫療健康領域均有動作:騰訊推出醫學科普產品騰訊醫典(原企鵝醫典),引進海外優質醫學健康內容、與知名三甲醫院合作,希望能將艱澀難懂的專業知識,轉化為大眾更容易理解的內容;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健康發布了針對用戶的一站式就醫服務解決方案;8月,字節跳動以5億完成了對國內專業醫學知識科普內容平臺百科名醫網的全資收購
  • 不賣菜,網際網路巨頭應該賣什麼?
    社區團購、直播帶貨幾乎可以說是 2020 年最熱鬧的賽道,根據深燃的梳理,同時布局這兩項業務的網際網路巨頭包括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快手,可謂是「一邊抓賣菜,一邊搞直播」。  換個角度看,需要新增長故事的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不重複做社區團購、直播帶貨、短視頻,還有什麼其他更好的選項嗎?  陳潔這麼形容:移動網際網路紅利時代結束,社區團購、生鮮配送幾乎是移動端電商的最後一個堡壘了,目前已經找不出第二個有得做、值得做的賽道了,本質上與直播帶貨一樣,分別代表的是線上和線下幾乎最後一個流量入口。
  • 同質化的面子與差異化的裡子:網際網路大健康AB面
    只不過,伴隨這個過程的還有表面上的同質化現象,多數平臺看起來「業務做得都差不多」,非業界人士很難分辨各家到底有什麼不同。然而,網際網路大健康同質化背後卻是越來越顯著的差異化,類似早年共享單車戰場「硬剛」式的競爭不會發生在這個領域。
  • 網際網路混戰社區團購
    一輪接一輪的融資正是今年社區團購的最真實寫照,作為最熱的行業之一,社區團購已經集結了美團、阿里、拼多多、京東、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資本正向風口瘋狂湧入。根據公開融資信息統計,今年社區團購平臺整體融資規模已經突破百億。
  • 社區團購混戰背後:巨頭搶拼,硝煙四起,這個男人位列賽道第一
    主力軍不再是草臺班子,而是在網際網路中歷經廝殺最終倖存下來的巨頭。1從上半年開始,出行巨頭滴滴的社區團購項目「橙心優選」在成都上線,然後迅速擴張到其他省份。橙心優選承襲過往補貼打法,程維也明確表示對這個項目的投入不設上限,要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
  • 一文讀懂:社區團購江湖混戰
    短短一年時間,市場的風向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反轉,社區團購的故事又有了新的章節。這一次,炮火要比以往更加猛烈,巨頭將它變成了一場戰爭,一場停不下來的混戰。 這或許是繼O2O團購、外賣、網約車之後,中國網際網路最慘烈的一場戰役,而當前顯然還處在最混亂的早期階段。 如今,大家都知道社區團購很熱鬧,行業很瘋狂,大佬很重視,巨頭要搞事情,但社區團購到底是什麼,巨頭的打法有何差異,用戶層面的體驗如何,少有人系統講清楚。深燃試圖穿過熱鬧的表象,還原一個真實的社區團購江湖。
  • 頻頻跟網際網路巨頭合作,京X計劃雛形已現,京東的野心是什麼
    按照京東跟騰訊、今日頭條、百度、奇虎360的這種合作趨勢來看,京東未來肯定會跟更多的網際網路巨頭進行戰略合作,不斷拓展京東的邊界,達到無界零售的願景。為何網際網路巨頭們願意與京東合作?國內網際網路公司之間經常可以看到各種戰略合作動作,但不少所謂的戰略合作都逐漸銷聲匿跡。另外,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各大網際網路公司對於自身數據的保護也變的嚴謹起來。
  • 吳帥:京東健康上市,對中國醫療行業意味著什麼?對國人就醫意味著...
    京東健康掛牌上市,港股迎來了繼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之後的第三家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京東健康估值300億美元,而在美上市的京東集團最新市值約為1200億美元。這意味著京東健康的估值已經逼近京東集團的1/4左右。 新冠疫情助力京東健康加速度實現了這一步!
  • 阿里京東創業者交鋒,賦能會是便利店競爭下一程嗎?
    已經接近天花板的阿里、京東等零售電商巨頭們迫切需要線下突圍的路徑,便利店就順理成章成為了首選。圍繞「賦能」上演三國殺與「開店」熱潮相對的是,電商巨頭不可能直接像便利蜂一樣直接去「開店」、做便利店的「增量」,賦能600萬已有的零售小店、運營便利店「存量」以便將之納入帝國版圖就成為最可行的方式。
  • 京東健康來了!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已漲翻天!
    等京東健康上市,港股就有了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京東健康三大網際網路健康領域,要弄懂京東健康,就繞不過已經上市並且股價表現驚豔的阿里健康與平安好醫生。京東健康打造了京東大藥房、京東網際網路醫院、智慧醫院、京東家醫等核心產品和子品牌。其中,「京東網際網路醫院」是國內首批取得網際網路醫院牌照的平臺型網際網路醫院之一,已入駐超6萬名醫生。「京東大藥房」已成為全國收入規模最大的零售藥房;第三方藥品批發交易平臺「藥京採」,自上線以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下遊採購商家超過13.5萬家,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第三方藥品批發平臺之一。
  • 阿里健康更名「醫鹿」:與平安好醫生一決高下?
    阿里健康的夢想 六年間,阿里健康通過自建和收購,以電商為大本營,打通阿里系內部資源,向網際網路醫療領域上下遊同時發力,在大健康領域不斷開拓布局。 目前阿里健康已形成了醫藥電商、網際網路醫療、智慧醫療、消費醫療四大業務板塊。 但在上述業務中,最為重要的是醫藥電商業務。
  • 社區團購大混戰:滴滴美團拼多多專人帶隊 阿里「賽馬」兵分四路|...
    文 | 萬珮 陳晶 管藝雯編輯 | 宋瑋2020 年最熱的賽道之一——社區團購已吸引了阿里、拼多多、美團、滴滴、京東等公司下場。各家從觀望、小步試水階段,開始進入到大舉投入資金、人力的預備戰階段。參與者眾多,且聚集了今日中國實力最強的幾家網際網路大公司。
  • 京東帝國版圖再下一城,能否再造一個京東?
    這意味著港股將迎來第一家年收入突破百億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公司。也意味著,京東健康將在港股市場與阿里健康展開競爭,爭奪行業龍頭地位。 年營收超百億,成最大醫藥零售平臺 網際網路深刻改變著經濟運行和社會生活方式,醫療健康領域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