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博物館——具有鮮明的藏族傳統建築藝術特點

2020-12-14 老王一直在路上

西藏博物館具有鮮明的藏族傳統建築藝術特點,同時又深刻體現了現代建築的實用特點和藝術神韻。館區層樓疊閣,綠樹成蔭,鬥拱實厚,迴廊蜿蜒,整個建築群碧瓦紅磚,畫棟雕梁,交相輝映,顯示出濃厚的藏民族建築風格和現代氣息。展出的一千多件精選的文物展品,從西藏的歷史、文化、藝術、宗教、民俗等方面向觀眾直觀地展示出藏民族獨具魅力的燦爛文化和悠久歷史。

西藏博物館坐落於西藏拉薩市羅布林卡東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現代化功能的博物館。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區成立30周年大慶援藏62項工程之一,於199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際落成開館。

博物館佔地面積5395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3508平方米,展廳面積10451平方米。館區中軸線上依次坐落著序言廳、主展館和文物庫房。

西藏博物館具有鮮明的藏族傳統建築藝術特點,同時又深刻體現了現代建築的實用特點和藝術神韻。西藏博物館館名由江澤民總書記題寫,藏文館名是從17世紀金寫《大藏經》上臨摹下來的。

1999年建成後的博物館,主體建築分展館區和庫區兩個部分。展館區一層為博覽廳,二、三層為八個專門的展覽廳,展出反映西藏史前、通史、自然、民俗、工藝等八個方面的文物和實物。

截至2013年,既有現代文體活動適用的大型表演場地,又有以西藏民俗文化苑和莊園樓為主體的文化景觀,還有多功能廳、文化長廊、工藝品商店等服務設施 。

相關焦點

  • 藏於西藏博物館的館藏天珠
    西藏博物館坐落於拉薩市羅布林卡東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現代化功能的博物館。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區成立30周年大慶援藏62項工程之一,於199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際落成開館。
  • 來西藏只看了美景?這些具有當地鮮明特點的建築一定不要錯過啊
    那些美如畫的景色我們也看到過了很多,所以就不多介紹了,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西藏的一些建築和寺廟吧。桑耶寺下面要說的就是桑耶寺,他有一個非市場重要的意義,它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桑耶寺的大殿裡面的裝修風格不僅有藏族的風格,還有漢族的風格,甚至還有印度的風格,是不是覺得很想來看看一看有三樣風格的寺廟呢。
  • 西藏博物館巡禮_文史_中國西藏網
    西藏博物館不僅具有雄偉的建築,而且已成為西藏地區最大的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中心,是人們了解西藏、認識西藏、研究西藏的「窗口」,是世人了解和認識西藏社會經濟、文化建設成果的重要平臺。  唐卡藝術  藏族繪畫藝術是在遠古西藏繪畫的基礎上,吸收和借鑑了尼泊爾、克什米爾及中原內地等的繪畫技法,逐步發展成為具有完善的理論體系,獨具民族特色的藝術流派。
  • 2020想去中國拉薩旅遊的景點:西藏博物館,合掌石,倉姑寺
    羅布林卡俗稱拉薩的頤和園,位於拉薩的西郊,是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是朝拜、體閒度假、觀賞考察藏式宮殿建築的場所羅布林卡的園林布置,既有西藏高原的特點,又吸取了內地園林傳統手法,運用建築、山石、水面、林木組景,創造出不同的意境。如湖心宮的設計,就有漢族地區古代造園藝術中「一池三山」的痕跡。
  • 你不了解的西藏——西藏博物館
    西藏博物館坐落於拉薩市羅布林卡東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現代化功能的博物館,於 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際落成開館。 西藏博物館佔地面積5395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3508平方米,展廳面積10451平方米,宏 偉壯麗。主體建築分為三層,一層是旅遊紀念品商店,一層是西藏歷史展覽,三層是動植物、玉 石等專項展覽和臨時展覽。
  • 渥太華的街道寬敞乾淨,建築特點鮮明
    渥太華的街道寬敞乾淨,建築特點鮮明,許多國際級的藝術畫廊、博物館聚集於此,整個城市充滿著濃濃的英倫風情。早餐之後,我們便開始了 渥太華 市區觀光之旅。市中心並不大,很多主要景點也非常集中,基本上靠走的可以到達很多地方。
  • 西藏自治區資訊|西藏卡若拉冰川,近距離感受冰川極度震撼
    2、西藏博物館可以在入藏後前往,在這裡可以了解西藏的歷史信息博物館建築非常有地方特色,外觀就是很典型的藏式建築,而內部更是融入了藏族的傳統藝術風格特點,簡而言之就是濃墨重彩,豔麗非凡。博物館總共分成三層,一樓是臨時陳列、活動區和紀念品商店。二樓是藏族民俗,西藏歷史的一些展覽。三樓是藏傳佛教文化的一些展廳。
  • 博物館是最能了解當地歷史和文化的地方!
    西藏博物館坐落於拉薩市羅布林卡東部馬路對面,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現代化功能的博物館。館內珍藏有許多珍貴文物,展示出藏民族獨具魅力的燦爛文化和悠久歷史。各展廳內展示有豐富的館藏珍品,諸如多種質地和造型的佛、菩薩人物造像,歷代蘸金粉、銀粉、珊瑚粉等手寫的藏文典籍,歷代中央政府頒給大活佛的金印,金瓶掣籤儀時使用的金瓶和玉籤,五彩紛呈的唐卡,各種樂器、法器,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別有風格的陶器等等,從西藏的歷史、文化、藝術、宗教、民俗等方面向觀眾直觀地展示出藏民族獨具魅力的燦爛文化和悠久歷史。
  • 藏族獨特的繪畫藝術 釋迦牟尼佛唐卡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鬱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因此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探究康巴安多地區藏族鍋莊舞的技巧特點(開題報告)
    藏族有史以來就是一個跨界而居的民族,屬蒙古人種,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傳統。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藏族鍋莊舞也與時俱進地發展、衍生、產生了不同的傳承類別,承襲傳統。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1、希望通過探究康巴安多地區鍋莊舞,來展現當地藏族地區人們特有的舞蹈魅力和其蘊藏的藝術價值,使自己了解到更多的舞蹈技巧;2、從而更好的傳播藏族文化;對藏族鍋莊舞有透徹的理解,並要對鍋莊舞的動作技巧特點做全面分析以及深入了解藏族地區歷史文化與舞蹈的聯繫。
  • ...藏族文化 繼承發展 藏族傳統文化 藏文 拉加裡王宮 繼承和發展...
    保護、繼承和發展藏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立法與實踐  中國政府歷來重視包括藏族在內的少數民族文化的繼承、發展和創新,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對此,國家和西藏自治區兩級人大都有相關的立法或法律條文規定。為了發展各少數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保護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遺產,發展和繁榮民族文化。」
  • 雲南規模最大的一座寺院,被稱「小布達拉宮」,是藏族博物館
    寺廟,總是國人心中神聖的地方, 信男信女們通常去寺院祈禱,把自己心中最正直的希望傳達給上帝,尋求上帝的幫助, 在雲南省,在雲南藏族自治區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雲南省規模最大的寺院,藏族博物館,被稱為「小布塔拉宮」,雲南規模最大的一座寺院,被稱「小布達拉宮」,是藏族博物館。
  • 泰國佛教建築的藝術特點
    有如我國「天圓地方」的傳統概念一說。在佛塔的周邊聳立著小金剛塔,從造型上來說也跟佛塔結構相似,也分四個部分組成,只是塔剎部分多為金屬制的,並以金色調為主。覆體上由火焰紋包圍著,塔身的四周內開設壁龕,裡面擺著佛像。底座一般為方形臺面,塔身為覆蓮和仰蓮,荷包設上面。清萊、清邁的佛教建築的造型藝術特點尤為明顯。
  • 世界十大土木建築之一,有1300年歷史,被稱為「西藏歷史博物館」
    宮牆紅白相間,宮頂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它是雪城高原上的人類文化遺產,世界十大土木建築之一,集中西藏宗教、政治、歷史和藝術諸方面於一身,也可以說,布達拉宮是「西藏歷史的博物館」。布達拉主體建築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宮殿高200餘米,外觀13層,內為9層。布達拉宮前闢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幹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
  • 西藏 讓文物「活」起來
    在西藏,這樣的理想已經慢慢接近現實:越來越多的文創產品已走進群眾的生活,這些產品不僅融入了鮮明的本土文化元素,而且做工精緻、美麗且具有意義,探索出了一種新的途徑,讓文物「活」起來。  由阿古頓巴引發的思考  「我老伴想買《西藏神話與傳說故事集》這本書。我更想買點小巧且有意義的文創產品,把西藏文化以另一種形式帶回去。」
  • 知曉了這10種藏族元素 來西藏旅遊體驗絕對會不一樣
    西藏獨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目光,第一次進藏的遊客,應該了解一些我們西藏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文化元素,這樣你看到的西藏,就會變得更真切更真實。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被譽為中國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青海最美的現代建築地標,用什麼樣的視角更能展現設計上的特點?
    導語:青海最美的現代建築地標,用什麼樣的視角更能展現設計上的特點?用什麼樣的視角更能展現青海最美的現代建築地標設計上的特點呢?來試試透過衛星地圖,空中俯瞰的方式欣賞一下吧,也許能收穫到不一樣的景色!俯瞰西寧浦寧之珠3、青海大劇院位於西寧市城西區,大劇院建築群巧妙地以曲線連接,宛如連綿不絕的壯美山脈,又似一個個音符跳躍於雪域美景之中,富有鮮明藝術個性和設計靈韻
  • 香格裡拉月光 帶你走進「藏族藝術博物館」
    依山而建,外形猶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藝術之大成,又有"藏族藝術博物館"之稱。寺院建築薈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華,建築金碧輝煌,造型豐富多彩的鍍金銅瓦,殿宇寶角獸吻飛簷,扎倉大殿寬敞恢宏殿
  • 古羅馬建築的藝術特點
    供奉朱庇特、朱諾和密涅瓦的神廟就建築在奧林匹亞山上。從展出的模型可以看出該神廟比較寬闊,但並不高大雄偉,有坡度陡峻的屋頂。它繼承了羅馬人祖先--埃特魯斯坎人的建築和裝飾傳統。同時開始借鑑希臘人的建築風格。 隨著羅馬霸主地位的確立,具有鮮明羅馬風格的建築在以後的幾個世紀中才逐漸形成。直到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修建的紀念性建築使用的仍是當地容易得到的石頭,屋頂鋪著陶瓦。
  • 藏傳佛教:甘肅省天祝藏族民間藝術
    佛教在線6月14日消息  據中廣網訊:建築 由於藏傳佛教在藏族社會中佔重要地位,佛教建築極為興盛,遍布各地.因此,藏族建築藝術的卓越成就和優秀傳統,在寺院建築上表現的特別突出。同樣,在甘肅省天祝藏區,建築藝術主要表現在寺院建築之上。這些建築,按其用途,分為經堂、佛殿、活佛住宅、僧舍;按其建築結構,分為石木和土木兩類;按其形式,分為藏式和藏漢混合式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