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給孩子聽寫,發現孩子的筆順多數都是錯的,雖然有些字明明寫對了,但孩子只是照貓畫虎寫下來,並沒有按照正確的方式書寫。最糟糕的是,孩子經過長時間書寫練習,已經將錯誤的筆順書寫當成一種習慣,很難再改過來。
所以在這裡想問下:您有沒有仔細觀察過小學生寫字的筆順,他們是正確嗎?
記得一年級時特意給孩子糾正過,但發現有些字的筆順已經和我們小時候學的不一樣了,所以後來不敢再「盲目指揮」。
直到現在三年級,孩子很多字已經會寫,但很多字都筆順不對。其實筆順是一種習慣,一旦養成,則非常難以改變。
我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每次考卷上只要有筆順的考題,他都錯的離譜,基本上是百分百丟分。
為什麼孩子的筆順不正確?應該怎麼樣解決?
第一, 課本上相應的筆順知識缺乏,教材是否可以相應調整?
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我發現孩子的課本生字部分,只有拼音和漢字,沒有筆順的提示。記得一年級時,有個別家長還從網上找來了相應生字的筆順,並列印出來,裁好,然後貼到每一篇生字的空白處,方便孩子在書寫時正確掌握。
當時這個方法還得到了老師的讚揚,老師又把方法推廣到家長群,大家爭相效仿列印,一時間每個孩子的課本上都黏貼了很多列印紙條。
這裡向教材老師們提個建議,既然學生、家長和老師都有需要,是否可以把筆順知識編印到教材當中呢?哪怕編排到書本最後的課後詞語部分也可以,至少讓孩子對正確筆順有概念。
同時,如果教材編印有問題,是否可以在字典編印中,除了字音、字義,把筆順也加上呢?
周末為了給孩子找每個字的筆順,只能求助於百度了,想讓孩子獨立查字典都找不到。
第二, 教學速度快,正確筆順的鞏固時間不夠,是否可以留出時間讓孩子鞏固?
我也問過孩子,課堂上是否教筆順,孩子表示,老師會正確示範的,但因為一堂課講很多知識,正確的筆順老師講的時間不長,也不會要求孩子們針對性練習,所以課後寫字時,正確筆順早就忘記了,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寫。
所以這裡能否提議,後續老師在教授筆順時,是否可以時間長一些,後者在告知正確筆順後,讓每個孩子按照正確筆順寫上幾遍,加以鞏固。
第三, 相關習題減少,沒有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重視,建議課後多加練習!
記得我們小時候留作業,一個字詞都是寫一篇的節奏,不像現在的孩子,都是按遍數來寫,生字、生詞寫3-5遍,最多的可能要求寫一行。
所以為了儘快解決問題,建議家長們可以自行列印小學階段漢字筆畫,貼在家裡,以防不備之需。
大家對此有同感嗎?還是說現在的教學要求不一樣了,筆順、拼音之類的基礎知識不再重要,所以教學速度加快,教學知識更加體系化、多元化?
為了給孩子糾正筆順,我已經找了一些網上資料,這裡和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