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思政課程轉向課程思政 橫影學院思政教育「很有戲」

2020-12-18 浙江在線

2020-12-02 14:19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吳旭華

橫店影視職業學院學生在拍攝「橫有戲」欄目節目。

近日,2019年度浙江省優秀教育新媒體及先進工作者名單公布,橫店影視職業學院獲高校新媒體優勝獎,是全省唯一入選的民辦高校。第八屆浙江省大學生攝影競賽獲獎名單也同期公布,橫店影視職業學院獲得2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獲獎總量與中國美院並駕齊驅,反超浙江工業大學。

「作為一座脫胎於鄉鎮企業『大學』橫店大學的高職院校,能在競賽中實現彎道超車,得益於我們六年如一日探索思政教育創新,以思政教育賦能專業建設。」學校黨委書記韋國清說,如果專業課程是支撐學校超常規發展的「骨肉」,那麼思政教育就是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靈魂」。

每年的「黨建晚會暨課程思政實踐教學成果匯演」上,學生們以舞臺呈現方式匯報思政教育成果。

這座「草根大學」當初依憑體制與機制創新,成功轉型為全省唯一以影視文化為特色、與地域文化高度融合的高職院校。不斷推陳出新的思政教育,則讓它實現了青春力量的有效集結、高效轉化,使得從這裡走出的每位師生,都擁有講述好、傳播好中國故事的「高手」潛質。

課程思政「出圈」,思政教育全滲透

枯燥乏味,愛聽不聽,可有可無,這是幾年前橫店影視職業學院思政教育中面臨的共性問題。與此對應的是,學生黨建工作很難推進,育人工作難以突破。這種狀況如不改善,勢必影響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完成。

能否讓思政理論生動一點,讓思政課堂活躍一點,讓大學生對思政教育不再「感冒」而是「感動」「感悟」?學院黨委決定以「課程思政」為突破口,實施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思政教育。

「所謂課程思政,通俗地說,就是在堅持上好思政課程的前提下,把思政理論掰開揉碎,融入所有的專業課程,讓所有老師都變成思政教師,所有課程都承載思政內容,最終使學生對思政理論形成系統認知,達成潤物無聲、成風化人的效果。」校長王兆青認為,此舉猶如影視生產中的化妝與後期,把思政理論變得可愛可親,從而順利建構起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課程思政與黨建工作、課程思政與學生工作、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協同育人的四大體系。

在影視製作學院任教《電視節目策劃與編導》《電視紀錄片創作與實踐》《劇本寫作》課程的馮文是名80後,不久前,由她策劃、編導並撰寫劇本的地方飲食文化紀錄短視頻《千祥羊肉》登上了「學習強國」。「這部片子以千祥羊肉為載體,在揭秘這一民間飲食為何風靡千年的同時,含蓄地揭示了千祥人骨子裡的創新精神。」馮文說,在採訪中,她被千祥人不養羊卻做大羊肉產業的歷史深深吸引。當試著從思政角度去分析後,她發現這種做法與橫店影視文化產業「無中生有」的精髓如出一轍,一方美食,詮釋的正是千祥人敢想敢幹、點石成金的創新精神。於是在視頻開頭,她用言簡意賅的表述深化了內容主題。

「很多時候,思政教育只需要小切口和小題材,就可以把大理論變成小品文,讓人容易接受。」馮文的這個理念,正是橫店影視職業學院教師團隊的共識。在「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整體規劃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設想引領下,6個二級學院24個專業的老師們多維度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深入發掘各類課程影視結合點、思想政治教育結合點,將知識、能力、價值塑造有效融合到每門課程當中,促進各類課程與思政理論課同向同行、協同育人。

在課程思政高調「出圈」並全覆蓋的態勢下,在「課程思政」教學競賽推動下,一批課程思政優質課程和示範專業脫穎而出。新聞專業主任王睿劼經過探索,形成了新聞專業課程思政實施模式,在理論課程中貫穿習近平新聞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對實踐課程作品主題思政化,讓外拍實踐走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火熱場面,被作為優秀案例向外推廣。

緊扣影視特色,思政教育「很有戲」

讓學生像追劇一樣「追」專業課,像追明星一樣「追」好老師,學校黨委副書記馬英姿認為,這樣的課程思政才是成功的。為此,學校在狠抓教師隊伍和課程質量的同時,緊扣影視文化的教育特色,打造課程思政「星」課堂,讓師生們像入戲一樣沉浸於課程思政教育,串聯起課程思政的連臺好戲。

2018年,橫店影視學院和浙報集團金華分社合作建立新媒體工作站。當年,全新的視頻節目《時政進校園》問世了。這個時長6分鐘的節目,集萃了每個星期的國內外重大時政新聞,由新聞專業學生採集播發、影視製作專業學生製作,在學校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後,引來了眾多圍觀,並快速登上了浙江新聞客戶端,成為固定欄目。一時間,參與節目錄製的學生信心大增,並吸引了更多學生加入。受此啟發,一檔以配音為特色的視頻節目《聲臨其境》緊步後塵,強勁出爐。

今年疫情期間,馬英姿居家隔離,難得地追起了古裝劇。看到《清平樂》彈幕中觀眾連呼劇中人物服飾很漂亮時,她心生一念,何不利用學校的影視類專業師資引導大家宅家看劇學文化,同時推廣學校專業特色?《橫影說劇》由此誕生。這檔視頻圍繞近期的優質古裝劇,「換個姿勢看好劇,不追劇情追文化」,由教師解讀劇中的服飾、妝容、道具等文化元素,發掘藏在劇裡的文化寶藏,再由學生完成拍攝和後期製作。如今,這3檔節目被集合成「橫有戲」欄目,成了學校最具影響力和傳播力的課程思政品牌,成為「橫影微課堂」黨建教育平臺的主體,並登上「學習強國」平臺成為專題欄目,受到浙江省委宣傳部的高度評價。

每年的「黨建晚會暨課程思政實踐教學成果匯演」上,學生們以舞臺呈現方式匯報思政教育成果。

在節目製作過程中,學生深切感受到了思政理論的豐富多元、內涵深厚。「《橫影說劇》在播出5期古裝劇的解讀後,欄目轉向了《我不是藥神》《霍比特人》等中外現實主義題材影視作品。」作為馬英姿策劃的「書記項目」,這一波「轉向」既立足於學生們的反饋,又弘揚了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這個節目以編導張老師一針見血的意見,指出受商業化浪潮衝擊,在『爛不爛票房說話,一切從觀眾興趣出發』的理念指引下,影視劇審美生態發生劇變,直面現實、藝術手法精湛的影視作品日益萎縮,遠離現實的奇幻、玄幻、魔幻、穿越、盜墓等題材大行其道,扭曲了觀眾尤其是青年觀眾的價值取向和審美風向,讓學生認識到了影視作品堅守主流價值觀、弘揚現實主義美學的重要性,不到4分鐘的視頻卻承載了同題課堂1小時的容量。而且因為有視頻輔助,向公眾傳播時也通俗易懂。總之,一個視頻就讓學生明晰了新時期的影視創作方向。」難怪,這樣的視頻會被稱為「橫影微課堂」。

除了「橫有戲」欄目,學校各二級學院把日常的公益活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等,都嵌入影視文化元素,並用影視藝術手段記錄。日常教育細水長流,年度大戲重磅震撼。每年一度的「黨建晚會暨課程思政實踐教學成果匯演」,全校24個專業課程思政工作成果以舞臺呈現方式進行專題匯報,所有節目由師生自編自演,每一個都「乾貨」滿滿。

植入紅色基因,思政教育強黨建

思政教育是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橫店影視學院創新性地將課程思政建設與基層黨組織建設結合,打造「一校一品,一院一品」黨建品牌戰略和「書記項目」,形成黨支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機制,使課程思政成為加強教師黨支部、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新載體。

每年的「黨建晚會暨課程思政實踐教學成果匯演」上,學生們以舞臺呈現方式匯報思政教育成果。

每年的「黨建晚會暨課程思政實踐教學成果匯演」上,學生們以舞臺呈現方式匯報思政教育成果。

「我們表演學院的課程思政有個特點,就是很多課程融入了黨建紅色文化基因。」表演學院黨總支書記張晶提到《聲臨其境》,「這個欄目的初衷就是讓學生為經典紅色影片重新配音,讓他們去體會電影情境,感悟紅色文化,使配音效果情景相融,打造『經典絕配』。我自己也參與了電影《紅巖》的配音。」本以為90後、00後大學生們對這些年代久遠的紅色影片會很疏離,沒想到大家都熱情高漲,看影片、學黨史,反覆模擬潤色,學生師志楠甚至一人分飾兩個角色,為同一部劇中的兩個人物配音,很「撕裂」卻也很激情;一些英文基礎好的學生還為影片配上英文對白。而承擔這些音視頻後期製作的學生,都來自學校的省級優質特色專業——後期製作專業。大家親密無間的合作,屢屢為節目贏得20萬+的點擊量,學生們學黨史的熱情由此更加高漲。

橫店影視職業學院學生為紅色影片重新配音。

因為有了影視文化專業素養的護航,橫店影視學院的許多思政課程更善於用高雅藝術手段詮釋紅色主題,同時努力探索課程建設的本土化。在該校表演專業近幾年的畢業匯演裡,《金佛莊》是必演的經典節目。負責劇本編創、節目排練的項成龍老師,是上海戲劇學院表演、導演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在指導學生日常排練之時,我經常思考排練什麼樣的劇目才更有意義,而不是機械地完成教學任務。」偶然的機緣,項成龍接觸了金佛莊烈士的事跡,有了把它搬上舞臺的想法。「因為金佛莊是橫店人,學校附近就是金佛莊陵園,作為北伐名將、雨花臺犧牲的首位烈士,這個英雄人物值得我們多維發掘、深度演繹。」在排練舞臺劇時,他重點把握關鍵詞「信仰」,重在展現金佛莊追求信仰的心路歷程。為此他帶著學生走訪市黨史辦、金佛莊故居、雨花臺烈士陵園等地,還觀看紀錄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和《北洋大革命》等,同時請教專家,細讀黨史,收集資料,撰寫劇本,反覆打磨,打造出一臺時長1個多小時的舞臺劇。在這樣的模式啟發下,橫店影視學院的師生們還與東陽市非遺保護中心合作,根據《送東陽馬生序》,編創了舞臺劇《東陽馬生》在盧宅非遺街區表演。

橫店影視職業學院學生創作《東陽馬生》舞臺劇。

到廣袤的大地上尋找更鮮活更豐富的紅色素材,讓思政教育擁有磅礴力量,這也是橫店影視學院做優課程思政的基礎工程。該校影視製作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吳君為此策劃了「匠人製作」育人計劃,與橫店鎮官橋村開展黨建合作,通過開展「匠心引領」讀書會、「匠心精神」研討會、「匠心黨建」分享會、「匠心服務」志願活動、「匠心製作」專業技能競賽等,不斷拓展「匠心課堂」。11月18日,該學院師生在東陽錫藝非遺傳承人盧曉侃的指導下,攜帶錫藝作品首次參加浙江省大學生藝術節,獲得了一等獎。學院還與湖溪鎮黨委、政府合作,參與「醉美湖溪」風情小鎮、共享田園項目建設,製作宣傳視頻、海報、LOGO等,融入鄉村振興的洪流。

每年的「黨建晚會暨課程思政實踐教學成果匯演」上,學生們以舞臺呈現方式匯報思政教育成果。

在紅色文化潤澤下,越來越多的學生主動追求進步。目前,橫店影視職業學院每年有近千名學生遞交入黨申請書。為此,學院黨委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推出「第二課堂成績單」,把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技能比賽的表現進行統計,同時輔助以入黨申請答辯等,嚴把學生黨員發展關,吸收更多優秀學生進入黨組織。

1606889981000

相關焦點

  • 「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
    唯有結合各門課程、融合專業課程有效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能實現合力效應。3. 微觀層面:是提升馬克思主義學院影響力的契機。
  •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舉辦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競賽
    日前,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開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競賽活動。 本次教學比賽共有六個系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推薦的17名參賽教師先後登上講臺進行課堂展示。參賽教師在15分鐘的講課時間內,結合自己的學科特色,圍繞某個(某些)知識點(技能點)充分發揮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深入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載的育人功能,既傳授專業知識,又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恰到好處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風採。經過一天的激烈角逐與評審,本次競賽共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和優秀獎若干名。
  •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路該怎樣走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究竟有哪些變化「課程」一詞,許多教育家提出不同的解說,如誇美紐斯將教材等同課程、杜威認為課程即活動、泰勒則提出課程即經驗,等等。我國古代對課程也有描述,如宋代朱熹的《朱子全書·論學》中就有「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小立課程,大作工夫」等描述,泛指功課及進程。
  • 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拓展的內在意涵與實踐路徑
    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拓展的內在意涵與實踐路徑 章忠民1 李 蘭2 (1.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200433;2.上海建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200082) [
  • 課程思政「三問」:課程思政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幹?
    隨著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召開,近年來,實施課程思政逐步從部分高校在「點」上的探索發展為我國高等教育界在「面」上的共識。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理論工作者有必要從學理上明晰「課程思政是什麼?課程思政為什麼?課程思政怎麼幹?」這三個問題。課程思政是什麼?
  • 課程思政要實現專業課程與思政元素有機融合
    與會學者圍繞「課程思政的『道』與『器』」「以課程思政促進人才培養能力全面提升」「人文社會科學學科課程思政的方法論」「高校理工科課程的課程思政原則與教學策略」等話題進行了研討,並就高校課程育人的相關經驗進行了交流。北京聯合大學黨委書記韓憲洲教授指出,課程思政的難點在於所有課堂都有育人功能,要讓全部課程都成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應該把根本性舉措、全方位行動、持續性推進三者相結合。
  • 【課程思政】理工學科: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相得益彰,育人成效與...
    復旦大學副校長、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徐雷指出「理工科專業要在教育教學的各項工作中,提高站位,圍繞培養民族復興大任所需要的拔尖創新人才,提升教育質量,攻堅克難。」在理工科課程思政建設中,堅持以專業教學質量為本,以課程思政為魂,提升專業課程品質,逐步探索出一套育人成效與課程質量雙向提升的理工科課程思政經驗方法。
  •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雙踐同行——2020年全國高職高專院校...
    中國教育在線重慶站訊 12月14日至15日,2020年全國高職高專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專題培訓在重慶順利召開。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來自全國37個高職高專院校的139名教師齊聚重慶,交流研討,共議新時代「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改革創新。
  • 課程思政④|思行合一,大道行遠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課程思政...
    編制國內首部《交通運輸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成立國內首個交通學科思政教育研究中心;首次構建橫向覆蓋全專業的課程思政群、縱向貫穿培養全過程的課程思政鏈,形成完整的課程思政體系;率先制定每門課程立德樹人達成指標;首次系統提出專業教師課程思政勝任力提升路徑和工作機制……定標準,建平臺,繪藍圖,出「施工方案」,自去年年底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重點改革領航學院」以來,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 市七中開展思政大課堂:「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系列活動
    市七中開展思政大課堂:「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系列活動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11-17     來源:市七中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 課程思政的關鍵是「思」
    思政課教師對其他各類課程教師開展專題培訓,確保每名教師都能挖掘各類課程所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政教育功能,通過集體備課和互相聽課制度,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技術技能統一起來,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課程育人導向,引導青年學生緊緊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宏偉藍圖,自覺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於各類課程學習中。其次是在課程教學中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 金融學院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推動會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徐靜)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南開大學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和南開大學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會議精神,近日金融學院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推動會,學院課程思政工作組全體成員參加會議。  學院黨委書記韓旭向大家介紹了學校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整體部署和具體要求,要求學院工作組各位成員認真貫徹落實各項建設要求,完善學院工作細則。副院長劉瑋介紹了學院課程思政建設方案基本思想和建設內容,她談到應基於「大類基礎+專業」培養體系,課程思政建設與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相結合,深度挖掘和提煉各專業課程體系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並對保險學專業的思政教育方式和元素內容提出了建議。
  • 將「課程思政」嵌入法學研究生課程
    研究生思政教育是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相對薄弱的環節,主要源於對法學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間關係缺乏正確認識,思政教育融入法學的力度明顯不足,教師(包括導師)對課程思政認識不到位甚至忽視,法學碩士研究生教育未能充分發揮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為此,福建師範大學在法學研究生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著力從課程思政內涵、價值和動力等維度,正確認識和不斷推進法學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基於協同效應,從組織體系、教師隊伍、育人文化、實踐平臺、教材體系和質量評價等多個方面,對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建設路徑中的關鍵著力點進行了系統論述。[關鍵詞]專業思政;課程思政;耦合育人;核心素養;協同建設[作者簡介]閆長斌,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
  • 論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幾個基本問題——課程思政是什麼、為什麼...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強調, 「高校要明確所有課程的育人要素和責任,推動每一位專業課老師制定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做到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1]當前,課程思政建設如沐春風、如火如荼,但關於課程思政的內涵、緣起緣由、路徑、評價等一些基本問題,還缺乏統一的學理認識,需要進一步總結凝練,廓清提升,以更好地指導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
  • BNU課程思政雲享會 | 金融市場學前沿:金融學課程思政一體化探索與...
    ,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取得了一定成效。在2020年教育教學大討論期間,教務部(研究生院)聯合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在學校官微開設「BNU課程思政雲享會」欄目,邀請學部院系專業教師分享經驗與心得,展示北師大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的探索與成果。本期的分享人是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李堃博士,他講授的是本科生通識課「金融市場學前沿」。
  • 青島農業大學召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
    青島農業大學召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政建設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1月18日上午,青島農業大學在圖書館三樓會議室召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
  • 課程思政:鍛造中國未來金融人
    通過學院黨委主導的「課程思政」探索,他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一課的教學中有計劃、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價值引導。比如,對於想「炒幣」的學生,帶著他們從「白皮書」也就是數字貨幣項目的項目書開始研究,看項目背後有沒有正確的商業邏輯支撐,看它的價值來源於何處。對於想「發幣」的學生,則建議他們先去做區塊鏈開發,去研究底層技術怎樣處理相關的程序響應、如何才能保證交易的安全性等。
  • 以創新思維推進思政課程建設
    增強思政教育協同效應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李曄表示,高校的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需要協同建設。要把課程思政作為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師備課的過程,也是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的過程。教師通過學習、授課、反饋,不斷加深理解思政課教育精髓,提高教學水平。
  •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組織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11月17日,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組織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啟動儀式暨課程思政教學比賽。該校領導班子成員、鄭州市總工會市直機關工會主任王銀倉出席啟動儀式,學校教務處及各院(系)部負責人、教師、輔導員代表參加比賽啟動儀式。 儀式由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院長程慎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