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錢就讓上!最低20萬就能登頂珠峰,死了11個人他們卻在屍體旁自拍

2020-12-11 網易體育

一條黑壓壓的人群長龍,人們迎著凜冽的山風中緩慢的挪步,此情此景,不是發生在黃金周的熱門觀光地,而是今年5月,珠穆朗瑪峰山道中的真實寫照。

希拉蕊臺階發生擁堵。攝影:範波

寒風中身著厚重登山服的登山者們,在花費大量時間等待登峰的同時,也經受著生與死的考驗。

珠峰大堵車10餘人遇難 「天災」更是「人禍」

這場珠峰「大擁堵」所帶來,是9天內10名登山者遇難的慘痛結果,而整個2018年,遇難的人數才僅有5人。

眾所周知,登珠峰是自然界難度最高的挑戰之一,珠峰海拔8500米以上的區域,氧氣含量只有海平面的三分之一,大氣壓使體重感覺達到10倍,人體的器官也會受到極大的壓迫。

左圖:賽卡利拍到人群排隊攻頂時居然對遇難者遺體視若無睹。右圖:5月登頂窗口期的第11名死者美國律師庫利什。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因此,海拔8500米以上的區域稱作是「死亡地帶」,在那裡長時間擁堵逗留,後果不堪想像。

幾位親歷珠峰「大擁堵」的登山者回憶起這番遭遇,無不心有餘悸。

5月22日凌晨四點鐘衝頂的人們。攝影:汝志剛

「今年好天氣的窗口期只有兩三天,為了避開大風大雪,大家都集中在這兩天登頂。」 來自成都的女子楊濤說道。

「我是522日凌晨440衝頂成功的,下來的時候遇到大部隊,就被堵在那。」楊濤表示,「我們被堵了一個多小時,我站著不動,被凍得直打哆嗦。」下山時一路跌跌撞撞的她,還是平安回到大本營。

登山者抓著登山繩排隊等待。攝影:汝志剛

而首次攀登珠峰的汝志剛,也認為這是一次「終生難忘」的經歷。

「在8800米左右時,第一批登頂的要下來,兩波人堵在了臺階上,下山的人堵了3個多小時。」據汝志剛回憶,一名下山的女隊員由於耗盡體能,嘴裡說著胡話。幾分鐘後,突然前面一名男子「哇」地大叫起來,「我看到一塊黑色物體向我滾來。」

汝志剛遇見的掙扎在死亡線上的女孩。攝影:汝志剛

反應敏捷的汝志剛跳起來,躲開了黑色物體,後來才發現,滾下去的正是剛剛那名女隊員。

一天後,在營地休息的汝志剛得知,那名滑墜的女隊員已經遇難。

著名登山博主阿蘭-阿內特表示「今年,擁堵的狀況讓珠峰南坳大本營登頂並返回竟然總體要花上近20小時——這實在太瘋狂了。」

的確,珠峰山道上的這場驚世駭俗的「大擁堵」,糟糕的天氣狀況難辭其咎,整個5月,只有5天適宜登頂,人們都集中在這個時間段前去攀登。

尼泊爾政府頒發的珠峰登山許可證

而當地政府對登山許可證大開綠燈也是造成珠峰大堵車的重要原因

僅在今年春季,尼泊爾政府就已經頒發出了378份登頂許可證,打破了去年一年373份的記錄,而1張許可證,可以允許15名登山者進入大本營,這也意味著,最多可以有5000位登山者,同時進入珠峰的核心運動區。

尼泊爾登山者普爾亞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照片,在珠峰一處一次只能通過一個人的狹小過道,就密密麻麻地堵了320——要知道,去年一年,在南坡的成功登頂人數也才只有562人。

珠峰南北兩重天北坡步步收緊 南坡給錢就上

隨著高山攀登的門檻不斷放開,即便是並不具備太多經驗的登山者,在攀登珠峰這一巨大產業鏈的推動下,也有機會登上珠峰頂峰。

那麼,攀登珠峰究竟需要花上多少錢呢?答案是:至少三萬美元,大約一輛B級轎車的錢。

當然,為了獲取更周全的服務,許多人會支付更多,就像買汽車一樣,登山者可以自由選擇豪華車還是普通車。

拿珠峰南側來說,許可證的費用,是每人11000美元,約合人民幣76042元。相比之下,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峰的許可證只要800美元,北美第一高峰麥金利峰,則只要365美元。當然,這僅僅意味著你有了一個登山的資格。

尼泊爾49歲的夏爾巴人嚮導凱米24次登頂珠峰創造世界紀錄

獲得了許可證之後,嚮導也是攀登珠峰的必備選項,再加上購買保險,氧氣瓶、食品、燃料以及登山裝備,再加上租賃帳篷、僱傭廚師和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預計總消費在30000美元到85000美元,即人民幣207400元到587600元之間,相當於可以隨意選購一輛奔馳轎車了。

據統計,珠峰南坡登頂的平均花費是42000美元,約合人民幣29萬元。

相比之下,珠峰北坡的費用要相對低廉一些,許可證只需7000美元,登頂的平均費用是39000美元,約合人民幣27萬元。

珠峰北坡登頂路線

珠峰南坡登頂路線,標紅為擁堵部分。圖片製作:範波

然而,從珠峰北坡登頂的人卻遠遠少於南坡,2016年數據顯示,當年從北坡登頂的只有199人,還不及南坡442人的一半。

更便宜的登山費用,為何北坡遠沒有南坡那般受登山者青睞?原來,自2008年中國關閉山峰北坡進行奧運火炬傳遞以來,北坡的許可名額就逐漸減少。

近幾年,出於環保的考量,人數更是被嚴格控制,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曾發布規定,專業登山隊和愛好者每年從北坡進入珠峰核心運動區的數量,需嚴格控制在300人,且僅限春季登山,這也使得西藏一側的登山名額日益珍稀。

喜馬拉雅山脈下的尼泊爾村莊

相比中國一側對於登山許可的步步緊收,尼泊爾卻完全是另一種態度。

作為世界上經濟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靠山吃山」的尼泊爾,為了大力營收,不斷增加登山許可證的開放力度,2016年,有442人從南坡登頂,而在2018年,這一數字則達到了562人。

此外,為了保護當地有著「喜馬拉雅山上的挑夫」之稱的夏爾巴人在產業鏈中的位置,尼泊爾在2013年實施新規,要求來到尼泊爾的每一位外國登山者必須僱傭一位本地的夏爾巴嚮導。

很多登山裝備需要用犛牛背上山

而尼泊爾當地的登山公司,也在近幾年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它們憑藉更低的價格,與昂貴的西方登山團隊大打「價格戰」,在巨額利潤的推動下,這些公司不會對團隊的登山人數進行任何限制,這些公司所提供的登山裝備,也比西方登山團隊差了不少。

為了營利,當地政府也想盡各種辦法,有消息稱,尼泊爾政府曾放出消息,要把登山許可證費用調高到15000美元——此舉吸引了大量登山者趁漲價前扎堆登峰,然而,這卻是為了刺激登山市場而透出的假消息。

尼泊爾政府儘管為珠峰安全做了一些工作,例如在2017年發文全面禁止殘疾登山者攀登,要求報名登山的人提供7000米以上的高山攀登證明和體檢證明。但也有聲音稱,尼泊爾政府近5年來所頒布的政策「從來沒有真正被貫徹實施過」。

尼泊爾當地寺廟

一位來自歐洲的嚮導盧卡斯-富爾滕巴赫說:尼泊爾政府內部有很多腐敗問題這種情況不會有所改善,他們會竭盡所能獲得經濟利益。

對於近日在珠峰不斷出現登山者殞命的慘劇尼泊爾政府將此歸咎為天氣。尼泊爾旅遊局負責人甚至表示:如果真的想限制登山者的數量,那就結束我們聖山上所有的探險活動吧。

事實證明,只要有一定的財力支撐,在尼泊爾一側攀登珠峰完全不成問題。就這樣,攀爬珠峰的隊伍中,充斥著許多經驗尚淺的登山者。

來自成都的女子楊濤,在兩年前偶然登上四姑娘山之後,又在兩個月內登頂兩座5000米級別高山,一個月登頂兩座6000米級別高山,在今年又挑戰珠峰並順利登頂,她坦言:「兩年登珠峰,這個速度確實有點快。」

珠峰登頂者的證書

而目睹一名女登山者滑墜遇難的汝志剛,早在從大本營出發時就表示了擔心,「出發的時候,我就對她有印象,她一直在不停地跺腳,可能體質比較差。」

一家來自英國登山公司的負責人西蒙-洛維則認為,今年的擁堵並不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許多不合格的隊伍帶領著許多不合格的登山者。「如果你在攀登珠峰時沒有帶到足夠多的氧氣,卻需要排幾小時的隊,那才是真正的問題。」

摘掉氧氣罩扎堆自拍 人間仙境變成名利場

正是這樣,許多尼泊爾當地的登山機構,在利益的趨勢下,讓越來越多體質不過關、裝備不充分的登山者踏上登峰的旅程。

這種狀況下,仍有大量的人為了珠峰趨之若鶩,不惜冒著失去生命的風險。

珠峰的部分死者遺體

為什麼要登山?這的確是很多登山者曾認真思考過的一個問題。

常見的答案,無非是「戰勝自我」、「挑戰極限」,或者 「為了實現兒時的夢想,爬上地球的最高點」此類滿載壯志的話語。

這其中最經典永流傳的,當屬英國人喬治-馬洛裡在1924年說出的那句:

「因為山在那裡(Because it is there!)」

很多人拼上身家性命,只為一張珠峰峰頂的自拍

然而,隨著攀登珠峰逐漸產業化,越來越多的人,把登珠峰視作彰顯人生成就的一張名片,為了獲取登頂世界之巔的成就感,原先杳無人煙的仙境,被他們變成追名逐利的名利場。

「很多人選擇珠峰,是因為下半輩子有個牛逼可以吹,畢竟自己上了全球最高峰。」正如這位網友所言,高度商業化的運作,讓登山運動變了味。

據悉,在攀登珠峰的過程中,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怎樣穿登山鞋,卻在登頂時互相推搡,甚至私自摘下氧氣面罩,只為了拍出自己滿意的自拍。來自美國的醫生埃德-多林表示,「在珠峰最高點僅約2個桌球桌大小的平臺上,卻擠滿了15-20人,全部在自拍。」

更有許多登山者認為,登頂過珠峰,就意味著自己已然達成「攀登世界最難山峰」的成就,觸碰到登山運動的天花板。

事實真的如此嗎?

據統計,自1922-2016年,共有4469人共7646次成功登頂,有282人遇難,遇難人數與登頂人數的比例約為6.3%,而在2000年後,這一比例則只有2%左右。

在這一層面珠峰與世界上其他危險的山峰相比,卻相形見絀。

安納普爾那峰

8000米以上級別的山峰中,安納普爾那峰的死亡率獨佔鰲頭,這座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高峰,遇難與登頂者的比率高達28%,也就是說,每3名登頂者中,就有1人遇難。

K2排名第二,作為僅次於珠峰的世界第二高峰,在355名登頂者中有82人死亡,比率高達23%

K2營地

「世界上第二高的山是哪座?不知道吧,在這個世界上,人們只會記住第一名,沒人記住第二名。」正如這則活躍於網際網路的段子所言,相比人氣爆棚的珠峰,矮了200米、但難度更高、更具挑戰價值的K2始終鮮有人問津。

的確,高度的危險性是讓諸多登山者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但截止2016年,僅有355人成功登頂K2,甚至不及登頂珠峰一年的人數。

世界第二高峰:K2

除了擔心生命安全之外,想必是因為爬上了這座山之後,仍然比珠峰矮了200恐怕難以獲得登頂世界第一高峰那般的成就感。

就這樣,擁有「世界第一高峰」之光環的珠峰,在這個春天迎來了各路登山者的扎堆「問候」,在8000多米的天梯上上演了這樣一場驚世駭俗的大擁堵,帶走了十餘人的生命,卻留下了數十噸糞便、漫山遍野的垃圾和登山裝備。

也許有一天,珠峰峰頂上刺骨的寒風,能夠吹醒這些狂熱的逐利者,這場由重金打造、夾帶著功利、風險乃至人性邪惡面的狂野運動終有降溫的一刻。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Iceman 責任編輯:曹立嶠_NS1806

相關焦點

  • 11人殞命珠峰!登山者自述從屍體旁走過,有人為自拍相互推搡
    登頂珠峰本已極度危險 外行登山者沉迷自拍害死人據專業人士介紹,多數發生在攀登珠峰時的危險源於登山者體力不支。然而,在目前珠峰人滿為患的情況下,體力不支與休克等症狀將會變得更加嚴重。由於道路擁擠,登頂珠峰的道路變得更加漫長,耗時更久,這也意味著,攀登的危險係數正在加大。此外,有更多沒有任何經驗的登山者加入了攀登珠峰的徵途。
  • 他們託著王石們登頂珠峰,他們會死在珠峰
    你花3萬美元到6萬美元,也就是20萬起,最多不到40萬人民幣,就可以登頂珠峰?但託著你登頂的夏爾巴人,卻往往死於雪崩。珠穆朗瑪是山峰,珠穆朗瑪是賭博。每個春天,都有人花大錢要登頂這8848米。92年前,喬治·馬洛裡和安德魯·厄爾文,為了第一次登頂珠峰,獻出了生命。1953年,艾德蒙·希拉蕊和丹增諾蓋首次登頂珠峰。迄今為止,有4000人登頂珠峰,死了300人。
  • 珠峰「大塞車」18人死!兩張兵乓球桌大地方擠15到20人搶自拍
    他在登完珠峰後,親眼目睹了山區的情況,形容簡直是一場「屠殺」,登山客必須爬過他人的屍體前行!來自渥太華的沙卡裡已經三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剛下山的他在尼泊爾加德滿都接受電話採訪時形容山上「簡直一團混亂」,「必須跨過一具又一具的屍體」!他還說,這次登山後,他可能不會再嘗試了,簡直在玩兒命!
  • 珠峰上的屍體:總有人萬死不辭
    人死於大本營;120人死於準備途中;11人死於撤退途中;90人死於下山途中;20人死於登頂途中。 2018年春季珠峰登山季,有六人已經死亡在聖母峰上。目前,已有200多具死者的遺體留存在珠峰之上:這是因為,一旦登山者不幸遇難,他們的屍首往往很難回收。
  • 那些珠峰上的「屍體路標」……
    這裡有超過200具登山者屍體他們中,不少暴於路邊成為這個世界上最令人驚懼的「路標」。Francys最終孤獨地死在了路邊,Sergei也終因墜落而亡,兩人相互惦念,同時葬身珠峰,卻遙處各地,兩不相望。難以救援的遇難者。圖片來源:mpora.com運不下來的,便成了珠峰上抹不掉的「印記」 。
  • 珠峰路上躺著一具屍體,為什麼登山者寧願跨過,20年無人掩埋?
    所以當時能夠登上珠峰並非只是個人榮譽,還關乎著整個國家的榮譽,因此登頂珠峰就成為了當時國際上的一件大事。人類從1921年向珠峰發起衝鋒,直到1953年的5月29日才首次成功登頂,幾十年間有大約16支登山隊都無功而返,而且犧牲的登山者不下數十人。
  • 珠峰上的「屍體」:綠靴子、睡美人、休息者,為何幾十年沒人敢動
    珠穆朗瑪峰(Everest)是地球上的最高點,一度是許多登山愛好者的聖地,但現在珠峰已不再是那個曾經浪漫、不可徵服的地方。自1953年被人類首次登頂後,迄今登頂次數已超過7000次,同時也留下了無數的垃圾和屍體,而珠峰也被譽為「世界上最高的墓地」、「世界上最高的露天垃圾場」。
  • 珠峰上著名「屍體」:綠靴子、睡美人、休息者,為何幾十年沒人敢動?
    自1953年被人類首次登頂後,迄今登頂次數已超過7000次,同時也留下了無數的垃圾和屍體,而珠峰也被譽為「世界上最高的墓地」、「世界上最高的露天垃圾場」。 可能會有很多人疑惑,當登山失敗的人長眠在珠峰上時,他們的屍體為何不從山上運下來掩埋?答案很簡單,不是不想,而是沒有能力。
  • 珠峰上著名「屍體」綠靴子、睡美人、休息者,為何幾十年沒人敢動
    珠穆朗瑪峰(Everest)是地球上的最高點,一度是許多登山愛好者的聖地,但現在珠峰已不再是那個曾經浪漫、不可徵服的地方。自1953年被人類首次登頂後,迄今登頂次數已超過7000次,同時也留下了無數的垃圾和屍體,而珠峰也被譽為「世界上最高的墓地」、「世界上最高的露天垃圾場」。
  • 珠峰上「綠鞋子」為什麼20多年無人回收,200多具屍體無人管?
    對他們來說沒有登頂珠峰可能是一輩子的遺憾。所以隨著現代各種技術和裝備的改進,以及現在有一些專業登山團體作為嚮導,讓無數普通人只要捨得花錢就可以實現自己的珠峰夢。自人類1953年首次登頂珠峰以來,到2019年, 已經有超過4800名登山者登上了珠峰,所以現在登珠峰也不再是什麼新聞,但其中有300多人命喪於此,大部分的屍體也長眠在了珠峰上,被冰雪覆蓋。然而,登頂珠峰每年還在不減熱情的進行著。而那些躺在原地的屍體就成為了指引登山者的燈塔。
  • 珠峰「大塞車」10天內11死,登山客:前進須跨過屍體!
    從這個攀山季度開始以來(過去10天),已有11人因為在海拔8000米的高地等待太久,力盡身亡。據《每日郵報》5月28日報導,最新一名死者是62歲美籍登山客庫利什(Christopher Kulish),他周一取道東南山脊,經辛苦「排隊」後,順利登頂慶祝生日。然而他下山時,卻在南坳(South Col)暴斃,原因暫時未明。他也成為過去10天內第二名登頂後死亡的美國人。
  • 珠峰的綠靴子屍體成著名路標,20多年了,為什麼一直無人安葬?
    2019珠峰大擁堵每年的4~5月和10月是珠峰的登山季,天氣晴朗溫和,相對比較少出現大風和暴風雪天氣,因此全年的珠峰登頂都會集中在這幾個月份,2019年珠峰登山季總共有11死亡,而4-5月份登山季珠峰大擁堵則成了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
  • 珠峰的綠靴子屍體成著名路標,20多年了,為什麼一直無人安葬?
    西方很多國家都不相信,但事實勝於雄辯,中國人在死亡路線上登頂成功。2019珠峰大擁堵每年的4~5月和10月是珠峰的登山季,天氣晴朗溫和,相對比較少出現大風和暴風雪天氣,因此全年的珠峰登頂都會集中在這幾個月份,2019年珠峰登山季總共有11死亡,而4-5月份登山季珠峰大擁堵則成了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
  • 用生命去攀登——珠峰上的屍體
    珠穆朗瑪峰(Qomolangma),簡稱珠峰,又意譯作聖母峰,尼泊爾稱為薩加馬塔峰,也叫「埃非勒斯峰」(Everest),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脈之上,終年積雪。高度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無數探險家和登山愛好者對珠峰趨之若鶩,意欲徵服這座天下第一峰,他們當中,有人成功了,也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長眠於皚皚白雪之下。向那些長眠於珠峰上的勇士們致敬!很多倒下去的登山者的身體往往都是在瞬間凍僵的,在越靠近頂端時越容易發生。
  • 揭登珠峰亂象:人滿為患 糞便與屍體遍布全峰
    此刻,在26,000英尺的地方一個接一個的,我們被迫同其他人保持完全一樣的移動速度,不管個人體力與攀爬技能是如何的不同。在午夜前黑暗的漩渦中,我凝視著從登山者頭燈映射出來的光芒,它們排成一列緩慢的升入黑色的天際。在我頭頂之上有一百多個行動遲緩的登山者。在一片巖石區,至少有20個人利用僅有的一個鑿進冰層裡嚴重彎曲的雪樁上破損的繩索來固定自己。
  • 11人堵在8000米海拔慘死,珠峰還有哪些「觸目驚心」?
    那麼,面對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高達8844米),如果能順利登頂,思想是不是能更上上上上上一個臺階?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正確答案,但登頂珠峰的確成為許多人不言而喻的夢想。就在前幾天,央視新聞報導:春季度珠峰登山活動中,因為人多出現擁堵,已造成11名登山者遇難。
  • 珠峰墳場,屍體成為路標
    ▲ 藏語中「珠峰」是女神峰的意思,無數人為了她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能夠登頂自然之巔是無上的榮譽,這代表著人類挑戰極限的勇敢與堅韌。登珠峰更是成為眾多成功人士的精神追求,他們紛紛踏上這條朝聖之路。自1953年紐西蘭登山者埃德蒙·希拉蕊爵士實現了人類第一次登頂珠峰起,至今已有5000人嘗試攀爬珠峰,其中約2000人成功登頂,同時有300人葬身於風雪中。
  • 在屍體上行走,成功登頂者描述珠穆朗瑪峰上的「死亡和混亂」
    在屍體上行走,成功登頂者描述珠穆朗瑪峰上的「死亡和混亂」一位經驗豐富的登山者描述了珠穆朗瑪峰頂部的「死亡和混亂」,因為很多登山者最近在攀登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在過去的一天裡,一名美國醫生在從珠峰上下來時死亡,最近珠峰上的死亡人數已經增加到了11人。此外,一名澳大利亞登山者被發現不省人事,但在被夏爾巴人背著下坡後倖存了下來。
  • 珠峰上躺著3百多具屍體,來歷名字都清楚,為何無人願意認領?
    在他們成功登頂之前,很多未能登頂的人已經葬身珠峰,而在他們成功登頂之後,更多的人希望創造新的紀錄。到2020年2月,4469人成功登頂,其中一些人重複攀登,他們發現他們創造了幾條登頂路線。然而,登頂珠峰固然會給人帶來成就感,但珠峰海拔高,常年積雪,峰頂最低氣溫長期維持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不時會颳起7級、8級甚至12級大風,氣候條件極其惡劣,氧氣含量極低,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方被稱為"死亡地帶"。
  • 剛剛,他們成功登頂珠峰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選擇27日凌晨攻頂,原因何在?據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介紹,一方面與珠峰的氣候條件有關。「一般來說都是在中午11點之前就必須下撤,因為下午以後,峰頂上風特別大,就特別危險了。從登珠峰來說,到了下午一點鐘,不管你登到什麼位置,你都必須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