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結碩果 共釀甜蜜新生活

2020-12-23 湘西網

—— 記湖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民委員會

團結報記者 楊 帆 龍 瑩 周名猛

初冬時節,走進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掛果的蜜柚林一片接著一片,黃澄澄的點綴山間,甚是惹人喜愛。幢幢樣式別致的小洋樓從乾淨的村道兩邊依次排開,錯落有致。條條硬化好的水泥路環村入戶,一幅和諧美麗鄉村新畫卷。

菖蒲塘村是一個以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村。上世紀80年代,村民們靠天吃飯,以種植水稻、玉米維持生計,全村90%房屋為土磚房或石頭房,10%為茅草房,山多、地少、水缺、路爛。全村710戶3035人中,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2戶431人。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菖蒲塘村考察調研,提出了「依靠科技,開拓市場,做大做優水果產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的重要指示精神,為菖蒲塘村發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大家脫貧致富的信心。

7年來,菖蒲塘村牢記總書記囑託,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黨建為引領,堅持科技指路、市場鋪路、文明興路等總體思路,不斷發展壯大水果產業,書寫了一部菖蒲塘的「甜蜜史」。2016年,菖蒲塘村實現整村脫貧出列。2019年,全村特色水果種植面積達5844畝,人均水果種植面積1.59畝,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419元,90%以上的人家建起樓房,98%的農戶實現電氣化,自來水和水泥路入戶率達100%。如今的菖蒲塘成為遠近聞名的水果種植大村和全縣優質水果引種、示範、推廣、服務基地,先後被評為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湖南省美麗鄉村示範村、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

產業扶貧,瓜果甜

菖蒲塘是一個傳統水果種植村,為把傳統果業做成現代產業,2016年,菖蒲塘村與周邊馬王塘村、長坳村、櫻桃坳村合併,成立新的菖蒲塘村,用全產業鏈思維來謀劃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幾年來,在村支兩委帶領下,成立了菖蒲塘村果業合作社、電子商務中心,並在原有四個村黨支部的基礎上創造性成立了水果產業、旅遊產業、女子嫁接隊、周生堂公司四個功能型黨支部,以及旅遊服務、產業技術服務、柚子產業、獼猴桃產業四個產業黨小組。村裡產業大戶、「土專家」「田秀才」等技術能手、電商青年軍及回村大學生黨員,成了各功能型黨支部負責人和產業黨小組組長。

大家各自分工,積極帶領村民整合果業資源,優化種植品種,延伸產業鏈條,註冊統一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現在,全村水果種植面積已經從2013年的1750多畝增加到5800多畝,不僅用足了村裡的地,還在外租「飛地」390畝。2019年,全村果業產值實現2656萬元,人均增收8750元。在菖蒲塘村的示範帶動下,周邊鐵橋、申坨、林寨、馬龍等村積極跟進,共同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種植特色水果面積6739畝,其中獼猴桃2272畝、柚子1063畝、早熟蜜橘803畝、椪柑1911畝、高山葡萄190畝。

今年9月22日,湘遇豐收年、幸福奔小康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湖南主題活動在菖蒲塘村熱鬧舉行。來自全省14個市州的農民代表歡聚菖蒲塘,載歌載舞,共同慶祝農民自己的節日,分享豐收的喜悅。

鄉村美麗,日子甜

以前的菖蒲塘,路不像路,村民出行困難;飲水困難,遇到乾旱天,村民要到十幾裡外的山洞挑水吃;廁所臭味大,汙水滿地流,垃圾隨風颳,房前屋後髒亂差。

如今的菖蒲塘,路燈照亮平坦的水泥路環繞村莊連通各家各戶,根根生產道成為村民的脫貧路、致富路;自來水由城鎮管網統一供應,水質安全有保障;旱廁進行衛生改造,生活汙水入管統一排放,村裡有了垃圾車,安排專人天天清運。

近年來,菖蒲塘村把扶貧開發同做好農業農村農民工作結合起來,同發展基本公共服務結合起來,同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以完善基礎設施、整治環境為抓手,著力改變村容村貌,培育良好的鄉風民風。同時,結合周邊旅遊景點、土家文化和特色水果種植優勢,探索推進農旅文相結合的體驗式綜合性模式,先後建好菖蒲塘村-飛水谷大道、產業觀光帶、文化長廊等基礎設施,把菖蒲塘村打造成為了「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的美麗宜居鄉村。 隨著人居環境變得優美,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得到提升,精氣神越來越足。

感恩逐夢,幸福甜

「條條大路通,碧綠果園興,感謝共產黨,盼來新生活,祝福明天美,甜蜜更悠長。」看到菖蒲塘的今昔對比,村民用深情的山歌歌頌黨的恩情,感謝國家的好政策。

依託村民服務中心,村裡建立起了集村幹部值班室、會議室、電商供銷服務的綜合便民服務站,婦女兒童之家、便民超市和文體活動廣場,以村級文化廣場為陣地,通過組織表演、開展文藝晚會等形式,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村裡成立了村民理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協會,不定期開展「最美平安家庭」「十佳致富能手」等評選,將傳統美德、法律知識、村規民約等融入村民生活,村民糾紛沒了蹤影,治安案件沒發生過一起。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村民們還自發組建各支表演隊伍,農閒時節一起排練,節日集體表演,還經常被邀請到周邊鄉鎮參加晚會。「最遠的一次是到深圳表演,菖蒲塘村還獲得大獎哩!」這是來自菖蒲塘村民發自內心的自豪感。

昔日塘上菖蒲草,如今滿塘淌蜜糖。各族兒女心向黨,團結和睦有力量,攜手繪就新希望。

(湘西網-團結報)

(楊 帆 龍 瑩 周名猛)

(楊思思)

相關焦點

  • 雲南民族大學開學第一課:56個民族學生共話「民族團結進步」
    9月3日,雲南民族大學舉行「2018級新生開學典禮暨教師節慶祝大會」,來自全國各地56個民族的7509名本科新生齊聚雨花湖畔,共同迎接大學新徵程,在開學第一課中共話「民族團結進步」。開學典禮現場  開學典禮上,雲南民族大學校長張橋貴要求新生要做「有高度、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有格度」的新時代有為青年。
  • 富川縣蓮山鎮:「民族團結」共脫貧
    人民網富川6月3日電近年來,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蓮山鎮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促進各民族經濟繁榮進步、安居樂業共學、幸福生活共享為牽引,大力營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該鎮圍繞扶貧工作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共脫貧」活動,幫扶幹部帶著政策、帶著資料、帶著愛心走入貧困戶家中,詳細了解他們最近的生活、生產狀況,從「兩不愁、三保障」出發,引導他們反映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同時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進行了宣傳講解,幫助他們協調解決了一批急需解決的問題,堅定了他們的脫貧信心,增加了廣大群眾的國家民族團結意識,營造出了全鎮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和諧氛圍。
  • 海口市第七屆城市民族團結進步展示會舉辦
    本報12月27日訊(記者趙汶)27日,伴隨著舞蹈《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海口市第七屆城市民族團結進步展示會在瓊山區瓊臺福地美食街開幕。活動共吸引市民800餘人參與。    本屆城市民族團結進步展示會將持續至30日,展示會旨在充分展示海口市城市民族團結進步發展碩果,展現海口市少數民族風情和民族文化,為少數民族企業搭建信息溝通、產品展銷、合同籤約、合作發展平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現場,海南美裕營銷有限公司、海南盧達黎藥有限公司、海南黎家美民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26家少數民族企業展示了企業產品和企業文化。
  • 「民族團結心連心,城鄉攜手共進步」
    活動開始,和龍市第二幼園園長於桂萍和頭道鎮幼兒園園長崔香花針對「民族團結友誼園結對」活動做了表態發言,籤訂了《民族團結友誼園結對認親連心卡》,關工委霍主任為兩所幼兒園頒發了「民族團結友誼園」牌匾,兩位園長表示「民族團結心連心,城鄉攜手共進步」,是我們城鄉朝漢兩所幼兒園民族聯誼的永恆主題,相信在教育局關工委的統一領導下,兩所幼兒園將把民族團結聯誼工作開展得更加豐富多彩,將民族團結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
  • 臨夏州積石山縣文學創作喜結碩果
    原標題:積石山縣文學創作喜結碩果中國甘肅網12月9日訊 據民族日報報導 近日,記者從積石山縣作協召開的2020年總結會暨深藍之鷹詩集《守護溫暖》、馬祖偉散文集《情滿大河家》首發式上了解到,該縣文學創作隊伍不斷壯大,文學創作喜結碩果
  • 西雙版納州啟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聯盟行動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是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重要舉措。廣泛建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聯盟,是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進創建工作的有效載體;是推動不同行業、不同領域深度融合創建、整合創建資源、建立協作機制、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各級各部門各行業互幫互學、團結協作、資源共享、相互提高,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有效手段。
  • 風雨同舟 民族團結譜華章
    此情此景讓人深深感受到:這裡是全域開放、熱情包容的甘孜,一個各民族共居共樂的聖潔祥瑞之地。作為全國首個專區級少數民族自治州、四川省3個自治州之一,甘孜在全省推動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中積極展現擔當作為,推動各民族向著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邁進。
  • 香格裡拉虎跳峽鎮:峽谷山間共唱民族團結進步歌
    雲南省迪慶州香格裡拉市虎跳峽鎮因境內有虎跳峽名勝旅遊景區而得名,境內有漢族、彝族、傈僳族、納西族、藏族、白族、普米族、苗族、回族等9個世居民族共18000多人。結合世居民族較多的鎮情實際,虎跳峽鎮黨委、鎮政府把增進民族團結工作視為頭等要務,不斷深化幹部聯繫群眾制度,強化進村入戶宣講宣傳制度,加強鞏固黨總支在各村各族群眾中的核心領導作用。在推進工作中,虎跳峽鎮定期組織黨員幹部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條件」和黨的各項民族政策學習培訓活動。
  • 河湟谷地盛開民族團結之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和諧的土壤,必然結出民族團結的碩果。11月27日,海東市召開打造青藏高原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新高地動員暨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通過表彰先進、樹立典型,以榜樣力量帶動,為全面打造青藏高原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新高地貢獻智慧和力量。「今天,天氣雖冷,但是我的心中熱血沸騰。榮獲市級先進工作者,這是組織對我工作的肯定和表揚。今後在創建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全身心地深挖細掘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獨特的人文資源,推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提檔升級,打造黃河上遊民族團結進步精神新家園。」
  • 聯誼活動入瑤鄉 共話民族團結情
    記者詢問得知,原來挖生薑的志願者正是來自市交通運輸局、市民宗委、交通運輸(快遞物流)行業黨委及平桂區交通運輸局的職工幹部,而挖生薑只是他們在槽碓村開展民族團結聯誼的其中一個活動。在隨後的民族團結知識競賽上,瑤家同胞們踴躍參加,現場氣氛十分活躍。「我們國家一共有多少個民族呀?」主持人話音未落,臺下排排坐的土瑤小朋友和土瑤同胞便爭先恐後的舉起右手,等待回答問題。
  • 民族團結之旅把「千山號」變成歡樂的海洋
    20日,鞍山市「同結石榴籽、共圓小康夢」民族團結進步系列活動開啟了乘坐「千山號」列車體驗岫巖玉都的團結之旅。據了解,這是繼19日舉行同升國旗、參觀鞍鋼博物館、部隊榮譽館等愛國主義教育之後,市民族和宗教局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市委、市政府推進「四產融合」發展、深化城市活力建設有機結合的又一舉措。
  • 西藏加查縣達布文化旅遊節:歡樂祥和 民族團結
    中國西藏網訊 9月29日,在精彩的文藝演出中,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加查縣第九屆達布文化旅遊節圓滿落幕,在當地營造出歡樂祥和、民族團結的節日氛圍。圖為演出現場在加查縣民族團結廣場,喧天的鑼鼓、飛舞的彩綢、喜慶的鍋莊將民族團結廣場匯成了歡樂的海洋。
  • 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祖國北疆絢麗綻放
    守望相助,民族研究結累累碩果學校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和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現實問題,積極利用自身人才、學科、研究平臺等優勢,加強共建合作。2018年,學校校史館完成布展對外開放,全面展示了學校60年建校歷程和民族團結進步方面取得的成績,出版《呼倫貝爾學院校史》作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教材。
  • 民族團結一家親,一起學習民族團結小知識~
    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學習民族團結進步相關的小知識吧~~1、黨的十九大提出民族團結進步方向是什麼?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2、《憲法》對我國多民族基本國情是怎麼概括的?
  • 雲南麗江:各族群眾攜手共繪民族團結進步「同心圓」
    堅持發展 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園 在雲南省麗江市寧蒗縣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三期項目幸福家園,獨具民族特色的樓房整齊林立,教育、醫療、養老等服務設施齊全,老人們在院壩裡休閒,小孩在球場上嬉戲,從高寒山區搬遷來的1506戶貧困戶在這裡開啟了新生活。
  • 【民族團結】你應該了解的民族團結100個小知識(二)
    答: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重大意義是什麼?答:適應新時代發展歷史方位,以各族群眾為主體,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以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途徑,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是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 拉薩市民族團結家庭旦增羅布與陳丹娜一家:團結花開滿城香
    跨越1300多年的歲月,這段民族團結的佳話已成為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記憶。如今,遠去的歷史仍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在古城拉薩,生活著藏、漢、回、維吾爾等多個民族。在共同的生產生活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湧現出很多其樂融融、和睦相處的民族團結家庭。旦增羅布和陳丹娜的小家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民族團結一家親|快點看過來!民族團結進步小知識
    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學習民族團結進步相關的小知識吧~~1、黨的十九大提出民族團結進步方向是什麼?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2、《憲法》對我國多民族基本國情是怎麼概括的?
  • 同心共築中國夢——西藏奮力建設民族團結模範區
    新華社拉薩8月3日電題:同心共築中國夢——西藏奮力建設民族團結模範區新華社記者張京品、白少波、王澤昊「天下沒有遠方,人間都是故鄉……」夏日夜幕降臨,伴隨著絢麗的燈光,大型實景劇《文成公主》在拉薩河畔精彩上演。文成公主與松贊幹布和親的民族團結佳話,以當下流行的藝術形式,每年吸引著數十萬人觀看。
  • 民族團結之花在雲嶺大地競相開放
    自2015年起,連續實施兩輪「興邊富民工程改善沿邊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三年行動計劃」,以「五通八有三達到」為目標,以距國境線3公裡內為範圍,共投入各項資金388.7億元,覆蓋沿邊110個鄉(鎮)、19個農場、878個行政村(社區),實施六大任務38項重點工程,著力提升沿邊地區城鎮化水平,打好強邊固基攻堅戰,打造一批沿邊小康示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