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業態下零售行業一體化的探究——以大潤發為例

2020-12-26 經理人雜誌

來源:經理人傳媒旗下《商訊公司金融》雜誌 文:馬雪純 山東科技大學財經系,

2016年10月,馬雲在阿里雲棲大會上第一次提出了 「新零售」這個概念,對零售行業提出了線上、線下和現代物 流全面融合發展的新要求,許多傳統零售商開始了轟轟烈 烈的產業鏈重構優化之路,為實踐馬雲的「戰略」,阿里巴巴 集團投入約224億港幣,直接和間接持有大潤發母公司—— 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實現了對大潤發的間接控制,掌 握了大潤發新零售業態改革的主導權。本文就以大潤發為 例,對新零售業態下零售行業一體化發展作出探究。

一、概念

(一)新零售的概念及類型

零售是商品或服務由銷售者轉到消費者手中的一種重 要方式,新零售則是在零售基礎上以網際網路為依託,對線上、 線下平臺和現代物流進行融合,對產品的生產、流通、銷售過 程優化升級,延長零售環節產業鏈,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

(二)一體化發展戰略

一體化戰略是指企業為達到利益最大化,將與企業經 濟活動聯繫密切或者具有優勢和增長潛力的產品和業務,沿 其經營鏈條的縱向或橫向,延伸企業業務的廣度和深度,將 新產品或業務納入自身發展體系中,構建一個完整的經濟 體,組成一個可以對經濟活動進行控制和支配的體系,按照 業務拓展的方向它分為橫向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橫向一體 化又稱水平一體化,是指企業收購、兼併或聯合競爭相同行 業或類似企業的戰略,實現資本在同一領域的集中,目的是 實現擴大規模、降低產品成本、鞏固市場地位。縱向一體化也 稱為垂直一體化,是指企業在現有經濟業務基礎上,向上遊 和下遊環節進行戰略性擴張,擴大企業的經營業務範圍,按 物質流動的方向又可以劃分為前向一體化和後向一體化。

二、新零售業態下一體化發展現狀

(一)

橫向一體化發展現狀 伴隨著電商行業在中國零售界的崛起,新零售概念出 現,大潤發也嘗試著多渠道轉型,與業內同行業競爭者合 作,實現橫向一體化。

1.業態創新,開發新市場

與盒馬鮮生達成戰略合作,針對四線城市推出定位為 「生鮮+精選+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盒小馬,區別於大型零售 賣場,盒小馬以全國400多家門店的大潤發作為商品庫,以 門店緊湊的便利店形式存在,這種合作一方面加快了大潤 發貨物清倉速度,另一方面符合新零售理念,幫助大潤發快 速佔領小型售賣店市場,實現利益最大化目標。

2.聯營合作,實現規模經濟

2018年6月,大潤發宣布與蘇寧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兩家合作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供貨與銷貨關係,他們選擇聯 營模式銷售3C家電,實現家電3C業務板塊的供應鏈協同、 業態融合、消費者服務等方面的合作進入全新階段,蘇寧智 慧零售服務能力將與大潤發的線下門店資源發揮1+1>2的 效果,佔領家電3C市場,實現規模經濟。

3.聯手阿里,線上線下齊開花

大潤發與阿里巴巴旗下聯手在多領域進行了合作,一 方面,大潤發中國與阿里系的天貓供應鏈訂立代銷協議,大 潤發入駐天貓商城,向在線客戶銷售產品,同時天貓超市產 品和線上廣告也在線下大潤發華東地區上架和投發。另一方 面,大潤發與阿里系的淘寶達成合作,大潤發可以通過淘寶 軟體的「淘寶到家」和「淘鮮達」服務,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 買到日用百貨、水果生鮮,這一方面方便了線上消費者,另一 方面大潤發也獲得更多客源,增加消費群體,擴大銷售範圍。

(二)縱向一體化發展現狀

大潤發作為大型連鎖量販式超市,企業價值鏈由產品 採購、物流、倉儲和銷售四環節組成,其企業價值的上遊環 節是供應商的產品生產和物流配送。

在後向一體化戰略中,大潤發有與領導產品打價格戰的自營商品品牌「大拇指」,品牌涉獵超2000項產品品種,覆 蓋食品、家紡、家具、日用品、寵物用品等多個品類,產品比 領導產品便宜近6成,形成價格優勢。除了「大拇指」外,大潤 發還與廠家合作推出了「大潤發商品」系列,採用嚴格的中 間團隊對生產的產品進行質量把控,掌握高品質商品市場。

近年來,大潤發也開始重視前向一體化戰略,它自主研 發推出了大潤發優鮮App和大潤發優鮮微信小程序,消費 者可以採取多種渠道在線上進行商品選擇和採購。

三、新零售業態下大潤發一體化發展的益處

(一)

橫向一體化發展益處

1.增強自身實力

傳統線下零售商,受天貓、京東等線上零售商衝擊巨 大,利潤持續下滑,繼續依賴傳統的零售模式維持現狀只能 固步自封,無法找到走出困境的解決方法。橫向一體化戰略 可以通過尋找線上零售商合作,以最低成本接手線上業務 流量,規避傳統線下零售商門店固定、貨架倉儲有限等固有 缺陷,增強自身實力,獲取競爭優勢。

2.把握時機,搶佔市場

在消費個性化和多元化的今天,除了追求成本優勢、質 量優勢、價格優勢、技術優勢外,還必須關注市場需求。激烈 的市場競爭中快速實現消費者需求會使企業搶佔先機,但 短時間內快速進入一個相關或者非相關的業務市場,跨專 業進行經營談何容易,橫向一體化發展可以完美解決這個 問題,企業間橫向合作,各自發揮所長可以達到快速滲透, 把握稍縱即逝的市場時機的目的。大潤發與阿里橫向線上 線下合作發展戰略就證實了這一點,阿里系產業提供線上 銷售平臺,為大潤發搶佔線上生鮮銷售市場把握了時機。

(二)

縱向一體化發展益處

1.保證了商品供給量和供給價格

後向一體化戰略可以保證大潤發的商品供給量,如果 沒有自營品牌,當市場內某產品需求量激增時,供貨商面對 多家下遊訂單,即使大潤發屬於大型零售商,也只能跟其他 零售商分享產品,不能滿足自身產品需求量大幅度提升,這 會導致供給不及時,造成客戶流失最終造成收益損失。

2.獲得新客戶,確保產品需求量

根據新業態下前向一體化戰略,大潤發自主研發了大 潤發優鮮App和微信小程序,物流配送體系的完善實現了消 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商品的心願,企業開拓了線上消費 者渠道,線上線下融合,獲得了新客戶,確保了產品需求量。

3.削弱了上下遊商家的議價能力

當產品供應完全取決於上遊供應商時,供貨商的議價 能力是高的,大潤發不僅對定價沒有話語權,甚至會因為不 透明的生產成本得到不對稱的商品信息,當大潤發向上遊 拓展業務後,產品生產成本就變得透明,供銷商之間信息變 得對稱,上遊商家議價能力就弱下來了。在自己的電商平 臺,大潤發不需要像在淘寶、天貓商城等第三方平臺銷售商 品時一樣交手續費,也不用被迫壓價參加雙十一等促銷活 動,這削弱了下遊商家的議價能力,節約銷售商品的成本。

四、零售業態下大潤發一體化發展的弊端

(一)橫向一體化發展弊端

1.文化不融合產生信任危機

在長期自我發展的環境下,領導層容易對橫向一體化 產生牴觸情緒,再加上企業之間價值觀、經營理念的差異, 這些容易造成兩家企業在合作中產生分歧,橫向合作需要 一定的磨合期,磨合不當容易造成信任危機。

2.產生依賴心理

當兩家企業合作以後還可能產生依賴心理,比如大潤 發適應通過阿里系平臺進行線上銷售產生依賴心理後,會逐 漸放棄開發自己的線上平臺,它每年就會形成一筆交給第三 方平臺的手續費,這會降低企業利潤,不利於企業長期發展。

(二)縱向一體化發展弊端

1.增加了內部管理成本

大潤發作為零售商,管理經驗更多適用於銷售部門,拓 展業務範圍到全新的生產領域對大潤發管理能力提出了新 要求。試錯改錯,摸索中前行去積累新的管理經驗,培訓員 工等都會產生費用,增加內部管理成本,這是縱向一體化不 可避免的缺點。

2.增加營運風險

要想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勢必付出很高的進入成本, 這無形中也提高了退出壁壘,大潤發進軍生產領域就會面 對工廠管理、成本控制、預算控制等新挑戰,如果不能很好 地應對這些挑戰,不僅會對阻礙大潤發在生產領域的發展, 甚至會危及核心銷售業務,轉型失敗也許就會被直接淘汰, 這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營運風險。

五、結語

大潤發針對新零售業態進行了一系列一體化戰略改 革,包括開發新市場實現業態創新,通過聯營合作實現規模 經濟,聯手阿里融合線上線下銷售平臺等橫向一體化戰略 和拓展業務範圍、優化更新產業鏈、自主研發的線上銷售 App等縱向一體化戰略。戰略實施保證了商品供給量和供 給價格、獲得新客戶,確保產品需求量、削弱了上下遊商家 的議價能力,但同時也會造成文化不融合產生信任危機、產 生依賴心理、增加了內部管理成本、增加營運風險,給核心 業務發展帶來更大挑戰。對大潤發而言,新零售業態下實施 一體化戰略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也是一次機遇,要想在新零 售時代立足,實施這種戰略是必需的。

相關焦點

  • 阿里巴巴或收購零售企業大潤發布局「新零售」
    據了解,大潤發是由臺灣潤泰集團投資創辦的會員制大型連鎖綜合超市。除傳統線下門店之外,大潤在2014年也推出了電商平臺飛牛網,目前反響一般。 從數據來看,在2015年連鎖行業協會零售百強榜上,高鑫零售排名第四,僅位於蘇寧、國美和華潤,就品牌來看,也是大陸比較成功的線下零售品牌之一。 隨著近幾年電商對零售產業衝擊力的不斷加強,大潤發也意識到了線上的重要性。
  • 大潤發上線1小時送到家服務 是新零售還是補短板?
    6月18日,傳統零售「老大哥」大潤發(需求面積:20000-22000平方米)也加入戰局,通過旗下運營的電商平臺飛牛網,在全國371家門店上線了「3公裡1小時達」急速達業務。大潤發方面表示,這是為新零售而做出的新嘗試。   那麼,這項服務能夠為大潤發的電商業務帶來轉機?又能否推動大潤發的戰略轉型?商業地產觀察為您解讀。
  • 天貓金妝獎辦成了「新零售世博會」 屈臣氏、大潤發、cosme線下新...
    天貓金妝獎辦成了「新零售世博會」 屈臣氏、大潤發、cosme線下新體驗全面亮相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18-03-05 摘要:在本屆金妝獎上,天貓全面展 示新零售成果
  • 中國零售力量排行榜發布 大潤發蟬聯榜首永輝第三
    中國零售力量排行榜發布 大潤發蟬聯榜首永輝第三來源:聯商網2017-06-13 14:43大潤發連續兩年蟬聯榜首,與第二名沃爾瑪競爭異常激烈,永輝取代華潤萬家上升至第三名,天貓成為繼京東之後第二個躋身前十的電商;
  • 零售行業大變天!馬雲出資收購大潤發,以後逛超市可以這樣逛!
    於是阿里巴巴的大招已經準備就緒:以224億港幣的價格拿下了高鑫零售36%左右的股份,而高鑫零售最主要的「產品」就是大潤發和歐尚,兩者在我國大陸地區可以說是最大的超市,擁有近450家的門店,雙方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的同時,不少網友們已經開始驚呼:一場關於零售的變革已經來臨!那到底什麼是零售行業呢?
  • 有貨如何玩轉線上線下一體化新零售?
    集團助力有貨新零售,利用其在潮流生態積累的優勢資源支持YOHO!BUY有貨殺入線下。從目前來看,國內新零售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投身新零售領域的企業對新零售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但 「以用戶為中心」、「線上線下一體化」、「場景化」以及「效率」等是多位業內人士對未來零售業態的共識。在有貨看來,新零售的核心是場景和效率。有貨藉助YOHO!潮流生態布局新零售,最終實現場景化落地。
  • 疫情後的零售SaaS新變局:微盟集團收購海鼎加速行業洗牌
    但是,疫情也加速了零售數位化進程,在消費券、直播帶貨、小程序等在線新經濟的帶動下,線上線下零售企業紛紛迎來消費復甦回暖,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年內首次轉正,降幅收窄。經歷過疫情錘鍊,零售行業的數位化升級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沒有數位化武裝的企業將在激烈的行業洗牌中迅速被淘汰,而那些擁有完備數位化能力的零售企業將率先上岸。
  • 馬雲入股大潤發 將按新零售模式升級濟南大潤發門店
    今後濟南人去大潤發超市購物,選擇支付方式時,可能得用支付寶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可以用微信,不能用支付寶。因為20日,一直停牌的高鑫零售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歐尚零售、潤泰集團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馬雲將間接入股大潤發。  前些年都說線上零售要取代線下實體店,如今線上代表阿里巴巴何以要入股實體零售大潤發?
  • 商業地產加速「對接」網際網路,大潤發嘗試「新零售」改造
    大潤發計劃入駐位於濟南全福立交橋西北角的榮盛時代國際廣場 孫羅南 攝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近年來,商業地產也搭上了新零售的列車。網際網路巨頭與線下商業的結合尤其受到關注。此前,阿里巴巴豪擲224億港元,入股高鑫零售,雙方展開了一系列新零售合作。
  • 何為「新零售」?艾美創投與你「探索」新零售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新零售」作為一個從線上火到線下的熱門概念可謂是火遍的整年。就連在2018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中「新零售」這個詞也成為了年會的熱詞之一,成為了論壇的看點。到底新零售是什麼?新零售在2018年發展的趨勢怎麼樣?市場上有哪些行業適合新零售的發展?
  • 百果園新零售: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
    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舉辦的【 2020深圳產品經理大會】上,百果園高級合伙人、集團運營中心總監孫鵬,為我們帶來了《百果園的一體化新零售》的精彩分享。對百果園內部戰略來講,其實我們不叫新零售,我們叫一體化。因為我們是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去經營,打破了線上線下的邊界。截至2019年底,百果園有4000多家門店,進入了80個城市。有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也有很多四五線城市。所以我們也看到整個下沉市場的水果零售、社區業態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
  • 砸下224億大手筆買來的大潤發 實現新零售概念後變得怎樣了?
    於是很多企業家又著眼於「新零售」這個概念,例如此前蘇寧以48億收購了家樂福旗中國旗下的所有門店,又有馬雲以224億的大手筆買下了大潤發。新零售這個概念,其實就是將線上購物平臺與線下實體店通過大數據進行有機的結合,同時物流平臺的智慧化運作使得物流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最終用戶的購物體驗得以提升。
  • 研究報告:二季度大潤發份額全國第一 阿里新零售改造進入收穫期
    市場研究機構凱度消費者指數的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二季度,高鑫零售現代渠道主要零售商市場份額為8.2%,排名第一。旗下大潤發市場份額7.0%,保持領先優勢。業內人士指出,近期高鑫零售淘鮮達業務核心指標向好,其新零售改造正逐步向收穫期過渡。
  • 零售周報|蘇寧與大潤發聯盟;無人零售哈米科技倒閉;最新零售百強...
    零售前沿社點評:2017年11月,阿里巴巴收購大潤發,消息一出就在業界引起軒然大波,也讓站隊論成風,而從阿里方面和大潤發方面的消息看,雙方都對此次合作抱有極大的樂觀,現實情況也表明,這也改變了未來中國零售產業的發展路徑。眾所周知,阿里和蘇寧這對老牌CP,多年來在線上線下市場整合層面意義重大。
  • 猛攻新零售:阿里拿下了歐尚、大潤發 VC應該怎麼切?
    根據戰略協議,阿里巴巴集團將投入約224億港幣(約28.8億美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高鑫零售是中國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大賣場運營商,旗下歐尚、大潤發兩大品牌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運營446家大賣場。2016年,高鑫零售營收超過1000億元,市場份額多年保持國內零售行業第一。
  • 中國零售力量排行榜發布 大潤發蟬聯榜首永輝排第三
    在零售商方面,在實體零售增長整體緩慢的背景下,永輝仍保持著高速擴張的步伐,並不斷探索新業態,不僅取代華潤萬家進入了前三名,更是成為製造商們心目中最具潛力的零售商。製造商方面,除了伊利、中糧這樣的「老面孔」,不少中國品牌各有所長,來勢洶湧。以農夫山泉為例,它在銷售和增長收益、對零售商生意最為關鍵的消費者品牌和上新及新品推廣能力方面獲得了高分。
  • 阿里巴巴拿下大潤發 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據了解,高鑫零售是中國規模最大及發展最快的大賣場運營商,此前的主要股東為臺商潤泰集團、法商歐尚,在中國大陸以大潤發及歐尚作為品牌經營大賣場,共有446家。阿里巴巴拿下大潤發 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此舉意味著中國最大商超賣場集團將從商業模式和資本結構上雙通道加入由阿里巴巴推動的新零售革命,中國商業零售史上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受益人數最多的一次系統性新零售升級即將啟動
  • 商米新品亮相Euroshop2020,展示新零售下新門店
    而商米最近發布的全業態下IoT設備,包括新品手持金融POS設備P2、臺式收銀設備D2s和D2s COMBO、和即將上線的兩款自助設備也紛紛亮相展會現場,吸引眾多海外商戶的關注。在EuroShop展臺現場,基於商米全門店聯接的IoT設備,商米打造了一個新零售下「新門店」樣板店—商米數字店鋪。
  • 傳阿里5億入股喜士多 便利店有哪些新零售價值?
    新零售進入到高速推進期,阿里並未定製對細分領域合適零售資產的入股。阿里已在百貨商場、超市、大賣場、生鮮店等零售各大業態資產,布局接近完善。尤其是以支付寶為代表,阿里與日系、國內各區域便利店品牌,早前已在會員營銷、大數據應用等有著廣泛合作基礎。   但為何在這個時候選擇重金入場?以及為何投資標的唯獨是喜士多?仍值得尋味。
  • 帶火大潤發、歐尚?阿里擬450億收購高鑫零售
    公開資料顯示,高鑫零售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國零售公司,在中國以大潤發及歐尚作為品牌經營大賣場。高鑫是中國最大的綜合大賣場營運商。2020年6月,2019年中國連鎖百強榜單排名第4位。2017年11月,基於對新零售共同的信念和認知,高鑫零售與阿里巴巴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