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海底撈:每 1.2 天新開 1 家店

2020-12-20 砍柴網

在疫情來臨之前,海底撈的 2019 只能用 " 狂飆 " 來形容了。

根據海底撈(6862.HK)在 3 月 25 日發布的 2019 年全年業績,公司在 2019 年實現總營收 265.56 億元,同比增長 56.2%;公司擁有人應佔淨溢利達到 23.45 億元,同比上升 42.44%。

雖然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大增,但由於營收仍未達到市場預期(272.4 億元),3 月 26 日,海底撈股價開盤後一度下跌 4.2%。

這樣的增長速度在 2020 年被新冠疫情按下暫停鍵。從 1 月 26 日宣布停業,到 3 月 12 日起逐步恢復全國門店堂食業務,海底撈在這 46 天中的損失難以估量。公司在年報中表示," 財務影響於本公告日期並不能合理估計 "。中金則發布報告稱,將海底撈 2020 年淨利潤預測下調 58% 至 15 億元人民幣,目標價格下調 16% 至 37.8 港元,不過此目標價與海底撈目前價格(取 25 日收盤價 31.2 港元)相比仍有 21% 的上漲空間。

在詳細量化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之前,我們可以先回顧一下海底撈狂飆突進的 2019 年。

海底撈速度:每 1.2 天開 1 家新店

支撐海底撈營收大漲的主要手段是開新店。

2019 年,海底撈新開了 308 家門店,關閉 6 家,到了年底總門店數達到 768 家,跟 2018 年底的 466 家相比淨增了 64.8%。算下來,平均每 1.2 天就有 1 家新的海底撈開張。對於重運營、門店管理邊際成本高的餐飲行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相當瘋狂的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撈也憑藉 768 家這個數值一舉超過了曾經的 " 火鍋第一股 "、風靡大江南北的火鍋品牌小肥羊。小肥羊於 2008 年港股上市,成為第一家完成上市的火鍋企業,其巔峰時最多擁有 721 家門店,但由於加盟門店不規範、運營不精細等問題,業績並沒有隨著門店鋪開而顯著增長。2012 年,小肥羊被百勝中國收購、退市,隨後大規模閉店。

768 家門店,是從未有火鍋品牌到達過的規模,對品牌的組織、供應鏈、門店管理的要求都達到了一個新的層面。目前,海底撈門店增長的速度高於營收增長速度,意味著新門店還需要一定時間才能達到原有門店的運營效率。

大量的新門店也導致了另一個結果——翻臺率下降。翻臺率一向是海底撈最引以為傲的、優於同行的指標,其在 2016 年、2017 年、2018 年的平均翻臺率分別為 4.5 次 / 天、5.0 次 / 天、5.0 次 / 天。2019 年,海底撈的平均翻臺率下降為 4.8 次 / 天。

目前,二線城市仍舊是海底撈的中堅力量,中國大陸的 716 家門店中有 332 家位於二線城市,貢獻全部餐廳營收的 47.6%。但一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開店速度更快,分別擁有 190 家門店和 194 家門店。

此外,伴隨著激增的門店數,海底撈的人力成本也迅速攀升。公司員工成本從 2018 年的 50.2 億元上升至 2019 年的 79.9 億元,增長了 59.3%。員工成本佔總營收的比例也從 2018 年的 29.6% 上升至 30.1%,海底撈在財報中將此歸因為 " 業務的擴張和員工薪資水平的提高 "。

一向不虧待員工的海底撈還在持續給員工漲薪,如果海底撈仍舊保持這樣的速度開店,未來員工成本將進一步提高。

新明星是自熱小火鍋

和海底撈同天發布財報的還有其調味料供應商頤海國際。

頤海國際和蜀海集團共同構成海底撈供應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蜀海負責原材料的採購、分揀、初加工及物流,頤海提供火鍋底料、調味料等。但除了海底撈外,蜀海和頤海都還向第三方提供服務——蜀海向其他餐飲品牌提供餐飲供應鏈服務,頤海則在電商、傳統零售等第三方渠道上銷售火鍋底料、調味料、方便速食等產品。

頤海國際全年實現營收 42.82 億元,同比大漲 59.7%。其中,火鍋調味料收入為 28.13 億元,中式複合調味料(如酸菜魚調料包、麻辣香鍋調味料等)收入為 3.95 億元,方便速食產品的收入達到 9.99 億元,同比增長 122.3%,佔頤海國際總營收的比例上升到了 23.3%。

以自熱小火鍋為代表的方便速食產品成為了頤海 2019 年年報的亮點。方便速食是頤海近幾年的新品類,從 2018 年開始佔公司總營收的比例超過中式複合調味料,成為 C 端銷售的新增長點,也能夠有效減少頤海自身對關聯方(海底撈集團)的依賴性。

不過,頤海還是在財報中表示,由於海底撈集團為本集團的最大客戶,所以門店停業時間延長可能影響到頤海的業務、經營及財務業績。

在疫情期間全面停業,是一個擁有較好現金儲備、擁有 10 萬名(數據截止 2019 年 12 月 31 日)員工的餐飲企業負責任的選擇。長達 46 天的停業,迫使一個迅猛擴張的企業停下腳步,這給海底撈造成的打擊難以在短時間內估算出來,也勢必超出很多人的想像。對具體營業指標的影響,就交給 2020 年中報回答吧。

來源:虎嗅APP

相關焦點

  • 海底撈的狂飆隱憂丨聯商財評
    2019年,海底撈新開門店308家,海底撈平均1.2天新開一家門店的擴張速度,對於注重運營、邊際成本高的餐飲業來說,可謂相當瘋狂。截至2019年末,海底撈總門店數達到768家,同比增長64.81%。其中,中國大陸有716家門店,中國香港、澳門、臺灣以及海外有52家門店。
  • 海底撈:撈出一鍋沸騰的二線城市
    在上半年,餐廳收入達到113.3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1.52億元增長了58.4%,這主要是因為海底撈在去年7月至今年6月的一年裡共新開了259家餐廳,光是今年上半年就新開了130家。目前,海底撈在全球範圍內擁有593家門店。快速開店給海底撈帶來飛漲的收入和更多的顧客。
  • 虧了9.65億的海底撈,哪來的勇氣新開173家店?
    在倒閉潮席捲實體商業時,整個上半年,海底撈在餐飲業消極的大背景之下新開了173家餐廳、關閉6家餐廳,全球門店總數從去年年底的768家增長至935家,平均每1.05天就有1家新店開業。要知道,這樣的成績獲得有一個前提:在上半年的182天中,海底撈有整整46天處於「絕收」的狀態。因為從今年1月26日開始,海底撈中國大陸所有門店暫停運營,從3月12日起才開始陸續恢復營業,恢復營業後還需進行客流管控、限制就餐人數等。所以能獲得這樣的成績,對於海底撈來說,屬實不易。
  • 每60分鐘新開1店,一家雞排店年收入抵一個海底撈!
    在國內,雞排店以每小時新增一家的速度「病毒般」增長,最有名的雞排品牌店面近萬家,據說年營收直追海底撈;在國外,漢堡王18億美金收購了炸雞連鎖品牌Popeyes……這個賽道有多大?超乎你的想像!▲ 進入正新雞排官網首頁,首先入眼的就是驚人的開店數字1年時間,店鋪數增長5000多家,相當於每天有14家雞排店開業,平均不到兩個小時開一家。而這僅僅是一家的數據。
  • 傳海底撈欲在鄭州新開6家門店 目前全國開設106家
    最近一個時期,一則「海底撈(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正在淪為一家二流公司」的消息,令海底撈在火鍋行業再陷輿論漩渦。   對此,海底撈保持了足夠的沉默。但知情人士從日前召開的海底撈全國會議上獲知,這家全國火鍋行業的領軍者,欲在鄭州新開6家門店,將超過當地現有門店數量的一倍。
  • 海底撈新開「無人全自助」奶茶店,口味任選、小料任加,9.9元/杯!
    01海底撈新開奶茶店,全自助模式,9.9一杯這家海底撈的奶茶店目前全國只有一家,開在武漢楚河漢街新店,是目前武漢面積最大的海底撈。1、在餐廳一樓開10平米奶茶檔口,取名「制茶樂園」區別於以往海底撈進軍快餐的低調,這一次的奶茶店取名「制茶樂園」,還直接大張旗鼓的在宣傳單上打出「海底撈第一家奶茶店」的名號,而且還大肆發傳單宣傳。
  • 海底撈開火鍋食材店,火鍋食材風口被引爆,有人開8000家店
    02、5個月新增8000家火鍋食材店這個賽道吸引了眾多玩家進入,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規模,門店數量在500家以上的品牌有鍋圈食匯、懶熊火鍋、餐爆、火鍋匯、自然讒等,另外三全食品,海欣食品,海天味業等知名食品公司也開始進入這個賽道。
  • 海底撈公布首份年報:2018新開門店200家,總營收近170億!
    2018年海底撈總營收169.69億元(人民幣,下同),比2017年增長59.5%;新開餐廳200家,2018年末增至466家;翻臺率依然為5次/天,但人均消費從2017年的97.7元上升到了2018年的101.1元;從發售價每股約15元,漲至現在的19.5元……昨晚(3月26日),海底撈披露上市後首份年報,其中的核心重點、增長亮點、隱藏信息點。
  • 海底撈耗資9億新開173家門店 能否跟上行業復甦步伐?
    不過,《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海底撈仍新開了173家餐廳,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撈全球門店數量達到935家。同時,其外送業務收入超4億元,佔總收入比重由1.6%增至4.2%。海底撈方面透露,這主要得益於外賣訂單數量增加。有餐飲行業人士指出,今年1月以來,餐飲行業受疫情重創,企業承擔較大業績壓力。
  • 海底撈也難敵疫情影響:上半年虧損9.65億 還新開了173家門店
    原標題:海底撈也難敵疫情影響!上半年虧損9.65億,還新開了173家門店8月25日晚,海底撈公布2020年中期財報。受新冠疫情影響,海底撈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97.61億元,同比下降19.2%;上半年淨虧損9.65億元,上年同期盈利9.11億元。
  • 海底撈:撈出一鍋沸騰的二線城市
    在上半年,餐廳收入達到113.3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1.52億元增長了58.4%,這主要是因為海底撈在去年7月至今年6月的一年裡共新開了259家餐廳,光是今年上半年就新開了130家。目前,海底撈在全球範圍內擁有593家門店。快速開店給海底撈帶來飛漲的收入和更多的顧客。
  • 海底撈上半年淨虧9.6億:新開門店173家 外賣業務增長
    來源:澎湃新聞海底撈上半年淨虧9.6億:新開門店173家海底撈發布2020年度上半年業績報告。8月25日晚間,海底撈(6862.HK)公布了上半年業績報告。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撈公司營業收入97.61億元,同比減少16.5%,其中海底撈餐廳經營收入91.51億元,同比減少19.2%,公司擁有人應佔淨虧損為9.65億元。海底撈表示,業績的下滑主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公司自2020年1月26日起自願暫停中國大陸所有門店的營業。
  • 海底撈平均1.2天開一家新店,有機構估算今年營收損失至少50億
    從收入看,海底撈餐廳的經營收入是主要收入來源,餐廳在2019年貢獻總收入的比例為96.3%, 相比餐廳業務2018年營收164.91億元,2019年該業務大增55.2%達到255.88億元。考慮到2019年海底撈的同店銷售增長率只有1.6%,是近四年來的最低水平,餐廳營收增加的部分主要來自於新開門店。
  • 探店海底撈、呷哺、小肥羊、小龍坎……為你揭秘火鍋暴利與虧損的...
    公開財報顯示,2018年海底撈466家門店收入164.9億,平均每家店月收入295萬元;淨利潤16.49億,同比增長38%。營收主要還是靠堂食,佔到97.2%。外賣業務只佔1.9%,同2017年比還下降了0.2%。那單店的具體情況又如何?
  • 海底撈又又又悄咪咪漲價了!
    前兩天,有網友在海底撈鄭州公園茂店就餐時發現,相比9月份,部分菜品價格上漲了,上漲區間沒有4月份那次來的激烈,區間不是很大,卻也漲幅不少,在2~6元不等。其中,澳洲肥牛由原來的78元變為84元,鮮切牛肉從72元漲為78元,紐西蘭羊肉和草原羔羊肉均上漲了4元,售價58元,即使是素菜類,如谷朊麵筋組合也上漲了2元。
  • 一季度上海新開首店62家 餐飲、零售仍是重頭
    根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一季度上海共開出62家首店,其中上海首店43家,華東首店3家,大陸首店9家,中國首店5家,亞洲首店2家。其中本土品牌佔比約75%。         (說明:1、主要指開在購物中心內的首店品牌,個別特色品牌除外,以開業時間統計;2、全國首店:指國外、港澳臺等海外品牌在中國內地開設的第一家門店;3、除品牌創立的第一家門店,
  • 阜陽第3家海底撈來了!
    可以說海底撈所到之處,人氣爆棚今年1月20日大家心心念念的海底撈阜陽第一家海底撈商廈時代廣場店正式開業開業時人氣相當爆棚(阜陽第一家海底撈開業時場景)今年8月8日繼商廈時代廣場海底撈店之後阜陽第二家海底撈海底撈潁州萬達店正式開業(資料圖)
  • 臺灣旅遊業帶動旅宿投資 平均每3天新開1家旅館
    據臺灣「觀光局」最新統計顯示,2008年7月至2014年3月,新建旅館634家;2014年4月至2016年,預計新建旅館319家,平均每3天就新開1家旅館。臺灣旅遊觀光蓬勃發展,帶動旅宿產業投資。
  • 海底撈上半年新開130家店營收117億,Costco大陸首店27日正式開業
    今日店長關注:海底撈上半年新開130家店營收117億Costco大陸首店8月27日正式開業喜茶餅家限時推出中秋禮盒味千中國2019上半年營業額12.24億「大嘴猴」進軍茶飲開奶茶店430億李嘉誠收購英國最大酒吧連鎖格林王
  • 海底撈營收破260億,新開308間店,但一二線消費者越來越不買單了
    過去一年,海底撈加速開拓新門店,2019年,海底撈新開業門店308家,全球門店共計768家。然而,這背後掩蓋的另一層隱憂卻是,海底撈同店銷售增長率大幅下跌,一二線城市同店銷售增長率甚至出現負增長。但是,越來越難留住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成為海底撈眼下必須解決的難題。財報顯示,2019年,海底撈的同店銷售增長率為1.6%,而在2016年-2018年,增長率分別為14.1%、14.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