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區南海山村: 小村莊走出新中國首批外交官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鹿泉區南海山村因「海中之山」而得名,據專家考證推斷,此地在秦漢時期就有人居住。明清時期,冀晉通商的主道從村中穿過,商賈往來不絕,道路兩旁商鋪林立。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央外事學校(北京外國語大學前身)在此成立,為古老的村莊留下了一段紅色記憶。

  □本報記者 楊惠玲

  靠山面水的古老村莊

  鹿泉區南海山村地處太行山東麓,村西5公裡處是聞名遐邇的抱犢寨,離鹿泉城區僅2.5公裡;東距省會石家莊15公裡,村東有石太高速、張石高速繞村而過;南靠翠屏山,石太鐵路、和平西路兩條交通大動脈平行擦村而過;北倚鳳凰山,有美麗的溼地公園和太平河十裡花廊,與北海山村隔河相望。

  2013年,鹿泉市(今鹿泉區)修建東外環公路時,村民偶然發現在南海山村東岸地下,有一個被火燒過的圓圈形狀拱形切面,同時收集到被鉤機挖出的幾件破損的繩紋陶器殘片,經專家鑑定屬漢朝時期的陶製品。2014年9月,在經更深程度的挖掘後,距地面深3米左右的岸壁上呈現出一個寬1.55米、高1.8米的火燒圓形坍塌洞穴。從洞穴內出土了三堆不同顏色的碳化後的粉塵物及一片沿口較厚的瓦罐殘片、秦漢以前燒制的繩紋磚。後經專家鑑定分析,此洞穴應該是秦漢時期的儲藏室,且根據南海山地處太平河畔的地理位置推斷,南海山地域在秦漢時期就有人居住。

  相傳遠古時代,翠屏山以北一片汪洋大海,只有一座山矗立在大海之中。大禹治水之後,海水向東散去,水退露出山形像只鳳凰,山中石片遇水可見松柏圖案,因而稱此山為「海中之山」,又叫鳳凰山,被人們簡稱為「海山」。山南有一條小河,常年流水不斷,極少發生水患,人們稱之為「太平河」。古時,人們大都靠山面水、依河而居,而海山村地理位置恰好符合這樣的條件,因此而得名。

  據明嘉靖三十五年獲鹿縣誌記載,當時南、北海山尚未分村,通稱為海山鄉,人口不斷繁衍增多。《明故柏石胡公墓誌》和《明故壽官胡翁墓志銘》記載,嘉靖三十八年後至萬曆十一年間,南、北海山已分成兩個行政村,以兩村之間的太平河為界,南海山村就在河的南岸,波光粼粼的河水碧波蕩漾,讓人心曠神怡。

  南海山地域屬半丘陵地帶,十數條高低不等的溝壑將村域分割成幾十塊不平整的地塊。先人們根據地理位置選擇較為平整的地塊,在溝岸上以各姓氏家庭分散居住,逐步填平溝壑、開墾土地。

  隨著金大定年間海山南麓山腳下禪林寺的整修,使此處香火逐漸旺盛。而明朝的數次移民,至明永樂年間,戰亂逐漸減少,現有各大姓氏從不同地方先後搬到此處。而獲鹿縣(今鹿泉區)「旱碼頭」的逐漸興起,使之形成了一處繁華地帶。明清時期,冀晉通商的主道從村中穿過,商賈往來不絕,道路兩旁商鋪林立。隨著各姓氏人口的繁衍,村中的溝壑被填平,田地增多,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後逐漸形成了一個多姓氏的村莊。

  文物遺蹟講述歲月滄桑

  南海山村周圍曾不斷挖掘、發現一些文物和遺蹟。除在閆墳地、東岸地發現的秦漢時期的繩紋陶器殘片等物,在村北還曾發現數百枚北宋熙寧、政和年間的銅幣,以及在村南發現的北宋時期的將軍瓶、將軍枕等(現存河北博物院)。

  據村民們回憶,在南海山村東入口處,曾有一座建築宏偉的東閣,又名玉皇閣,是方圓近百裡內無可比擬的一座村閣。它坐落在河北通往山西的古商道上,由大青石和海山嶺石料混合跨路而建,閣高三丈有餘、南北長五丈有餘、東西寬四丈,整座建築雖然龐大但不顯臃腫,精心的設計使其顯得十分有氣勢。閣西上坡路由精緻的大青石鋪就,由於年代久遠,大青石上留下的車轍痕跡深達六七釐米。到民國時期,玉皇閣已顯得有些蕭條,但從磨光的門檻、堅厚的木門上黑亮的門釘以及脫落的壁畫,仍可看出它的年代久遠和歷經的滄桑。

  張家古宅是南海山村一處保存比較完整的舊瓦房建築,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這座古宅房脊為硬山頂瓦木結構,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組成,正脊的兩端龍吻形似展翅欲飛的鴿子,栩栩如生。四梁八柱、兩明一暗的房屋結構,青磚和土坯砌成的牆體,主房兩邊配有耳房,足可看出當時主人的富足程度。

  大槐樹是很多古老樹落的象徵。在南海山村就有一棵600多年樹齡的古槐,至今仍生長在曹家老院中。古槐樹高10多米,樹幹一人環抱不住,幾百年來,茂盛的樹蔭為人們遮風擋雨、驅趕酷暑。

  軍民一家的紅色記憶

  在南海山村,「中央外事學校舊址」這處紅色遺蹟為古老的村莊增添了一抹亮色。

  1948年,隨著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全國解放指日可待。面對新形勢,中共中央敏銳地意識到,要建立新中國並使之走上國際舞臺,必須培養一支屬於自己的外事幹部隊伍。

  1948年6月,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成立中央外事學校,浦化人任校長,學校歸葉劍英直接領導。學校校址就設在獲鹿縣(今鹿泉區)南海山村。

  南海山村北面有河、南面有路、西面有山、東面是平原,是適合人們居住的地方。村內有十多條千百年來被往來車輛碾軋、雨水衝蝕形成的大溝,溝溝壑壑兩邊長滿了酸棗樹和灌木,便於人們隱藏其中,形成了天然的防衛屏障。在遇到國民黨軍隊偷襲時,村民們就順著彎彎曲曲的大溝,分散躲藏到村莊的四周。南海山的天然屏障使它有著十分優越的防禦功能,成為中央外事學校辦學的首選之地。

  南海山村距離華北軍政大學所在地南新城村2.5公裡、距離中央外事組所駐的柏裡村30多公裡,加上村裡當時剛剛結束土改,經濟基礎好,生活比較穩定,並且有足夠的房屋居住……這使得南海山村成為設立中央外事學校的理想場所。

  中央外事學校的第一批學員來到南海山,他們說的話一串一串的,老鄉們常常湊到近前使勁聽半天,也不知道他們講了些什麼。鄉親們碰了面,會相互打趣地說:「唔哩哇,唔哩哇,像是打架。」老鄉們都親切地稱外事學校的師生們為「洋八路」。

  學校師生分散住在南海山村民家中,睡的是土炕,吃的是粗糧,軍民關係融洽,親如一家。鄉親們幫助師生挖防空戰壕,冬天為師生燒炕、燒水;學校師生每天早晨起來幫助村民挑滿水缸、打掃庭院,幫助房東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學校醫務室免費為村民們看病……

  外籍教師的高鼻梁、藍眼睛、深眼窩、高挑身材,在鄉親們眼裡更是稀罕。他們住在老鄉家裡,跟他們成了街坊鄰居,大娘大嬸們有時就會湊在一起談論著外國人。外籍教師不僅和房東大娘經常坐在院子裡嘮嗑,還每天端著洋瓷碗、拿著筷子和鄉親們談論著這些日子戰場上的好消息。

  1948年12月,中央外事學校撤離南海山村。幾經變遷,中央外事學校發展成為今天的北京外國語大學。而當年的那批學員中,大多數人在新中國成立後參加了外交部的工作,成為我國外交戰線上的首批幹部。

  2018年6月,中央外事學校展館在南海山村建成,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石家莊外國語學校在鹿泉奠基。著名國際友人、教育家、新中國英語教學園地的拓荒者、北京外國語大學終身榮譽教授、103歲的伊莎白·柯魯克親臨現場,她對這個工作生活了半年時間的村莊依然充滿深情。

  如今,位於南海山村的「中央外事學校舊址」已成為鹿泉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場所」,一代又一代人繼續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相關焦點

  • 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
    人口數量:約36萬人人口密度:597人/km2轄區面積:603平方公裡行政駐地:獲鹿鎮鹿泉區相關網站:·鹿泉區旅遊·鹿泉區特產·鹿泉區十大特產·鹿泉區十景·鹿泉名人高莊村西馬莊村東馬莊村北新城村南海山村北海山村東辛莊村石柏村銅冶鎮13018510172.2km2  銅冶鎮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西南。
  • 袁仲賢:這位銅官鎮走出去的大將還是新中國第一代外交官
    袁仲賢,1904年2月出生於長沙縣銅官鎮(今望城縣)一個小工業家庭,1923年考入講武學堂,1924年5月第一次國共合作創辦了黃埔學校,袁仲賢又考入黃埔學校第一期步科第六大隊。他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新中國第一代外交官。三十年如一日,為人民軍隊的軍事工作和政治工作以及國家的外交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 記者走進麗水縉雲「博士村」 偏僻小山村走出17名博士
    讓人吃驚的是,這個只有2100多人的偏僻小山村,算上潘震河,竟已誕生了17個博士,遠近譽為「博士村」。  17位博士中,年紀最大的潘鼎坤博士已經92歲高齡,也是村裡走出的第一位博士。村裡還出過「一家四博士」,潘淑芬博士和潘志堅博士是親姐弟,姐弟倆各自的配偶也都是博士。  很多人好奇,一個小山村,怎麼會湧現出這麼多博士?這要歸功於崇文重教的好村風。
  • 佔地311畝 鹿泉區將新增大型體育公園
    來源: 鳳凰網房產石家莊站9月21日,石家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了《關於鹿泉區全民健身中心暨高等級人防工程項目的公示通告》,通告顯示,鹿泉區全民健身中心暨高等級人防工程項目項目位於鹿泉區規劃展館以東、會館路以北、縱七街以西、北鬥路以南,總用地面積
  • 石家莊市鹿泉區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全域旅遊
    現在的鹿泉區到處沐浴著明媚的陽光,到處閃耀著斑斕的色彩,到處飄蕩著令人陶醉的清香。這裡是綠的世界、花的海洋。  白鹿泉鄉黨委書記胡文茹說,如今的白鹿泉鄉,已經從「靠山挖山、有水快流」跨越到了「宜居宜看新風景、青山綠水白鹿泉區」的綠色發展階段,實現了美麗鄉村由「建設美麗」向「經營美麗」的轉變,走出了「綠富同興」的路子。「遊客到了白鹿泉鄉,可以實現吃、住、遊、購、娛一條龍體驗。」
  • 臺灣嘉義阿里山豐山村,這是一個時光停留在二十年前的小村莊
    導語:臺灣嘉義阿里山豐山村,這是一個時光停留在二十年前的小村莊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這是一個時光停留在二十年前的小村莊喔哦!在進入豐山村前,帶路的友人這樣對我說。印象中的阿里山,應該是小火車、神木、森林及一陣陣如浪湧的觀光人潮,但其實阿里山國家風景區涵蓋的範圍太大,有些邊緣地區因為資源分配不均、法令管制之下,就這樣停滯不前。
  • 石家莊鹿泉區上榜這一名單
    日前,水利部印發了《水利部關於公布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名單的公告》,石家莊市鹿泉區作為河北省唯一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光榮上榜。自2019年水利部印發《關於開展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示範縣創建的通知》以來,石家莊市鹿泉區積極開展樣板縣創建工作,針對小型水庫硬體不硬、管理薄弱的「痛點」和「盲區」等問題,採取「水庫管家」的物業化管理模式,實現了小型水庫管理向第三方購買服務,解決了多年來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使水庫管理狀況、水庫工程面貌、運行管理模式均有了質的提升,走出了一條適合石家莊市鹿泉區實際情況的管理機制
  • 青田縣吳坑鄉大仁村「經營」山村,讓「山景」變「錢景」—— 小...
    村莊變美了,大仁村依託生態資源優勢,創新推行民宿統一運營模式,鼓勵村民合力興辦高山民宿,吸引大批遊客前來入住消費,讓家門口的「山景」真正成了 「錢景」,走出了一條村集體增收、村民致富的新路。近年來,為提升美麗鄉村品質,村民自籌資金800多萬元,打造出高山觀景平臺、「愛情天路」等景觀景點,成功入選全省首批3A級景區村,並獲評省級休閒旅遊示範村、市級美麗宜居村。2017年5月,村裡5家民宿集中開業,迅速吸引溫州、麗水等地遊客入住,優良的生態,優質的服務,高山民宿的好口碑迅速傳播打響。
  • 鄉愁依舊在,南海新區村莊舊貌換新顏
    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南海新區堅持全域城市化發展方向,全區53個行政村中已有31個村啟動新型社區建設,有效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對於暫時不能上樓的村,在過渡期內,南海新區適度投入,持續改善農村環境,對於特色明顯的村莊,進行策劃包裝,打造「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
  • 潭山村,乞巧飄色美,文化底蘊深|廣州最美村莊
    今年8月,2020年「廣州最美村莊」評選活動面向全市1144個行政村發動徵集,潭山村代表化龍鎮參加了本次評選。乞巧、飄色文化成為了潭山村最具特色、最負盛名的特色文化。飄色這兩種特色文化,打造發展村莊旅遊、生態農業觀光,還建設和提升現代化的工業產業園區,建設高標準的廠房出租等,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提高村民收入。
  • 珠海蝦山村:完善「一村一警」機制 打造平安活力村莊
    對此,鬥門區積極完善「一村一警」機制,提升警務建設信息化水平,有效發揮駐村警務室在聯繫村務、治安管理等方面作用,推進蝦山村警務建設與 村「兩委」工作深度融合,有效重塑村莊治理格局,使得村容村貌、鄉風鄉情不斷改善。蝦山村警務室建設是珠海市相關工作的典型代表,為所在村重塑村莊治理格局,打造平安活力村莊提供了有力支撐。
  • 泉州臺商投資區崧山村:一座小山村 走出三位抗戰志士
    咱厝一座小山村 走出三位抗戰志士 抗日時期,這處不起眼的小山村,卻走出了三位愛國華僑、抗戰志士,他們就是戰功顯赫的孫易彬,心繫家鄉教育、支援抗戰的孫慶珍和投身醫學不忘抗日的孫崧樵。「三位志士,在不同領域取得了非凡成就,均以一己之力,投身抗日洪流。」泉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原主任、文史專家黃真真稱,崧山村的抗日史跡,既有典型人物,也有實物留存,十分難得,值得全力保護和深入研究。
  • 石家莊周末爬山好去處,鹿泉區的抱犢寨你去過嗎
    以前和朋友周末的時候,去鹿泉區的抱犢寨景區是最多的。登山到了南天門,只要你不去景區裡面遊玩,就是免費的,還可以鍛鍊身體,如今的抱犢寨景區向醫護工作者免費了。石家莊抱犢寨景區「向全國醫務工作者致敬,你們辛苦了!」
  • 福全山村打響「秋瑾故裡」品牌 村莊提質升級不斷 村容村貌不斷改善
    「美麗的福全,古老的村莊,村前小河潺潺流過,秋瑾故裡美名揚……」福全街道福全山村位於鑑湖水系上遊,背靠福全山,面臨清水江,福漓公路從村東面穿過。近年來,村莊一直朝著「生態宜居、生活富裕、鄉風文明、和諧文明」的新時代美麗新農村目標不斷前行。  「接下去,將修繕秋瑾祖居,同時新建一個秋瑾文化廣場,不斷完善配套設施。目前設計方案已經出爐。」這幾日,新上任的黨總支書記秋吉根就馬不停蹄「奔跑」。  傳承弘揚秋瑾革命精神  聽到福全山村這個名字,自然地讓人聯想到「福全」。
  • 福建美麗鄉村建設工程村莊名單 泉州136個村莊列入
    記者昨天從市住建局獲悉,省宜居辦日前公布2016年「千村整治、百村示範」美麗鄉村建設工程村莊名單,我市136個村莊列入「千村整治」名單。  我市列入美麗鄉村建設「千村整治」的136個村莊分別為:  (一)美麗鄉村景觀帶上的村莊5個:永春縣呈祥鄉——柴橋頭至雪山巖景觀帶:永春縣呈祥鄉呈祥村;晉江市晉北線美麗鄉村景觀帶:晉江市磁灶鎮洋宅村;安溪縣龍涓鄉珠石湖美麗鄉村景觀帶:安溪縣龍涓鄉珠塔村、石塔村、湖陵村。
  • 這個相當於60個澳門的中國最大村莊,是新中國成立後發現的
    其村莊總面積高達2000多平方公裡,據人們粗略統計,其面積約相當於1個深圳,或2個香港或60個澳門。據估計,開車出村需要5個小時。同時,它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唯一的綠洲地區,被稱為"死亡之海"腹地的"塞外桃源"。千百年來,歷史上一直沒有它的記載。十九世紀初,世界著名考古學家斯坦因偶然發現了這個震驚世界的存在。
  • 探訪600年古村落——鹿泉區封莊村
    在石家莊市鹿泉區中西部太行山東麓玉皇頂下,有一個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封莊村。封莊村,石家莊市鹿泉區石井鄉的一個行政村,全村346戶,人口1247人。精緻典雅的院落錯落有致,筆直整潔的公路縱橫寬闊,舒適宜人的綠色植物遍布村莊……抬頭遠望,群山環抱、層層梯田,美景如畫。
  • 鹿泉區西良政村成立黨員採購站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孟大聖 記者劉建書)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根據鹿泉區西良政村部分村民生活用品的迫切需求,落實「亮身份、上一線、當先峰」的志願服務活動要求,西良政黨員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帶頭作用,於1月7日設立黨員採購站,為村民提供生活物資保障。入戶調研本村實際。
  • 臨朐有個漫山遍野都是杏花樹的小山村,很美!
    在山東省臨朐縣西南部山區有個小村莊叫北黃谷村,村莊在一條山谷裡,房屋依山而建,村前村後都是大山,只有一條路進村,向西翻過大山就是青州的地界。由於獨處一隅,自然環境特別好,歷史遺留下的東西基本沒有破壞。村莊四季皆美,走進村莊猶如世外桃源,幻若隔世。每個村莊都有自己的歷史,這個村莊也是,追溯村莊的歷史,是在明初期由齊、汪、趙、房姓立村。再後來到了乾隆年間,桓臺的漲勢來此避居,那個時候,漫山遍野都是連翹花、杏花,其被這美麗的風景吸引,故而定居於此,後從淄博等地相繼遷入數姓,形成今天的規模。
  • 外交官的那些事兒:大使、參贊和領事有何區別
    原題:外交官的那些事兒  本報見習記者 雷冊淵 整理  近日,電影《戰狼2》票房創造了中國電影票房的新紀錄。除了電影中的主角,那些離鄉背井、在戰亂中堅守崗位的外交人員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麼你知道關於外交官的那些事兒嗎?如大使、參贊和領事有何區別?外交官的級別怎麼排?他們各自的職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