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傳統文化——功夫茶

2020-12-17 百味食尚

飲茶是我國的傳統習俗,茶是一種文化,每個地方的茶風和文風是相同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潮汕功夫茶的傳統文化吧。

潮汕功夫茶文化

潮汕功夫茶也稱為潮州工夫茶,起源於明代,不僅是廣東潮汕地區特有的漢族飲茶習俗,也是潮州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潮州工夫茶,在當地十分普遍,不分雅俗,均以茶會友。

特點

潮汕功夫茶,最大的特點是:茶具精緻小巧、烹製考究及以茶寄情。泡飲潮汕功夫茶,一般選用半發酵的烏龍茶、鐵觀音等,相對來說,潮汕功夫茶,更講究的是茶具器皿。

茶具

潮汕功夫茶,茶具講究名產地、名廠家出品,必須精細、小巧,質量上乘,如若一套工藝品,這是體現潮州功夫茶文化中的高品味的價值取向。潮汕功夫茶的茶壺,多選用江蘇宜興所產的硃砂壺,茶壺宜小,茶杯也宜小宜淺。

烹法

潮汕功夫茶之功夫,在於茶的烹法。具備好的茶具、茶葉,沒有進行恰當的烹法,等於全功盡廢。潮汕工夫茶的烹法,步驟分別為:活火、蝦須水、揀茶、裝茶、燙盅、熱罐、高衝、蓋沫、淋頂與低篩,通稱「十法」。烹製功夫茶的具體程序也可以分述為:「高衝低灑,蓋沫重眉,關公巡城,韓信點兵。

品飲

潮汕功夫茶,不同於一般的喝茶,需要小杯小杯地品味,意在品味茶的香味,以茶敘情。此外,潮州工夫茶最講究的是品茶的禮節,泡好茶之後,主客會先請長者、貴賓先嘗,聞茶之香,細嘗茶味。潮汕功夫茶這一套禮儀是中國傳的「茶道」禮儀。

酒滿敬人 茶滿欺人

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容易燙到客人的手,有時甚至會因為太燙導致茶杯掉地上碎掉,這樣會給客人造成難堪。

先尊后卑 先老後少

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茶杯不便收回,就放在各人面前桌上。

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從最年長的開始斟起,第二遍時就可以按序斟茶。

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用食指和中指在桌面輕彈兩次表示感謝。

先客後主 司爐最末

司爐,在這裡指衝茶人,在一些嚴格講究的場面,司爐要等到其餘人都喝過茶了才可以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

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從年長者開始敬起,還需要先敬客人來賓。

強賓壓主 響杯擦盤

客人喝茶提杯時不能把杯腳放在茶盤沿上輕磨,茶喝完放杯時要輕手,不能發出很大的聲響,否則有「強賓壓主」、「有意挑釁」的頭衝腳惜 二衝茶葉

衝茶時,頭道茶必須倒掉,除了因為裡面有雜質不宜飲用,而且在潮汕習俗中,要是讓賓客喝頭道茶就是欺侮他們的意思。含義。

新客換茶 待之有禮

在賓主歡聚一堂,品茗聊天的時刻,若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立即換茶以表示歡迎,否則是會被認為「慢客」的細節。換茶葉之後的二道茶要新客先飲,若新客一再推卸便叫「卻之不恭」

暗逐賓客恰如其道

雖然潮汕人熱情好客,但有時因各類原因不方便接待、或是不想接待賓客時,主人可長時間不換茶葉飲用,這樣,賓客知道主人已經暗暗下「逐客令」,為了不自討沒趣,便會起身告別,而主人還會表示「惋惜」之情。

茶三酒四踢桃二

飲茶最好三人,哪怕再多人也用三個杯,大家輪流用這三個小杯喝,飲一次洗一次。

三個小杯,即為「品」字,一方面有細細品味的含義,另一方面,三個小杯也代表天、地、人,因為茶生長于田間或山頭,汲取風霜雨露,集天地精華於一身,而衝茶者心平氣和,享受其中,亦能泡出一壺好茶。

泡茶是經營,品茶是收穫。

以好器泡一壺好茶,以禪心品一杯香茗,是每位愛茶之人的追求。

相關焦點

  • 李嘉誠的一壺功夫茶,盡顯潮汕文化
    其實誠信的種子,在年輕時她母親的一壺功夫茶中就開始種下了。早年,李嘉誠剛創建長江塑膠廠時,由於管理不善,銀行追款,客戶討債,塑膠廠瀕臨破產。有一天,李嘉誠母親莊碧琴叫兒子給她泡一壺功夫茶,莊碧琴開導地說:「兒啊,你認識老家開元寺法號叫元寂那個住持麼,元寂年事已高,希望找個合適的接班人。候選人是他的兩個徒弟,一個法號一寂,另一個法號二寂。」
  • 一壺好茶一弧月,真正的潮汕功夫茶文化,你品出來了嗎?
    潮汕飲食文化豐富多姿,如果說牛肉和海鮮只是簡單滿足人們的口食之欲,歸為食一類。而飲字在前,可見吃等到文化遠沒有喝的足夠閒情逸緻。功夫茶,便當之無愧成為代表潮汕文化的精髓所在了。解渴是身體需求,而飲茶確是一種藝術。
  • 潮汕的功夫茶,真正厲害的地方在這裡
    對於潮汕人民來說,最重要的休閒娛樂就是泡功夫茶,在潮汕的大街小巷,你總能夠聽到鄰居或者親朋好友邀請你去家裡喝茶,沒了功夫茶,潮汕人就會忘記自己的社交生活。每一年潮汕產出的茶葉和喝掉的茶葉,遠遠高於全國各地的其他城市。
  • 2017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傳統文化練習:功夫茶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7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傳統文化練習:功夫茶 2017-07-21 10:59
  • 長城文創·城市手信之潮汕功夫茶
    當然還有聞名遐邇的功夫茶。長城文創·城市手信潮汕功夫茶《錦繡中華·潮州八景》原創歌曲《一首像我這樣愛茶的人》一首像我這樣愛茶的人唱盡愛茶人的心扉品茶的最高境界是懂茶愛茶長城文創潮汕功夫茶採用潮州唯一的高山
  • 潮汕地區功夫茶有什麼特點?
    這裡提到的功夫茶不是關於茶或茶類的名字,而是關於沏茶的技巧。實際上,潮汕茶道是中國古老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茶道,潮汕茶道是關於潮汕功夫茶的。其實,當你進入潮汕地區時,你會發現家家戶戶都有一套茶具,這套茶具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也是招待客人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茶道在潮汕中逐漸被稱為一種生活禮儀,也被稱為一種修身藝術。
  • 潮汕功夫茶傳統糕點小吃潮汕朥餅和豆方,一清甜一香酥,你愛哪種
    今天為大家介紹兩款配功夫茶的傳統糕點分別是潮汕朥餅和豆方潮汕朥餅潮汕人吃餅,不用特意挑中秋節。在平時三兩好友聚會時,會切上一塊外表滿是光亮的豬油覆蓋著的潮式月餅。再配上一杯功夫茶,餅香與淳茶成為嘮嗑的附屬品。潮式月餅,又叫潮汕朥餅。為什麼叫朥餅呢?小編這就帶你了解一下。「朥」是潮汕話豬油的意思,朥餅的餅皮如果沒了豬油的升華,可能也將會失去它的靈魂。撈餅的皮用麵粉,液體豬油,水,麥芽糖混合而成。
  • 如何泡一杯潮汕功夫茶
    最為精湛的應數潮汕地區的潮汕功夫茶了。茶具。潮汕工夫茶最講究是茶具。潮汕功夫茶有別於其它喝茶方法也在於茶具上,一般潮州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紅泥小火爐、茶盤、茶壺、茶洗、茶杯等等。水。是潮汕功夫茶重要的一個元素。茶水,99.9%是水,所以水的質量直接影響到茶口感。一般認識,山泉水最佳,溪水,雪水次之,自來水最後。
  • 潮汕功夫茶為什麼必須是三個茶杯?
    潮汕人的生活離不開茶,天天都在喝茶,可以說是無茶不潮汕,那如果有人問,潮汕有沒有出名的品茶師,肯定沒幾個人能說得出來其實啊!潮汕人個個都是品茶師,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潮汕人從小喝茶,自然也就對品茶有著一套自己的見解潮汕功夫茶相當講究,我們再來講一下,潮汕功夫茶為什麼一定是三個杯,有很多種說法,三個杯子放在茶盤上,形成一個「品」字,有品茶的意思
  • 潮汕民俗:享譽全國的潮汕功夫茶,有何講究?
    在南方因為天氣炎熱,人們在生活中需要飲用許多的水分來補充一天中流失的能量,在潮汕地區,人們為了滿足味蕾的追求,經常以茶代水,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經濟的發展,潮汕的功夫茶逐漸變成當地的一種文化,並且不斷的在豐富,潮汕人一出生就生活在這一種茶文化中,而現如今年輕一代,對於功夫茶只在衝泡的手藝上有所了解
  • 汕頭亞青會競技拼名次,潮汕功夫茶乾杯賀健兒
    懂功夫茶的朋友看到這個題目就要批評發哥我了:開什麼玩笑?功夫茶能幹杯?批評得好啊,確實功夫茶是無法乾杯的,因為看上去無煙無煙,卻是100度開水剛泡出來的,你厲害你乾杯我看。功夫茶是用心品的,不了解潮汕文化的朋友經常問:為什麼衝功夫茶用3個茶杯?因為三個口形成一個「品」字啊。品茶,一聞香氣,二看湯色,三品味道;一杯茶分三口品完,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
  • 來潮汕一定要吃香芋餅,加上功夫茶,簡直就是絕配了
    許多沒來過廣東的朋友也許不知道,但這個地區對廣東的文化、美食、語言有很大的影響,這個地方就是潮汕。許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以前,覺得那裡比較封建,有些習俗和文化很濃厚,如比較迷信,老了就會重男輕女等等。而且讓小編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功夫茶,很多地方講究的是飯桌上談生意,飯桌上聊別的話題,但是潮汕很有特色,無論聊什麼話題,人們都喜歡在茶桌上聊天,無論是遠方的親朋好友到來,還是鄰居牽著小朋友過來聊家常,他們都喜歡切一壺功夫茶,這樣可以聊上一整天。
  • 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潮汕老輩人才懂的功夫茶衝泡十法!
    潮汕功夫茶知多少?所謂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與茶具的結合;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和特有的茶具,此功夫,乃為沏泡時的學問,品飲的工夫。功夫茶起源於宋代,在廣東的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為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展。功夫「十法」即活火、揀茶、燙盅、高衝、蓋沫、蝦須水、裝茶、熱罐、低篩與淋頂。
  • 瑩淨故鄉舊夢之一《潮汕功夫茶一爺爺泡的茶》
    潮汕的第一個印象 當屬功夫茶吧 功夫茶是潮汕人從幼兒時期就熟悉的一個味道 常有懷抱嬰兒剛滿月見親戚朋友 大朋友如叔伯常常用手指蘸一點茶 沾沾小兒的舌尖 邊說:食茶 食茶 長大就是老茶客 家家戶戶飯後必咖茶 我想咖通敲
  • 中國茶道之傳統功夫茶與解鎖茶藝新技能16步詳解&養生茶飲搭配!
    三、傳統功夫茶精華功夫茶是漢族民間傳統的品茶風尚,其烹煎之法應是源於陸羽的《茶經》烹腐煮茶執法,功夫茶是指泡茶、品茶上的講究,如煮茶用水就有「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並水為下」。這種飲茶方式起源於宋代福建的漳、泉及廣東潮汕一帶。宋代文豪蘇轍就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不過,將這套飲茶流派正式稱為「功夫茶」,則是在清代乾隆、嘉慶以後。
  • 究竟是「工夫茶」還是「功夫茶」?潮汕人告訴你,你們都寫錯了!
    潮汕工夫茶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潮汕人,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功夫茶」這種叫法是不對的,而且不接受任何辯駁「衝」字就說明了這一點,而「功夫茶」是什麼鬼?其實這都源於「工夫」跟「功夫」這兩個字讀音相同,而中國功夫又人盡皆知,所以呢,傳到外面來,外面的人一聽「工夫茶」,自然就以為是「功夫茶」了,久而久之,人們就潛移默化的寫成「功夫茶」了,導致現在基本上都是寫成「功夫茶」。
  • 名副其實功夫茶
    潮汕地區是安溪茶葉主銷區和對外貿易第一站。潮汕功夫茶或源於閩南,兩者之後各有發展。安溪功夫茶除品飲外,還涵蓋種植、加工等領域。近幾年,功夫茶又有了新發展。□本報記者 謝偉端/文 陳小陽/圖(除署名外)潮汕人愛喝茶。在「茶鋪多過米鋪」的汕頭市區,大街上幾乎每隔幾十米就可見「茶」字招牌。公園裡,一套功夫茶茶具,三五人落座,便可談天說地,家長裡短,度過一天。
  • 「潮汕功夫茶」之茶文化禮俗
    人草木茶禪文化在潮汕地區飲工夫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交際禮尚,因而產生了許多禮俗。這些禮俗體現出了潮汕人傳統的文化精神,暗含著潮汕人的儒雅心理。人草木茶禪文化飲工夫茶作為潮汕人的優良傳統之一,其中暗合了工夫茶道"和、敬、精、樂"的文化精髓, 飲茶在日常生活中,已成為潮汕禮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今天來說一下待客泡茶的九點禮俗
  • 潮汕習俗:都說潮汕功夫茶獨特,那它又有何文化底蘊呢?
    而談到茶文化,潮汕地區的功夫茶就值得一提了。步入潮汕地區,你會發現家家戶戶都有著一套茶具,而它更是成為招待客人的最首要之一的方式。而潮汕人的功夫茶之所以聞名,在於它關於品茶的整個過程十分講究。從茶具上開始講,茶具大多是陶土製作的,茶具的設計也講究細節,衝罐體積小,一般比成人巴掌大小,由把手、茶嘴和壺蓋組成。
  • 功夫茶文化
    廣東吃茶文化以潮州茶功夫最有代表性:(一)「功夫茶」及其盛行潮州茶文化是嶺市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功夫茶」為著稱。「功夫」,本為茶名(一種中等茶),後演化為烹茶方法。《清朝野史大觀。清代述異》稱:「中國講求烹茶,以閩之汀、漳、泉三府,粵之潮州府功夫茶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