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至2019年,大數據連續六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早在大數據方興未艾的2010年,九次方大數據便已創立。緊緊圍繞「貢獻中國數據智慧釋放政府數據價值構建城市數據生態」的發展理念,九次方大數據創始人王叄壽首創性地提出,通過數據資產運營激活政府數據價值,構建新常態新形勢下的「數據星河」。
行業前景與戰略創新必然不是一次性的行動,而是長期化的行動。王叄壽相信,大數據不能閉門造車,必須與產業未來、與市場形勢、與各地實際情況相結合。基於對行業的多角度審視與前瞻性思考,王叄壽提出對大數據行業的八個判斷:
1.目前可利用,可開發,有價值的數據80%都在政府手上。
目前我國信息數據資源80%以上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裡,「深藏閨中」是極大浪費。政府作為大數據建設和應用的主導力量,不僅掌握著有價值的數據,而且能最大限度調動社會資源,能整合推動大數據發展的各方力量,積極應用大數據將決定著能否發揮大數據潛在的戰略價值,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助力新時代中國的高質量發展。
王叄壽認為,國內大數據產業因「多點開花」呈現出六大陣營的格局: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數據陣營;以騰訊為代表的社交及生活數據陣營;以百度為代表的網絡搜索數據陣營;以電信運營商為代表的廣播電信數據陣營;以九次方大數據為代表的政府數據資源陣營;以及各垂直領域為代表的行業數據陣營。可以說,傳統BAT企業的數據戰略轉型,在類型上佔據了半壁江山,然而在數據體量上,九次方大數據所選擇開發的政府數據資源,實則才是中國數據的「定海神針」。
2.大數據是人工智慧產業之母,政府數據是大數據產業最大的數據源頭。
受益於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創新,人工智慧才逐漸步入更加實用的層面。王叄壽表示,人工智慧之所以取得突飛猛進的進展,更多的是大數據技術取得長足進步的結果。
由於各類感應器和數據採集技術的發展,現在可以採集以往難以想像的海量數據,並且在某些領域擁有深度、細緻的數據,數據越多,塑造培養出的信息處理系統越聰明。因此,從根本上說,人工智慧產業得益於大數據產業良多。
細究數據源頭,無論是從數據資源分布特點,還是從數據資源質量來講,政府數據是現階段數量最龐大、價值密度最高、涉足廣度最寬的數據資源,其價值遠遠超過其他任何一個行業垂直領域的數據價值。
3.每一個城市都會設立一個數據「自來水公司」,來運營這些數據,就像三十年前政府開發手裡的土地資源是一樣的。
王叄壽把九次方大數據公司比喻為城市的「自來水公司」。他說,數據就像「地表水」和「地下水」,我們要做的就是將其匯聚、利用起來變成有價值的東西。王叄壽強調,未來每個城市都會有五張網,即自來水網、電網、燃氣網、路網、數據管網,一個城市的政府數據就像城市的基礎設施一樣,它應該是無處不在、可持續利用的資源。
因此,九次方大數據的政府數據資產激活過程,是包含「打井」「鋪管道」「建水庫」「引自來水」「生產可樂」在內的完整鏈條。進一步發揮政府數據的衍生價值和附加價值。各地政府過去土地為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必將開始讓位於大數據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
4.未來80%的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應用場景,都將嚴重依賴政府數據這一「生產資料」。
談及人工智慧,有兩個概念不容忽視,那就是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機器學習是實現人工智慧最基本的方法,是使用大量的數據進行訓練,通過算法從數據中學習如何完成任務。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的一個子集,是現在人工智慧發展的驅動力量之一,它也是基於大量數據,但採用不同的訓練機制,具備強大的表達能力。目前,人工智慧發展面臨的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就是訓練數據的數據量不夠充足。
事實上,在數據方面,中國的基礎數據量遠遠領先歐美,且信息數據80%以上掌握在政府手中,這些數據價值一旦被激活,將加速相關領域人工智慧的創新與發展。
5.2019年-2021年,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是未來20年間最佳的產業資本併購整合窗口期,就像2003年-2006年的網際網路產業整合的窗口期是一樣的。
眾所周知,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相互依託,在政策層面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而且迅速進入全面啟動實施階段;技術層面,大數據技術已經基本成熟,並且推動人工智慧技術以驚人的速度進步;產業層面,智能安防、自動駕駛、醫療影像等都在加速落地。
2019年至2021年,「十三五」發展收官,「十四五」整合開端。過去,通過迅速併購和擴展業務線,網際網路巨頭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業務線,建立了自己的生態系統;如今,行業經驗、渠道、網絡、產品認知等壁壘讓傳統網際網路巨頭優勢不再,與大數據企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大數據及人工智慧將進入未來20年間最佳的產業資本併購整合窗口期。
6.2020年以後,大數據及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將進入真空期,要不就是寡頭格局已定,估值太高投不起;要不就是大數據寡頭之下的小公司沒有生存空間及投資價值。
近年來,我國大數據產業鏈條逐漸完善,出現數據源、硬體支撐層、技術層、應用層、交易層、衍生層等多類服務商群體百家爭鳴的局面。王叄壽認為,大數據產業將在2020年以後,出現數據源服務商與其他產業參與方的兩極分化,數據源服務商將佔領無可替代的核心位置。
基於此形勢,王叄壽做出判斷,市場資本不斷調整策略,基本已經鎖定了高回報的大數據、人工智慧企業,2020年以後,大數據及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將進入真空期,業內領先的大數據企業投資窗口將被快速佔領,行業強弱分化進一步加劇。
7.大數據歸根到底是數據源的戰爭,因為所有的技術都將被開源,所以控制住數據的運營權非常重要。
一個完整的大數據生態圈,由數據源、硬體支撐層、技術層、應用層、交易層、衍生層構成。大數據生態圈良性運轉最重要的根源,來自行業起點——數據源。如果沒有數據源公司對政府、行業、企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移動通信以及第三方海量數據的挖掘處理,大數據硬體、軟體生產和投入應用都無從談起。
當數據源服務商掌握了行業內最有價值的數據資源,即可以在硬體、軟體的支持下,針對不同領域的實際需求,設計出所對應的應用場景,服務於市場需求;憑藉在市場行為中掌握的數據定價經驗,以大數據租賃、基金、信託、期貨、確權、託管等多種形式,實現大數據在更大範圍內的流通。而再向外延伸,數據源服務商將產生更多諸如大數據培訓、諮詢、數據處理外包等增值服務,使大數據生態圈形成一個穩定高效的閉環。
8.政府數據未來三大趨勢——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中國將從「土地財政」向「數據財政」過渡,這也是政府為什麼加大力度開發政府數據資源的主要動力。
政府數據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是大數據發展的必然趨勢,將激活億萬產值。
資源化:從大數據發展趨勢來看,數據資源化正在逐步擴展至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數據要素將像以往的人口要素、土地要素一樣,日益發揮出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作用。
資產化:數據資產所具備的可複製、可共享、無限增長和供給的稟賦,打破了以往自然資源有限供給對增長的制約,為持續增長和永續發展提供了基礎與可能。
資本化:隨著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的步伐加快、國家大數據戰略逐步推進,我國大數據產業已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贏得投資人的信任。數據資本化離不開數據資產與其價值的連接,隨著數據價值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引擎作用,數據資本化進程也將穩步推進。
作為國內最早涉足政府大數據領域的大數據資產運營商,九次方已經與80多個地方政府合資成立城市大數據應用及數據資產運營管理公司,其中省級及市轄市公司已經有17個,是國內大數據應用服務領域唯一一家超過2000人的大數據公司。公司設計研發了4000多個政府數據應用場景,是國內唯一一家覆蓋政府全方位數據應用場景的大數據公司。
此外,九次方已經孵化、投資、併購了40多家垂直應用領域的大數據公司,並開放所有資源支持他們成為各個細分應用領域的NO.1。
擁有各地數據資產運營的紮根實踐,以及對垂直細分領域的深入研究,王叄壽對產業及市場做出了如此精準的判斷。敏銳的戰略目光,紮實的技術實力,優秀的人才團隊,將繼續奠定九次方大數據在政府大數據領域頭部企業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