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能收復的領土,第一大島庫頁島

2020-12-18 熱點我見

庫頁島名稱的由來

庫頁島的名稱來自於滿語:sahaliyan ula anggahada(黑江嘴頂),俄文音譯為薩哈林,皆是滿語「黑」的意思。庫頁島在中國唐代稱「窟說」(音悅)、「屈設」;元代稱「骨嵬」;明代稱「苦夷」、「苦兀」;清代稱「庫葉」、「庫野」、「庫頁」。

日本稱庫頁島為「北蝦夷地」或「樺太」,其中「樺太」的名稱則源自「kar pu」t的對應的漢字,也就是河口的意思。因其處於黑龍江口的位置,故漢語名為「黑龍嶼」。

地理位置

庫頁島面積7.64平方公裡(臺灣島面積3.62萬平方公裡,比臺灣面積的兩倍還多),位於黑龍江(阿穆爾河)出海口的東部,東面和北面臨鄂霍次克海,西嗝韃靼海峽及涅韋爾斯科伊海峽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相望。南隔宗谷海峽(俄羅斯稱為拉彼魯茲海峽)與日本北海道宗谷岬相對。南北長984千米,東西寬6-160千米。庫頁島由於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因此地震頻繁。

氣候

庫頁島屬於大陸性氣候,氣候寒冷,夏季短暫,冬季長達6個月,冬天的平均氣溫在-19℃至-24℃之間,北部氣溫最低可達-40℃。若干港口長期冰封。北部港口封凍達8個月之久。年降水量5000-1200毫米。

地形

庫頁島北部地勢較低,中南部多山。西薩哈林山脈(最高點奧諾爾山1330米)和東薩哈林山脈(最高點洛帕京山1609米)橫穿庫頁島沿岸,把特米-波羅奈克平原和蘇斯奈克分開。

自然資源

庫頁島上有超過6000條河流及1600個湖泊,較大的有:波羅奈河350公裡、特米河330公裡、維阿赫圖河和柳託加河各為130公裡。島上有俄羅斯聯邦境內最大的瀑布伊利亞-穆羅梅茨瀑布,瀑布高為141米。此外,庫頁島上擁有眾多的湖泊和沼澤地。

庫頁島上森林資源豐富,有薩哈林冷杉、魚鱗松、闊葉藤本松。高山上有石樺灌木叢和偃松。此外,地下蘊藏著石油、天然氣、黃金、煤等礦產資源。漁業資源發達,水產大部分為蟹、鯡魚、鱈魚和鮭魚,而且是大馬哈魚的主要產區。

歷史上庫頁島的歸屬

冰河時期的庫頁島與大陸相連。島上原住民是以愛努族和尼夫赫族為代表的古亞細亞人,以及赫哲族和鄂倫春族為代表的通古斯人,主要靠打獵、捕魚為生。

元朝之前,庫頁島原本是中國領土。在地理發現史上,中國是最早知道庫頁島的國家。西漢初年的地理書籍《山海經》,在《海外東經》篇裡就記載了庫頁島上的住民是「毛氏」。「有毛人在大海洲上」,這裡指的是居住證庫頁島上的費雅喀人,即吉烈米人。

在《後漢書》的《東夷列傳》中,進一步記載:在北沃沮「海中有女國」(由於島上男少女多)。以後的史書也有相同的記載,島上居民的人種、文化習俗與黑龍江下遊和烏蘇里江以東類似。

其實在歷史上,庫頁島曾是中國直接或間接統治,是我國的領土。自隋唐開始,中國對黑龍江下遊地區行使管轄權,庫頁島也包括在內。唐朝建立後,島上的居民便歸服於唐朝,接受唐朝的統治。

開元13年,朝廷在黑龍江下遊地區設置黑水軍,後設置黑水都督府,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統治這一帶地區。10世紀時,遼朝政府的五國部節度使管轄著庫頁島。此後一直到清代,庫頁島都屬於中國管轄。

清朝初期,庫頁島歸吉林將軍管轄。但由於庫頁島氣候寒冷,物資補給困難,在當時以小農經濟為主的清政府看來,這塊土地是個雞肋。所以對於該島不予重視,甚至在島上都不駐軍和設置管轄機構。

康熙年間,清政府派傳教士到各地測量地理,傳教士聽說東邊有個很大的島,於是第一次對庫頁島進行了測繪。即便如此,清政府依然對庫頁島漠不關心,不管不問。

庫頁島命運的轉變發生在1295年,這一年,日本日蓮宗第二代祖師日持上人前往庫頁島傳教,隨後逐漸向黑龍江流域侵略。1742年,俄國人舍利京克勘察了幾乎整個庫頁島的東海岸,使沙俄認識到庫頁島在遠東地區的戰略價值。1765年,俄國派遣士兵和囚犯組成的遠徵軍襲擊庫頁島,屠殺島上居民,並開始開採煤礦。

1806年,俄國艦隊在庫頁島南端襲擊了日本的稅務所,並焚燒其倉庫,宣布庫頁島歸俄國所有,但島上居民依然向清政府繳納貢品(然而清政府仍未出兵)。與此同時,日本的德川幕府也對俄國採取針鋒相對的措施,命令驅逐俄國船隻,對靠岸的俄國船隻,逮捕船員處死。

而此時作為庫頁島主人的清政府,在日俄兩國為爭奪自己的領土打得不可開交之時,清政府卻漠然無視,似乎與己無關地在一旁看笑話。

由於當時日俄兩國勢力不相上下,再打下去誰也佔不了便宜,於是通過談判在1855年達成《下田條約》,條約內容劃分了兩國對庫頁島的管轄區域。但這並非庫頁島的最終命運。

1689年9月7日,中俄兩國籤訂《尼布楚條約》,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領土。當時包括英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承認庫頁島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隨著晚清政府的日益衰敗,1858年和1860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籤訂了《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這兩個不平等條約,逼迫清政府將包括庫頁島、海參崴在內的100餘萬平方公裡的中國領土割讓給沙俄。

自此,庫頁島完全脫離了中國。但在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烏蘇里江以東的赫哲人與費雅喀人,仍全部都不服從俄國政權,而服從於中國政權。

目前,庫頁島被俄羅斯稱為薩哈林島,是俄羅斯聯邦最大的島嶼,屬薩哈林州管轄。隨著俄羅斯對遠東地區的開發,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40億桶,天然氣2.7億立方米,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庫頁島的外國投資在2005年就超過莫斯科,人均收入達到了俄羅斯平均水平的2倍。

庫頁島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與日本只隔著一條宗谷海峽,如果在此建立軍事基地,對日本的壓制將非常明顯。另外,庫頁島還可以作為中國進入北冰洋的天然良港,目前,中國海軍想要進入北冰洋,最近的路線也需要經過朝鮮半島和日本之間的日本海,再進入北冰洋。

這條路線在和平時期沒有問題,但一旦周邊局勢不穩定,中國將很難進入北冰洋。因此可以說,庫頁島如果屬於中國,其戰略地位就相當於我國一條不沉的航空母艦。

相關焦點

  • 中國未收復的領土,中國第一大島庫頁島
    庫頁島,中國第一大島,由於清政府的短視而失去的重要領土,至今未收復。庫頁島風光庫頁島是世界著名的大島,面積7.64萬平方公裡,比愛爾蘭還要大。庫頁島資源極為豐富,不僅地上森林植被茂密,地下還埋藏有豐富的石油、黃金和煤炭資源,沿海地區大馬哈魚產量非常豐富,是世界大馬哈魚主要產區之一。
  • 曾經中國第一大島——庫頁島
    庫頁島在歷史上曾為中國朝代直接或間接統治。1689年9月7日,中俄兩國籤訂《尼布楚條約》,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領土。1858年和1860年,俄國通過《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等條約迫使清朝政府割讓庫頁島。1905年,日本通過《樸茨茅斯條約》獲得庫頁島北緯50°以南區域。1905年和1918年至1925年間,庫頁島全境被日本統治。
  • 美麗富饒的庫頁島,俄羅斯聯邦第一大島。
    庫頁島住於遠東地區黑龍江入海口東南,現在屬於俄羅斯聯邦薩哈林州。庫頁島東臨鄂霍次克海,西臨韃靼海峽,南隔宗谷海峽與日本的北海道相鄰,北臨薩哈林灣,為俄羅斯第一大島嶼。庫頁島,中國舊稱「苦葉」、「骨嵬」、「黑龍嶼」。俄譯名「薩哈林島」,日文「北蝦夷地」,指北海道以北,也叫「樺太島。
  • 原中國第一大島——庫頁島的人口和主要城市
    唐代河北道北部地區,包括庫頁島在內庫頁島曾是中國最大的島嶼,俄稱之為薩哈林島,位於黑龍江出海口的東面,島嶼的東和北兩面臨鄂霍次克海(中國古代稱之為少海或北海),西面隔韃靼海峽(中國古代認為這個海峽屬於鯨海的一部分
  • 中國至今仍未收復的六塊重要領土
    晚清時期,中國遭遇了巨大的磨難,還損失了部分領土,並且至今仍未收回。 一、海參崴,庫頁島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清朝皇室倉皇出逃,尋求和議。
  • 庫頁島——曾經中國最大的島嶼
    現在要是問大家,中國的第一大島是什麼?估計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肯定是臺灣島啦」。可是曾幾何時,中國第一大島並非臺灣島,而是庫頁島。可惜在今天,庫頁島並不屬於我們中國,而是在俄羅斯的領土範圍之內。
  • 庫頁島的前世今生
    大家都知道庫頁島曾經是中國的領土,還是中國曾經最大的島嶼,可現在卻是俄羅斯最大的島嶼!俄羅斯第一大島庫頁島比北極新地島還大庫頁島位於亞歐大陸的東北部,黑龍江入海口的東南,東為庫頁島在歷史上曾為中國朝代直接或間接統治。1689年9月7日,中俄兩國籤訂《尼布楚條約》,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領土。
  • 日本投降後,中國為何沒有收復庫頁島南部?
    眾所周知,庫頁島在清朝本是中國領土。1860年清朝和俄國籤訂《中俄北京條約》,將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領土割讓給俄國。1905年,俄國又將庫頁島南部讓給日本。這樣,庫頁島南部就成了又一塊日本佔據下的中國領土。
  • 曾是中國第一大島,面積是臺灣2倍,被此國佔領後,島民命運悽慘
    庫頁島是中國最先發現和佔領的島嶼,早在漢朝時期《山海經》裡就記載了庫頁島,《後漢書》的《東夷列傳》中,也有這樣的記載:在北沃沮「海中有女國」。中國最早實現對庫頁島的管轄是在唐朝時期,唐政府當時就在靠近庫頁島的大陸出海口設立了貢賦徵集機構,島上的先民不但向唐王朝定期納貢,相互之間做生意,而且唐太宗還加封庫頁島上派出的使者佘志為騎都尉。
  • 此島曾經是中國的第一大島,面積達7萬多平方公裡,如今現狀如何
    在西漢初年的《山海經》中,記載了在庫頁島上的住民是「毛氏」。其中的一句「有毛人在大海洲上」,在這裡指的是居住在庫頁島上的費雅喀人,也就是吉烈迷人。 對於庫頁島,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有什麼印象,因為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庫頁島其實曾是中國的領土,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庫頁島還曾是中國的第一大島!
  • 地圖看世界;庫頁島原是大清帝國第一大島
    東北亞就三個大國,中國、日本及俄羅斯。哪麼誰最早是庫頁島的主人?中華帝國最早是庫頁島的主人,至少在晉代,史書就記載了庫頁島是黑龍江口外的海中島嶼。從隋唐開始,中華帝國就對包括庫頁島在內的黑龍江下遊地區開始行使行政管轄權。
  • 古代中國第一大島—庫頁島,被俄國奪取後,現在成什麼樣了?
    而這造成的結果,雖然有些已經得到了挽回,比如說香港和澳門等地;也有些已經回到祖國,但是卻因為內部問題而兩岸相立,即寶島臺灣;也有些地方已經徹底從祖國母親身體中分離了出去,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庫頁島。想必很多人可能會聽過"庫頁島"這個名字,但卻不知道庫頁島曾經也是中國的,且看下文分解。要說庫頁島,我們就不得不提及中國與俄羅斯前世今生的愛恨情仇了。
  • 曾是中國第一大島,日本偷偷巡視後繪入自家地圖,清政府渾然不知
    曾是中國第一大島,日本偷偷巡視後繪上自家版圖,清政府渾然不知文/讀史觀心眾所周知,我國的第一大島是臺灣,臺灣省的面積3.6萬平方公裡,但其實在上千年的歷史上,臺灣並不是中國的第一大島。庫頁島長期作為中國第一大島存在,直到19世紀中葉,庫頁島被外敵入侵佔領後,臺灣才成為第一大島。庫頁島面積7.6萬平方公裡,位於黑龍江出海口以東,庫頁島名字源於滿語,意為「黑江嘴頂」,俄文叫「薩哈林」,日語稱「樺太」。
  • 此島原本是中國第一大島,比臺灣還要大,清朝末年告別了祖國懷抱
    眾所周知,我國現在的第一大島是臺灣島,但是,在1860年之前,我國的第一大島並不是臺灣,而是位於黑龍江入海口的東南處的庫頁島。
  • 曾是中國第一大島的庫頁島,面積為臺灣2倍,清朝時脫離至今未歸
    01「毛民之國,為人身生毛」,這說的就是我們現在的庫頁島,其實從漢代開始庫頁島就出現在中國的歷史記載中,文中的庫頁島氣候非常炎熱,所以島上的民眾身上的體毛也比較重。元朝時期庫頁島正式被納入我國的國土面積之內,成為我國領土管轄範圍內最大的島嶼,隨後明朝的明成祖朱棣為了加強對庫頁島的統治和管理,特意在島上安排了士兵長期駐紮鎮守。
  • 最無恥的西方列強:侵佔中國大片領土,卻說是在收復失地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在最鼎盛時期,疆域面積達到1300多萬平方公裡。但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被迫與西方列強籤訂條約,失去了大片領土。在這些國家中,有一個堪稱是最無恥的,它宣稱自己是在「收復失地」,那麼這到底是哪個國家呢?
  • 庫頁島:魂牽夢繞的地方,曾是中國最大的島嶼,如今已經回不去了
    90後旅行,只為遇見:中國曾經第一大島嶼,面積相當於2個臺灣省,如今卻成了他國領土中國,作為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古國,從古至今與世界各國一直有著十分友好的往來,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大家總是會因為領土上的問題產生一定的爭端,特別是在清朝初年的時候,雖然當時的中國也是相當強橫的存在,但是因為西方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大大的加強
  • 日本說這曾是中國的土地,第一大島為何成了俄羅斯的東方橋頭堡
    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寶島臺灣是中國第一大島。其實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臺灣都只是「老二」,北方的庫頁島比它大兩倍,然而今天卻成為俄羅斯的東方橋頭堡。庫頁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庫頁島在古代被稱為「毛人國」。根據史料的記載,最遲在公元十二世紀的金朝,它已在中國的治理之下。《金史》中說:「金之壤地封疆,東極吉裡迷,兀的改諸野人之境。」
  • 美麗富饒的遠東第一大島,神奇獨特的庫頁島。
    ,是俄羅斯第一大島嶼。庫頁島位於亞歐大陸的北亞東北部,黑龍江入海口東南,離陸地最近僅8公裡,建有跨海大橋,交通便利。庫頁島俄文,「CaxanNH」,譯名「薩哈林島」。樺,英文,「SakhaIin」,日文,樺太島、「北蝦夷地」,指北海道以北。中國舊稱為「庫頁島」、「北海」、「少海」、「鯨海」、「苦葉",「苦兀」、骨嵬」、「黑龍嶼」、庫頁島名稱來自於滿語,意為「黑江嘴頂」,俄文音譯為「薩哈林」島,也是「黑」的意思。
  • 中國曾經的第一大島嶼庫頁島,為何最終變成了俄羅斯的領土
    但當時的人們只是知道庫頁島的大概位置,對於島上的情況並不清楚。到了隋唐時期,庫頁島才真正開始被中國行政管轄。唐朝建立之後,居住在東北地區的各民族都選擇了歸附。開元十三年(725年),唐朝在黑龍江下遊設置了黑水都督府,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均在管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