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南北朝的北周最像秦朝?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春秋時,秦國在群雄中並不顯眼,但到了戰國,由於秦孝公支持商鞅變法,秦國實力強大起來,成為戰國中的超級大國,並最終統一天下。五胡十六國時,又出現了三個秦國,即前秦、後秦、西秦。尤其是前秦已經統一了北方,但是由於前秦皇帝苻堅在淝水慘敗於東晉,前秦土崩瓦解。不過,前秦雖然國號是秦,卻與秦朝並不相似,而真正與秦朝相似的,是北周。

有人會說前秦不像秦朝,北周也不像,北周也沒有統一天下。北周確實沒有統一天下,但北周卻奠定了之後隋唐統一天下的基礎。有學者提出這麼一個觀點:三個短命王朝實際上是三個長壽王朝的盛世開端,就是秦開漢之先,南北朝的北周開隋唐之先,五代十國的後周開兩宋之先。這話細品確實有道理,宋朝只是周世宗柴榮未竟事業的延續,換了國號而已。同理,隋唐其實也是北周未竟事業的延續,換了國號而已。宇文泰開創了以武川人為主的關隴集團,除了宇文泰本人實際開創北周王朝之外,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都是關隴集團的骨幹人物。楊堅篡北周建隋時雖然對宇文宗室大開殺戒,但宇文泰對隋朝的間接貢獻是楊堅無論如何也抹不掉的。

秦朝和北周都有哪些相似之處?咱們來談一談。一、秦國立國於關西,也就是陝西省潼關以西的廣大地區,包括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西部一帶。北魏末年天下分崩,導致出現了兩個魏國,就是高歡控制的東魏和宇文泰控制的西魏。西魏早期的控制區和秦國早期的控制區基本重疊,秦國定都於關中鹹陽,西魏定都於關中長安。

圖-西安古城二、秦國在關東有五個強敵,就是韓、魏、趙、燕、齊。西魏複製了秦國,而關東的韓魏趙燕齊五國的地盤基本上都在東魏掌控之下。秦國在南方有一個強大的敵人楚國,楚國基本控制了長江中下遊地區。西魏在南方同樣遇到了強大的梁朝,統治者就是那個著名的菩薩皇帝——梁武帝蕭衍。梁朝最強盛時面積大過楚國,大致從今山東省與江蘇省邊界拉一條線往西,一直延續到秦嶺,這條線以南都是梁朝地盤。

三、在戰國初期,秦國實力確實不是很強,東方的魏國、齊國整體實力非常強大,更不用說面積廣大的楚國了。西魏也是如此,在後三國早期,實力最強的是東魏,佔據著肥沃的華北平原,人口最多,經濟發達。梁朝佔據著肥沃的長江中下遊平原,人口同樣多,經濟也發達。西魏和秦國都偏居西北,農耕面積皆不如敵人。四、秦孝公決定變法,放手讓商鞅轟轟烈烈幹一場。商鞅變法極大增強了秦國的國力,這是秦國日後統一天下的根基所在。商鞅雖然得罪了秦惠文王被殺,但「商君雖死秦法在」,秦國以後歷代君主依然奉商鞅之法為圭臬。宇文泰堪稱是秦孝公轉世,他也意識到西魏國小力弱,不變法無以圖存。宇文泰重用能臣蘇綽,頒布了著名的《六條詔書》,涉及了王朝統治的方方面面。西魏日後一躍成為天下第一強國,離開蘇綽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圖-西安鹹陽機場俯瞰五、秦國早期的疆域主要集中在陝西省潼關以西,秦嶺以北。公元前316年,秦國南邊的蜀國發生內亂,同時韓國軍隊又向西進攻秦國。秦惠文王讓群臣商議對策,張儀主張伐韓,而司馬錯主張伐蜀。司馬錯的理由是欲強其國必先擴大地盤,蜀國土地肥沃,財物充足,如果拿下蜀國,就能成為強國,向東擴張就有了後勤保障。秦惠文王最終採納司馬錯的建議,拿下蜀國。秦國最終能兼併天下,四川盆地巨大的造血機功不可沒。梁武帝末年昏庸無道,接納東魏叛將侯景,結果引發災難性的侯景之亂,梁朝統治崩潰,蜀中空虛。宇文泰召集文武商議,他的意思是應該出兵越秦嶺南下,效仿當年秦惠文王取蜀。西魏將領多數不同意,但宇文泰的外甥尉遲迥卻認為應該伐蜀,理由和司馬錯差不多。宇文泰派尉遲迥伐蜀,果然大獲成功。隋朝日後能滅南陳統一天下,尉遲迥伐蜀同樣功不可沒。

圖-秦滅巴蜀六、公元前278年,秦軍南下攻克了楚國國都郢(今湖北荊州),楚國被迫向東遷都。公元554年,西魏軍同樣南下,攻克了梁朝的國都江陵(今湖北荊州),殺梁元帝蕭繹。殘梁被迫將國都定在舊都南京,沒幾年就被大將陳霸先篡了位。秦國能統一天下而北周沒能統一天下的原因,在於秦國有秦始皇嬴政,人生相對完整。而北周的「秦始皇」——周武帝宇文邕英年早逝,如果宇文邕多活十年,也就沒有隋文帝楊堅什麼事了。文:姜狼 圖:衛大將軍

來源:新華號 地圖帝

相關焦點

  • 南北朝最厲害的皇帝,滅掉北齊統一北方,若非早死還能統一中國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又一段大分裂時期,在這段大分裂時期,朝代更替非常頻繁,北方經歷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共五個朝代,南方經歷了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共四個朝代。眾所周知,最後結束了南北朝分裂時期的,並不是在這當中的任何一個朝代,而是隋文帝建立的隋朝,但其實南北朝時期的朝代,北周是有統一中國的實力的,準確來說,是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在位期間的北周。不誇張地說,北周武帝絕對是南北朝時期最厲害的皇帝,若非他死得早,統一中國的必定是北周,根本就沒有隋朝的出現。
  • 南北朝最可惜的皇帝,本來可以提前統一中國,卻突然患了精神病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上承同樣大分裂的東晉十六國時期。雖然南北朝出現過一些雄才大略的皇帝,但這些皇帝因為種種原因沒能統一中國,最終結束近三百年分裂期,並統一中國的是隋朝高祖文皇帝楊堅。在南北朝那些雄才大略的皇帝當中,最令後世覺得可惜的也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他最大的貢獻是滅掉北齊並統一北方,若非北周武帝突然病死,以當時北周的國力,南下滅掉衰弱的陳朝只是時間問題不過,小編個人認為,南北朝最可惜的皇帝還不是北周武帝,而是現在要介紹的這位皇帝。
  • 「南北朝」的實質是什麼?匈奴和漢朝為何不能看作是「南北朝」?
    為什麼同是「南北對峙」的局面裡,有一些情況就會認為雙方都是「正統」,形成所謂的南北朝;而另一些情況就會被認為是朝代更迭的過程。其實,「南北朝」的形成是有條件的,像漢朝和匈奴這樣的對立遠遠夠不上「南北朝」的條件。什麼是「南北朝」?兩者有什麼共同點?無論是「南朝」還是「北朝」,都會出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漢化」。
  • 北周古碑,講一段巴蜀古道的北朝往事
    這是整個長江流域迄今為之已發現的古碑中年代最早的南北朝碑刻,也是已發現的唯一一塊以碑文的形式記錄北周時期史事的碑刻。 時間回到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西魏晚期實際掌權人宇文泰派大將尉遲迥率勇士12000多人伐蜀,連克劍閣、漳州等地,一路所向披靡。即將攻破益州(成都)時,益州刺史開城投降,從此,成都及巴蜀地區歸於西魏統治。
  • 宇文邕本來可以統一南北朝,卻因這件事沒做好,北周只存6年
    周武帝宇文邕是南北朝最有作為的一代皇帝。他不但治理國家很有一套,而且南徵北戰,差點就實現了南北統一。然後,因為他教育出了問題,他一手創建起來的北周王朝,僅過了6年便煙消雲散。他在教育上出了什麼問題呢?(周武帝)周武帝深知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的道理,將嫡子宇文贇立為太子後,深恐他不能勝任皇帝的工作,無法把通過幾代人好不容易發展壯大起來的北周繼續建設下去,因此,他在教育宇文贇上,實行了
  • 北周,北齊,南陳
    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歷史,是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北齊和南陳。當南北朝歷史局面已經進入後期,只剩下三家了,北周,北齊,南陳。這三家,按拳頭大小來分,是這樣的。南北朝速記從東魏到北齊開國起,北齊都處於絕對攻勢,北周(當時還叫西魏)的首位老大
  • (秦朝-隋朝)
    秦朝<鹹陽>簡介:秦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由戰國時代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統一大國,它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 南北朝是怎麼形成的?為何最後又統一
    南北朝是怎麼形成的?為何最後又統一?在歷史上有著很多的朝代,自然就出現了很多的皇帝,在這些朝代中,南北朝也是十分混亂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聊一聊北朝的那些事兒。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南北朝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如果把全國的領土看作是一個圓的話,在三國時期的時候,整個國家就被分為了三份,到了西晉的時候,又把整個國家給統一了過來,但是沒過多久就有五個少數民族把北邊的地盤全部給分割。那麼剩餘的半邊緣自然也就成為了東晉。
  • 魏晉南北朝那些「黑歷史」,你絕對想不到
    所以傳統觀點都認為魏晉南北朝是史上最「黑暗」的時期。其實,想要理順黑暗的南北朝史,關鍵是要了解六大家族。南 北 朝 時 期 的 傳 奇 家 族1、天下第一望族琅琊王家西晉滅亡後,司馬家只剩「五馬渡江」,避難江南。
  • 木海說之南北朝異事,東晉四篡,陳霸業;五六四分,楊堅辛
    故事簡要:四四歸一之南北朝異事本集主演:劉裕、韓信、晉衰帝、孫恩、盧循下集預告:三生三世之文治煬攻(文治武功)四四歸一之南北朝異事東晉四篡,陳霸業;五六四分,楊堅辛;魏分東西,北分周齊1)西晉南遷,衣冠南遷,建立東晉2)東晉四篡,陳霸業:東晉經過宋齊梁陳四次篡位,終成為陳武帝陳霸功業3)五六四分
  • 細數中國歷史上的短命王朝,哪個朝代最有名?哪個朝代貢獻大?
    後梁疆域是五代中最小的,北部約以黃河為界,東至大海,南抵秦嶺淮河,西至關中,但疆界不穩,戰亂頻繁,從建立到覆滅僅存在16年,可以說是典型的「短命王朝」。三、「短命王朝」———北周北周建立於公元557年—覆滅於公元581年,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稱後周、宇文周,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奠定國基,由宇文覺在宇文護的擁立下正式建立,歷五帝,共二十四年。
  • 陳朝:南北朝中實力最弱的皇朝
    陳朝是南北朝中實力最弱的皇朝,與北周、北齊隔長江對峙,最後被隋朝消滅。那麼陳朝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陳霸先徵討侯景自此陳霸先崛起,逐漸成為蕭梁最有實力的人物。二,陳霸先篡梁北周、北齊王僧辯部將王琳在北齊的支持下,佔據郢州,擁立蕭繹孫蕭莊為帝,對抗陳朝。北周扶持的蕭察政權則佔據江陵,反對陳朝。
  • 南北朝建國的年代順序是怎樣的?
    南北朝是從公元420年宋武帝劉裕統一南方割據政權建立劉宋開始,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滅掉南朝最後一個政權陳結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一統,雖然只有短短的不到兩百年的時間,但是朝代更迭之頻繁,民族融合之加劇尤為甚也。
  • 魏晉南北朝:你絕對想不到的超級黑歷史
    所以傳統觀點都認為魏晉南北朝是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其實,想要理順黑暗的南北朝史,關鍵是要了解六大家族。 然而,劉裕的後代卻像那句話說的「爹是一代梟雄,兒子全是無能鼠輩。」劉裕7個兒子,40多個孫子,70多個曾孫,一心一意地互相殘殺,最終同歸於盡,劉宋立國僅六十年。
  • 南北朝的皇族到底有多慘?幾乎每個朝代的皇族都差點被滅族
    南北朝是中國古代史上最特殊的朝代之一。在南北朝,中國的政治制度開始發生了轉變,為隋唐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礎。南北朝結束了魏晉的混亂局面,南北都相對穩定,經濟得以逐漸恢復,人口數量也增長起來。但是,南北朝的政治鬥爭卻是歷朝歷代最激烈的時期之一。
  • 南北朝(中國歷史時期)
    因為南北長時間對立,所以稱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齊、梁、陳等四朝[注 4];北朝(439年—581年[注 3])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等五朝。由於軍權轉移,南朝皇族主要出身於寒門或庶族[2]。初期經濟逐漸恢復,但由於戰略錯誤與北朝軍力強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與宗室為了皇位時常血腥鬥爭。
  • 影響深遠的兵制改革:西魏北周因禍得福,隋唐兩朝由此強盛
    南北朝政權更迭示意圖 東魏及之後的北齊初期,國力強於西魏及之後的北周,雖然高歡幾次出兵西魏都以失敗告終,但高氏一直處於攻勢,也是其實力強大的體現然而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最終攻滅北齊,為隋朝的統一奠定基礎。 北周以來雙方實力對比的逆轉,由諸多原因構成,傳統史家就將此歸於宇文邕的英明有為與北齊諸帝的昏庸無道,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原因則鮮為人知。故而,本文從西魏北周和東魏北齊的兵制改革,試分析雙方局勢變化的制度原因。
  • 南北朝令人惋惜的皇帝,本來文韜武略,卻突然得了神經病
    南北朝令人惋惜的皇帝,本來文韜武略,卻突然得了神經病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的是一個大分裂的時間段,但是同時也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時期,在這個亂世之中出現了很多文韜武略有能力的皇帝,但是這些皇帝卻都因為一些原因最後沒能統一天下
  • 映世菩提跨越千年而來,成都博物館解密南北朝佛像藝術!
    ,聯合了四川、河北、山東、陝西等地,共展出102件佛造像藝術,展現南北朝佛教藝術史上的南北兩地的佛教藝術交流即我們常說的魂瓶。是流行於三國吳至兩晉時期的一種陪葬明器。這類器物主要出現在江浙一帶的高級墓葬中。此罐四周貼塑瑞獸飛禽,腹部則貼塑蛇、龜、鳥等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在魂瓶腹部還有一尊佛像。
  •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簡述——南北朝時代
    南朝—劉宋(420-479)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的第一個朝代,也是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久、疆域最大 、國力最強的朝代。共傳四世,歷經九帝,享國60年。因國君姓劉,為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為劉宋;又按五德終始之說,其為水德,故又稱水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