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尼特羊(也稱戈壁羊),是內蒙古優良的地方肉羊品種之一,屬蒙古綿羊系統中的一類群,在蘇尼特草原特定生態環境中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而形成,形成的歷史悠久。在放牧條件下,成為具有耐寒、抗旱、生長發育快、生命力強、最能適應荒漠半荒漠草原的一個肉用地方良種。1986年被錫林郭勒盟技術監督局批准為地方良種,1997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命名。
蘇尼特羊肉,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和蘇尼特右旗主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兩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錫林郭勒大草原西部,是聞名遐邇的純天然牧場,蘇尼特羊是該旗的主要畜種,所產羊肉,號稱「肉中人參」,具有「鮮嫩多汁,無羶味,肉層厚實緊湊,高蛋白,低脂肪,瘦肉率高,肌間脂肪分布均勻,富有人體所需各種胺基酸和脂肪酸,容易消化」等很多優點,適於製作涮羊肉,曾是元、明、清朝皇宮供品。
蘇尼特羊體格大,體質結實,結構均勻,公、母羊均無角,頭大小適中,鼻梁隆起,耳大下垂,眼大明亮,頸部粗短。種公羊頸部發達,毛長達15~30cm。背腰平直,體軀寬長,呈長方形,尻高稍高於鬐甲高,後軀發達,大腿肌肉豐滿,四肢強壯有力,脂尾小呈縱橢圓形,中部無縱溝,尾端細而尖且向一側彎曲。被毛為異質毛,毛色潔白,頭頸部、腕關節和飛節以下部、臍帶周圍有有色毛。
成年公羊平均體重78.83kg,成年母羊58.92kg;育成公羊平均體重59.13kg,育成母羊49.48kg。該羊產肉性能好,10月份屠宰成年羯羊、18月齡羯羊和8月齡羔羊,胴體重分別為36.08kg,27.72kg和20.14kg;屠宰率分別為55.19%,50.09%和48.2%;瘦肉率為70.6%,70.52%和69.95%。蘇尼特羊產肉性能好,瘦肉率高,含蛋白高、脂肪低,羶味輕,是製作涮羊肉的最佳原料,北京市東來順飯莊涮羊肉用的肉就是蘇尼特羊肉,深受國內外用戶的好評。經過化學成分分析,粗蛋白質含量19.5%,粗脂肪含量3.14%,失水率13.79%,碘價27.96%。脂肪酸的不飽和程度低,脂肪品質好。
肌肉的6種主要脂肪酸,即豆蔻酸、軟脂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的累計組成佔肌肉總脂肪酸含量的93.2%~96.93%,其中油酸和硬脂酸含量最高,分別為48.07%和17.04%。蘇尼特羊肉的各種胺基酸含量較高,特別是穀氨酸和天門冬氨酸的含量比其他羊肉高,正因為這樣,蘇尼特羊肉鮮味濃,味道特別好。
主辦:錫林郭勒日報社
監審:賀玉萍
責編:王大為
編輯:烏雲嘎
校檢:魏子威
投稿郵箱:xlgl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