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一年過去了,迎來了2019年,春季是魚類繁衍的季節,這個時候垂釣效果特好,因為這個時間段魚類繁殖是需要大量的食物來補充冬季損耗的能量。那麼我們在春季初次出釣的時候需要做哪些準備呢?下面是一些職業的老釣魚人做的12條準備大揭秘,我們這些喜歡垂釣的朋友們,趕緊收藏實踐吧,真的挺經典,挺管用的,而且很詳細,很專業,值得推薦。
裝備的準備:
1.春節時垂釣,要準備4米5左右的魚竿即可,調性採用二八調,起魚速度快。
2.魚線選擇主線採用2到3號尼龍線,子線,0.6到1.2左右,為啥不推薦0.4子線?那是電視節目上釣魚大師掌握嫻熟溜魚技巧後用的,普通人1斤的鯉魚一個控制不好就能秒切!
3.魚鉤我們不需要準備太多,一般我們只需要準備,針對特定魚類魚鉤即可,例如在春季時我們調到比較多的魚,就是鯽魚和鯉魚,釣鯽魚我們準備3到4號的袖鉤,而釣鯉魚時,我們準備5號左右的伊勢尼魚鉤即可。
4.一些小的配件準備,例如鉛皮、鉛皮座、八字環、還有那種防止止子線纏繞的一些小工具,還有一些剪線用的剪刀,裝魚的魚護、打窩用的打窩器等。這些就不用再多累贅,都得統統準備好了,還有浮漂,這麼說吧,50以內的和50以上一隻的區別特大,看個人經濟條件吧。
窩料和餌料的準備:
5.窩料準備選擇需要謹慎。春季的釣魚,窩料的價格可能比夏季還要貴,為什麼因為春季的窩料,一般我們都是腥味為主,我們主要可以買一些主要以商品窩料為主,一些玉米麥麩之類的窩料,在春季效果很差,所以我們並不主張。
6.魚餌的準備也主要以腥味為主,然後再搭配1到2種輔助餌料,例如我們常用的野戰藍鯽或者918魚餌,輔助餌料則是速攻2號或者雪花粉,拉絲粉等。
釣點準備:
8.垂釣的釣點準備,我們一般在初春時節,要做好兩手準備,我們在早晚的時候,釣了兩,三米左右的,稍微深一點的區域,反而到了中午時分,則垂釣1.5左右米左右的略微淺一點,因為氣溫的變化,會導致魚類的棲息環境改變,所以我們要早晚釣深,中午釣淺這種較為靈活的方式。
大熊總結:除了做好以上準備外,其他的準備工作我們也需要做好,例如像防止下雨時的雨傘、晚上夜釣時的夜釣燈要及時充電並測試是否能夠照亮、垂釣是必備的乾糧,如麵包、餅乾、火腿等,還有至少要帶2到3瓶水。大熊見過很多釣魚人,長時間釣魚,人自己都餓得像條狗一樣,實在是不值得呀。要做到快樂釣魚。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問一下當地的釣魚人適合當地魚類的魚餌。例如大熊在松山湖垂釣時發現,從漁具店買的鯪魚餌,叫什麼來著?貌似叫什麼幸運7還是啥名字,拿去釣鯪魚,很少有魚上鉤,但是我在這種魚餌裡面加上一半的918腥味餌之後,反正就上魚率高了不少,為什麼我會這樣搭配?其實這也是我問的很多東莞這邊本地人常用的釣法,才知道這個餌料配方。每個地方的魚類不同,可能魚的口味偏好性也有不同吧,釣魚人應該多總結思考,而不能死板的只認一種或2種餌料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