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丨獨家國寶窖池全景美圖,近距離觀看國家級非遺釀酒技藝

2020-08-29 勝藍

你能聽到的歷史,136年,你能看到的歷史,174年,你能品味的歷史,438年,國窖1573。


愛美酒的朋友來瀘州旅遊,都會來看龍泉橋下的國寶窖池。窖池屬於國家級重點文物,加上瀘州老窖酒傳統釀造技藝這個「活文物」,就算買了門票也只能在通道隔著玻璃觀賞。

作為瀘州土著攝影師,近距離拍攝過窖池和釀酒過程,請跟隨我的鏡頭欣賞瀘州老窖雙國寶。

(買票能看到的室外建築一律沒有,只看值錢的,快跟上)


國寶窖池和釀造工藝

瀘州老窖酒,源於明朝萬曆年間(即公元1573年的)的國寶窖池,瀘州老窖也從此開始形成規模釀酒窖池群。在440多年中,這些窖池一直在年復一年的發酵,是我國現存持續使用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原生古窖池群落。美酒之所以是美酒,釀入的是漫長的時間和歲月。


明代小青磚,滿滿的歷史感。


繞過影壁牆,酒香撲面而來。空氣中瀰漫著滿滿的酒分子,估計皮膚都能喝飽喝醉。

瀘州老窖酒釀製技藝工序繁雜,經過精選原料、粉碎、拌糧潤糧、拌糠、上zhen蒸酒蒸糧、摘酒、出甑攤晾、拌曲、入窖、封窖發酵、開窖滴黃水、起運母糟並堆砌母糟等十二道工序來最終釀製成瀘州老窖酒。

這套釀酒傳統技藝, 始於秦漢,經元、明、清三朝,持續傳承六百九十餘年,其口訣、心法、技藝代代口傳心授也已傳至23代傳人。

糟醅拌糧、拌糠


上甑技術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掌握的。

1996年瀘州明代釀酒窖池就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予以保護。這是迄今為止全國釀酒行業裡唯一的殊榮,「國窖」由此得名。

8字窖


遊客通道,只能隔著玻璃觀看聽講解。

瀘州老窖酒傳統釀造技藝在中國酒類行業中享有「活文物」之稱,它是中國釀酒技術和酒文化的一個典型實例,即使是科學發達的今天也難以用現代技術加以替代。

糟醅拌糠


挖糟


上甑師傅手法嫻熟


蒸酒蒸糧


瀘州老窖的原酒釀造技藝流程,主要分為高粱→高粱粉碎(碎糧「4-6瓣」,拌料「深挖低放」)→挖糟→糟醅拌糧、拌糠→糟醅上甑(上甑「輕撒勻鋪」)→蒸酒蒸糧(混蒸混燒「緩火蒸酒、大火蒸糧」)→摘酒(「看花」摘酒),在蒸餾取酒過程中,流出的酒,由於乙醇與香味成分複合酒與水的表面張力不同,不同的酒度(酒精濃度)呈現出不同大小的液珠(俗稱酒花),而且停留的時間長短不同,憑此判斷酒精度數,以掌握取酒時間;掐頭截尾:在蒸餾取酒過程中,最開始的那部分酒稱為酒頭,當酒花從大花變為細花時,單獨摘取剩餘酒度較低的部分,直至流出不含酒度時,摘取部分稱為尾酒。


牛尾巴出酒


遊客通道,酒字飄香



國寶窖池全景圖

瀘州老窖國寶窖池系明代萬曆年間所建,僅存四口,是我國建造最早,保存最好,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麯酒窖池。四口窖池規模相當,呈橫向排列,皆長3.8米,寬2.4米,深2.4米,均為鴛鴦窖,每口窖池內為2個地坑,中間以池幹分開,糧糟發酵時,2個池坑作為一個窖池,以提高容量。窖池內的糟泥經數百年發酵,已產生了數千種有益微生物,不喝窖酒,只聞泥香,就已飄飄欲醉了。






瀘州國寶窖池景區簡介


門票價格:20元

開放時間

9:00-12:00,11:30停止入場;

14:00-17:00,16:00停止入場。


景區地址

瀘州市江陽區營溝頭,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一車間內。

(原為明代瀘州著名釀酒大師舒聚源糟房)



謝謝觀看!

相關焦點

  • 四川瀘州因酒出名,陽江區一景點藏雙國寶,447年窖池群仍在使用
    以獨家擁有 "雙國寶"--物質文化遺產暨全國重點保護文物"1573國寶窖池群"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瀘州老窖酒傳統釀製技藝"為旅遊線靈魂。 1573國寶窖池群,被冠以「國寶」之名足見其不一般。
  • 探訪瀘州老窖國寶窖池,品嘗一口68°國窖1573原漿酒,小編醉了
    這是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自公元1573年建造以來持續使用至今的國寶窖池群。7月26日,小編走進酒城瀘州,開啟探尋神秘國窖之旅,體驗濃香國酒文化。四川省瀘州市有中國酒城之稱,由瀘州老窖廣場、國寶窖池和博物館組成的瀘州老窖風景區,是國家4A風景區,每年接待遊客達10萬人次。
  • 看遍山川,醉戀瀘州美
    (1573國寶窖池群)懂酒的朋友都知道「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全憑窖齡老」,來到這裡能近距離觀看「國窖1573」的釀製過程,觀摩工人們在已有幾百年歷史的「1573國寶窖池群」中採用傳統技藝釀酒,仿佛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踱步至瀘州老窖博物館,領略中國濃香白酒的發展史和館藏各種年代的酒具、酒瓶,見證古時瀘州人民的智慧和釀酒技藝,讓人眼界大開,嘆為觀止!
  • 洪峰過境1573國寶窖池群安然無恙
    今天上午11時02分,洪峰從瀘州過境。小錦第一時間聯繫了瀘州老窖旅遊區了解到,昨晚國窖基地防汛小組徹夜未眠,靜候洪峰過境,全力守護1573國寶窖池群。目前,1573國寶窖池群安然無恙。據悉,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高管團隊親臨基地現場指揮,全力保障防汛應急物資、人力,確保窖池絕對安全
  • 瀘州國寶窖池景區積水 窖池……暫時安全
    【瀘州國寶窖池景區積水 窖池……暫時安全!】8月19日上午,瀘州老窖國寶窖池景區入口處積水超過20釐米,景區廣場和出口道路都被淹了。記者了解到,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就已做好窖池的防汛工作,國寶窖池並未被淹。景區外部出現積水是江水從地下排水系統倒灌入城而形成的。
  • 實拍國窖1573窖池:釀酒行業唯一重點文物,門口四牌子說明其地位
    這就不得不說到瀘州老窖的「國寶窖池」。釀造瀘州老窖的窖池並不位於偏遠的郊區,反而就在瀘州市江陽區的中心之處,大老遠就能聞到濃鬱的酒香,正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古人誠不欺我。這個窖池並不像其他酒廠一樣充滿了各種現代元素,反而是個古色古香的大花園,有點以前釀酒作坊的韻味,但是有一個地方特別顯眼,就是無論是門口的石碑還是室內的匾額,上面都寫著一句話,叫做「天下第一窖」,中國好酒那麼多,為何只有瀘州老窖敢稱「國窖」呢?
  • 「品非遺 遊瀘州」路線推薦:先市醬油+周姚黃粑+油紙傘+瀘州老窖
    「品非遺 遊瀘州」路線第二天第一站為國家級非遺先市醬油圖:小李飛刀「先市醬油傳統釀製技藝」作為中國醬油傳統釀造活化石,於2014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我國醬油行業唯一擁有「雙國寶」的企業。2008年江陽區政府把「瀘州油紙傘製作工藝」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性文化遺產」。
  • 瀘州江陽區、納溪區上榜!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名單正在公示
    咱們江陽區、納溪區4A級景區太多牌子都翻不過來江陽區瀘州老窖旅遊區旅遊區包括國寶窖池和酒業集中發展園區兩大部分國寶窖池位於市區三星街國窖廣場,擁有國家物質文化遺產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73國寶窖池群」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瀘州老窖酒傳統釀製技藝」雙國寶,是瀘州現存歷史最為悠久的釀酒作坊。遊客在此可遊覽79米長的瀘州老窖酒史浮雕圖、幾百年源用至今的瀘州老窖釀酒水源龍泉井等。
  • 四川瀘州江陽區有個特殊的博物館,展示了清代1615口釀酒窖池
    來到瀘州,肯定要來瀘州老將博物館看一看。漫步在博物館內,感受中國酒文化的博大精深,瀘州老窖博物館位於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三星街國窖廣場 1號樓,設立於 1996年 9月,博物館佔地 3 萬餘平米,共有藏品上萬件,年接待遊客可以達到10萬人,看來大家來到瀘州,對於這裡的酒文化都十分感興趣。
  • 正式入選國家工業遺產 「洋河老窖池群及釀酒作坊」成「國寶」
    白酒釀造的「技藝寶庫」洋河古鎮釀酒歷史悠久。據了解,「洋河老窖池群及釀酒作坊」形態保存完整且仍在使用,作為中國白酒文化的典型遺產,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據洋河內部人士介紹,「洋河老窖池群及釀酒作坊」核心物項有:明清窖池,新中國成立初期釀酒廠房,一號酒庫,二號酒庫,地下酒窖;清代和近代陶壇;歷史檔案;洋河酒傳統釀造技藝等。值得一提的是,洋河酒廠的「百年地下酒窖」是洋河酒文化的重要標誌,被業界譽為「白酒的地下宮殿」。而夢之藍中央酒區的「明清老窖池」則是白酒行業最古老的窖池群之一。
  • 國寶窖池:成就五糧液非凡品質和生命力
    「五糧液的釀酒師傅常來我的店裡理髮。」「我煮的燃面,五糧液的釀酒師傅吃了很多年了。」……坐落在宜賓老城區的五糧液長發升釀酒老作坊,周邊居住著很多市民,他們對這個至少652歲的「鄰居」,平常心對待。長發升老作坊裡,五糧液的釀酒工人,守著數百年歷史的「國寶」古窖池勞作,日復一日,用心釀造。
  • 瀘州6個國家級風景區門票7折,滿足這個條件即可
    好消息 即日起 遊客持有目的地為瀘州的登機牌 到我市境內的6個景區旅遊 可以享受門票7折優惠
  • 口子窖窖池群及釀酒作坊:在保護中傳承 在傳承中創新
    近日,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公布,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的口子窖(603589,股吧)窖池群及釀酒作坊位列其中。本次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的口子窖窖池群及釀酒作坊位於口子酒業東關廠區的兩個區域:一處在濉河以東,澮河路以北,沱河路以南,孟山路以西;另一處在沱河路以南,濉溪老城石板街以北,關帝廟巷以東,平安裡巷以西,既包括了釀酒1-3#車間、老城釀酒車間、明清地下酒庫等場所;也包括了釀酒的生產工具,如鍋甑、獨輪車、太平車、酒簍、打糟機、晾糟機等。
  • 五糧液古窖池群及傳統釀酒技藝申遺
    最近,宜賓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正式啟動「明代古窖池群、傳統釀酒技藝」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工作,並希望通過此次申遺項目的啟動,加強對明代古窖池群和傳統釀酒技藝的傳承與保護。
  • 重慶「詩仙太白」古窖池歷經百年 與川酒同出一脈
    此前為人熟知的重慶「詩仙太白」酒其歷史源頭始自1917年,當時萬州人鮑念榮遠赴瀘州,花巨資買下了具有300年歷史的最古老的瀘州溫永勝酒坊的兩個酒窖(瀘州1573國窖群前身)的窖泥、母糟,結合唐代沿襲下來的古老釀酒技藝,創辦了太白釀酒作坊。
  • 來自明清窖池的俠壇酒
    為了使源遠流長的酒文化得以傳承並發揚光大,我用兩年時間,考察了國內上百家酒廠,終於找到了亳州市酒廠的明清古窖池,其結合非遺技藝釀出的酒口感十分柔和,符合現代人的飲酒習慣。 明清窖池,窖泥堪比黃金。
  • 五糧液、瀘州老窖窖池群入選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本報訊(記者 周偉)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二批國家42項工業遺產名單,四川有4項入選,其中有兩項來自川酒——分別為五糧液窖池群及釀酒作坊、瀘州老窖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 醉美瀘州,你想知道的瀘州旅遊資源都在這裡
    過去提及瀘州,我相信瀘州老窖的知曉度大於瀘州這座城市。早年在外求學的時候,能夠找到瀘州元素的內容就是瀘州老窖的宣傳廣告。這些年,瀘州各方面也在快速發展,關於瀘州旅遊你知道多少呢?瀘州,位於四川盆地南緣,川渝滇黔四省市結合部,長江與沱江交匯於此,幅員面積1.2萬平方公裡,轄三區四縣,人口510萬人。
  • 國內首部酒文化遺產保護法規瀘州誕生
    四川新聞網瀘州12月2日訊(記者 嶽東)「中國酒城·醉美瀘州,一座釀造幸福的城市。」這是今年初,瀘州發布新的城市形象定位語。怎樣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與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結合起來?今日,記者從瀘州市人大常委會獲悉,全國首部旨在保護和弘揚白酒文化的地方性法規——《瀘州市白酒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條例》(簡稱《條例》),已於2018年12月1日在瀘州正式實施。這標誌著瀘州在白酒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上有法可依。據考證,瀘州酒業,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發展在新時代。瀘州現已成為全國唯一擁有「瀘州老窖」和「郎酒」兩大全國知名白酒的城市。
  • 茅臺鎮「宋代釀酒窖池」遺址面世釀酒史前推數百年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程曦)4月9日,由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主辦的宋代窖池釀酒遺址發布會在茅臺鎮古鎮酒業醬酒文化紀念館舉行。歷經30多年保護和發掘研究,宋代窖池遺址正式面世。宋代窖池釀酒遺址發布會在茅臺鎮古鎮酒業醬酒文化紀念館舉行據悉,宋代窖池遺址初次發現於1984年7月,仁懷縣中樞區紫雲鄉向陽大隊新街生產隊(今茅臺鎮向陽村街道村民組)支部書記蘭朝江,雨後在自家責任田,一處叫陳家田的「爛田灣」裡,發現了衝刷出來的石缸、石窖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