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嘉興市南湖區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通過打好汙染防治、風險防控、綠色發展等攻堅戰,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等各項措施,全面提升小康社會「生態底色」。
治水方面
在南湖區新豐鎮的恆傑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汙水處理池,記者看到,企業產生的汙水,通過淨化處理後排入市政汙水管道。原先這裡的管道全部是埋在地下的,在南湖區推進「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後,企業對這些管道進行了改造。「我們對所有立面可能存在漏點的管道進行了修復,生活汙水、工業汙水全部明管化處理,這樣便於日常檢查,如果發現問題能夠及時處理。」嘉興恆傑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南湖區共計完成7個工業園區、63個生活小區「汙水零直排」建設,完成印染行業整治9家,完成34個加油站地下油管防滲改造工程,南湖區地表水市控以上斷面Ⅲ類水質比例達到90.91%,為歷年最高。
此外,南湖區還與周邊縣市籤訂了流域補償機制。上下遊兩地政府通過建立河道共巡、問題共商、汙染共治的「三共」機制,定期開展水環境聯防聯治行動,推動各地攜手共治形成常態,切實發揮「1+1>2」的作用。
治氣方面
南湖區建起了嘉興工業園區東區重點區域大氣特殊汙染因子監測站和空氣品質邊界站,全區11個鎮、街道環境空氣品質監測點全部建成投入使用。2020年1-11月,全區空氣品質指數優良率達到87.8%,無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氣,PM2.5平均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
固廢處理方面
南湖區實現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全覆蓋,工業危險廢物利用率達99.07%,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達100%。嘉興市生態環境局南湖分局土壤固廢輻射管理科董韜說:「今年以來,我們進行了多輪的清廢淨土排查整治行動,從源頭上打擊了一批固廢隨意處理、不規範處理的行為,建設了一系列的處置設施,包括小微平臺、一般工業固廢貯存場所等。」
凌公塘榮列省級「美麗河湖」、南湖新區及鳳橋鎮折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垃圾分類實現四分類全域全覆蓋……這些都是「十三五」期間南湖區在生態環境方面取得的成果。嘉興市生態環境局南湖分局副局長羅勇表示:「我們將進一步圍繞生態環境質量,包括環境體系、安全體系,以及進一步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來進一步深化『三五共治』、生態文明創建等工作。」接下來,南湖區將圍繞綠色發展理念,通過「十四五」努力,讓全區生態環境再上一個臺階。
編輯 | 王雯 審核 | 楊貢江 籤發 | 晏利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