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步行街區

2020-12-12 鏡頭背後

老街:無錫南長街在城市建設改造中保留下來,現在成為歷史文化街區的步行街,與城市中心的現代建築遙相呼應,旁邊還有聞名遐邇的古運河,古老的清名橋,南下塘。休閒娛樂的音樂酒吧琴聲悠揚,各種風味小吃滿街飄香,城市中心的消失老字號商店在老街安家落戶,流動的小商小販隨處可見,晚上的老街流光溢彩,人們在老街上走走,遠離城市的喧囂放鬆一天疲乏的身心。

時尚街景:

老街本色

老字號

共享美景

心情之夜

燈光璀璨

風情街

夜市

美食飄香

相關焦點

  • 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南禪寺
    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安靜的小巷。清名橋原路返回,在清名橋 西北 回望。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這條街叫南長街, 無錫 主城區之一的南長區便得名於此。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古運河上的大公橋,也是有歷史了。
  • 無錫夜遊好去處|「今夜梁宵」點亮不眠夜,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釋放...
    近日,在由無錫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濱湖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無錫夜醉美 繽紛悅湖灣」夜遊消費季活動中,評選出首批10家「無錫夜遊好去處」,他們是海瀾飛馬水城、拈花灣禪意小鎮、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融創文旅城、花園裡文化慢生活街區、湖濱路商業街、東方水城團氿夜遊、溪南公館商業街、太湖之星遊覽園
  • 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火爆 「夜經濟」引關注
    在2019無錫國慶旅遊數據報告中,他創辦的莫宅成為「無錫網紅打卡民宿Top1」。無關山水田園,沒有農家野趣,莫宅受到市民遊客青睞的背後,與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著力打造夜經濟不無關係。&nbsp&nbsp&nbsp&nbsp相關數據顯示,國慶黃金周7天,街區累計接待遊客逾245萬人次,收入增長超11個百分點,其中,夜經濟收入佔比達到了2/3。
  • 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夜間文化和消費的長三角樣板
    揚子晚報網16日訊(記者 季娜娜)「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夜間商業業態顯著,體現當地文化和旅遊特色,人氣興旺,帶動旅遊、餐飲、休閒多重消費,形成較好的品牌效應,被評為『長三角夜間文化和消費樣板街區』。」10月15日上午,在湖州舉行的2020長三角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總評榜儀式上,無錫市古運河文化管理公司杜軍總經理的手裡接過一塊沉甸甸的獎牌,上面寫著:長三角夜間文化和消費樣板街區。
  • 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夜間文化和消費的長三角樣板
    揚子晚報網16日訊(記者 季娜娜)「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夜間商業業態顯著,體現當地文化和旅遊特色,人氣興旺,帶動旅遊、餐飲、休閒多重消費,形成較好的品牌效應,被評為『長三角夜間文化和消費樣板街區』。」10月15日上午,在湖州舉行的2020長三角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總評榜儀式上,無錫市古運河文化管理公司杜軍總經理的手裡接過一塊沉甸甸的獎牌,上面寫著:長三角夜間文化和消費樣板街區。近十年夢想堅持,無數次磨鍊,無錫市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終於走向世界旅遊大舞臺的中央。
  • 無錫清名橋古街區重現風華
    江蘇省無錫市南長區近日在京舉行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推介會,重點推介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的傳承、保護、創新、發展及運河文化與申遺等內容。著名文物保護專家羅哲文等出席。清名橋位於古運河與伯瀆港交匯處,跨越運河,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清代多次重修,現存橋重建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該橋系單孔石拱橋,全長43.4米,頂面寬5.5米,高8.5米,橋孔跨徑12米。橋身全用花崗石構築,橋形雄偉古樸,不尚雕飾。清名橋是運河無錫段最具特色的古橋(見圖),是古運河「水弄堂」的標誌。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以古運河為中軸,南長古街和南下塘古弄分列左右。
  • 清名橋古運河
    夜遊無錫清名橋無錫古運河  清名橋古運河水上遊活動於2009年3月25日正式開遊的無錫清名橋古運河景區,位於無錫市中心南端,佔地約44公頃,是市政府重點打造的無錫著名歷史文化保護區。  無錫古運河開鑿最早、保護最好,既是古運河的發源地,又最是古運河文化絕版之地。民居民窯共存、河道小巷縱橫、戶戶碼頭親水、商鋪鱗次櫛比。也正因為此,「水弄堂」兩岸保護規劃從1993年至今歷時16年,前後共進行了6輪規劃編制。專家們在編制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規劃時慎之又慎。   清名橋古運河水上遊主打「運河文化」牌。
  • 無錫清名橋:歷史街區換新貌
    無錫清名橋:歷史街區換新貌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2.22 星期四     緊鄰無錫城南古運河的望湖門,今年一副巨型春聯成了靚麗的風景線,引得眾多遊客拍照留念。穿過望湖門往南則是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大紅燈籠,人頭攢動,年味濃鬱。
  • 第二屆運博會9月3日在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開幕
    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將於9月3日在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開幕。目前,開幕式主舞臺已搭建完畢,千年古運河沿線淨化、亮化、美化工作也已進入尾聲,梁溪區將以一條更美的河、一座更美的城迎接盛會。運博會開幕當晚,國內外的嘉賓將在運河公園乘船穿城而過抵達清名橋,參加開幕式,一路上欣賞兩岸12個點位的實景表演,實現水岸互動。
  • 無錫市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江南水弄堂 運河絕版地
    核心提示:無錫市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位於該市南長區,它以清名橋為中心、古運河為軸線,素有「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之美譽。2007年年底,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性修復工程正式啟動。修復後的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延續了運河的歷史文脈,成為「運河畔的露天博物館」。
  • 無錫最好玩的地方,清名橋歷史街區,典型的江南水鄉
    江南水鄉,在無錫演繹的淋漓盡致,無錫河道多,橋多,溼地公園多。在無錫居住的人們幸福感爆棚,周末不用去其他城市,無錫的景致就引人入勝,黿頭渚、靈山大佛、蠡園這些是無錫的標配,但這些標配卻不是隨時都能去的,在無錫的老城區,一條古運河穿過城市,這裡是吳文化的發源地。
  • 清名橋古街區的江南水鄉之美
    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無錫南長街中心地段,保持著晚清和民國初年的建築風格,屬於典型的江南水鄉古街,低調而素雅,在街區內行走能感受到安靜的感覺。清名橋街區被古運河分為河西和河東兩條街,也有許多無錫特色的小吃、酒吧,附近有南禪寺、無錫博物館、崇安寺等景點。
  • 無錫打造運河文化新品牌 推動歷史文化名街保護
    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之一--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14日下午在北京舉行推介會,重點推介這個街區的傳承、保護、創新、發展,運河文化與申遺,南長區「十一五」發展及「十二五」新藍圖等內容。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江南名城無錫市南長區。
  • 這條街,這座橋,無錫歷史文化的沉澱
    被譽為「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的無錫南長街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是大運河畔典型的江南水鄉。每次到無錫,都會去南長街轉轉,白天好玩,晚上更好看。南長街有著典型的古運河畔江南人家的原生態風貌。街區內有豐富多彩的民居建築,粉牆黛瓦、花格木窗、方磚鋪地、屏門隔斷、前店後坊……一條運河穿流而過,河上船隻緩緩而行,幾乎家家都有水碼頭,很有濃重的江南人家特點。這些都形成了濃鬱地方特色的院落式、竹筒式、獨立式的枕河人家的風格。走在這條溫婉綿長、古色古香的南長街上,讓你能夠感受這是一方清心寧神的心靈歸處。這裡保留了小橋、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
  • 閒逛無錫市區的清名橋古鎮
    這幾天無錫陰冷陰冷的,門都不想出。正好窩在家裡,開著暖氣,整理一下前段時間的照片。國慶節後一個周一的上午,避開人流高峰,我坐地鐵前往清名橋,感受下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悠閒意境。去清名橋交通很方便,小區門口坐一號線,到清名橋站下,騎上共享單車,按照導航的指引穿過一條小巷,眼前豁然開朗,清名橋就在眼前。沿著平緩的石階,踏上清名橋,藍天下枕河而居的運河人家,感受著盛世安寧。過了清名橋,按著路牌指示左轉往塘沽橋方向。小巷遊人稀少,很多店還沒開業。
  • 無錫清名橋的前世今生
    無錫是江南文明發源地之一,全市有近400處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每一個文保單位背後都有不少精彩故事。今天起,現代快報開闢「穿越江南」欄目,帶你回到從前,回味那些老故事。「運河佳絕處,放眼清名橋」。用這句話來形容清名橋一點都不為過。
  • 無錫:將對清名橋古運河景區臨時封閉
    無錫宣傳部官方微信號援引無錫市古運河旅遊度假區景區發展服務中心消息,9月2日至9月3日,在清名橋古運河景區內舉辦大型活動,為加強對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安全管理,保護遊客生命和財產安全, 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根據《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和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決定9月
  • 運河文化因清名橋而生動
    無錫是中國吳文化發源地,也是運河名城。大運河浩浩蕩蕩,穿城而過,為無錫留下了鮮明的運河文化烙印。從3200多年前的泰伯鑿伯瀆到1300多年前的江南運河開鑿,從300多年前「布碼頭」「米碼頭」的興盛到100多年前的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源,從30多年前改革開放的風生水起到3年前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歷經16年6輪規劃論證後的啟動,我們和先輩們共同向過去、現在和將來呈現了一張完美的答卷。
  • 無錫市清名橋街區:江南水弄堂 運河絕版地(圖)
    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據史料記載,3200多年前,泰伯奔吳定居梅裡(今無錫梅村),於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內開鑿了中國最古老的運河伯瀆港,後吳王夫差開鑿無錫古運河,至隋、元時期,伯瀆港、無錫古運河與京杭大運河連通,成為貫通中國南北水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 無錫清明橋,驚豔中國!
    無錫是中國大運河經過的所有城市中,唯一穿城而過的城市。而第二屆運博士會這場盛會讓各地的嘉賓遊客深刻地感受到「運河絕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獨特魅力。今天,無錫的大街小巷很快就布滿了「運河印記」。作為運博會主會場所在地,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沿岸建築修復一新,環境道路整修完善。環城古運河沿線經過運河公園、西水墩公園、體育公園、南禪寺、業勤紗廠遺址、北倉門藝術中心、站前商貿區、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等重要景區景點,串起了無錫運河畔的歷史和現在,成為無錫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又一張靚麗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