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發現王安石父親墓,剛挖到棺槨,王安石36代孫趕來:馬上停手

2020-12-11 歷史戰爭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在文學上造詣頗深,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至今有許多耳熟能詳的詩文存世。他有一首《壬辰寒食》是這樣寫的:「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

這是王安石在1052年為父兄掃墓時寫下的詩句,王安石之父王益只活了46歲,長兄王安仁也是英年早逝,此詩代表了王安石對親人的無限追思。

但王安石的父兄並未葬在家族墓中,相傳是葬在了牛首山,多年以來並未被發掘。直到2009年9月,南京將軍山一個別墅樓盤在建設途中挖掘到了兩塊墓碑,上書「母謝氏永安縣太君」、「四月十日安石以某友故來」等字樣,人們才恍然這裡就是王安石之父的長眠之地。

王益墓被發現時,已經被盜掘損毀得很嚴重,考古學家們都感到非常惋惜,於是開始對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雖然文物所剩無幾,但這次考古對印證歷史有很大的幫助,史載王安石曾邀曾鞏為其父撰寫墓志銘,而王益墓出土的墓志銘正好與《曾鞏文集》中的相吻合。並且在一旁還發掘了臨近的另一座墓葬,經查證就是王安石兄長王安仁之墓。

這邊墓葬發掘工作正熱火朝天,而遠在千裡之外的江西上池村卻也被這個消息驚動了,上池村是王安石故裡,相傳至今居住著王氏族人。2010年清明節,自稱王安石35代、36代孫的上池村民王水清和王新年趕到了將軍山,向考古隊和有關部們提出申請,希望將王益和王安仁的墓葬遷回江西老家。

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王水清還拿出了自家族譜,證實了他與王氏的淵源,並且他還一併帶來了上池村一百多戶村民的聯名信。按照上池村人的風俗,先祖的墓葬是應該回歸故裡、並每年祭拜灑掃的,不應被當做文物來發掘。

南京市文物局負責人則表示,其實在王水清來之前,相關部門已經對墓葬保護問題進行過討論,最終決定以回填的方式保護墓葬。因為王益和王安仁的墓是土墓,沒有磚石保護,作為重要文物只能靠原地回填來進行保存,沒想到半路殺出了王氏後人。

在經過激烈討論後,考古和回填工作都終止了,相關部門最終讓步,同意了上池村民的遷葬請求。2010年4月,以村長王水清為代表的4名村民將先祖的遺骨、棺木殘片、部分墳土還有墓志銘文都迎回了故鄉,並於5月舉行了隆重的遷葬儀式。

多年以來文物和墓葬的發掘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有人覺得是「掘祖墳」,有人覺得是對歷史的研究和對先人的追思。但在這件事上,兩方都展現出了人情味,最終收穫了一個完美的結局。如今王益和王安仁回到了故鄉長眠,上池村王氏後人們也得以安心地祭奠他們的先祖,想必王益泉下有知,亦會對此感到安慰。

相關焦點

  • 南京發現王安石父親之墓,剛開始發掘,其36代後人趕來:快停手
    但王安石父兄並未葬在王家家族墓地中,具體位置由於年代久遠,已經失去準確的信息記載,不過據傳聞稱是葬在了牛首山上;直到2009年,有人在南京將軍山上,發現了兩塊古老的石碑,隨後上報給當地文物局;考古專家根據其上所書碑文,才發現此地竟然是王安石的父親,王益的墳墓。
  • 南京發現王安石父親墓,剛挖一半,王安石36代孫趕來怒斥:快住手
    而根據後世文獻記載,王安石去世400多年後的明朝正德年間,當時有一個叫石巖的太監因為給自己修墓時缺磚,特意拆掉了附近一座古墓,拆到一半時,通過上面墓志銘才發現是王安石的墓。可嘆這樣一位曠古爍今的宰相,死後連墳塋都毀於一旦,著實令人惋惜。
  • 王安石父親墓被發現,專家挖到一半,王安石後代聞訊拿著家譜趕到
    小編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座王安石父親墓被發現的事情,這座墓當時在被工地工人意外發現並且專家在挖到一半的時候,卻被王安石的後人給阻止了,王安石後代聞訊拿著家譜趕到,對專家大喊道:停手,這個事情是怎麼樣的呢?且聽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 南京發掘王安石父親墓,專家剛開挖,王安石後人拿族譜趕來:住手
    而王家經過一千年的歷史滄桑,到現在還有多少後人呢? 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在2009年9月的時候被揭曉了。當時有專家在南京發現了一座古墓,經過年代鑑定後,確定是一千年前的北宋古墓。當時這個古墓有些部分已經遭到了破壞,可能在這一千多年裡遭到了盜墓賊的發掘。
  • 南京偶然發現王安石父親墓,考古專家挖掘一半,王氏36代孫找來了
    導語:南京偶然發現王安石父親墓,考古專家挖掘一半,王氏36代孫找來了在不久之前,南京偶然發現王安石父親墓,考古專家挖掘一半,王氏36代孫卻找來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當時有一家房地產商在將軍山旁買了片荒地,打算開發建成別墅售賣,可是在施工隊施工的時候,他們卻發現了一些不屬於這裡的東西。起初工人們在挖地基時,只挖出了少量沙石,隨後便挖到了大量的墓磚,這讓工人們十分意外,但卻並沒有吃驚太久。
  • 南京出土王安石父親墓,考古專家剛挖到一半,王氏36代孫趕來阻攔
    畢竟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在這裡挖出古墓是很正常的事情,這裡埋葬的大多都是達官貴人或者身份高貴的人。而且在進行挖掘的時候,因為施工方的經驗不夠,已經損壞了陵墓,等到考古隊到的時候,已經判定這座陵墓不具有考古價值,可以進行填埋了,但是在路邊的兩塊墓志銘卻讓考古隊的人立馬停下填埋的動作。
  • 王安石父親墓被發現,專家挖到一半,王安石後代聞訊拿著家譜趕到
    小編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座王安石父親墓被發現的事情,這座墓當時在被工地工人意外發現並且專家在挖到一半的時候,卻被王安石的後人給阻止了,王安石後代聞訊拿著家譜趕到,對專家大喊道:停手,這個事情是怎麼樣的呢?且聽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 南京發現王安石父親墓,專家挖的正起勁,王家後代現身:不準挖
    其實後來的時候王安石之所以能成功,也多虧了他的父親 ,他的父親王益發現王安石自幼聰慧,酷愛讀書,王益認為,與其讓王安石呆在家裡跟著先生學習,不如讓王安石跟著自己遊歷天下,畢竟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也正是他的父親帶著他去巡遊私訪,讓當時的王安石真正的有了見識,了解當地的民生民情。
  • 南京意外發現王安石父親墓,考古專家挖掘一半,王氏36代孫找來了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可不是浪得虛名,地下挖出些什麼很正常,更何況這還是在原本就發現過古墓的將軍山。負責人立刻叫停了工程,隨後上報給相關部門,曾經塵土飛揚的施工現場寂靜下來,很快迎來了一群考古學家。將軍山上很早就有明墓被發現,經發掘可確定是朱元璋義子,黔寧王沐英的墓地。古墓豪華,不僅成為了南京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其中出土的文物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還被保存在南京博物館中,成為了鎮館之寶。有這麼一個大名鼎鼎的墓地緊挨著,這個新的明代古墓自然就被認為只是沐英的家族墓地,不足以讓人花費太多心力。
  • 南京工地挖出王安石父親墓,墓主後世子孫趕來阻止:這是我家祖墳
    說起「唐宋八大家」,相信很多人都可以說起他們的名字,他們分別是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而這八位中稱得上是改革家的僅有王安石,他任宰相期間,主持便發生,史稱「王安石變法」,但是因為守舊派勢力強大,導致變法失敗,最後被罷官鬱然病逝。
  • 南京將軍山出現怪石,考古隊挖到王安石父親墓,卻遭村民聯名制止
    南京工人挖到石板,專家以為是朱元璋義子墓,卻發現與王安石有關文/一休道在南京有一座非常有名的沐英墓,沐英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義子,沐英的家族墓群就在南京的將軍上南京也是許多古代文人喜歡居住的地方,隋唐時期的李白、劉禹錫、李商隱等著名詩人都曾經到南京居住過,還有北宋時期的名相王安石也在這裡擔任過職位,最後定居於此,終老一生,這也就是為什麼王安石祖籍是在江西,但是卻在江蘇南京發現了王安石父親古墓的原因了。
  • 南京發現王安石父親墓,專家挖到一半遭人阻攔,自稱王家後人
    眾所周知南京有著7000多年的歷史文明,地理位置優越,因此南京也有500多年的建都歷史,在南京歷史上留下的文化遺產更是數不勝數。在2009年的一天,南京一處工地正在施工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座古墓,工地的負責人便馬上聯繫了南京的文物局,文物局很快派考古專家來到了現場,趕到現場的考古人員看到古墓後馬上展開了對古墓勘察。
  • 南京發現王安石父親墓,考古隊挖到一半時,後人拿家譜趕到
    2009年,南京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就在修建別墅的時候,挖到了大量的墓磚,考古隊知道後立刻讓他們停止了項目,因為這個地方很有可能 是古代墓葬群。而且他們修建別墅的這個地方離沐英家族墓很近,很大可能是沐英的後代。所以立即進行了修復,考古隊判斷這是一座明代墓葬。但是因為來得晚了,古墓還是被施工隊破壞的很嚴重,已經沒有了考古的價值。準備把墓葬掩埋了。
  • 王安石父親墓被發現,考古專家挖得正興奮,王氏36代孫找來了
    」,最後還成了南京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所以當專家看到這個墓的時候,也就自然認為是明代的墓,不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然而掩埋之時,新發現的兩塊墓志銘讓考古專家改變了態度。&34;難道這是王安石的墓?也就是墓志銘上的「安石」兩個字,才讓專家開始重新審視此墓。
  • 南京發掘王安石父親墓,專家剛開挖,王安石後人拿族譜趕來:住手
    而王家經過一千年的歷史滄桑,到現在還有多少後人呢?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在2009年9月的時候被揭曉了。當時有專家在南京發現了一座古墓,經過年代鑑定後,確定是一千年前的北宋古墓。當時這個古墓有些部分已經遭到了破壞,可能在這一千多年裡遭到了盜墓賊的發掘。為了保護古墓守衛墓中文物,專家開始對古墓進行保護性的發掘。
  • 南京發現王安石父親墓,考古隊挖到一半,王安石後人拿著族譜趕到
    在2009年,南京將軍山附近一家房地產公司開發新的項目,意外發現了一處古代的墓葬。有人報警,並通知了當地的考古隊。考古工作人員來到之後,馬上就叫停了施工項目,並且對墓葬遺址進行了清理。經過年代鑑定後,確定是一千年前的北宋古墓。
  • 專家挖掘王安石父親墓,王安石36代孫趕到叫停!考古家失望離開
    導語:專家挖掘王安石父親墓,王安石36代孫趕到叫停!考古家失望離開一家房地產公司在將軍山建了一組別墅。然而,開挖後,建築工人挖出了許多青石板。當這位負責人知道古墓被發掘後,立即向警方報案。考古學家很快到達了現場。大家都認為應該是靠近王穆英墓的明代棺材。可能是家族的後代。
  • 考古專家在南京發現王安石父親的墓,挖掘一半時,被王氏家族阻止
    早在100到120萬年前,南京就已經有了古人類活動。35到60多萬年前,便有猿人在這裡生活。在同一個地點發現兩個人種,全世界只有南京一個地方,為「人類多地起源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而且還證明了中國人不是起源於非洲。後來的歷史中,南京是六朝古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不少考古專家都來這裡考查,想要發現了解更多有關古人的東西。
  • 南京發現王安石父親墓,考古專家挖了一半,被王安石後人聯名上書
    南京發現王安石父親墓,考古專家挖了一半,被王安石後人聯名上書文/一休道在南京市有一座將軍山,將軍山上埋葬著的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義子沐英的家族墓群,沐英的家族墓群是僅次於十三陵的家族墓園,同時也是南京市的重點保護單位,現如今南京博物館中的鎮館之寶「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就是出自於沐英的古墓中。
  • 南京無意發現王安石父親墓,考古專家挖掘一半,王氏36代孫找來
    即使是今天,他在時光中留下的濃墨重彩也沒有褪掉,時光匆匆流逝,和他相關的一切都散落在時光裡,有的記載在史書上,有的埋葬在土地裡,我們還沒發現。09年,南京市中一家房地產公司修建別墅,地點是將軍山,他們在施工中,發現了很多墓磚,出現這種情況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但是也很正常,畢竟南京是六朝古都,在這裡發現古墓再正常不過了,底下挖出些文物很正常,更不要說是之前就被發現過古墓的將軍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