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雜誌
原標題:市值破千億後平安好醫生深夜換帥,方蔚豪接替王濤
在新冠疫情中大放異彩的網際網路醫療行業,5月15日深夜發生了一個重磅新聞。
2020年5月15日,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平安好醫生」,01833.HK)發布公告:「由於王濤先生的個人原因,董事會決定免去其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執行長職務。」 接替王濤的是平安醫保科技聯席董事長兼CEO方蔚豪。
幾乎同一時間,王濤在社交網絡中發布個人狀態稱:經本人提出,董事會批准,我將不再擔任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和CEO職務。此時此刻,充滿內心的唯有感恩和感謝。並表示,「六年的奮戰,和家庭聚少離多,接下來,我希望多花些時間陪伴家人,多交交朋友。」
一個月前的4月15日,平安好醫生逆市收漲4.43%,報每股94.25港元,市值達到1005.92億港元。當天,王濤在社交網站感慨「千億夢想,真的實現了」。截至5月15日,平安好醫生股價達112.3港元,市值為1199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為1098億元。
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平安好醫生表現亮眼。據央視報導,從疫情發生以來到4月8日期間,平安好醫生平臺的累計訪問人次達11.1億,新註冊用戶量增長10倍。
公司業務蒸蒸日上之時,平安好醫生為何換帥?據《財經》記者從中國平安獲悉,王濤離任確屬被平安好醫生董事會主動免職。對具體原因,5月16日,平安好醫生方面回復《財經》記者,稱「以公告為準」;王濤本人對《財經》記者表示,感謝關注,對於免職原因三緘其口。
王濤的平安「七年之庠」
王濤離職,成為繼3月中國平安副董事長任匯川離職後又一起平安集團內重要人事變動。
外界注意到兩者辭職措辭有所不同。任匯川離職時,中國平安公告稱,任匯川因個人身體原因正式辭去執行董事、副董事長職務,中國平安「接受其辭任請求」。在王濤的離職公告中,措辭是「董事會決定免去其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執行長職務。」
就在平安好醫生這次高層變動前六天,北京雪揚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雪揚科技」)CEO馬劍飛在微博稱「平安好醫生5月8日推出的『健康衛士』產品,惡意抄襲公司安頓產品」,並稱已委託律師向法院提請訴訟,索賠5000萬元損失。
馬劍飛發布微博後,平安好醫生發布公告稱,已關注到有企業在網絡上散布不實言論,聲稱「健康衛士」產品系平安好醫生自主研發,在研發過程中不存在任何侵犯其他公司商業秘密的行為。該產品沒有任何一行技術代碼源自雪揚科技,核心晶片、核心算法也與該公司產品完全不同。平安好醫生同時表示,對於誣衊其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予以強烈譴責,並保留法律追訴的權利。
一位中國平安集團人士對《財經》記者分析,王濤離職應當與「抄襲門」事件無關,平安好醫生高層更迭,是出於該公司發展階段的現實需要。
與王濤同日離職的還有平安好醫生聯席秘書林源。目前尚不知王濤的下一步去向。
王濤離職之前,平安好醫生董事會有過變更,2月28日竇文偉和王文君辭去非執行董事,由林麗君與潘忠武接任。2019年11月至12月,非執行董事李源祥和羅肇華先後離任,其中陳心穎接替了李源祥的董事席位。此次王濤離職後,董事會成員僅餘姚波和蔡方方兩名老成員。
上述中國平安集團人士表示,不同階段用不同的人可以說是平安的一種風格。作為來自網際網路領域的高管,王濤的管理風格非常適合平安好醫生的創業階段。如今平安好醫生已成為市值千億元的上市公司,根據中國平安的「大金融+大健康」的戰略,對大醫療板塊進行整合是當下的重任,那麼「現階段便需要在企業管理經驗更加多元的高管」。
2018年5月4日,平安好醫生登陸港交所。2019年年報顯示,平安好醫生2019年總營收50.65億元,同比增長51.8%;淨虧損持續收窄至7.46億元,同比減虧18%
王濤曾被譽為「中國軟體運營應用之父」,是馬雲早期「五虎將」之一。2004年王濤加入阿里巴巴集團,擔任集團技術副總裁,創建阿里巴巴B2B、淘寶和支付寶技術和運維平臺搭建;2007年晉升為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兼阿里軟體總裁,成功創建中國最大的在線軟體應用運營開放平臺。
他也曾和雷軍搭檔,推出國內第一款大型網路遊戲《劍俠情緣online》,幫助金山軟體成功上市。2003年,時任金山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CTO的王濤,在面對媒體採訪時,用電影《英雄》中的臺詞來形成自己的狀態:「人若無名,便可專心練劍」。當時,王濤在金山公司,排在董事長求伯君與CEO雷軍之後第三把交椅。
2013年受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之邀,王濤加入平安集團,出任平安健康險董事長兼執行長。同時,帶領網際網路團隊創建了平安健康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兼CEO。2015年4月,平安好醫生上線。
2016年5月,平安健康網際網路正式對外宣布,完成5億美元A輪融資,估值30億美元。此次融資同時刷新了全球範圍內移動醫療初創企業單筆最大融資及A輪最高估值兩項紀錄。上線僅兩年時間,平安好醫生已成為當時網際網路醫療領域最大的獨角獸公司。
2017年12月軟銀向平安好醫生追加4億美元投資投資時,據媒體報導,軟銀掌門孫正義做出此決定,「僅僅用了10分鐘」。
對王濤離職,一位早年在中國平安系統工作的金融業人士分析,從以往情況看,如果是來自老平安體系的高管人事調整,通常會在平安系統內部流動,如果是外聘人員通常會選擇離開。
接任者「70後」方蔚豪
王濤的接任者,是方蔚豪。中國平安在官方口徑中認為其在醫療科技方面經驗豐富,「擁有優秀的戰略領導力和突出的業績貢獻」。
網際網路公司與醫療機構的氣場終是不同。醫療堅持「保守、固執、不能激進」,而網際網路的關鍵詞是「開放、創新、探索、激進」。「這兩者的融合,需要創業者好好想想的。」一名網際網路公司總經理說。
「平安內外對方蔚豪評價極高,覺得這真的是一個人才,而且他在醫療條線的管理經驗也很豐富。」上述接近中國平安的人士表示。
2012年8月,加盟中國平安集團的方蔚豪,是一名「70後」,祖籍安徽黃山,生長於北京。
2000年,年僅27歲便被提為中化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曾參與了西太平洋煉油廠項目和金茂大廈項目兩大標誌性工程建設項目。之後,方蔚豪加盟遠東宏信公司任副總經理,帶領11名員工,開創了融資租賃市場的業務模式。彼時,方蔚豪將遠東租賃公司的醫療租賃板塊,按區經營,進行產業細分管理。
入職平安後,方蔚豪參與創建了平安國際融資租賃公司(下稱「平安租賃」),提出「創新租賃2.0」概念,推行個人消費租賃、經營性租賃、租賃+網際網路、產業運營四大模式。到2019年初,方蔚豪出任平安醫保科技聯席董事長兼CEO。
平安好醫生完成自成立以後的首次掌門人更迭後,中國平安集團表示,平安好醫生將在方蔚豪帶領下,抓住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重大發展機遇,「進一步打通平安醫療健康生態圈閉環」。
背靠平安並非長期可持續
與平安集團的關聯交易,是平安好醫生自上市至今都繞不過去的話題,王濤任職期間未能脫離平安集團的內部「輸血」。
在回答《財經》記者關於關聯交易的提問時,王濤在2019年半年報發布會上說:「與平安集團的關聯交易,隨著平安好醫生業務的發展和核心產品的打造,網際網路醫療進入用醫保支付範圍,其佔比會逐年的下降。」
數據顯示,平安好醫生的註冊用戶中,約49.5%來自於平安集團;健康商城內的企業客戶採購,以平安集團採購居多。
2019年年報顯示,在關聯方的重大交易中,其中向平安好醫生購買產品和服務的公司達15家,其中12家公司直接冠以「平安」的名頭,前五名分別為平安壽險、平安產險、平安健康險、平安銀行、平安養老險。
其中,與平安壽險的交易量達14.38億元,約是2018年的兩倍;與平安銀行的交易量約9000萬元,比2018年增長141%。
15家購買平安好醫生產品和服務的關聯方,交易量為22.48億元,遠超2018年的12.84億元。
在大量的關聯交易數據面前,被平安好醫生視為亮點的8.58億元在線醫療收入,黯然失色。2019年,平安好醫生將「家庭醫生服務」更名為「在線醫療」,在此之前,該部分業務的主要購買方是平安集團:2015年至2017年,平安集團對這一業務的貢獻比例分別為100%、100%和97.2%。
一名醫療產業投資人對《財經》記者分析,大型保險公司都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進行布局,平安好醫生對於平安來說有著特殊的使命,平安集團或許將其看做激活沉默的保險用戶、激發二次消費的一種手段。「平安保險每年近萬億元的收入,拿出幾億甚至幾十億來支持平安好醫生,在平安財報上也只會影響小數點後幾位,審計時甚至都體現不出來」。
然而,這種直接輸血式的支持能否持續?一名熟悉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投資人分析稱,網際網路醫療公司都在苦尋全面切入醫療的道路,「如果能靠激活平安保險的沉默用戶來大量盈利,在平安體系內會受到更大的重視;如果平安好醫生無法趟出一條可觀的盈利模式,在經濟形勢不甚樂觀的背景下,來自平安集團的支持力度或會大大減弱」。
「平安集團的客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高淨值客戶,對於平安好醫生來說是永遠不會放棄的一塊肥肉。」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有關聯交易無可厚非,只要在財報中合法披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