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二次疫情壓垮醫院!護士崩潰大辭職,無奈僱臨時工充數

2020-12-20 英國報姐

奧爾巴尼,一家綜合醫院的腫瘤科室爆發新冠疫情,數名護士和患者感染。

紐約州各家醫院的醫療物資庫存都令人擔憂,護士們不得不自行購買口罩。

新羅謝爾的急診室護士,被要求一個人照顧15名病人,12小時換一次班。

全美護士告急,不得不高價僱傭「臨時工」幫忙。

這些故事看起來很熟悉,上半年美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這些都發生了。但誰也沒想到,這些場景仍然在美國發生。

美國第一波疫情還沒結束,第二波疫情就來了。在本周,數天的單日死亡人數都在3000名以上,僅17日新增確診人數就達到了238,189名,而且情況繼續惡化。

在熙熙攘攘的大街旁,醫院大樓裡已經迅速接待了大批新確診的患者,醫護人員們對再次突如其來的危機感到恐慌。

噩夢才剛過去幾個月,怎麼就又開始了?

沒人沒裝備,危機比上半年還糟

"我們在某些方面比疫情開始時更糟糕,"新羅謝爾的急診室護士Shalon Matthews表示,"我們需要人手,需要幫助,需要資源。我很擔心我的病人,我擔心3月份發生的事情,會再發生一次,我們沒有準備好。"

紐約州是第一波疫情時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但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就在這個月,該州的住院人數達到了5月以來的最高值,僅僅本周三就有超過6000人因新冠住院。

原本,經過第一波抗疫的經驗,各大醫院的新冠科室已經改進了治療方法,很多醫院的呼吸機也增加了,死亡率應該會越來越低。而且美國的新冠疫苗也要開始接種了,醫護人員這次還能優先獲得注射,重演春季的慘劇理論上是不太應該的。

但為什麼會這樣呢?經過半年痛苦狼狽的防疫,很多醫務人員都在一線中透支,一些是身體垮了,還有一些是在救助過程中受到了「道德傷害」心理無法承受。

當10月份左右疫情緩解時,醫院已經不需要上半年一樣大量的人力集中在新冠病房了,很多身心俱疲的護士們就都在這段時間選擇休假或辭職。

在第一波疫情最初幾個月,很多醫院為了集中人力,關閉了其他科室,讓醫護人員們支援新冠病房,紐約州還僱傭了3萬多名外地護士。其他形勢嚴峻的州也基本是這樣的策略。

但到了這幾個月,一些州長表示,不打算再繼續這個政策,他們認為這次疫情不會比上次厲害,讓新冠病房的醫護靠自己就夠了。但這隻導致留在這裡的護士們工作量陡增。

急診室護士Melissa Ricketts說,她的同事紛紛累倒請病假後,她周末一個人要照看15個病人。導致一些病人等待的時間很長場面很混亂,更容易出現一些看似微小但致命的操作失誤。

比如,忘了給病人使用大便軟化劑,但有時它們是致命的:一個未被診斷的血栓,或者一個病人在去洗手間的路上摘下氧氣罩,昏倒在地,45分鐘後被發現死亡。

可怕的是,當護士離開不久,疫情就以加倍的速度衝回來,畢竟那麼多人不戴口罩也不願意實行封鎖,很難真的控制疫情。

4月份一名在按摩椅上休息的醫護人員

據統計12月初,紐約州的主要城市新羅謝爾和奧爾巴尼的醫療中心有1000多名員工辭職或離職。而還在崗位上的工作人員們的不滿情緒也非常高。

康乃狄克州一家醫院400多名護士因為缺乏個人防護用品組織了罷工,沒錯,距離疫情大爆發大半年過去了,很多醫院還是不能給護士們配發足夠的口罩和防護服。

幾周後賓州也開始因為同樣的原因士氣低沉。上周加州的多個醫療機構也被爆出不給一線人員配備足夠的口罩,但加州icu的使用量已經超過了85%。

紐約州的重症監護室護士Fitzsimmons表示,周圍的同事們都非常不滿。醫院甚至跟他們說,用過的N95口罩不要扔也不要標上使用過的記號,這樣去消消毒還能反覆使用20次。

6月時堪薩斯州護士展示用塑膠袋當防護服

他們從夏天開始用的一直都是這種「二手」口罩,不知道消毒程序到底是什麼,反正他們收到口罩時常常發現口罩被洗變色,變形了。

Fitzsimmons表示現在還在新冠病房崗位上堅守的護士們,完全是出於職業道德,不忍心拋下越來越多的患者。其實這幾年美國的護士因為薪資待遇較差,崗位一直面臨著人員流失,而新冠加速了很多人的離開。

當護士們大批離開,醫療護具還是達不到水平的同時,全美正有10萬新冠攜帶者接受著住院治療。這個數字等於,兩座最大的超級碗承辦體育場的可容納人數;或者是往年四到七月美國流感住院人數的兩倍。

接受《紐約客》採訪的許多護士說,現在的負荷比今年春天時還高。目前美國至少有一半州面臨著員工,尤其是護士短缺。

阿肯色州、密蘇裡州、新墨西哥州和威斯康辛州等州超過三分之一的醫院人手不足。至今,本該至多照顧兩名患者的重症監護室護士,仍然需要同時照看最多4到8名病人。急診,外科的忙亂程度也差不多。(第一波疫情時很多外科醫生和護士被調去新冠病房)

由於人手實在不夠,北達科他州竟然還下令讓無症狀感染新冠的醫護人員繼續上崗。這還不是某家醫院宣布的,是北達科他州州長Doug Burgum發布的官方信息。

被感染的醫務人員們的身體會不會受威脅暫且不提,在口罩都不夠的情況下,讓已經感染的醫護人員繼續上崗,醫院中有大量的易感人群,那醫院不就變成無底洞「毒窩」了?

上個月底,紐約州護士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奧爾巴尼醫學中心的腫瘤科爆發疫情,導致8名癌症患者感染,14名醫護人員中招。

該科室3名逃過一劫的護士在接受報紙採訪時說,其實他們很快就發現了第一個核酸檢測為陽性的患者,但是醫院的處理也並不積極,這個已經感染的病人就在原來的病房裡和其他病人、醫護工作者共處了1天,才被送到其他病房隔離。

"我被摧毀了,"一名被感染的護士說,"我們的道德準則告訴我們不該明知道有問題還造成更多傷害,但醫院這麼要求,我們只能這麼做。"

因這一事件抗議的護士們

事後,爆發疫情的科室病房也沒有被充分清潔。醫生護士們就在明知道自己和患者都很危險的情況下繼續工作。他們在爆料時還要求媒體進行匿名處理,因為私立醫院很可能因為他們說了實話就辭退甚至報復他們。

話說回來,醫護人員們面臨大危機,對病人也沒有好處。研究認為一名護士需要照顧越少病人的醫療機構,死亡率和其他不良後果也會較小,反之則更多。

但這麼多護士辭職休假,美國上哪兒去找人填補巨大的人力空缺啊?這就導致國家大量依靠一種特別的行業「旅行護士」(Travelling nurses)。

高價僱傭臨時工,病房矛盾加劇

「旅行護士」指的是不在某醫院長期工作的護士,美國大約有五萬人左右。他們通常由公司派遣到有更多人員需求的醫院做臨時工。

無論醫院大小,在城市還是農村,在中部還是東部,旅行護士們都會去做幾個星期的幫工。就有點像日本的「派遣員」的意思。

今年全美醫院徵召旅行護士的地點、數量變化,其實就是個活脫脫的新冠疫情動態圖。一家派遣公司的老闆介紹,春天的時候訂單一下猛增,那時候主要是需要能在ICU和急診工作的護士。

夏天訂單量仍然很高,但需要的更多是外科人員,因為年初為了抗疫,骨科的手術基本都推遲了,夏天需要動手術的專科恢復營業,護士們卻不是辭職了就是還沒從一線回來,只能找臨時工幫忙。

現在疫情又爆發了,對旅行護士的需求「也像瘋了一樣」,而且本來挑剔的醫院變得越來越不挑。以前他們會對一個護士的資歷和專長再三考察,要求選用完美的護士。

「他們現在直接說,隨便誰,趕緊來,有人就行,趕緊的,誰知道我們之後需要什麼人。」急得慌不擇路。

但派遣公司對於現在的情形也愛莫能助,他們的僱員被「扣」住了。

以前旅行護士的流動性是非常大的。在正常情況下,這些臨時護士們只會在一個地方最多呆13周,這是美國女性的產假時長,他們以前大都是去接替休產假的同行的。

但是今年醫院要求延期臨時工合同的請求增長了三倍。大家都怕沒人用,於是請到外援的醫院就死守著不放人。

但問題是,大部分選擇以旅行護士為職業的人還有些特殊。旅行護士一般就是兩種人:

一種,非常年輕,剛拿到執照。所以想要通過多去幾個醫院學習,多去幾個科室積累臨床經驗。

另一種,就是快退休的年邁護士。孩子都長大離家,固定工作壓力比較大。他們就選擇去不同的城市工作賺些外快,順便旅遊。

可其實這兩種人都不是現在美國抗疫一線的最好人選。沒經驗的撐不住,年紀大的容易被感染。所以旅行護士被派遣到疫區面臨著遠超他們承受範圍的工作量。

Solesbee是名德州的老年臨時護士,從業27年。他和同是護士的妻子去年被派送到另一個城市的醫院工作,結果一直沒走成。最近幾周兩個人一把年紀每天要輪班12小時或更多,有點吃不消。

另一邊,由於旅行護士供不應求,大醫院為了保證人手,不惜抬高價格僱傭臨時工。去年旅行護士的薪資是每小時75美元左右,現在一些城市已經開出了三倍的價格。

這些價格甚至遠遠高於醫院的固定員工。這導致兩撥人在一起工作時,固定員工的不滿情緒激增。

派遣公司的老闆表示,就算願意給錢,現在公司也很難再有空閒的人了。但為了做生意,只能拆了東牆補西牆。把出價低的醫院的護士調到出價高的醫院去。

那資源就會全部集中在幾個大城市的大醫院。資金不夠的小醫院,就算是疫情更嚴重,也無法得到他們需要的幫助。

「我們已經快完蛋了。」

快退休的旅行護士Solesbee結束了12個小時的工作,在酒店倒頭就睡(臨時工很多只能住酒店或租房),當他每天醒來,卻發現路上很多人仿佛當新冠不存在一樣,與他活在兩個世界。

「我希望他們來看看我的工作」

前幾天晚上,他坐在一個垂死的新冠患者身邊。這個男人沒有家人,沒有任何遺言或告別就將離開這個世界。Solesbee只能握住男人的手,聽著他的粗重的呼吸聲斷斷續續,胸膛一起一伏。

最後,那聲音停了下來,心電圖變成了一條直線。Solesbee匆忙站起來趕往另一個病床,夜還很長,還有很多病人需要他....

相關焦點

  • 大阪市疫情專科醫院「難以支撐」 護士14人辭職(附詳情表)
    正在迎接送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情形=攝於8月7日(由大阪市立十三市民醫院提供)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急劇增加,各地醫療體制日漸窘迫。在日本首家疫情專科醫院·大阪市立十三市民醫院裡,因醫生和護士接二連三辭職導致沒辦法按計劃接收疫情患者,需接受其他市立醫院等的醫生和護士支援派遣來救急。十三市民醫院是原本擁有18個診療科的綜合醫院。緊急事態宣言下的4月14日,市長·松井一郎表明將把十三市民醫院改為疫情專科醫院。將其定位為「防止醫療崩潰之要塞」。
  • 日本疫情急劇反彈,醫生護士紛紛臨陣脫逃,疫情定點醫院難以支撐
    據日本媒體報導,在日本國內首家疫情專科醫院,位於大阪的市立十三市民醫院甚至已經無法正常接收確診患者。 報導稱,導致該院無法按照計劃接收疫情患者的重要因素就是,近期這家疫情專科醫院的醫生和護士接二連三辭職。由於辭職人數太多,大阪市立十三市民醫院甚至需要市內其他市立醫院馳援,緊急調派護士和醫生前來救駕才能維持運轉。
  • 超負荷承壓,大邱、慶北護士告急:一定點醫院16名護士辭職
    據《韓國時報》報導,大邱政府和衛生官員2日表示,由於感染者人數不斷增加,已長期超負荷工作的當地醫生、護士和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疲憊不堪,已有一些護士集體辭職,造成了大邱及其鄰近慶尚北道的護士短缺的局面。報導稱,韓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指定專門接收新冠病人的醫院——慶尚北道的浦項醫療中心的100名護士中已有16名於上周離職。
  • 韓國16護士因疫情辭職?青瓦臺為她們說了公道話
    【文/觀察者網 李煥宇】在韓國新冠肺炎疫情源頭之一的慶尚北道,有16名定點收治醫院的護士因個人原因集體辭職?最近,這樣一則新聞驚動了青瓦臺總統府。《中央日報》在3月1日報導稱,因下班晚、難以照顧孩子等原因,慶尚北道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浦項醫療院的16名護士不顧醫院挽留,要求調到其他醫院工作。但在3月2日,青瓦臺將這則報導列為典型造謠中傷事件,指出當事護士們的辭職是此前就已經定好的。
  • 疫情導致獎金減少,東京一醫院400名護士集體辭職
    據日本富士電視臺13日報導,日本知名醫院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醫院決定扣發全體員工今年夏天的獎金,截至目前該院已有至少400名護士申請辭職。主要原因在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就診和住院患者人數減少,但為了防止新冠病毒擴散,各醫療機構的開銷又在增加。醫療機構削減獎金的情況在東京、大阪等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較多的大城市尤為明顯。日本醫療聯合工會指出,「很多醫務人員冒著感染新冠肺炎的危險工作,如果醫療機構的經營困難持續,到了冬天,預計將有更多醫療機構下調獎金,屆時將會有更多人申請辭職。
  • 美國疫情凜冬迎來黑暗!醫院放不下病人,火葬場因過度使用而崩潰
    負擔過重的美國醫務人員,集體抗議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美國急救協會在給美國衛生和公眾服務部的信中說,911急救系統瀕臨崩潰,由於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惡化,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難以持續。據《大西洋月刊》援引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的數據,在美國有19%的醫院表示,他們面臨著醫護人員嚴重短缺的問題,另有22%的醫院表示,他們將在下周面臨同樣的問題,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情況下,大量醫療物資短缺,許許多多的急救人員在工作中被感染新冠病毒,離開工作崗位導致醫院運營困難。
  • 美國11州成重災區!護士崩潰:我太難了!鍾南山連線美專家後透露這些...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85840例,死亡病例為1296例。 美國目前已成為全球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 紐約州的疫情最為嚴重,當地確診病例已接近4萬例。 位於紐約州的紐約市更是被視為美國疫情「震中」,確診病例超過23000例。
  • 一家醫院400多名護士請辭,日本醫院成新冠感染重災區!
    日本約317家醫療機構報告院內感染,共發生院感690次,平均每天6.63次。昨日(7月13日),日本富士電視臺報導,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醫院已有400餘名護士申請辭職,這可能導致醫院難以應對新一波的疫情......是的,一度趨穩的日本新冠肺炎疫情,又出現持續增長勢頭。
  • 確診人數超越湖北,醫院慘狀令人崩潰,疫情之下的紐約,比世界大戰...
    這並不是最終數字,美國專家曾預測美國疫情的最終走向:「或將出現20萬的死亡病例,百萬人或將感染,疫情持續至7月。」毫無疑問,美國已經成為疫情的新「震中」。目前,美國國會、國防、白宮、警察局,均有感染新冠病毒人員。
  • 美國新冠住院患者人數創紀錄,醫護人員幾近崩潰...
    同時,路透社的最新統計顯示,到11月19日,有近7.9萬名美國新冠肺炎患者在全美各地的醫院接受治療,為疫情暴發以來最高紀錄。美國醫療系統超負荷運轉 醫護人員幾近崩潰△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隨著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斷惡化,全美多家醫院已經在超負荷運轉,很多醫護人員都表示,他們已經精疲力盡,幾乎處於崩潰的邊緣。
  • 韓國16名護士因疫情集體辭職?真相是……
    來源/環視頻 製作/喬炳新【環球網報導 記者 丁潔芸】韓國一家醫院被指定為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後,16名護士因太累集體辭職?近日,這一消息在中韓網際網路上流傳。不過,這一事件2日出現反轉。韓國紐西斯通訊社2日報導稱,這些護士並非因為疫情而辭職,他們早就計劃在一二月份辭職。疫情突然來臨後,他們還延遲了辭職時間,甚至有人現在仍奮鬥在抗疫一線。今天,青瓦臺方面也作出回應稱,對這些人的辛苦被貶低而感到遺憾。此前,有韓國媒體報導稱,韓國慶尚北道浦項一家醫院被指定被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後,醫院的16名護士為了逃避緊急工作而集體辭職。
  • 「我們正處在崩潰的邊緣!」疫情重壓之下美國醫護集體發聲
    「我們正處在崩潰的邊緣!」美國救護車協會(American Ambulance Association)主席Aarron Reinert在給聯邦衛生官員的信中寫道。新冠疫情的不斷惡化導致美國的急救系統陷入了超負荷運轉的困境。
  • 美國住院新冠病人逼近8萬,護士:戴上口罩吧,我不想在醫院見到你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累計確診人數突破1142萬、死亡人數超過25萬、新增確診數仍高達每天十幾萬……美國新冠疫情已瀕臨失控。 眼下,全美各地的醫院都面臨超負荷運轉的艱難處境。精疲力盡的護士們,一邊冒著感染風險照顧新冠患者,一邊對仍不願採取防疫措施的美國人苦苦相勸:「戴上口罩吧,我不想在醫院見到你。」
  • 每5分鐘死一人,紐約「疫情」告急,希臘教授披露美國醫療現狀
    據北青網消息,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新冠肺炎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日前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高達383256例,累計死亡12021例。而美國也因此成為了目前全球確證病例數最多,死亡病例總數排在第三的國家。國際大都市紐約,是現階段美國疫情現況最嚴重的地區。
  • 醫院裡看到的都是年輕的護士
    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在醫院很少看到年紀大的護士,這是為什麼呢?是不是醫院只招年輕護士?那些年齡大了的「前浪」去哪了?!第一是能留在臨床的人比例很低,第二是其臨床經驗可以留下來做「機動隊」,遇到護理難度大或實習護士搞不定的事(如難度較大的穿刺),這時候臨床的老護士就是化解危機的「神兵」。
  • 《時代周刊》最新封面給美國2020打上紅叉,系史上第五次出現這個標記
    不堪重負 美國醫護人員集體發聲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日前美國急救協會在寫給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的信中稱,全美911急救系統已處於崩潰邊緣。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惡化,許多急救人員在工作中感染新冠病毒、離開崗位,運營難以為繼。
  • 吃飯睡覺打豆豆醫院版:廣東男子心情不好捶打護士3分鐘
    醫院裡也有豆豆,就是護士。小護士,小企鵝,帶小字的,自然都是不受尊重的。不少護士挨打挨罵,也不需要理由,和上面的笑話類似,不少就是心情不好。比如疫情穩定後,護士從天使又變成了狼外婆。4月7日,廣東兩個護士被打,嫌疑人梁某交代,打護士的原因是因為心情不好,護士沒顏色:其在醫院治療期間,由於不滿護士責怪其損壞探熱針,一時衝動便毆打了護士。吃飯睡覺然後以打護士為樂的,也不光患者:一行業。醫療行業對護士充滿歧視,護理行業也是,甚至新聞出版部門都歧視護士。
  • 美國華盛頓大學預測:美國未來一個月可能新增11.5萬例死亡病例
    統計數據顯示,美國上個月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高達76580例,創下疫情暴發以來單月新增死亡病例數最高紀錄。而美國公共衛生專家普遍認為,美國疫情的「真實面貌」可能更為嚴峻——特別是歲末年初傳統節假日期間各地報告系統不健全,數據可能有積壓,節後將可能看到美國新冠肺炎發病率、病亡率等有較大增幅,「更糟糕的還在後頭」。
  • 疫情下的東京:瀕臨「醫療崩潰」
    其實,身體狀況不好是安倍辭職的很好的藉口,畢竟,他在2007年就是由於潰瘍性大腸炎病情惡化而辭職的。自4月7日日本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以來,日本首都東京都一直處於日本新冠疫情的「重災區」。4月以來,日本疫情逐日加重,人們對東京「醫療崩潰」的擔憂也與日俱增。7月以來,東京都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幾乎一直保持在三位數,8月1日達到472例,為疫情發生以來最高。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7月中旬把疫情警戒級別提升至最高級。
  • 美國加州醫院已不堪重負 從業40年護士稱「最糟的一次」
    目前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持續嚴峻,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了兩百萬。加州洛杉磯縣衛生部門官員說,洛杉磯縣現在每10分鐘就有1人因新冠肺炎死亡。當地眾多醫院早已不堪重負。有加州醫護人員表示,這是她從醫40多年以來面臨的最糟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