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之寮國篇(3個)

2020-10-19 樂樂龍飼養員

Lao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1琅勃拉邦的古城 (1995)

2佔巴塞文化景觀內的瓦普廟和相關古民居 (2001)

3川壙巨石缸遺址-石缸平原(2019)


1   寮國琅勃拉邦的古城 (1995)

Town of LuangPrabang

琅勃拉邦的古城反映了19-20世紀歐洲殖民者建造的傳統建築與城市結構相融合的風格。它獨特的鎮區保存十分完美,表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傳統的融合。琅勃拉邦古城,位於寮國北部的琅勃拉邦省南康河與湄公河匯合處的半島上,距離萬象大約有500多公裡,其海拔高度為300米。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琅勃拉邦古城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琅勃拉邦也稱「鑾佛邦」,是寮國的古都和佛教中心,現在是琅勃拉邦省首府。琅勃拉邦的意思是「勃拉邦佛之都」。勃拉邦佛是一尊高1.3米的金佛,據傳這是公元13世紀柬埔寨國王將公主嫁給寮國國王時的嫁妝。此後,這尊佛像一直作為「王國的保護神」,珍藏在市內一座古塔中。

琅勃拉邦是寮國現存的最古老的一個城鎮。對於這個城鎮的大部分歷史而言,它一直都是國王的寶座所在地。1563年,國王塞特哈蒂拉特將政府遷移到萬象,當時,琅勃拉邦作為王國的首都,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了。然而,在其成為首都的最初600年的日子裡,它的統治領域並不大,後來,在法·恩古姆王子的統帥下,琅勃拉邦的面積才得到了最充分的擴大。如今這個小城鎮有大約20,000居民,是個美麗的小城,坐落於一個高聳的多巖石山脈的山腳下、湄公河的岸邊,整個城鎮充滿著一種浪漫氣息。雖然這個城鎮已經有好幾個世紀的歷史了,但是其中的絕大多數建築物並不十分古老。城鎮充滿浪漫氣息的主要原因是:城鎮周圍是一望無際的大森林,當地居民將它們大量用做建造房屋的原料,隨意管理這些樹木。

琅勃拉邦成為一處遺址,有20多個佛教寶塔,其中包括普寺,據說佛的足跡就在這兒。普拉巴斯努阿佛寺以有著一個三米長的佛的「足跡」而聞名。這些佛的「足跡」也出現在東南亞的佛教國家中。通常,佛的足跡都有著高度的裝飾,依稀顯出足跡的輪廓。它們是用來表明佛曾經到這兒講過經的,所以人們對這片地方很是尊敬。普寺山南部的寺廟其實是一個老寺廟的複製品,最初的老寺廟建於1513年。雖然樣品寺廟是1898年才建造的,但它展現了中世紀寺廟的氛圍。這個寺廟中珍藏著無數的藝術珍寶。普寺山脈正好位於琅勃拉邦的中部,瓦宗寺位於這座山的頂部,建於1804年,公元18世紀,許多其它佛寺也相繼在山上繁榮起來。要想參拜瓦宗寺,遊客們將不得不從普寺山繼續向上爬328個階梯,山頂上風景異常美麗,令人嘆為觀止。

在這個城鎮的漫長歷史過程中,它經常被徵服,被夷為平地。這個城鎮也經常成為有敵意的泰國人和越南人的破壞目標。在侵略後,戰爭毀壞的許多建築結構得到重新建設,其中有一些建築一再被重建,重建成跟入侵前大致一樣的建築外貌。儘管有些建築已經不復存在,但是經歷過許多世紀的古建築還是在悄悄改變著這個城鎮的面貌,展現著琅勃拉邦的獨特魅力。對於這一點,城鎮內外的無數佛寺便是魅力所在。直到1975年共產主義者奪取政權後,國家博物館--正對著城鎮巖石的建築物--才不再是國王的王宮。這幢建築物的歷史並不悠久,是於1904年建造成的,但是它蘊藏著特殊的藝術風格。然而,人們欣賞到的只不過是博物館內最重要的藝術珍品的複製件,比如一個稱作普拉邦的一個小佛像。據悉,城鎮的得名就來自這個小佛像,Luangcapital(首都)的意思,Pra(普拉)是holy(神聖)的意思。這樣,LuangPrabang(琅勃拉邦)正好可以翻譯成為「CapitalofHolyBang」(聖邦首都)。原有佛像的80%都是金子製成。佛像高達83釐米,重約50公斤。據說,它是基督紀年的第一個世紀裡製造於錫蘭(印度以南的一個島國,現已經更名為斯裡蘭卡)。公元11世紀,佛像一直保存在吳哥(柬埔寨的古都),直到後來,寮國國王法·恩古姆娶了高綿國的公主之後,這尊雕像也隨之一併帶到了琅勃拉邦。當國王塞特哈蒂拉特將萬象作為寮國的首都時,他帶走了那兒的雕像。1779年,這尊雕像又被暹羅人搶走,於1839年又將雕像歸還。這尊雕像業已成為寮國佛教最重要的聖物。

站在城中央的普西山上放眼望去,低矮的民房中間,鱗次櫛比的高大佛堂與佛塔構成了起伏跌宕的城市天際線;即使是街上行人,也有將近一半都是披著橘紅色長袍神色謙和的僧侶。千百年來,江水從未減慢過它匆匆的步伐,青山從未更改過自己秀麗的容顏。琅勃拉邦,也在自己的節奏中冷眼端倪外面世界的嘈雜變化。也許她不需要跟隨外面的步調,不需要適應千變萬化的現代世界,作為一個古都,她所需要堅守的就是亙古不變的傲氣與深沉。正因為這份沉澱與悠然,琅勃拉邦是一個見證永恆的不二選擇

和當地居民一起體驗布施,200710月中旬,正是當地的「開門節」,每家每戶都在為節日做準備,寺廟也如此,小和尚們都忙著扎船、飛機等祭祀用品。在琅勃拉邦人們趕上了天晨「和尚隨街化緣」場面,清晨6點,住在酒店的遊客就被寺院的鼓聲叫醒。一些起了床的遊客稱,這就是琅勃拉邦古城裡最好聽的鬧鐘,選擇住進古城,也是希望早上能聽見這樣的聲音,鼓聲一響,酒店的房間開始慢亮起,遊客們裝扮好自己,出席每天清晨6點風雨不改的化緣。一行5人,早早佔據了一個最好的位置(聽說平常這裡是和尚出入最頻繁的地方),大街上已經擠滿了遊客。人們迅速準備好布施的用品,如糯米飯、粽子等食物,這時的街頭還沒有亮明,朦朧中到處是居民跪地的場面,他們在等待心中的佛到來。隨著天空漸漸明亮起來,僧侶也開始從遠處赤腳無聲地走來,一抹抹橙黃的袈裟鋪成清早豔麗的風景,成群結隊的布施者跪在地上,貢品是一些糯米飯糕點等。布施者當中主要是當地居民,當然也有很多旅遊者參與在其中,一些攤販也深諳這是做生意的好時刻,挑著扁擔售賣施品和出租最佳的布施位置。走了一條街,很多僧侶的缽盂漸漸滿了起來,他們有的開始由受施者的角色轉換成布施者,把一些化來的東西又施與街上衣衫襤褸的小孩。

相關焦點

  • 世界遺產之波赫篇(3個)
    世界遺產之波赫(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篇(3個)Bosnia and Herzegovina1莫斯塔爾舊城和舊橋地區 (2005)2邁赫邁德·巴什·索科羅維奇的古橋 (2007)3
  • 世界遺產之克羅埃西亞篇(10個)
    世界遺產之克羅埃西亞篇(10個)1布裡特威斯湖國家公園 (1979, 2000)2斯普利特古建築群及戴克里先宮殿 (1979)3杜布羅夫尼克古城 (1979, 1994)4歷史名城特羅吉爾 (1997)5
  • 世界遺產之以色列篇(9個)
    世界遺產之以色列篇(9個)Israel1阿克古城 (2001)2馬薩達 (2001)3特拉維夫白城——現代運動(2014)9貝特沙瑞姆大型公墓—猶太復興中心 (2015)1 以色列阿克古城 (2001)Old City of Acre阿克是個有城牆的港口城市
  • 世界遺產之喬治亞篇(3個)
    Georgia1巴格拉特大教堂及格拉特修道院(1994)2姆茨赫塔古城(1994)3上斯瓦涅季(1996)1   喬治亞巴格拉特大教堂及格拉特修道院(1994從其文化發展,可追溯自極早的青銅器時代,當時各部落業已形成,青銅器之製作技藝出現後,不同部落間方開始正式交流。喬治亞是一個有特殊文化的古國,在黑海沿岸,古代希臘稱之為哥哲斯及伊比利亞兩王國之地,是希臘神話英雄伊阿宋尋得金羊毛之地,因此地古代產金。羅馬帝國勢力伸展入小亞細亞時,統一為一國,與羅馬聯盟共抗波斯,深受西方文化影響。
  • 世界遺產之緬甸篇(2個)
    nbsp; 緬甸驃國古城 (2014)Pyu AncientCities驃國古城位於緬甸中部,座落在伊洛瓦底河中遊左岸,包括Halin(罕林,位於實階省)、Beikthano(毗溼奴,位於馬圭省)和Sri Ksetra(室利差旦羅,位於勃固省)這三座用磚石建造、外圍被城牆和護城河環繞的古城,它們分布在伊洛瓦底江流域乾涸區域內的廣大灌溉景觀之中。
  • 世界遺產之斯洛伐克篇(7個)
    1993年,斯皮思城堡作為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9年,這個文化遺產擴大了範圍,將勒沃卡小鎮及其相關建築囊括進來。斯皮思城堡坐落在斯洛伐克中部高出海平面634米的巖石層上,俯視著連綿起伏的綠色山巒和峽谷。
  • 世界遺產之柬埔寨篇(3個)
    >),又稱吳哥寺,位於柬埔寨,被稱作柬埔寨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築。吳哥窟的世界紀錄:最大的宗教結構:歷史上建造的最大的宗教建築是吳哥窟(城市寺廟),位於柬埔寨,佔地162.6公頃(401英畝)。它是由高棉國王蘇雅瓦曼二世在1113-50年期間為印度教的毗瑟奴神建造的。
  • 世界遺產之多米尼克篇(1個)
    1997)Morne TroisPitons National Park毛恩特魯瓦皮頓山國家公園位於海拔1342米的毛恩特魯瓦皮頓火山區中心,園內豐富的天然熱帶森林與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火山景致交織在一起。
  • 世界遺產之日本篇(23個)
    )以及近代絹絲產業遺蹟群(2014)19 明治工業革命遺蹟:鋼鐵、造船和煤礦 (2015)20勒·柯布西耶的建築作品-對現代主義運動有傑出貢獻(2016)21「神宿之島」衝之島·宗像及相關遺產群(2017)22
  • 世界遺產之馬達加斯加篇(3個)
    馬達加斯加島是世界第四大島,位於非洲大陸東南的印度洋上。馬達加斯加島(下簡稱馬島)原來是非洲大陸的一部分,地質構造與非洲大陸相似,全島基底由古老的結晶巖構成,2/3的基底出露在地表,形成縱貫全島的高原。高原偏居島的東部,全島地形不對稱。
  • 世界遺產之葡萄牙篇(17個)
    1亞速爾群島英雄港中心區 (1983)2哲羅姆派修道院和裡斯本貝萊姆塔 (1983)3當你來到湖邊,更禁不住要大聲叫絕,呈現於面前的可謂世界奇觀-地面上是無數個水池,池內有無數個小洞,帶著氣泡的清澈泉水衝出小洞,浮上水面,施放出雲霧般的蒸氣飄浮在水池上方。在稍遠一點的山石上,你還會看到從斷壁上衝出來的水和氣,跌落在下面的石塊上形成小小的瀑布;蒸氣飄浮向上,在附近形成煙雲。
  • 世界遺產之德國篇(46個)
    )著名,從西元1世紀起這裡就是療養聖地。附著教堂的中堂還有五個小祈禱室,其中最遲建造的是門廳南邊的匈牙利廳,1767年完工。大教堂裡每天都有多場禮拜儀式,從早上7點開始舉行。亞琛大教堂是德國被選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第一個。今天,這個石頭做的宏偉的哥德式建築是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和基督徒們嚮往的地方。在這個大教堂周圍,漫長的歲月被封存在了那些古老的小巷裡。
  • 世界遺產之卡達篇(1個)
    Qatar1   祖巴拉考古遺址(2013)Al ZubarahArchaeological Site祖巴拉考古遺址坐落於卡達西北部的北部區,距離卡達首都多哈105千米,這是一處聞名世界的考古遺址,於201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世界遺產之烏克蘭篇(7個)
    1基輔:聖·索菲婭教堂和佩喬爾斯克修道院 (1990)2裡沃夫歷史中心 (1998)3在文化保護區內,最著名、最寶貴的建築當屬—聖·索菲婭大教堂,教堂建築屬於古羅斯時期,該建築1990年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公元9世紀,烏克蘭民族的第一個國家基輔羅斯崛起。
  • 世界遺產之墨西哥篇(35個)
    1聖卡安 (1987)2瓦哈卡歷史中心與阿爾班山考古遺址 (1987)3中部美洲的原始棲息地(2018)1   墨西哥聖卡安 (1987)Sian Ka'an聖卡安也譯作錫安卡恩,在瑪雅語中的意思是「天之源
  • 世界遺產之芬蘭篇(7個)
    首先是18世末期,蕾絲花邊(Lace)十分流行,很多女士都喜歡將其裝飾在上教堂的禮帽上。芬蘭有不少城鎮投產了這項工藝,勞馬的極品手織花邊更成為優質的名牌產品。有錢的人家紛紛建造新文藝復興風格的樓房,他們競相以此來炫耀家財;普通百姓基於經濟所限,則熱心建造顏色美麗的木房子,或淺綠,或淺紫,或粉黃,在現代人眼中,簡直就活像是浪漫童(話裡的地點背景。1890年,在帆船時代最後的歲月裡,古勞馬享受了空前的繁榮。與此同時,她也擁有了芬蘭第一支帆船船隊。這座歷史城鎮中的大部分建築物體現了新文藝復興風格。)
  • 世界遺產之俄羅斯篇(29個)
    它的建築遺產與截然不同的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和純古典式建築風格極其和諧,我們可在海軍部、冬宮、大理石宮以及愛爾米塔什博物館看到這些。聖彼得堡歷史中心的主要特徵和吸引力在於建築與水景的完美和諧。涅瓦河水域是城市廣場系統的自然延伸。在自然背景下疊加的規則間隔的街道網絡賦予了這座城市藝術的對比和感性的豐富性。聖彼得堡曾兩次與具有普遍意義的事件直接相關地聯繫起來。
  • 世界遺產之印度篇(38個)
    >(2014)32 古吉拉特邦帕坦縣的皇后階梯井 (2014)33 那爛陀寺考古遺址(那爛陀大學),比哈爾邦那爛陀 (2016)34 甘託克國家公園(2016)35 勒·柯布西耶的建築作品-對現代主義運動有傑出貢獻
  • 世界遺產之幾內亞篇(1個)
    1   寧巴山自然保護區 (1981,1982)    Mount Nimba StrictNature Reserve幾內亞與象牙海岸兩國共有。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種屬蟾蜍家族的無尾蛙,還有一種只在山頂有限的地方可以找到的小蟾蜍,其獨特之處是繁衍後代完全是胎生,無需經過蝌蚪階段。在山坡上的茂密原始森林內生活著一些瀕臨滅絕的動物,如寧巴山所特有的一種食蟲動物——獺鼩。到目前為止,這裡已有500多種動物被確認,其中200種只適宜在這裡繁衍生存。
  • 世界遺產之巴基斯坦篇(6個)
    1塔克希拉 (1980)2塔克特依巴依佛教遺址和薩爾依巴赫洛古遺址 (1980)3巴基斯坦塔克希拉 (1980)Taxila塔克希拉位於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西北約50公裡處,東南距拉瓦爾品第30公裡,是一座有著2500年歷史的著名古城,犍陀羅藝術發祥地,於1980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