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之墨西哥篇(35個)

2020-10-19 樂樂龍飼養員

Mexico

1聖卡安 (1987)

2瓦哈卡歷史中心與阿爾班山考古遺址 (1987)

3墨西哥城與赫霍奇米爾科歷史中心 (1987)

4帕倫克古城和國家公園 (1987)

5普埃布拉歷史中心 (1987)

6特奧蒂瓦坎 (1987)

7奇琴伊察古城 (1988)

8瓜納託歷史名城及周圍礦藏 (1988)

9莫雷利亞城歷史中心 (1991)

10埃爾塔津古城 (1992)

11聖弗蘭西斯科山脈巖畫 (1993)

12埃爾比斯開諾鯨魚禁漁區 (1993)

13薩卡特卡斯歷史中心 (1993)

14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坡上最早的16世紀修道院(1994)

15烏斯馬爾古鎮 (1996)

16克雷塔羅歷史遺蹟區 (1996)

17瓜達拉哈拉的卡瓦尼亞斯救濟所 (1997)

18大卡薩斯的帕魁姆考古區 (1998)

19塔拉科塔潘歷史遺蹟區 (1998)

20坎佩切歷史要塞城 (1999)

21霍齊卡爾科的歷史紀念區 (1999)

22瑪雅古城和卡拉克穆爾熱帶保護森林(2002, 2014)

23克雷塔羅的謝拉戈達聖方濟會修道院 (2003)

24路易斯·巴拉幹故居和工作室 (2004)

25加利福尼亞灣群島及保護區 (2005)

26龍舌蘭景觀和特基拉的古代工業設施 (2006)

27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大學城的核心校區 (2007)

28黑脈金斑蝶生態保護區(2008)

29聖米格爾的衛城鎮和阿他託尼科的拿撒勒人耶穌聖殿(2008)

30瓦哈卡州中央谷地的亞古爾與米特拉史前洞穴 (2010)

31皇家內陸大幹線 (2010)

32厄爾比那喀提和德阿爾塔大沙漠生物圈保護區(2013)

33 騰布裡克神父水道橋水利設施 (2015)

34 雷維亞希赫多群島(2016)

35特瓦坎·奎卡特蘭山谷:中部美洲的原始棲息地(2018)


1   墨西哥聖卡安 (1987)

Sian Ka'an

聖卡安也譯作錫安卡恩,在瑪雅語中的意思是「天之源」。聖卡安位於墨西哥金塔納羅澳洲尤卡坦半島東部的圖盧姆市,周圍有加勒比海環繞,東部有一條深50米的暗礁作為天然屏障。東南部是沼澤和半長青樹的交結地帶,南部是切圖馬爾灣和聖埃斯皮裡灣匯合而成的積水盆地。該地區海拔約10米左右,佔地面積約582,000公頃,其中408,000公頃位於陸地,120,000公頃位於海濱。聖卡安生物圈保護區成立於1986年,被劃入保護區的主體部分包括兩塊陸地區,一塊濱海區,與南部烏美爾保護區接壤。列入世界遺產範圍的面積為 528,000公頃。

聖卡安位於部分浮現出海面的石灰巖平原上,並形成了沿美洲中部東海岸的堡礁。保護區大部分形成於更新世(洪積世),現仍在處於變化之中。該區眾多的地陷(或稱為天然井)是尤卡坦和佛羅裡達半島共有的特色之一。該區水文比較複雜,水床接近地表,一般不超過8米,這樣即使在乾旱季節,20%的貯水區仍然貯滿了水。水極容易從黑色石灰石和粒狀土層中滲透下去,通常也很清澈。泥土不適合耕種。聖卡安氣候為熱帶氣候,夏天雨水較多,有時有颶風,12月份平均氣溫為225月份可達27.8

聖卡安生物圈保護區是涵蓋北美熱帶生物物種的生態圈。保護區地勢低洼,沼澤遍布,氣侯溫和潮溼,夏天雨水較多,十分適宜樹木生長,所以這裡也有茂盛的熱帶森林和紅樹林。茂盛的森林為其他生物的發展提供的舒適的條件,再加上淡水、鹹水沼澤地,這裡簡直就是動植物的天堂,人們在北美熱帶能夠看見的動植物這裡幾乎都有。

保護區內除了成片的熱帶森林和紅樹林外,還有許多珍稀樹種,主要有:紅木,桃花心木,金雞納樹,雞冠雲實樹等熱帶珍貴樹種。其中的一顆大樹,樹圍有10多米,樹齡350年,枝繁葉茂,被當地印第安人奉為「聖樹」。另據不完全調查統計,保護區內已經確認有超過850種維管植物,其中包括120種木本維管植物。

聖卡安生物圈保護區內含豐富的生物物種,主要包括懶吼猴(又名紅面吼猴)、黃眼先亞馬遜鸚鵡、大藍鷺、黑掌蜘蛛猴、美洲鱷、瓜地馬拉鱷(又名墨西哥鱷)、黑刺尾鬣蜥、駝鼠、中美毛臀刺鼠、狐鼬、麗色軍艦鳥、裸頸鸛、虎貓(又名美洲豹貓)、長尾虎貓、眼斑吐綬雞(又名眼斑火雞)、林鸛、白鼻浣熊、美洲豹、褐鵜鶘、斑翅鸕鷀、美洲紅鸛、蜜熊、美洲獅、細腰貓、彩虹巨嘴鳥、王鷲(又名國王禿鷲)、小食蟻獸、中美貘、白唇西猯等。在103種哺乳動物中,有包括美洲虎、虎貓和美洲獅在內的五種貓科動物。目前已被記錄的大約有330種鳥類。在森林深處,有一口古代瑪雅人開鑿直徑50米,深9米的井,井水清澈,成為附近森林動物主要的飲用水源之一。

古代瑪雅人曾在這個地區居住過。這一生物保護區位於尤卡坦半島東岸,內有熱帶森林、紅樹林和沼澤地,還有被礁石分割開的海產區。這個自然保護區為大量的動物和植物提供了生活場所,其中包括300多種鳥類,以及大量當地特有的陸地脊椎動物,這些動物在這個多樣性的環境裡共同生活,形成了一個複雜的水文學系統。

相關焦點

  • 世界遺產之波赫篇(3個)
    世界遺產之波赫(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篇(3個)Bosnia and Herzegovina
  • 世界遺產之克羅埃西亞篇(10個)
    世界遺產之克羅埃西亞篇(10個)公園內的湖群呈帶狀分布在蜿蜒的峽谷中,並分為上、下湖區,上湖區包含12個湖泊,湖底是白雲石;下湖區湖底位於石灰石峽谷,有4個湖泊。
  • 世界遺產之以色列篇(9個)
    世界遺產之以色列篇(9個)Israel(2014)9貝特沙瑞姆大型公墓—猶太復興中心 (2015)1 以色列阿克古城 (2001)Old City of Acre阿克是個有城牆的港口城市
  • 世界遺產之德國篇(46個)
    )著名,從西元1世紀起這裡就是療養聖地。附著教堂的中堂還有五個小祈禱室,其中最遲建造的是門廳南邊的匈牙利廳,1767年完工。大教堂裡每天都有多場禮拜儀式,從早上7點開始舉行。亞琛大教堂是德國被選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第一個。今天,這個石頭做的宏偉的哥德式建築是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和基督徒們嚮往的地方。在這個大教堂周圍,漫長的歲月被封存在了那些古老的小巷裡。
  • 世界遺產之斯洛伐克篇(7個)
    1993年,斯皮思城堡作為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9年,這個文化遺產擴大了範圍,將勒沃卡小鎮及其相關建築囊括進來。斯皮思城堡坐落在斯洛伐克中部高出海平面634米的巖石層上,俯視著連綿起伏的綠色山巒和峽谷。
  • 世界遺產之日本篇(23個)
    )以及近代絹絲產業遺蹟群(2014)19 明治工業革命遺蹟:鋼鐵、造船和煤礦 (2015)20勒·柯布西耶的建築作品-對現代主義運動有傑出貢獻(2016)21「神宿之島」衝之島·宗像及相關遺產群(2017)22
  • 世界遺產之多米尼克篇(1個)
    1   多米尼克毛恩特魯瓦皮頓山國家公園(1997)Morne TroisPitons National Park毛恩特魯瓦皮頓山國家公園位於海拔1342米的毛恩特魯瓦皮頓火山區中心,園內豐富的天然熱帶森林與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火山景致交織在一起。
  • 世界遺產之卡達篇(1個)
    Qatar1   祖巴拉考古遺址(2013)Al ZubarahArchaeological Site祖巴拉考古遺址坐落於卡達西北部的北部區,距離卡達首都多哈105千米,這是一處聞名世界的考古遺址,於201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世界遺產之印度篇(38個)
    >(2014)32 古吉拉特邦帕坦縣的皇后階梯井 (2014)33 那爛陀寺考古遺址(那爛陀大學),比哈爾邦那爛陀 (2016)34 甘託克國家公園(2016)35 勒·柯布西耶的建築作品-對現代主義運動有傑出貢獻
  • 世界遺產之葡萄牙篇(17個)
    當你來到湖邊,更禁不住要大聲叫絕,呈現於面前的可謂世界奇觀-地面上是無數個水池,池內有無數個小洞,帶著氣泡的清澈泉水衝出小洞,浮上水面,施放出雲霧般的蒸氣飄浮在水池上方。在稍遠一點的山石上,你還會看到從斷壁上衝出來的水和氣,跌落在下面的石塊上形成小小的瀑布;蒸氣飄浮向上,在附近形成煙雲。
  • 世界遺產之西班牙篇(48個)
    公元第一個千年伊始,科爾多瓦成為西班牙轄區和羅馬安達盧西亞行省的首府。572年西哥特人入侵後,科爾多瓦成為統一西班牙首都託萊多的附屬地區。公元711年,阿拉伯人佔領了科爾多瓦城。公元756年,科爾多瓦城達到了繁榮時期,建立了白衣大食王國,以商業繁榮,文化發達而著名,當時這裡被譽為「世界的寶石」。
  • 世界遺產之寮國篇(3個)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琅勃拉邦古城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琅勃拉邦也稱「鑾佛邦」,是寮國的古都和佛教中心,現在是琅勃拉邦省首府。琅勃拉邦的意思是「勃拉邦佛之都」。勃拉邦佛是一尊高1.3米的金佛,據傳這是公元13世紀柬埔寨國王將公主嫁給寮國國王時的嫁妝。
  • 世界遺產之烏克蘭篇(7個)
    在文化保護區內,最著名、最寶貴的建築當屬—聖·索菲婭大教堂,教堂建築屬於古羅斯時期,該建築1990年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公元9世紀,烏克蘭民族的第一個國家基輔羅斯崛起。所以,從沙俄時代直至蘇聯時期,乃至今天的俄羅斯,基輔羅斯一直被奉為俄羅斯歷史的發端,基輔城也被稱為「俄羅斯諸城之母」。
  • 世界遺產之俄羅斯篇(29個)
    它的建築遺產與截然不同的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和純古典式建築風格極其和諧,我們可在海軍部、冬宮、大理石宮以及愛爾米塔什博物館看到這些。聖彼得堡歷史中心的主要特徵和吸引力在於建築與水景的完美和諧。涅瓦河水域是城市廣場系統的自然延伸。在自然背景下疊加的規則間隔的街道網絡賦予了這座城市藝術的對比和感性的豐富性。聖彼得堡曾兩次與具有普遍意義的事件直接相關地聯繫起來。
  • 世界遺產之馬達加斯加篇(3個)
    馬達加斯加島是世界第四大島,位於非洲大陸東南的印度洋上。馬達加斯加島(下簡稱馬島)原來是非洲大陸的一部分,地質構造與非洲大陸相似,全島基底由古老的結晶巖構成,2/3的基底出露在地表,形成縱貫全島的高原。高原偏居島的東部,全島地形不對稱。
  • 世界遺產之芬蘭篇(7個)
    首先是18世末期,蕾絲花邊(Lace)十分流行,很多女士都喜歡將其裝飾在上教堂的禮帽上。芬蘭有不少城鎮投產了這項工藝,勞馬的極品手織花邊更成為優質的名牌產品。有錢的人家紛紛建造新文藝復興風格的樓房,他們競相以此來炫耀家財;普通百姓基於經濟所限,則熱心建造顏色美麗的木房子,或淺綠,或淺紫,或粉黃,在現代人眼中,簡直就活像是浪漫童(話裡的地點背景。1890年,在帆船時代最後的歲月裡,古勞馬享受了空前的繁榮。與此同時,她也擁有了芬蘭第一支帆船船隊。這座歷史城鎮中的大部分建築物體現了新文藝復興風格。)
  • 世界遺產之喬治亞篇(3個)
    Georgia1巴格拉特大教堂及格拉特修道院(1994)2姆茨赫塔古城(1994)3上斯瓦涅季(1996)1   喬治亞巴格拉特大教堂及格拉特修道院(1994從其文化發展,可追溯自極早的青銅器時代,當時各部落業已形成,青銅器之製作技藝出現後,不同部落間方開始正式交流。喬治亞是一個有特殊文化的古國,在黑海沿岸,古代希臘稱之為哥哲斯及伊比利亞兩王國之地,是希臘神話英雄伊阿宋尋得金羊毛之地,因此地古代產金。羅馬帝國勢力伸展入小亞細亞時,統一為一國,與羅馬聯盟共抗波斯,深受西方文化影響。
  • 世界遺產之幾內亞篇(1個)
    1   寧巴山自然保護區 (1981,1982)    Mount Nimba StrictNature Reserve幾內亞與象牙海岸兩國共有。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種屬蟾蜍家族的無尾蛙,還有一種只在山頂有限的地方可以找到的小蟾蜍,其獨特之處是繁衍後代完全是胎生,無需經過蝌蚪階段。在山坡上的茂密原始森林內生活著一些瀕臨滅絕的動物,如寧巴山所特有的一種食蟲動物——獺鼩。到目前為止,這裡已有500多種動物被確認,其中200種只適宜在這裡繁衍生存。
  • 偶遇(二十八)——近瞅篇·俄羅斯之莫斯科(下篇)
    偶遇(二十八)——近瞅篇·俄羅斯之莫斯科(下篇)2018年5月初由鹹陽國際機場直飛俄羅斯聖彼得堡科爾皮諾機場,開啟俄羅斯奇幻之旅。再由聖彼得堡坐火車(4人包廂)去莫斯科。又見莫斯科河。更是俄羅斯重要節日舉行群眾集會、大型慶典和閱兵活動之處,是世界著名旅遊景點。
  • 世界遺產之剛果篇(1個)
    幹流流貫剛果盆地,河道呈弧形穿越剛果民主共和國,沿剛果(民)-剛果邊界注入大西洋。全長約4700千米,流域面積約370萬平方千米。桑加河自北向南流,接納來自喀麥隆的賈河,在剛果莫薩卡附近注入剛果河。下遊流經地區地勢低平,河曲發育,兩岸沼澤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