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產業名片,丹陽「配鏡遊」工業旅遊走向品質化

2020-12-18 湘湘愛旅行

中國江蘇網12月4日鎮江訊 乘坐高鐵抵達丹陽站,出站看到的第一個建築,便是中國丹陽(國際)眼鏡城。眼鏡,是這座城市的名片,近期喜事連連:10月15日,丹陽市「中國眼鏡生產基地」通過覆審;10月28日,直播基地落戶丹陽眼鏡電商產業園;11月6日,丹陽眼鏡亮相2020蘇州國際旅遊博覽會,成為當天最火爆展臺之一……

丹陽被譽為「中國眼鏡之都」,年產鏡架1億多副,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年產鏡片4億多副,約佔全國的75%、世界的40%左右,是世界最大鏡片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眼鏡產品集散地和中國眼鏡生產基地,也是「中國百佳產業集群」。

依託丹陽眼鏡產業優勢和「丹陽眼鏡」金字招牌,丹陽市不僅在產業上做文章,還在工業旅遊上揮毫潑墨。「讓這個產業從製造加市場的模式再加上時尚、文化、健康、旅遊等元素。」丹陽市委書記黃春年告訴記者,早在2010年,丹陽眼鏡城就成功創建國家3A級購物旅遊景區,「配鏡遊」成為丹陽知名旅遊品牌,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丹陽眼鏡城車流量達5萬多車次,遊客接待量約12萬人次,成交量達5000萬元左右。當前丹陽市正以中國丹陽(國際)眼鏡城為核心,全力打造以眼鏡商貿為核心、休閒旅遊為亮點、文化體驗為特色,商旅融合發展的眼鏡小鎮。

丹陽是一座產業發達、特色鮮明的工貿之城,擁有汽車及零部件、五金工具、眼鏡、木業、家紡等五大傳統特色產業和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新材料、農機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裝備等五大新興產業。「配鏡遊」作為支點,正在翹起整個丹陽工業旅遊版塊。去滬耀了解一個月餅的「前世今生」;去萬新光學「目睹」每個鏡片的生產流程;在丹陽酒廠體驗丹陽黃酒的獨特釀造技藝;深入魚躍製造基地體驗「花園式」現代科技工廠;再走進恆神展廳感受碳纖維的神奇魅力……來訪者走進來,把企業品牌帶出去,工業和旅遊兩個不同領域的激烈「碰撞」,擦出丹陽市各大產業的「新火花」。

工業旅遊也在串聯帶熱鄉村旅遊。黃春年告訴記者,儘管丹陽市鄉村旅遊初具規模,但由於常年對鄉村品牌建設方面的忽視,產生了品牌意識淡薄、品牌打造與營銷不成體系以及缺乏專業性等問題,特色鮮明的各地並未形成鮮明的品牌特色。

走品牌化道路是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鄉村旅遊品牌塑造的關鍵期,日益成熟的工業旅遊通過名片效應,將客流匯集到丹陽:去眼鏡城配副眼鏡,到九裡風景區感受季子文化,再去江蘇省歷史文化名村柳茹村欣賞傳統村落美景,最後依據時節來一場採摘遊,帶著新鮮水果滿載而歸。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行程緊張,丹陽還提供了高速一站式服務。網紅服務區「竇莊高速服務區」貼心設置了眼鏡體驗館和配鏡服務,讓進入該服務區的人們不僅了解丹陽眼鏡,還能帶兩副回家。

【來源:中國江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一副眼鏡,讓丹陽旅遊發展之路更清晰
    乘坐高鐵抵達丹陽站,出站看到的第一個建築,便是中國丹陽(國際)眼鏡城。眼鏡,是這座城市的名片,近期喜事連連:10月15日,丹陽市「中國眼鏡生產基地」通過覆審;10月28日,直播基地落戶丹陽眼鏡電商產業園;11月6日,丹陽眼鏡亮相2020蘇州國際旅遊博覽會,成為當天最火爆展臺之一……
  • 一副眼鏡,讓丹陽旅遊發展之路更清晰
    乘坐高鐵抵達丹陽站,出站看到的第一個建築,便是中國丹陽(國際)眼鏡城。眼鏡,是這座城市的名片,近期喜事連連:10月15日,丹陽市「中國眼鏡生產基地」通過覆審;10月28日,直播基地落戶丹陽眼鏡電商產業園;11月6日,丹陽眼鏡亮相2020蘇州國際旅遊博覽會,成為當天最火爆展臺之一……
  • 丹陽眼鏡,一座城市的傳奇
    ,是不折不扣的丹陽城市名片。丹陽,中國的眼鏡之城。然而丹陽眼鏡到底有多強大?全世界40%、全國70%的鏡片來自丹陽;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鏡架產自丹陽。全國眼鏡製造業的六成以上的「中國馳名商標」來自丹陽。國家級眼鏡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坐落於丹陽。國內唯一眼鏡產業智慧財產權快速維護中心落戶丹陽。丹陽國際眼鏡城,按國家AAAAA級商貿旅遊景區標準打造,集貿易研發、商務會展、旅遊購物、美食物流、金融服務等功能於一體。
  • 張家口萬全區全域旅遊走向特色化品質化
    改造提升原有重點景區、推動產業融合升級、打造智慧旅遊  萬全區全域旅遊走向特色化品質化  近年來,萬全區在發展全域旅遊過程中,堅持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發展主線,依託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圍繞改造提升原有重點景區、推動產業融合升級、打造智慧旅遊3個方面精準施策,通過重點打造「一區
  • 全球最大鏡片產地丹陽:「鏡」中看世界
    用丹陽市委書記黃春年的話說:丹陽「小眼鏡」做出「大產業」,用實力擔當起「中國眼鏡之都」稱號。在江蘇明月光學眼鏡有限公司生產流水線上,工人們正緊張生產。明月光學相關負責人介紹,明月光學有1200餘名員工,下屬4個工廠,其中2家是高新技術企業。明月鏡片在全國合作門店近3萬家,累計用戶近5億人次。
  • 鎮江丹陽:用一副眼鏡改變世界的「目光」
    用丹陽市委書記黃春年的話說:丹陽「小眼鏡」做出「大產業」,用實力擔當起「中國眼鏡之都」稱號。 在江蘇明月光學眼鏡有限公司生產流水線上,工人們正緊張生產。明月光學相關負責人介紹,明月光學有1200餘名員工,下屬4個工廠,其中2家是高新技術企業。明月鏡片在全國合作門店近3萬家,累計用戶近5億人次。
  • 蓬萊葡萄酒旅遊走向世界的「紫色名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閆麗君 通訊員 劉紅燕  旅遊、葡萄與葡萄酒是蓬萊的兩大優勢產業,近年來,圍繞產業融合發展,蓬萊將旅遊、葡萄與葡萄酒兩大產業完美嫁接,在推動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中找到一條突破路徑,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生動範例。
  • 年前丹陽眼鏡銷售火得不要不要的 學生配鏡佔一半
    學生配鏡佔了一半過年戴著喜慶丹陽眼鏡家喻戶曉,每逢周末、節假日前來驗光配鏡的消費者數不勝數,年前更是人氣爆棚。昨天,記者來到丹陽眼鏡市場負一樓的一家眼鏡店,看到偏光鏡、太陽鏡等被擺放在了醒目的位置,眼鏡櫃檯前圍滿了人在挑選,驗光區也是出現了排隊等候的場景。
  • 鎮江丹陽:用一副眼鏡改變世界的「目光」
    用丹陽市委書記黃春年的話說:丹陽「小眼鏡」做出「大產業」,用實力擔當起「中國眼鏡之都」稱號。 在江蘇明月光學眼鏡有限公司生產流水線上,工人們正緊張生產。明月光學相關負責人介紹,明月光學有1200餘名員工,下屬4個工廠,其中2家是高新技術企業。明月鏡片在全國合作門店近3萬家,累計用戶近5億人次。
  • 意欲「爭雄蘇南」,丹陽除了「眼鏡之都」還有哪些牌可打
    提到江蘇鎮江丹陽,除了「眼鏡之都」這一「金名片」外,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什麼?曾經還有「蘇南強縣」這一標籤。論經濟總量,丹陽在經濟大省江蘇縣域中穩居前十,不僅在鎮江下轄的6個區縣市中位居第一,在周邊區域也是「實力擔當」。然而,近些年,丹陽不斷被蘇中的海門等後起之秀趕超,曾經領先的江湖地位岌岌可危。
  • 丹陽「國家旅遊產業創新發展實驗市」規劃通過評審
    本報訊(記者 班若川)1月16日,丹陽「國家旅遊產業創新發展實驗市」總體規劃在京通過評審。國家旅遊局黨組成員、規劃財務司司長吳文學出席評審會。去年12月17日,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江蘇省丹陽市為全國首個「國家旅遊產業創新發展實驗市」。
  • 國家旅遊局批准丹陽成為首個「國家旅遊產業創新發展實驗市」
    中廣網北京1月16日消息(記者湯一亮)1月16日,丹陽「國家旅遊產業創新發展實驗市」規劃評審會在京召開。經過論證,評審專家組一致同意規劃通過評審,丹陽「國家旅遊產業創新發展實驗市」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2012年底,丹陽作為全國2800多個縣級市中的「寵兒」,成為國家旅遊局批覆的「國家旅遊產業創新發展實驗市」。
  • 「中國眼鏡之都」丹陽:用一副眼鏡改變世界的「目光」
    在江蘇明月光學眼鏡有限公司生產流水線上,工人們正緊張生產。丹陽市經發局副局長趙順群介紹,作為全國知名的「眼鏡之鄉」,經過四十多年的整合和發展,目前丹陽從事眼鏡產業及相關配套的工貿企業有1600多家,整個行業從業人員近5萬人,產品涵蓋眼鏡產業各個領域,年產鏡架1億多副,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年產鏡片4億多副,約佔全國的75%、世界的40%左右,是世界最大鏡片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眼鏡產品集散地和中國眼鏡生產基地,也是「中國百佳產業集群」。
  • 工業肌理融入文化創意——柳空文創園成廣西柳州工業旅遊新名片
    廣西柳州作為西南工業重鎮,保留有不少帶著濃濃時光印記的工業遺存。在「文化+」「旅遊+」的理念下,這些帶著過去氣息的工業遺存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柳州工業旅遊的新名片。作為2020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觀摩點之一,東方夢工場——柳空文創園就是柳州市工業旅遊一張閃亮的名片。
  • 連江丹陽:石材鄉鎮的綠色變遷 古民居打造民宿遊
    原標題:連江丹陽:石材鄉鎮的綠色變遷 古民居打造民宿遊   丹陽鎮,地處連江縣北部,毗鄰羅源縣,距離福州市區56公裡,曾是連江縣的石板材大鎮。2015年起,當地重拳出擊清退石板材行業,14座礦山相繼關停。至2016年底,176臺大切鋸機拆除,標誌著石板材全面退出。
  • 小眼鏡,大產業,丹陽擔當中國眼鏡之都
    用丹陽示威書記黃春年的話來說,丹陽「小眼鏡」打造「大產業」,並以實力擔任「中國眼鏡之都」的稱號。江蘇明月光眼鏡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工人們緊張地生產著。明月光學相關人士介紹說,明月光學擁有1200多名職員,下屬4家工廠中有2家是尖端技術企業。明月鏡片在全國合作門店近3萬個,累計用戶近5億人。
  • 暑期旅遊彰顯多元化品質化特色
    暑假期間,各地旅遊市場迎來了客流高峰,市場亮點不斷湧現,旅遊產業正在向多元化和品質化發展。  近年來,在文化和旅遊不斷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化遊已經成為人們出遊需求的重要關注點。當前,親子遊已成為暑期最重要的旅遊主題和出遊群體,隨著遊客規模增加,親子遊的需求也日漸多元化,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消費體驗的升級,未來親子遊勢必與文化、科技等新業態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
  • 旅遊體驗不斷升級 濱海新區擦亮藍色旅遊名片
    ,構建「一廊一帶一區」休閒旅遊空間格局,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規模水平且較為完善的旅遊產業體系。憑藉著豐富的館藏精品、多彩的陳列展覽、新穎的展示形式、舒適的服務設施和智慧高效、安全便捷的參觀體驗,國家海洋博物館已贏得了逾190萬人次各界觀眾的廣泛認可與肯定,成為濱海新區文化旅遊的新高地、新名片和熱門「網紅打卡地」。2020年7月,國家海洋博物館成功獲批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江蘇省鎮江市丹陽眼鏡風尚小鎮項目案例
    丹陽風尚小鎮以眼鏡產業高端化發展為重點,圍繞「銷」,發展「研、展、推、服」,打造眼鏡產業五大產業平臺;以城市能級提升為方向,打造小鎮的生活配套帶、文化休閒帶和旅遊景觀帶,形成全周期體驗、全域化旅遊、全方位升級的國際眼鏡雙創基地和城市品質提升的新地標。
  • 蓬萊葡萄酒旅遊走向世界的「紫色名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閆麗君 通訊員 劉紅燕  旅遊、葡萄與葡萄酒是蓬萊的兩大優勢產業,近年來,圍繞產業融合發展,蓬萊將旅遊、葡萄與葡萄酒兩大產業完美嫁接,在推動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中找到一條突破路徑,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生動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