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我終於回到了那個紅燈籠店鋪。感謝上帝,部分紅燈籠還在等候著我們!父親是個仔細的人,左挑右選,小心地摸捏著燈籠口,檢驗厚不厚實,又輕輕舉高,迎著陽光照照,看看有沒有通孔。他的那些舉動在我心裡都是麻煩,我恨不得一把奪過燈籠!好長時間,他才定奪一個,又買了幾支紅蠟燭。我如獲至寶,剛伸手去提紅燈籠,可父親卻將燈籠舉高了:「路上有風不安全,到家才能給你!」一路上,他左一遍右一遍地向我傳授提燈籠的方法、注意要領,我雖然應著聲,但心裡總覺得他太囉唆!
到了家,父親又將那提竿上的細鐵絲頭一一擰緊,再把燭針調得正正的,還將提竿的竹節削得光滑如玉。最後,教我拿起燈籠罩點蠟燭,又小心翼翼地罩燈籠,並示範著提給我看。然後,叫我試著操作一遍。他又囑咐我,吃過年飯再玩紅燈籠,免得玩早了浪費蠟燭!我家的年夜飯吃得比較遲,再說,我的興味不是關注吃。夜幕剛剛降臨,我趁父母都在忙,悄悄提著紅燈籠到外面將蠟燭點燃,燭光輕輕地搖曳,透過近乎透明的燈罩,把周圍都照得紅豔豔的,我的心情也被照得紅豔豔的!我提著紅燈籠翻過一道橫圩埂到上面的莊子裡,那幫夥伴們也正提著紅燈籠出來,他們一看到我的紅燈籠,頃刻就圍攏過來,因為我的燈籠買的最遲卻是最新的,是他們最為豔羨的,一如我當初羨慕他們的一樣!我們都提著各自的紅燈籠一起玩了起來。一會兒,在寬闊的揚地上圍成圈,一邊一個接一個地慢慢轉悠,一邊唱著自編的兒歌:「紅燈籠,紅彤彤,明年日子如火紅!」我們高興,家長們也都高興。一會兒,我們又排成長隊,繞著村莊來回行走,同樣唱著兒歌,簡直就是一支紅色的巡邏隊,很是好看,把那年代年的氣氛瞬間渲染得無比熱鬧!當我玩在興頭上的時候,笑容滿面的母親突然來到我的面前:「乖,回家吃年飯,還有壓歲錢,等會再來玩。」她一改平日站在門口大聲喊我的做法,因為她明白那是大年夜,得用和緩的方式。我被母親的親切態度所徵服,乖乖地回去,且用紅燈籠為她照著回家的路。但我的心思不是在吃好菜上,儘管母親十分熱情地給我夾了許多菜,還一再鼓勵著:「乖,聽話,發狠吃飽飽的,還會給你壓歲錢!」父親的臉色也沒有往日那般嚴肅,但我卻一邊敷衍地吃著,一邊還在想著大夥玩紅燈籠的美好情景。母親終於用紅紙包來了壓歲錢,並婉言囑咐:「壓歲錢要裝好,今夜壓歲,過了今夜,又長一歲了!」我頻頻點頭答應著,就提著紅燈籠出了門。在門前的場子上,我借著燈籠的亮光,扒開紅紙,一看,壓歲錢是張藍2角的,不少!我滿滿地高興,又將紅紙包好,小心翼翼地放在最安全的口袋裡,等我上學了,得用它買鉛筆和本子!那是個喜慶、自由之夜,只要注意安全,家長一般是不會拘束你的。我們提著紅燈籠樂此不疲地轉悠,唱兒歌、猜燈謎,有時也成群結隊地串門,說點暖心的吉利話,慷慨的伯、嬸們喜笑顏開地往我們兜裡塞油炸的小雜,皆大歡喜!在新年將要到來之際,「呯呯」的幾聲巨響更提振了我們的精神,緊接著,西北邊的天空中便升騰起幾束密集的紫紅光點,有的像茂盛的草葉,有的宛如美麗的花環,好看極了!我們的頭領說,那是孔城有錢人家在放煙花。而我們鄉村,是沒誰玩那稀罕玩藝的!夜深了,我們也玩倦了,大家就打著招呼,提著燈籠回家睡覺了。正月十五鬧元宵,我們的紅燈籠又派上了用場,但主角是我們姜圩大隊的獅子燈,到各生產隊串門舞。我們便提著紅燈籠跟著獅子燈在本隊或鄰隊玩一會兒,湊湊熱鬧。過了正月十五,玩紅燈籠就告一段落,我的紅燈籠就被父親高高地掛在牆上,我只能仰慕而不能把玩。在那物質和文化均特別匱乏的年月,小小的紅燈籠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歡樂,給鄉村的年夜點亮了一抹抹十分紅豔的光,給那貧瘠的年平添了些許熱鬧、喜慶與祥和!❖ 精華推薦 ❖
1962年 父親帶我去看黃梅戲
又到桂花飄香時
初冬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