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恐怖小說紅極一時 文學進入裝神弄鬼時代?

2020-12-20 中安在線網站

  [提要] 網絡上恐怖靈異小說漸成氣候,廣東成第一創作大省,Tina、一枚糖果、謝飛、紅娘子、老家閣樓等寫手都在廣東。「鬼文學盛行,這到底是一種社會思潮還是文化思潮?」當代文學批評家黃偉宗認為,過去的鬼怪故事承載更多的是對舊社會的控訴批判,今天興起的恐怖靈異文學更多的是一種社會思潮。

  中國文學進入「裝神弄鬼」時代?

  《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去年以過千萬的點擊率在網絡上紅極一時,並先後出版了兩本書。

  「去年能超過我的,大概也就是《鬼吹燈》了。」「當年明月」說。

  《鬼吹燈》是一部恐怖靈異小說,眼下紅極一時,迷倒無數少男少女,尤其是少女。

  同時,由恐怖小說《三岔口》改編的電影《門》剛剛首映,恐怖電影《心中有鬼》在公映之前便已經委託網絡寫手將劇本改編成小說。放眼網絡,時下各個「恐怖」、「靈異」論壇的點擊率驚人,原創作品如雨後春筍,「鬼古」、「粉絲」守得如痴如醉。

  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神怪類作品向來力量「單薄」。如今藉助網絡的力量,恐怖靈異文學以一種洶洶來勢撼動著主流文壇,它被認為正在成型,並「叫板」武俠、言情等小說類型。廣東省文聯專家認為,網絡讓大眾進入一種「片段閱讀時代」,繼惡搞文化後,日漸成型的恐怖靈異文學潮值得注意和加以研究。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陶東風則認為,裝神弄鬼已經成為當今中國文藝界的一個怪象,不獨玄幻文學是如此。它所表徵的恰恰是我們這個時代藝術想像力的極度貧乏和受挫。

  「這是一種社會思潮,還是一種文學思潮?」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偉宗這樣問。在恐怖靈異小說走紅的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文化心理支撐?哪些人在寫?又是哪些人在看?中國文學是不是真的進入了「裝神弄鬼」的時代?

  廣州女生成校園恐怖小說第一人

  25歲的Tina身形瘦削,內向不多話。在現實中,這個來自粵北的女孩每天朝九晚五穿梭在廣州的樓群之間,過著有規律的公務員生活;在網絡上,她文採飛揚,分分鐘可以寫出洋洋灑灑數千言並得到數以萬計的點擊率,而且擁有著恐怖靈異小說圈子裡最資深的粉絲「納米」,人數以千計。

  時間倒回2000年,她還是廣州一所師範大學的大一學生,學習中文和法律,空閒時寫寫科幻小說,逛逛逸仙時空和水木清華。「之前我一直是寫科幻的,但是發表到網上之後回應者寥寥。當時正好對《聊齋志異》發生了興趣,於是產生了寫作靈異小說的想法。」在這個「偶然」的驅動下,一部以中山大學為原型的校園恐怖小說就此誕生。「我選擇中大為原型的原因是因為剛好冤鬼路的靈感和故事原型都在中大。而且我覺得中大的校園氣氛有比較濃鬱的書香氣息,更符合小說中的意境。」

  大一女生寫就《冤鬼路》

  《冤鬼路》在逸仙時空率先流行起來,並在各大論壇迅速走紅。至今,文中提到的地名或者典故在許多人心中已經演繹成為現實。《冤鬼路四步曲之二櫻花厲魂》中有條櫻花路,於是武漢、南京等地的櫻花路都在「納米」的眼裡有了靈異色彩。天涯網友「櫻花戀靈」說:「南京有個中山學院,通往中山學院有條路也叫櫻花路,還有個櫻花小區。有天半夜,路過那條路看到『櫻花』兩個字嚇得我沒敢往前走,調頭就往家跑。」

  武漢大學一向以櫻花聞名,同樣有一條櫻花路,這點使得許多人誤以為小說第二部的原型是武大。Tina說這是個連她也不敢相信的巧合,「我寫櫻花純粹只是因為我喜歡這種花,認為這種花代表著悽美,在武大的『納米』告訴我之前,我還真不知道武大有櫻花路。這也難怪很多人認為第二部寫的不是中大,是武大。」蓮蓬鬼話版版主蓮蓬說:「後來出現的很多有影響的以校園為背景的懸疑恐怖作品,多多少少都帶有《冤鬼路》的影子。」

  寫恐怖的人往往先要體驗恐怖的感覺。對於這點,Tina說,這幾年下來,她的膽子沒練大,倒越練越小了。「恐怖並不是我刻意追求的元素,但是為了讓小說逼真,我的確有讓自己沉浸於恐怖的氛圍當中,直到心裡發毛才開始提筆寫作。」雖然寫鬼怪,但是Tina自己並不是很相信,而是更多地以鬼怪作為一種手段,而她想要達到的目標是震撼人心、勸人為善。

相關焦點

  • 古墓玄幻恐怖青春 網絡小說挑戰傳統文學
    恐怖小說的明星寫手眾多,Tina、莊秦、謝飛、一枚糖果等都擁有大量的「粉絲」。廣州女寫手Tina有「校園恐怖小說第一人」美稱,她的《冤鬼路》四部曲在網絡上受到狂熱追捧,並已經推出實體書。對網上的恐怖小說熱潮,Tina對記者說:「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或者說是發展不太成熟的領域,大眾對其的新鮮感沒有消退,關注度高是很自然的事情。」
  • 新時代網絡文學的中國書寫
    經過20多年發展,網絡文學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已全面顯現:從最初的在網絡上的野蠻生長,到現在的產業化運作;從實現寫作理想的傾訴性寫作,到現在收益可觀的有意寫作;從名不彰顯的無名氏寫作到現在進入主流文學機構和主流文學評獎。種種轉變,讓網絡文學獲得了與傳統文學同等的地位,某些方面甚至更優於傳統文學。
  • 從排行榜看網絡文學流變
    東方文化、中國概念是網絡文學衍變發展的主線  網絡文學的商業化是從2004年起點中文網推行VIP收費閱讀模式開始的,網絡文學由此進入長篇小說在線連載時代。在此之前,網絡文學主要是文學愛好者的網絡衝浪,安妮寶貝、李尋歡、寧財神和邢育森等在網上發表的主要是中短篇小說,今何在的《悟空傳》連10萬字都不到,江南的《此間的少年》也只有12萬字,卻在網上紅極一時、影響廣泛。這個現象在玄幻、仙俠、都市和歷史四大類成為網絡文學主流類型之後,再也沒有出現。
  • 【中國網絡文學詞典】"網遊小說":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文藝酷兒
    而網路遊戲,也越來越多地讓人覺得像在讀小說,狂拽酷炫的名稱、光怪離奇的迷宮、跌宕離奇的劇情……無不讓人仿佛暢遊在一個小說構築的幻想世界裡,自己就是故事的主角。 網遊小說,對文學界來說是完全新穎的領域,它脫胎於新生事物,卻迅速抓住了大量讀者。這種網絡時代跨載體的IP融合,可以說給後來大IP時代的發展摸索了方向。
  • 網絡文學海外傳播:與時代、世界和文化趨勢合拍
    2010年,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開啟了「文化逆襲」新起點,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IP多元化傳播的「2.0時代」  國內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和讀者聚集,以及作品海外出版並贏得第一筆收入,讓網絡文學的先行者看到了前景和希望。
  • 從《怒晴湘西》談起:盜墓小說,不高級不入流?
    它承襲自中國古代志怪小說的傳統,在新世紀以新的姿態打破了主流寫作的格局,隨著《鬼吹燈》《盜墓筆記》兩部現象級作品收穫大量粉絲,中國網絡文學進入了「盜墓之年」,成為一代年輕人的閱讀記憶與文化風向標。兩部作品於2008年、2011年先後完結後,相關話題依然不斷:作品劇情不完整作者「挖坑不填」書粉只好靠線索推理;角色在粉絲創作中煥發新生命,CP配對紅遍網絡。
  • 盛大文學宣布收購小說閱讀網 將壟斷網絡文學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收購最新資訊 > 正文 盛大文學宣布收購小說閱讀網 將壟斷網絡文學
  • 網絡時代,「文學青年」是一個貶義詞嗎?
    整個社會的情緒抒發渠道相對單一,文學就是最重要的傳聲筒,是每個人自我價值的代表。「很多經濟系、計算機系、體育系的人都在寫詩寫小說,開口都是文學,見面打招呼的方式都是談幾部小說。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作家李洱說。如今,「文青」失去了光環。
  • 讓孩子接觸恐怖文學有這些好處
    在一些恐怖電影裡,電影中主人公感受的害怕和恐懼會極大地影響人們的情緒,但隨著認知的增長,再去看一些讓人「驚嚇」的作品反而會有不同的感受,相比生活,有時候真的需要將自己的情緒代入這些故事中尋求釋壓。在讀中學的時候孩子們會開始接觸教學課本之外的書,但恐怖小說大多會被家長,老師們首先排除在外,原因也很容易理解,讓孩子接觸這些恐怖文學有什麼好處?
  • 用網絡文學記錄時代 河北作家何常在《浩蕩》入選「中國好書」
    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黃鎣"《浩蕩》是一部非常勵志的優秀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用網絡文學記錄時代。"2009 選擇進入網文圈,何常在的理由是:" 在雜誌上發表文章有篇幅限制,難以承載更宏大或更波瀾壯闊的故事,而網絡小說空間大,可延續性強。"進入網文圈十多年,從日更三千到六千再到過萬,何常在殺出重圍屢獲大獎,也成為了網友心中的網文大神。他的最大收穫是:" 學會了和讀者的互動,學會了和讀者捉迷藏比挖坑,也結交了無數朋友。"
  • 一部心理劇,批評家卻把它歸入幻想文學、恐怖文學、哥德式小說!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驚悚、恐怖、懸疑色彩的影片,有同名小說改編,同時還被改編成歌劇,它就是:《螺絲在擰緊》,批評家把它歸入幻想文學、恐怖文學、哥德式小說,忽略了這是一部心理劇,如果你認為任何恐怖小說或電影、鬼故事等都是有心理劇的思考,那就先看看這部影片的劇情吧~故事開始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一個女人驚恐的從一個莊園裡跑了出來
  • 瘋讀小說應邀網絡文學高峰論壇,以作者為中心共建內容生態
    來源:光迅網近日,由中國網絡作家村與橙瓜網聯合承辦的網絡文學高峰論壇活動在杭州召開,論壇圍繞「後疫情時代網絡文學的發展」主題展開,網文市場的領軍企業和優秀創作者共同參與並分享了疫情開始後網文產業人的經歷,以及對網絡文學發展的獨到觀點。
  • 網絡文學邁進現實主義時代 向主流審美靠攏
    原標題:網絡文學邁進現實主義時代   A 向主流審美靠攏   一提到網絡文學,人們容易將它與「玄幻」「穿越」「奇情」等字眼畫上等號。但從日前發布的「2018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名單可以看出,當下網絡文學的創作題材開始出現現實主義趨向。
  • 長期閱讀網絡小說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好不好?
    網絡小說是一種新興的閱讀方式和閱讀體驗,而且隨著這麼多年網絡文學的發展,網絡小說早就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而且對於很多朋友而言,網絡小說更成為了很多朋友生活的一部分,那麼,長期閱讀網絡小說對我們的生活好不好呢?筆者就來給大家分析分析。
  • 恐怖文學的前世今生
    恐怖文學的前世今生 2008年11月21日 11:13 來源:文學報 而此前,專事恐怖驚悚題材的蔡駿已名聲大噪,厚厚幾本《鬼吹燈》也成為小說迷們的最愛。一些優秀的恐怖作品帶領眾多的跟風之作,造就了近年來小說圖書市場上鬼氣森森的景觀。同時,恐怖影視作品也漸漸流行乃至風靡一時,國外恐怖片大幅引進,國內的片商也紛紛上馬。有不少專家擔憂恐怖文化的泛濫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後果。  我認為,現代社會的恐怖文化具有某種必然性,它甚至是一種「必要的惡」。
  • 網絡文學,10年修成正果?
    網絡文學興起10年來,一大批網絡寫手成就夢想,這些網絡英雄有的因出書而發財,有的因榮歸作協而身居「廟堂」。而對應的傳統作家群,除少數名家外,更多的人默默無聞。網絡文學是否真的已經修成正果?網絡文學是否真的抹殺了傳統文學?未來網絡小說又會走向何處?會不會成為未來文學的主流?針對這些話題,記者分別採訪了具有代表性的第一代和第三代網絡寫手,走入他們的內心世界。
  • 網絡文學發展現狀:閱讀付費下行IP交易上行?
    事實上,閱文集團正在經歷的並非是自己企業業績的負增長,而是整個網文行業的一段陣痛期——目前線上閱讀,尤其是線上文字閱讀領域的發展已進入瓶頸期。「對於企業來講,如果僅僅停留在閱讀層面的話,成長性已經不足了。一些娛樂性較強的作品未來可能會因為審核不過關而被下架,加之網絡文學作品的敏感詞也會增多,這將會對網文閱讀平臺帶來影響。」
  • 2000餘位老外起點寫小說 中國網絡文學作家湧現洋面孔
    中國網絡文學產業,如今吸引了眾多國外寫作者加入創作隊伍。在昨天落幕的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上,好幾位來自國外的網絡文學作家、譯者首次露面,他們的出現,讓人們對網絡文學「走出去」充滿了新期待。
  • 真正的恐懼是什麼:恐怖文學中的人類原始情感
    這位長相英俊的少年就是20世紀初美國著名的恐怖小說大師H.P.洛夫克拉夫特(H. P. Lovecraft),中國的粉絲親切地稱他為愛手藝。他開創了「克蘇魯神話」體系恐怖與科幻小說,也影響了史蒂芬·金等一代恐怖大師。
  • 六本被譽為神作的網絡小說,本本都有問鼎年度小說的實力
    有些網絡小說寫出來就是封神用的,就是讓讀者來膜拜的,這裡給大家推薦6本非常好的網絡小說,希望您能喜歡。,在「網絡文學十年盤點」活動中榮獲十佳優秀作品。《塵緣》第三本:《無限恐怖》作為國內網絡原創文學「無限流」的鼻祖級作品,《無限恐怖》樹立了無限流小說的基本寫作思路,利用電影情節來故事創意的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