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青春不再,有多少故事的開始與結束,都只能在回憶裡去尋找。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寫出了多少人的感慨啊,既無奈,又不甘。
接下來,我們就到這詩句中去尋找心中的答案吧!
江南春【唐·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江南春》這首詩,是由唐代詩人杜牧所寫的。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的"大杜「,在晚唐成就頗高,因而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杜牧的詩以寫景抒情的見長,這首《江南春》可稱得上是他在這方面的代表作。因為在《江南春》的短短四句詩裡,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江南這個地方獨有的意境,給人以廣闊、深邃以及些許迷離困惑之感。
詩的開篇就給我們以江南大地,春光無限的好景致: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你聽,處處傳來黃鶯悅耳動聽的歌聲,那是春的聲音;你瞧,到處是綠葉紅花,層層綠葉與朵朵紅花相互映襯,更顯得嬌豔無比,那是春的信息;你看,緊緊相連的水鄉村落、青山城郭,還有在風中飄動的酒旗,那是江南的縮影,是村鎮的標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在這美麗的江南春景中,南朝以來興建的成百上千座寺廟,那許許多多廟宇樓閣在濛濛細雨中,若隱若現。這斜風細雨中的春景,更給江南綺麗的景色增添一層朦朧的色彩。而其中的四百八十寺,是指說南朝建造的寺廟很多,這也是為了與下句「多少樓臺煙雨中」押韻而搭配的,可見詩人的用心。
詩人曾在《念昔遊》詩中有「倚遍江南寺寺樓」句,也是指佛寺裡的重重樓臺。由於詩人長時間生活在江南,對江南景物有深厚感情,其藝術功力又是以把握住江南風物的明顯特徵,並運用精煉的語言,酣暢的筆意,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故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全詩的情調歡快,色彩鮮明,具有詩情畫意。讀之,心頭縱有萬般情緒,都早已消失在這無盡的煙雨樓臺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