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 2月18日 汀毅讀詩《江南春》

2021-02-28 汀毅悅讀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

鑑賞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一開頭,就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裡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蕩了。搖蕩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麗外,恐怕還由於這種繁麗,不同於某處園林名勝,僅僅局限於一個角落,而是由於這種繁麗是鋪展在大塊土地上的。因此,開頭如果沒有「千裡」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但是,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千裡鶯啼,誰人聽得?千裡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裡,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對於這種意見,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曾駁斥道:「即作十裡,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裡,千裡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煥的說法是對的,這是出於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後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只是因為千裡範圍內,各處陰晴不同。不過,還需要看到的是,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徵。江南特點是山重水複,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裡於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詩的前兩句,有紅綠色彩的映襯,有山水的映襯,村莊和城郭的映襯,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現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於迷濛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強調數量之多的一種說法。詩人先強調建築宏麗的佛寺非止一處,然後再接以「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杜牧特別擅長於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繪一幅幅絢麗動人的圖畫,呈現一種深邃幽美的意境,表達一縷縷含蓄深蘊的情思,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啟迪。《江南春》反映了中國詩歌與繪畫中的審美是超越時空的、淡泊灑脫的、有著儒釋道與禪宗「頓悟」的思想,而它們所表現的多為思舊懷遠、歸隱、寫意的詩情。

創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時代,唐王朝以做大廈將傾之勢,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牛李黨爭一點點的侵蝕著這個巨人的身體。

而另一方面,憲宗當政後,醉心於自己平淮西等一點點成就,飄飄然的做起了長生不老的春秋大夢,一心事佛,韓愈上《諫佛骨表》、險些丟了性命。憲宗被太監殺死後,後繼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數繼續上升,寺院經濟持續發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實力,加重了國家的負擔。

杜牧這年來到江南(江蘇江陰),不禁想起當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誠,到頭來是一場空,不僅沒有求得長生,反而誤國害民。既是詠史懷古,也是對唐王朝統治者委婉的勸誡。後來武宗發動會昌滅佛,從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矛盾。

國學知識

1、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

2、南朝:指先後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

3、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餘所」。這裡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

4、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築。

相關焦點

  • 《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時光荏苒,青春不再,有多少故事的開始與結束,都只能在回憶裡去尋找。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寫出了多少人的感慨啊,既無奈,又不甘。接下來,我們就到這詩句中去尋找心中的答案吧!江南春【唐·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這首詩,是由唐代詩人杜牧所寫的。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賞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注釋:啼:叫。  山郭:修建在山麓的城池。酒旗:酒帘,高懸在酒店外的標幟。南朝:公元420-589年,南方宋、齊、梁、陳四個王朝的總稱。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鑑賞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譯文】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但是,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千裡鶯啼,誰人聽得?千裡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裡,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對於這種意見,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曾駁斥道:「即作十裡,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裡,千裡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這句詩,到底諷刺了誰?
    《江南春》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若作十裡,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楊慎·《升庵詩話》 楊慎認為,千裡鶯啼,沒人聽得見,千裡綠紅,沒人看得見,更何談山水、樓臺,若只十裡,那就說得通了。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詩中透露出深深的隱憂
    前言有人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跟當時的當權者又有多大的關係?這兩句是晚唐詩人杜牧《江南春》裡的詩句,作者在描繪江南美麗春色的同時,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故事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一、真樓臺還是假樓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兩句有兩層意思,第一是指眼前景,煙雨之中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不少寺廟裡的樓臺。
  • 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是諷刺佞佛嗎?
    《江南春》(唐.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此詩的前兩句是描寫千裡錦繡江南一片鶯鳴宛轉、桃紅柳綠、水環山繞、春風駘蕩、酒旗招展的繁麗景象,後兩句是描繪煙雨迷濛之中的南朝遺留下來的佛寺群落。前兩句與後兩句都運用了「納千裡於咫尺」的典型化藝術手法,色調繁複,層次豐富,營造了聲音與色彩、動態與靜物、鮮豔與深邃、明朗與朦朧、空間與時間等交相映襯的多彩意境。
  • 每天一首古詩詞|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52首詩詞。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極其有名的一首七言絕句,寫盡了江南春色的迷人,明媚時的春光,煙雨時的蒙蒙,令人心旌搖蕩。「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人仿佛站立雲端之上,目光迅速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裡江南,叢叢綠樹映襯著簇簇紅花,黃鶯在枝頭髮出婉轉的歌唱。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詩將江南的美景盡收眼底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江南春唐: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詩人來到江南,到處是鶯歌燕舞,花紅柳綠,一派春天繁華的景象,並且這景象綿延數千裡,讓詩人流連忘返,應接不暇。
  • 杜郎與金陵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今天小僧與大家分享的是其千載以來極負盛名的一首詩——《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這首詩,短短四句,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細緻豐富,又寫出了江南美景的朦朧深邃。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既是寫實,也是懷古。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到底何意?古代文人們有爭議
    猶記得筆者首次聽到「情深深雨濛濛,多少樓臺煙雨中,記得當初你儂我儂,車如流水馬如龍……」的那種驚豔,當時還在想寫這歌詞的人太牛了,這裡面的一些歌詞比我當時知道的為數不多的古詩詞還經典,這也太有才了吧。
  • 懷舊、煙雨、古寺、空境、禪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輕裘緩帶,寬袍大袖的魏晉名士向我們款款走來,竹林七賢正暢談老莊之道,會稽山陰之蘭亭有多少名士正在流觴曲水,吟詩作賦。我最喜歡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古寺,青燈,煙雨,朦朧,這些詩歌中蘊含的流風遺韻,可謂是讓我的懷舊之情到達頂峰。
  • 隱藏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罪惡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江南春》,表面上是在描繪江南的迷人美景,實則卻有深深的寓意蘊含其中。南朝時期,曾經修建了許多宏偉壯觀和莊嚴肅穆的寺院廟宇與亭臺樓閣,如今卻都杳然無蹤。
  • 「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的《江南春》是寫景還是另有深意?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 )杜牧的《江南春》,大家耳熟能詳,那麼它僅僅是寫景,還是另有深意?我認為,這首詩既是寫景詩,也另有深意。總的來說,詩的前兩句寫景,後兩句借景抒懷。「千裡」是作者在想像,運用誇張的手法,突出江南春色之深之廣……其二有靜有動,綠葉紅花、水村山郭為靜景,高聲啼唱的黃鶯、風中飄動的酒旗為動景。動靜結合,風景優美生動。江南的美景如詩如畫,前兩句描寫,也正是為後面抒情做鋪墊,從而重點突出下面兩句。
  • 品讀《江南春》,煙雨中的樓臺寺院未必有佛,佛在心中
    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南朝四百八十寺這首膾炙人口的《江南春》,用短短四句就勾勒出了讓人嚮往的江南春光,讀杜牧的這首《江南春》,感覺就像是自己化身飛鳥,在如絲細雨中掠過江南的天空,俯身低頭,江南的春景盡收眼底
  • 南朝四百八十詩,多少樓臺煙雨中,嘉興南湖湖心煙雨樓
    煙雨樓在於浙江省嘉興市南湖湖中間的一個小島上,它的名字來源於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煙雨樓的名字從這裡來的。嘉興的煙雨樓建於五代末期,最初是在南湖湖邊。
  • 多少樓臺煙雨中,夢幻的江南,藏著無盡的歷史教訓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這個詩題,揭示了一個源遠流長的文學主題:多少人愛寫江南,多少人愛寫江南的春天呀!杜牧是唐朝人,再往前,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有一個文人叫丘遲,寫過一封《與陳伯之書》,就是寫信給朋友。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大報恩寺:南方最早修建的寺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伴隨著杜牧的《江南春》,今天本文將介紹這座"四百八十寺"大報恩寺的來歷。大報恩寺是金陵古都最古老的佛寺,始建於東吳,千餘年來,毀於戰火,也毀於人為,多次廢棄,又多次重建。寺廟的名稱也往往比較容易,有長幹寺、天禧寺等名稱。為紀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朱棣在原址重建了這座寺廟,也就是今天的大報恩寺。
  • 每天一首詩—解讀《江南春》中杜牧的感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一、 江南的春色,是詩人百寫不厭的題材1.南朝詩人丘遲:以江南美景召喚友人回故鄉杜牧是唐朝人,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有一個文人叫丘遲,他寫過一封《與陳伯之書》,寫過一個叫陳伯之的朋友,這個朋友有他的苦衷,他曾經從南朝背叛逃到北朝,但是他是南朝人,也就是江南人,丘遲想勸這個朋友,讓他回到江南。在他寫的那首詩裡,有一段景色的描寫,也是非常的優美「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 杜牧詩中提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排在首位的竟然是南京雞鳴寺
    唐朝詩人杜牧在他的《江南春》詩中,有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特別讓人記憶深刻。那種柔柔的朦朧之美,不知羨煞多少人。古雞鳴寺而他在詩中所提到的四百八十寺中,你知道排在首位的是那一座寺廟嗎?它又有怎樣的卓爾不凡?它就是南京雞鳴寺,一座有這一千七百多年歷史的古寺。
  • 多少樓臺煙雨中—讀《空谷足音》
    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發源於印度的佛教在中國逐漸地調整與借鑑,經歷了從排斥到接納的多次往復,植根於中華文化的沃土,已經完全融入了中國文化,最終形成了中華文明特色的佛教,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思想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