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繪本熱」:我在東京的觀察與體驗

2020-12-17 澎湃新聞

在日本,我們常常能看到家附近的圖書館、公民館、書店乃至一些私人讀書團體會定期或臨時舉辦各類繪本共讀會。所謂「繪本共讀會」,主要是指通過朗讀繪本內容,同時藉助現場音樂、連環畫劇等外在表現形式,向孩童及其父母傳遞畫面賞析和閱讀樂趣的一種交流型讀書會。根據對象不同,又可將其分為嬰兒繪本共讀會、幼兒繪本共讀會或中小學生繪本共讀會等。近年,日本社會還出現了一種面向老年人的繪本共讀會。

正如紀實文學家柳田邦男所提倡的那樣——「人生需三讀繪本」,意指幼年讀繪本,從小培養閱讀習慣和對世界萬物的好奇心;青年給下一代讀繪本,體驗親子共讀的樂趣;老年讀繪本,重拾孩童時期的美好回憶。如今,繪本已不再僅是人們傳統印象中的一種兒童讀物,同時也是串連前後兩個人生階段的記憶紐帶以及維繫兩代人親情溝通的文化橋梁。

位於東京高圓寺的一家繪本咖啡館內景,類似的繪本咖啡館如今已遍布日本全國各地。

日本繪本文化的發展歷程

雖然日本的「繪本熱」現象不過是近二十年的產物,但若探究其繪本文化的發展歷程,卻可以追溯至平安時期的「物語繪卷」(故事畫卷)。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便是以日本古典文學高峰《源氏物語》為題材所創作的《源氏物語繪卷》。這件被稱為「日本四大繪卷之一」的國寶級作品如今仍部分保存於名古屋德川美術館和東京五島美術館。翻譯過《阿Q正傳》(巖崎書店「世界文學名著青少版」,1967年)的兒童文學作家西本雞介曾言,繪卷讓「之前僅通過文字來體驗故事世界的人們發現了還存在這麼一種依靠欣賞具體圖畫的方法——也可以說是繪本的絕妙之處」。

隨著時代的變遷,日本又陸續出現了「御伽草子」(鎌倉時代至江戶時代期間出現的一種帶插圖的短篇大眾文學作品)、「奈良繪本」(室町時代至江戶時代期間出現的一種主要以御伽草子為題材的帶圖抄本)等走進尋常百姓生活的早期繪本作品。之後,江戶時代木版印刷術的發展更是對這些繪本作品的降價擴銷起到了顯而易見的推動作用。彼時,取材自日本傳說故事的兒童讀物「赤本」和以日本古典舞臺藝術「人形淨琉璃」「歌舞伎」等為題材的歷史讀物「黑本」大量湧入圖書市場。到了明治時代,繪本基本上已經成為兒童通俗讀物的一個代名詞。

明治時代至大正時代期間,從《少年園》(1888年)、《幼年畫報》(1906年)到《兒童之國》(1922年),日本迎來了繪本雜誌和兒童文學作品接踵面世的一個井噴期。鑑於當時日本政府所推行的美育教育水平停滯落後,不利於少年兒童養成良好的文學藝術鑑賞品味,「日本兒童文化運動之父」鈴木三重吉創辦兒童雜誌《赤鳥》(1918年),號召當時一流的文學家和畫家投身於兒童文化創作之中,並由此正式拉開了日本兒童文化運動的序幕。在芥川龍之介、谷崎潤一郎、泉鏡花等文學大家以及岡本歸一、初山滋、清水良雄等知名兒童畫家的大力把持與合作之下,日本兒童文化無論是在「文」還是在「畫」上都實現了質的飛躍。這也為戰後日本繪本文化邁出國門,走向世界奠定了一個良好紮實的基礎。

位於東京上野的國際兒童圖書館於2018年舉辦了「《赤鳥》創刊100周年展」。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戰前的這些繪本雜誌更多採用的是一種以單幅或系列插畫來襯託文章主題的表現形式,而如今我們在市面上所見的那種畫作一體、甚至無字的創作型繪本,其真正興起的開端還應該是在戰後。通過西本雞介的梳理和考察可知,1953年問世的《巖波兒童系列叢書》將藝術表達形式多樣、故事內容趣味橫生的《小黑人桑波》《小房子》等外國經典繪本引進國內,給日本繪本界及出版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之後,不少出版社紛紛推出本土畫家創作的繪本作品,並很快就有日本人在1967年、1969年的布拉提斯拉瓦國際插畫雙年展(BIB)中拿下大獎和金蘋果獎。到了上世紀80年代,赤羽末吉和安野光雅兩位日本畫家又相繼摘得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從而進一步擴大了日本繪本的國際知名度。

日本的「繪本熱」現象

近年,伴隨著年輕人遠離書籍的趨勢加劇,整個日本出版業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番惡戰苦鬥。筆者一位在東京某出版社任職的友人笑稱,現在出版業唯一能穩賺的恐怕也只有繪本了。此話乍聽之下雖然略顯武斷,卻也與事實相去不遠。究其原因,一來與東亞父母那種「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育兒心理有關;二來也和整個社會對繪本閱讀的大力推動密不可分。2000年是日本參眾兩院通過決議規定的「兒童讀書年」。也正是在這一年,日本從英國引進「閱讀起跑線」(Bookstart)活動,旨在「與孩子分享閱讀」(Share books with your baby!)。如今,日本全國已有60%的自治體在開展1歲以內嬰兒體檢時,聯合當地圖書館、保健中心、市民自願者團體等共同舉辦繪本共讀會,並向每個參加體檢的家庭贈送繪本套裝。

2014年,文部科學省下屬獨立行政法人「國立青少年教育振興機構」正式在東京澀谷開辦「繪本專門士培訓講座」,邀請嬰幼兒教育、心理、活動領域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從「加強繪本相關知識學習」「提升繪本共讀會等運營技能」「打磨對圖畫和文字的感受性」三方面來進行講座。整個培訓期從6月延續至翌年1月,隔月開講,每次兩日課程,共計30個課時,首期面向全國招收一個班30名學員。雖然講座規定了明確的報名要求,比如,必須從事嬰幼兒教育、研究或出版等相關工作長達3年以上,但仍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自翌年起,人員擴招一倍,60名學員被分為兩個班進行授課。到了今年,雖然招收人數已增至70名,但報名人數卻也遽增至近1500人。現下,已順利結業的281名、共5期繪本專門士遍布日本全國各地,其中有電視臺主持人、繪本編輯、幼兒園或小學老師,也有研究兒童文學的大學教師、家庭主婦以及政府部門公務員。或許正是因為有了無數這樣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的普通人對繪本長期不斷的熱愛與堅持,才有了今時今日我們所見到的「繪本熱」現象吧。

在日本給孩子們讀繪本

雖然據東京都總務局的統計,2019年居住在東京的外國人已達到55萬,幾乎佔東京總人口的4%,其中僅中國人就有21萬,在整個外國人群體中位居首位,可是在繪本共讀會方面,除了偶爾一些英語繪本共讀會之外,幾乎看不到其他語種的身影。當然,英語作為學校教育中的第一外語而受到重視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在本國人口不斷減少、外國人口持續增加的大背景下,東京這個多語言共生社會在文化活動領域對其他語種的需求正在急速上升。筆者身邊就有許多中國家庭的父母擔憂孩子因長期生活在海外、缺少接觸中文的機會而最終丟失了自己的母語,同時也有不少日本家庭的父母希望能讓自己的孩子多一些除了英語之外的語言文化體驗。於是,在拿到「繪本專門士」資格之後,筆者從2018年起開始嘗試在東京的圖書館或書店開展中日雙語繪本共讀會。

至於為什麼是「中日雙語繪本共讀會」而非單一的「中文繪本共讀會」,是因為筆者一直覺得「保留自身文化」與「融入當地文化」這兩者不但不衝突,反而更應該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繪本共讀會畢竟不是中文教學班,它更多的是為大家提供一個能夠接觸中文,體驗中日文不同語言特色以及兩國文化差異的交流場所。因此,中日雙語繪本共讀會不僅面向中國家庭,同時也大力歡迎日本家庭的積極參與。考慮到多數參加人員可能並不具備相關的中文知識,在選書時,筆者一般會參考三個標準:第一,像《噗噗噗》(谷川俊太郎)這種擬聲詞較多的嬰幼兒繪本;第二,諸如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繪本那樣在中日兩國知名度都較高的趣味型繪本;第三,像《荷花鎮的早市》(周翔)這樣雖然在日本知名度不高卻可以充分展示中國傳統文化風景的知識型繪本。

中日雙語繪本共讀會「春節專題」現場布置

今年年初,筆者在東京某圖書館與該館工作人員共同舉辦了一場介紹春節文化的中日雙語繪本共讀會。當時選擇的是曾獲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團圓》(餘麗瓊/文,朱成梁/圖)。這冊繪本從一個年幼女兒的視角描繪了外出務工的父親在春節期間返鄉團聚時的生活點滴,其中還形象地介紹了在餃子裡包裹好運硬幣等民間過年習俗。這種充滿中國藝術特色的淳樸畫風與真摯情感不僅讓日本孩童倍感新鮮有趣,也使那些尚沒有機會回國感受傳統春節氛圍的中國小孩心生親近感。此外,整個活動中還穿插了「春節知識小問答」以及簡單的中文對話體驗(此次按計劃只教了「新年好」「再見」兩句)。結束後,一名從國內來東京上小學的中國女孩特意走過來跟筆者說:「我上學時,周圍所有人都說日語。回到家,也只有爸爸媽媽說中文。沒想到今天有這麼多小朋友和我一起說中文,真的好高興。」

人們常說,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如今將這句話放在民間文化交流上,同樣也是適用的。像中日雙語繪本共讀會這樣看似微不足道的文化活動,或許也會如同春耕播種一般,不知何時便把一粒種子撒進了人們的心田,只需我們靜靜等待未來發芽、成長與收穫的那一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樸田*丸伴 | 紅葉之秋的日本 來一場親子繪本之旅
    我肯定毫不猶豫的說,日本。隨處可見的親子便民設施,舉國人民對「小朋友」發自內心的喜愛和尊重,隨意走進一家餐廳都一定會貼心呈上親子套餐,套餐裡一定還會有極具吸引力的兒童小玩具,更不用說日本獨特建立的幾大兒童樂園,東京迪斯尼海洋樂園、本田森林公園,都會給你帶來一段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無微不至的日式服務體驗。如果你問我,每年的10月底到12月初,最適合去的國家是哪裡?
  • 「14隻老鼠」繪本之父日本圖畫書作家巖村和朗來華
    「14隻老鼠」繪本之父日本圖畫書作家巖村和朗來華     日本著名圖畫書作家巖村和朗   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 應妮)「14隻老鼠」繪本之父——日本著名圖畫書作家巖村和朗來中國了!  巖村和朗1939年出生於日本東京,著有「14隻老鼠」「7隻老鼠」「小猴子坦坦」「青蛙小弟青蛙小妹」「兩隻小兔」等圖畫書。其作品被翻譯成英、法、韓、意等15種文字,並多次榮獲各種大獎。
  • 國內首部日本旅遊散文繪本《林竹闖關西》上市
    2005-2010年,林竹在日本東京生活。她是研讀美術教育碩士課程的留學生,同時是遊戲公司的新人設計師,也是東京最大學生桑巴社團的首個中國成員。而當她被東京的高強度生活壓倒,喘不過氣的時候,就會收拾行李逃往關西。一年一兩次,每次一周到十天。
  • 日本櫪木 深入繪本中的森林世界(上)
    無目的,不趕行程,輕鬆地在這鄉郊之地,看看極具治癒性的小動物和海洋世界、待在繪本中美好森林的世界,跟身邊至愛在櫪木小鎮來趟短暫的無憂假期。櫪木(Tochigi)連接茨城、群馬及埼玉縣,是關東最大的縣市。從東京站乘新幹線約1小時可到達,有名的景點包括世界遺產「日光」、日本皇室御用的避暑勝地「那須」及全國有名餃子天堂「宇都宮」等,而櫪木也是日本草莓最大的產地。
  • 東京潛水攻略——熱海沉船
    菜單都是日文看不懂,於是就讓他們上了這裡最好的牛肉,這大概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牛肉了吧,完全是牛肉中的極品,入口即化,價格是貴了點,但是偶爾來體驗一次日本這裡最正宗的壽喜燒,不會後悔的。以前在京都吃過一家叫三嶋亭的壽喜燒店,當時吃的時候也覺得很好吃,不過這次吃了今半覺得今半更棒!
  • 日本國都東京旅遊景點推薦,你最喜歡哪個地方呢?我覺得東京熱
    日本國都東京旅遊景點推薦,你最喜歡哪個地方呢?我覺得東京熱。作為日本的國都,東京總面積2162平方公裡,包括了23個特別區、26個市、5個町、8個村。而東京著名的旅遊景點都集中在「東京都心圈」(千代田區、中央區、港區、新宿區、涉谷區)。
  • 2020我與東京有約·文化篇:近距離體驗日本文化魅力
    日前,記者採訪了一名在東京的語言學校裡就讀的中國女留學生。她住在東京的理由,或許與一般人有很大的不同。趙康妮,27歲,江蘇蘇州人,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專業是服裝與服飾設計。來日本前,在國內有3年服裝設計方面的工作經驗。2019年4月來日本後,一直在位於東京的千代田國際語學院裡就讀。
  • 臺灣繪本之旅
    今年的行程是臺北—墾丁—高雄行程、機票、酒店、入臺證、高鐵票、汽車票都不是我定的....我提出了需求:就是要逛書店、要夜宿海生館: )所以,具體行程攻略我基本答不上來-走到繪本館時女兒已睡著我逛了很久很久買到了絕版的宮西達也繪本《超神奇洗髮精》國內已經絕版
  • 三次深度遊日本,只為這一次的日本遊學之旅!
    曾4次帶團前往貴州原始森林,3次深度遊玩日本。具有豐富的遊學帶團經驗,善於通過探究性、互動性的觀賞,啟發孩子觀察自然、欣賞藝術,提升孩子的觀察力、審美力、思考力和想像力。常以畫筆記錄旅行,出版了《中國最美小鎮手繪之旅》
  • 再見,東京熱!日本又一支柱產業要玩完!
    時光荏苒,現在東京熱已經砍掉片頭曲了,佳作已經被中油膩大叔封印在老硬碟裡了,而東京熱的大掌柜前幾天也突然人間蒸發了……  15年的老牌成人電影製造商——東京熱,涼涼。  東京熱的影片之所以會有這樣一份聲明的原因在於,這家公司是美國註冊公司,影片審查在美國而不是日本,也就是說在座的各位看的東京熱都是美國版權的made in Japan。當然,這麼做自然就避免了日本「廣電總局」的審查,「步兵」影片也才能在市場上流傳開來。
  • 「繪本熱」持續升溫 幾米:孤獨如影隨形
    繪本熱的持續升溫,引得連一向以學術社科圖書聞名業界的北京三聯書店也開始正式進軍繪本市場,推出「三聯繪本館」,看來,輕閱讀時代,繪本隊伍將繼續壯大。  幾米:孤獨如影隨形  感謝繪本所有的甜美與感傷。  首先要謝謝你,幾米,翻開幾米繪本的每一個下午都很好玩。
  • 觀察|日本東京為何不再為人口湧入而困擾?
    受老齡化和低生育率影響,日本總人口不斷減少。儘管如此,首都東京人口卻持續增加。人口向東京匯聚,既帶來活力和財富,也帶來種種社會和經濟問題。如何布局城市,如何疏導功能,成為東京這座人口密度超高城市自我優化的發展經。
  • 日本商業觀察系列之澀谷 | 線上課程更新
    繼第一期日本商業觀察系列課程《鳥瞰「蔦屋書店」》,受到同行們的廣泛關注與好評後,第二期的課程規劃也排上了日程。敬請期待日本商業觀察系列課程之《流行不散場,澀谷進行時》。我們在每個直播日的14點在線上開播,歡迎圍觀!   掃碼回顧:日本商業觀察系列第一期《「鳥瞰」蔦屋書店》
  • 東京熱嗎?其實真實的東京有點涼
    無聊時曾問過一個朋友:你認為在地球上最熱的地方是哪?朋友不假思索地回答「東京最熱」。問他為何時,他的回答很有趣「大家都說東京熱,東京熱,當然東京是最熱的地方了」。聽了他的回答我瞬間無語了。那麼東京真的熱嗎?真實的東京那裡氣候環境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真實的東京吧。
  • 關於日本繪本作家加古裡子的遺作《水是什麼呢?》
    加古裡子(かこ さとし),本名中島哲,日本繪本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工學博士。今年5月,92歲高齡的加古裡子去世了。以東日本大地震的受災區和殘留深刻戰爭記憶的衝繩為舞臺。   加古裡子的繪本創作初衷便是戰爭經歷。在戰時曾以軍人為志的加古裡子失去了很多朋友,在他19歲時戰爭結束了。   「『被死亡拋棄』的我是不是就沒用了?」
  • 2016 CP+再度探尋「東京熱」
    前不久去了日本旅行這次我就和你們分享一下我的小日本奇妙之旅我的第一目標:東京至於為什麼只是聽說東京一直很熱(好汙)我也是慕名而來。。到了東京的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我最期待的地方宅男腐女的聖地秋葉原其實主要是為了看妹子。。。秋葉原,俗稱為AKIBA,位於日本東京都臺東區西南部,屬下谷地域。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這裡的商店先是大量供應電視、冰箱,隨後是錄像機和遊戲機。
  • 東京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為什麼宅男都喜歡東京熱?
    東京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為什麼宅男都喜歡東京熱?時間:2020-06-05 14:47   來源:紅e問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東京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為什麼宅男都喜歡東京熱? 東京熱(英語:Tokyo-Hot)是一家在美國註冊的 日本成人視頻製造商。成立於2003年。
  • 日本旅遊:在東京天空樹的體驗
    日本旅遊:在東京天空樹的體驗文/北巷日本東京的天空樹開業一周年了,終於迎來了紀念日。中午吃完飯就往這趕,下午2點才到,光買入場的票就站著等了好幾個小時,好不容易買上了,卻給我說還要等四個小時才可以進場,無奈之下,我只能去旁邊的一棟商業建築:東京晴空塔。晴空塔的存在意義非常高,它是一個室內商業街,看著很傳統,然而卻非常現代化。
  • 繪本除了閱讀還可以幹啥?一起發掘繪本中隱藏的藝術活動!
    一、創想的啟迪 ——繪本中的奇思妙想 繪本的魅力在於那些奇妙豐富的圖畫會滿足腦海中對很多神奇事物的想像。繪本閱讀是一種激發兒童的自由想像力的好方法,用多種多樣的形象豐富孩子的體驗,補充豐富他們還沒有充分發展的想像力。
  • 日本遊記丨從熱海,京都到東京
    西瓜卡類似一卡通,東京公交地鐵暢通無阻,熱海是只能用錢。計程車2公裡,相當於人民幣80-90,是的,攤手,富有女孩的選擇。城際交通:JR新幹線就是日本的高鐵,因為國土狹小,所以只有幾條新幹線。從東京坐新幹線到熱海約50分鐘。前兩年有迷戀過日本作家一段時間,看過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所以踏入熱海就有著特別的情愫。Atami Sun Beach 尾崎紅葉《金色夜叉》,主人公貫一和阿宮分別的地方。Moa美術館 是一家私立美術館,收藏品以東洋藝術為主,總計有35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