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石窟首次聯袂開展,佛教為何造像?石窟展覽需要什麼高科技?

2020-12-11 極客行天下

讓旅行更精彩,讓生活更有趣!

提到中國的三大石窟,也就是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那可謂是大名鼎鼎,它們都位列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除了莫高窟,由於過於脆弱,出於保護的目的,只是作為博物館有限制地對外開放外,其它兩個,都是國家級的5A級景區。

所以,這三大石窟,可以說是眾多國人心馳神往的地方,就連不少老外,也都不懼山高路遠,想要一睹其尊容。

龍門石窟

這些石窟的出現,基本都是源於中國古代皇朝對於佛朝的尊崇。佛教很早就已經傳入到中國,雖然沒有確切的時間節點,但普遍認為在兩漢時期,佛教在中國的影響力便逐漸擴大,並得到皇族的認可。

莫高窟

三大石窟中,雲岡石窟始鑿於北魏,早期和中期都是皇家在經營,北魏遷都於洛陽後,大型的開鑿活動停止,但開窟造像之風在中下層開始蔓延,直到孝明帝正光五年,共開鑿了60多年。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盛於唐,終於清,其中造像多為皇家貴族所建,比如那尊著名的盧舍那大佛,就是武則天根據自己的容貌雕刻的。莫高窟的歷史則更為久遠,但其依然興盛於北魏時期,這和它位於古絲綢之路,更早接受到佛教思想不無關係。由於其年代更加久遠,到元代後便少有人知,直到近代才被重新發現,這便更加增添了它的神秘感。另外,莫高窟中多為泥塑像,還有精美的壁畫,不同於另外兩個石窟。

雲岡石窟

關於造像,也是個有趣的問題。佛教不是強調:」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啥又熱衷於」造像」呢?原來,造像拜佛,只是眾多教學方法之一。人們在學習的時候,必須集中精力,這通常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所以,就出現了私塾、學堂、學校。學習佛教也一樣,華美的道場、莊嚴的佛像,容易讓人產生敬畏之心,藉助外力,讓自己的精神更加專注。當然,念經、拜佛,這些都只是進入佛門的一種手段,最終還是要丟開。在中國,發展出很多派別,比如大家熟悉的禪宗一派,就有」頓悟「這一法門

廣州光孝寺瘞發塔

為紀念洛陽龍門石窟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二十周年,從2020年10月18日開始,「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幕,這次展覽將一直持續到次年1月18日,為期三個月。

洛陽博物館

對於河南洛陽及周邊地區的旅遊愛好者來說,無疑是個大好的機會,不必舟車勞頓,便可欣賞到三大石窟以及它們收藏的精美文物。

很多小夥伴好奇,那麼大體積的佛像、壁畫,怎麼才能搬到外地進行展覽呢?原來,這次展覽除了通過傳統的複製品、圖片、視頻等方式外,還引入了很多高科技手段,比如,通過3D列印,製作出雲岡石窟第20窟大佛、第13窟南壁七立佛龕的高仿真複製品。另外,VR技術也在這次展覽中得到利用,是不是覺得很酷呢?

相關焦點

  • 世界「三大石窟」首聚洛陽,「聯袂」展現「絲路石窟藝術」的流變
    「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於10月18日在洛陽博物館開展, 展覽由龍門石窟研究院、敦煌研究院、雲岡石窟研究院主辦,洛陽博物館協辦, 此次展覽是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聚首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展!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
    明珠聯袂,三星聚洛。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舉辦學術交流大會之際,10月18日上午10時,「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三大石窟,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將在古都洛陽上演為期三個月的文化和視覺盛宴。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展!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開幕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三大石窟,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將在古都洛陽上演為期三個月的文化和視覺盛宴。據悉,本次展覽由龍門石窟研究院、敦煌研究院、雲岡石窟研究院聯合主辦,洛陽博物館協辦,得到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石窟專業委員會、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管理委員會、洛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支持。
  • 龍門石窟申遺20周年,三大石窟首次聯展「絲路華光」
    位於洛陽的龍門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與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 龍門石窟造像多為皇家貴族所建,呈現出了中國化的趨勢,是中國石窟藝術的「裡程碑」。 又經歷天竺、新羅、吐火羅、康國等國家營造,發現有歐洲紋樣、古希臘石柱等,堪稱全世界國際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 洛陽龍門石窟魏唐造像藝術展深圳開展
    新華網深圳12月31日電(記者李曉玲)「星龕奕奕翠微邊--洛陽龍門石窟魏唐造像藝術展」30日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開展,展覽匯集了不少珍貴文物,展品中的數件超大體量、超重量級的佛坐像,都是鎮館之寶。
  • 河南這個地方,中國三大石窟聚齊了!
    明珠聯袂,三星聚洛。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舉辦學術交流大會之際,10月18日上午10時,「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三大石窟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將在古都洛陽上演為期三個月的文化和視覺盛宴。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大型藝術聯展在洛陽開幕
    映象網訊(記者 徐孟國 實習生 張倩倩)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舉辦學術交流大會之際,10月18日10時,「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開幕式在洛陽博物館舉辦。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
  • 【文化交流】敦煌、雲岡、龍門三大石窟首次聯展
    △聯展中的雲岡石窟第20窟大佛3D列印品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看到「首次」這個說法,又生出另一個疑問:為何過去沒有過,為何是現在才實現聯展?上述問題的答案,在19日下午舉行的龍門石窟申遺成功20周年學術交流大會上找到了,正是多位專家口頭的熱詞:數位化!◆促成三大石窟首次聯展的「幕後功臣」:數位化!開展當天,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洛陽博物館嘗鮮後感慨萬千,「震撼」已經不足以形容,還要加一個詞「神奇」,是變戲法般的神奇。
  • 三大石窟聯展洛陽博物館開幕
    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舉辦學術交流大會之際,10月18日上午10時,「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三大石窟,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將在古都洛陽上演為期三個月的文化和視覺盛宴。
  • 數位技術打破空間壁壘 讓三大石窟首次「聚首」 (走進三窟聯展...
    首次三大石窟聯展為何在洛陽舉行?展出的文物是如何「走」進博物館的?聯展為洛陽帶來了什麼?昨日,記者採訪了此次聯展主辦單位的相關人士。  「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讓洛陽再次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原本在洞窟裡的文物是如何「走」進博物館的?敦煌的壁畫修復師在為複製壁畫補色  首次三大石窟聯展為何在洛陽舉行?
  • 中國三大石窟將在洛陽舉行首次藝術聯展
    明珠聯袂,三星聚洛。中國三大石窟,將在洛陽舉行首次大型藝術聯展。 今年是龍門石窟申遺成功20周年,我市將會舉行一系列活動,充分展示近20年來龍門石窟各方面工作取得的進展和保護成果,並同國內外開展文化交流。
  • 今年是龍門石窟申遺成功20周年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大型藝術聯展。此次聯展有何看點,申遺成功以來龍門石窟考古有哪些突破,石窟保護工作又有什麼亮點呢?    跨越時空,三大石窟共展絲路文化     佛教石窟寺是絲綢之路上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遺產,絲路文化蘊含其中。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分別於1987年、2000年、2001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此次在洛陽博物館,相距甚遠的三大石窟難得「齊聚一堂」。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袂開展
    10月18日,「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河南洛陽博物館開展。展覽設有「鳴沙聖跡赫赫敦煌」「塞上皇冠巍巍雲岡」「中原明珠泱泱龍門」三大主題展廳。圖為參觀者觀看複製洞窟。
  • 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在廣東開展
    新華社廣州4月28日電(記者鄧瑞璇)珍貴的海外回歸文物、精美的石刻造像、等比例大小的3D列印石窟……廣東省博物館與龍門石窟研究院聯合舉辦的「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28日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
  • 中國三大石窟、四大石窟、十大石窟,以及它
    中國的三大石窟是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的鳴沙山東麓。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城西的武周山麓。龍門石窟位於河南洛陽南郊伊河岸邊。龍門石窟也是書法藝術史是寶藏。著名的書法精品龍門二十品,是後代碑拓鑑賞家從龍門石窟眾多的石刻造像題記中精選出來的書法極品。清代學者康有為曾大力提倡整個社會書寫要用魏碑體,還稱讚魏碑有十美,如:筆法跳躍,結構天成,血肉豐美等。時值今日,魏碑體還作為標語、裝潢用字廣泛使用。由此可見,二十品在書法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中國三大石窟藝術聯展於千年古都洛陽啟幕
    原標題:中國三大石窟藝術聯展於千年古都洛陽啟幕  中新社洛陽10月18日電 (記者 劉鵬)「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18日於千年古都洛陽啟幕。這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藝術聯展。
  • 我國三大石窟首次在洛陽聯展
    大象新聞·河南新聞廣播記者 呂超 洛陽臺 楊芬、肖浦  10月18日, 「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
  • 陳曉亞:中國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與佛教的傳播發展
    其次是政教合一,整個社會生活嚴格受王權、神權的控制,佛教的領袖在世俗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寺院既是佛教中心也是政治統治中心。最後是藏傳佛教具有強烈的神秘色彩。而漢地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最為獨立和充分,漢地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是印度佛教在中國與中國的文化相結合逐漸被民族化、本土化的過程,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代表了佛教在中國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 「三大石窟」,三大石窟藝術寶庫,「雲岡石窟」探秘
    雲岡石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與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合稱中國「三大石窟」;雲岡石窟,印度阿旃駝石窟,阿富汗巴米揚石窟並稱「世界三大石窟藝術寶庫」。雲岡石窟由東、中、西三部分組成;主要洞窟達51個,整個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個,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佛像高達17米,最小佛像僅有2釐米高。最大石窟是第6窟(北魏孝文帝時開鑿),由地面到窟頂高達20米。「曇曜五窟」是最雲岡石窟的代表。
  • 誰促成了敦煌、雲岡、龍門三大石窟首次聯展?
    誰促成了敦煌、雲岡、龍門三大石窟首次聯展?來源:大河網  |  作者:張叢博 | 字號:A+ | A- 中國三大石窟敦煌而10月18日在洛陽博物館開幕的「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讓觀眾得以一站式盡享石窟藝術盛宴。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開展當天,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洛陽博物館嘗鮮後感慨萬千,「震撼」已經不足以形容,還要加一個詞「神奇」,是變戲法般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