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俘有什麼作用?蘇聯關押的60萬日本戰俘去向何方?

2020-12-19 歷史的餘暉

俘虜有什麼用?有人可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實際上,俘虜的作用可大了去了。

教育改造,補充兵源

眾所周知,我國的一向貫徹優待俘虜的政策。注意,這裡的優待並不是像大爺一樣供著他們,而是讓敵人真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教育感化敵人。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對待俘虜軍官,一向是本著「化敵為友」的原則,讓從不刺激也不辱罵。

而隨著戰爭的白熱化,我軍兵力面臨著一個很大的缺口。雖然戰爭形勢已經明朗,但沒兵還是打不下來。

對此,我軍想到了一招,「必須利用大量俘虜」,而我軍的新兵源有許多都是「被解放的戰士」。這讓羈押在我軍的數十萬戰俘有了去向,同時也做到了瓦解敵軍以及補充兵源的作用。

從1946年至1949年,俘虜達450萬,其中280萬成了解放軍戰士。

瓦解敵軍鬥志

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又實行了「隨虜隨放」的政策,從沒有美軍宣傳的虐待俘虜或是殺害俘虜的現象。

這些被釋放的俘虜回去以親身經歷,宣傳了我軍優待俘虜的政策,這也讓敵軍的欺騙戰術徹底破產。

由此,許多美國士兵在打不過後直接投降,以上很好地瓦解了敵軍的鬥志。

提供大量勞動力

這一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蘇聯。

蘇聯在二戰結束後,俘虜了近60萬名日本戰俘(其中512322人最後被遣返)。

眾所周知,蘇聯在二戰後面臨著極大的勞動力缺口,而起嚴寒天氣又令許多勞動者望而生畏。於是,蘇聯當局想到了利用日本戰俘。

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蘇聯還在戰俘的飲食方面建立了嚴格的等級制度。

80%完成率:麵包250克,大米350克,蔬菜:600克;

81%-100%完成率:麵包330克,大米450克,蔬菜700克;

101%-125%完成率:麵包350克,大米500克,蔬菜800克;

125%以上完成率:麵包450克,大米550克,蔬菜1000克。

不過,高強度的勞動以及無衣無房的處境,讓很多日本戰俘很難熬過第一個冬天。

而蘇聯當局才不管日本戰俘的死活,仍讓其拼命勞動,所以在1945年-1946年冬天,日本戰俘就死去了55000人。在1945年-1948年,蘇聯當局共遣返了40多萬人,不然死亡的人數更多(後推算總死亡人數有62068人)。

雖然日本戰俘傷亡慘重,但在事實上,日本的大量勞動以及先進技術確實補上了勞動力缺口。而日本戰俘也不能反抗蘇聯人對他們安排,所以即使是最荒涼、最惡劣的地方,日本戰俘也得迅速到位。

相關焦點

  • 二戰蘇聯建的監獄,關押的60萬日本戰俘為何無人逃跑?原因很簡單
    二戰末期,蘇聯出兵東北對日作戰,數月之間,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被蘇聯擊敗,幾十萬的日本兵成了蘇聯戰俘,但在日本投降後,蘇聯並沒有將日本戰俘遣送回國,而是將這些戰俘關押在了蘇聯最恐怖的監獄中,雖然這座監獄蘇聯不需要派人看管,但是日本戰俘卻不敢逃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在蘇聯戰俘營裡,德國戰俘為什麼總是欺負日本戰俘?
    文/寂寞的紅酒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蘇聯人俘虜了上百萬的德國和日本戰俘,他們大部分被送到了西伯利亞的戰俘營做苦工。由於兩國戰俘往往被關押在一起,因此經常出現德國戰俘欺負日本戰俘的事情,德國戰俘經常和日本戰俘大打出手,日本戰俘經常被打的鼻青臉腫。
  • 日本戰俘的「人間地獄」
    日本戰敗投降後,蘇軍將60萬日本關東軍戰俘押解到蘇聯西伯利亞戰俘集中營。西伯利亞位於蘇聯遠東地區,是一片廣闊而寒冷地帶,環境氣候極其惡劣,年平均氣溫低於零度。日本戰俘害怕中國報復和虐待,能夠進入蘇聯戰俘營非常高興。特別是蘇軍謊稱會把他們通過西伯利亞鐵路運回日本國內時,更是一陣竊喜。
  • 被蘇軍俘虜的60萬日本戰俘,到底有多少人活著回來
    所以面對蘇軍的猛烈攻勢關東軍迅速崩潰,除了少數要塞地區外,關東軍基本沒形成什麼有效的抵抗。對於蘇軍來說,在進攻時最大的麻煩是因為推進太快補給跟不上,而不是日軍的抵抗。既然抵抗不怎麼強烈,70萬關東軍戰死的並不多,最後有大約60萬人當了俘虜。考慮到戰爭期間國內青壯年損失太多,蘇聯本著廢物利用的想法,把在東北俘虜的60萬日軍俘虜都拉到了西伯利亞去開荒。
  • 讓日本戰俘深惡痛絕的西伯利亞挖土豆,究竟有多殘酷
    1945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那一年,大約60萬的日本軍隊成為了蘇聯人的俘虜。其中絕大多數戰俘被草草的送上了火車,隨著火車的行駛,戰俘們還納悶――這列火車怎麼不是回家的方向呢?可他們不知道,自己即將去的是冰天雪地、渺無人煙的西伯利亞。
  • 60萬日本戰俘被流放西伯利亞,蘇聯婦女為什麼搶著選「老公」
    從這個悲劇收場的愛情故事中可以發現,日本戰俘很少能夠留在蘇聯,成為具有蘇聯國籍的人。類似這樣的悲劇故事遠不止這一個。當年有一位叫蜂谷彌三郎的日本戰俘,他與蘇聯女子生出感情,兩人不顧民族的差異和國家法律懲罰的阻撓,毅然選擇在一起。
  • 二戰後,日本戰俘可以和蘇聯女人結婚,為何歐洲戰俘卻無此待遇
    這齣戲劇女主人公的原型,是當地一名叫諾維科娃的婦女,而男主人公則是當年被關押在西伯利亞戰俘營,一名叫蜂谷彌三郎的日本關東軍戰俘。  據說蜂谷彌三郎返回日本時,他的日本妻子蜂谷久子仍在等他,但蜂谷彌三郎最終卻不得不離開她,再次回到蘇聯。因為那裡有他的另一個蘇聯妻子諾維科娃和兩人所生的孩子,痛苦抉擇之下,蜂谷彌三郎寫了一本名為《為戰爭哭泣的兩個女人》,來譴責戰爭帶給平民的傷痛。
  • 老照片:中斷44個月後蘇聯恢復遣返日本戰俘 再見親人有喜有悲
    1953年12月1日,搭載著811名從蘇聯遣返日本戰俘的「興安丸」號駛入舞鶴港,這是中斷3年8個月後,蘇聯重新恢復對二戰時俘獲的日本戰俘的遣返。 根據日本媒體當時的報導,這次從蘇聯遣返回到日本的戰俘與4年前有著明顯的不同。最初從蘇聯遣返的日本戰俘抵達舞鶴港時,港口上紅旗招展,四年以前從蘇聯回到日本的戰俘甚至還拒絕登陸。
  • 60萬日本戰俘的噩夢:比起死亡,他們更怕被送到西伯利亞挖土豆
    戰爭,矛盾鬥爭表現的最高形式:從廣義來說,並非只有人類才有戰爭。包括螞蟻和黑猩猩等生物也都有族群戰爭。但世界上沒有什麼生物的戰爭,慘烈程度能夠比擬人類,細看人類的文明史,其實就是一部戰爭史。拿我們熟悉的二戰日本戰俘來說,他們在各國的遭遇就有所不同,眾所周知,中國對待戰俘很是優待,日本戰敗後,約有270萬戰俘在中國投降,但他們也沒有過得糟糕 而是被集中到勞改營。20名戰俘擠在一間房間,早上六點起床勞作,晚上10點睡覺 一天還能夠休息八個小時,享有較為友好的飯菜,還有軍醫進行醫治 。生活雖然不舒適,但絕對談不上虐待。
  • 從皇軍之花到西伯利亞苦力,50萬關東軍戰俘經歷了什麼?
    9月1日,蘇聯遠東軍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在總結報告中記載道:俘獲日軍官兵573984人,將軍110人。而根據後來蘇軍總參謀部的數據顯示,在對日作戰中蘇軍共俘獲了594000人。(數據有爭議)戰利品好處理,搬走就行,如何處理幾十萬戰俘,是一個令人頭疼的難題。起初,蘇聯計劃就地關押戰俘。
  • 二戰日本投降後,蘇聯是如何處理日本戰俘的?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二戰是一場非正義的法西斯大戰,由於二戰涉及的國家眾多,所以這也給世界各國帶來了非常沉痛的傷害,尤其是中國和蘇聯,二戰期間傷亡的人數排在了世界前兩名。不過慶幸的是,這場戰爭最終以法西斯三大帝國戰敗而告終。無論是日本、德國還是義大利,都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制裁。
  • 此地有英國唯一的集中營,關押蘇聯戰俘,抵抗德軍者主要是女性
    它有根西和澤西兩個主島,最近的地方,離法國不到12海裡。二戰爆發之後,德軍佔領法國,順便把這裡也佔領了。島上很多人早就撤回了英國,留下來的,就做了德國的順民。說起來,這裡的領主還是很兇殘的。他們把猶太人和帶有猶太血統者的名單,都提供給了德國人。其中很多被抓走,從此沒有再回來。這裡也有英國唯一的集中營,關押蘇聯戰俘和猶太人。
  • 日本關東軍戰俘在西伯利亞經歷了什麼?網友:引起強烈舒適感!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有很多的人都投入了戰爭,雙方交戰不免有很多的戰俘,就拿我國來說,當時我們的政策一直是優待俘虜,就算日本人侵略我們的土地,殺害我們的同胞,我們也是優待他們的俘虜,而日本人卻從來不領這個情,相反的他們自會虐待俘虜,不光是我國的,其他國家的俘虜日本也是虐待
  • 60萬日軍戰俘被押至西伯利亞,別提有多慘!中國網友卻說了四個字
    但你也許不知道,日本也有一支部隊遭遇了非人的待遇,60萬日軍俘虜被蘇聯帶到了西伯利亞,他們在這裡的遭遇,不少中國網友讓只想說四個字。那是1945年的8月,蘇聯軍隊在中國的東北兵分三路,只為一舉拿下日本關東軍,當時的日軍大勢已去,根本就沒有多少戰鬥力了,在蘇軍僅僅花了幾天就小妹了8萬日軍,而剩下的近60萬日軍選擇舉白旗投降,然而如此龐大數量的戰俘要如何處理呢?蘇聯表示他們也不知道。
  • 為何蘇聯美女鍾愛日本戰俘,連政府禁止都不管用?原因只有六個字
    在二戰中,前蘇聯作為盟軍的中堅力量,在這場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二戰後期,蘇聯紅軍進軍中國東北,圍剿當地的日本關東軍。當時的關東軍已經不堪一擊,很快就全部為蘇聯紅軍所俘虜。二戰結束後,大約有60萬日軍俘虜被前蘇聯送到西伯利亞做苦役。當時,除了日本戰俘,還有很多其他國家的戰俘在蘇聯。
  • 蘇軍如何對待投降的60萬日軍俘虜?很多戰俘累死在西伯利亞
    而南京大屠殺更是我們認為的「人間地獄」,而日本人就是那兇殘至極的地獄使者。但是這個地獄使者卻說,他們也曾體驗過「人間地獄」。這具體是怎樣一個情況呢?抗日戰爭後期,日本人在中國的不撓的反擊下開始節節敗退。但是儘管如此,它依舊霸佔著中國的東北地區,不肯離開。所以在1945年的8月3日,蘇聯紅軍對日宣戰,並且派遣了150萬名的士兵前往中國的東北地區。
  • 蘇聯士兵豔福不淺,帶著9個日本女戰俘隱居深山,生了54個孩子!
    1939年5月,日本想侵佔外蒙的大片土地,無奈之下外蒙就向蘇聯老大哥求救。於是,蘇聯任命朱可夫元帥為總司令,指揮對日反擊,戰爭在當時的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交戰,從5月一氣幹到9月,戰事以日本關東軍失敗結束。
  • 二戰後日本30萬戰俘,死的比在廣島原子彈下還慘,日本人至今後怕
    當時廣島的人口是34萬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幾乎全部死亡,全市房屋毀滅大半,那一年,廣島核爆造成的死亡是14萬人。然而對於日本人來說,相比廣島的噩夢,二戰後日本30萬戰俘的死,遠比死在原子彈下還慘,而那30萬戰俘的死亡經歷讓日本人至今後怕。
  • 被驅趕至西伯利亞的60萬日軍戰俘,到底跟美國有沒有關係?
    根據戰後戰俘管理所的統計,蘇軍在約45個受降區,一共俘獲了日軍戰俘約63.9萬人,其中包括了約163名將軍以及約2.6萬名日軍軍官(由於各個版本的史料數據的數據不同,這裡採用的是戰後戰俘管理所的統計數據)。
  • 卡廷森林事件:蘇聯抓了25萬波蘭戰俘,為何只對這2萬人下毒手?
    1943年4月13日,納粹德國向全世界發布一條震撼消息:在蘇聯卡廷森林發現一批巨大的墳墓,裡面埋著成千上萬名波蘭軍人,很顯然是被人有組織地集體處決,並稱此舉為「猶太——布爾什維克獸行」的典型例證。納粹電臺所說的這個事件,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卡廷森林慘案」,約2.2萬波蘭戰俘被有預謀的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