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我們看到華為似乎對地圖應用開始感興趣,尤其是。在華為雲服務介紹的環節,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總裁張平安透露,目前華為地圖服務藏有「黑科技」,可以定位精確到釐米級。而這也代表著華為正式涉足地圖業務,而且主打釐米級定位。
根據披露,這款地圖應用(HUAWEI Map Kit)將應用於全球,載體主要是龐大的華為手機。華為地圖服務支持150個國家地區和40種語言,帶有高精確導航系統。這款地圖應用將在今年10月上線,屬於自研項目。此外根據華為介紹,地圖的API也將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可實現自定義地圖、實時路況信息以及精確到釐米級的定位導航服務。
那麼華為研發地圖應用的底氣在哪裡?其實做地圖服務,最主要的就是資質和數據,對華為來說做地圖的能力、資金和人才都沒問題,畢竟現在環境因素讓華為不得不涉足地圖業務。谷歌對於Android最大的控制是GMS,而GMS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服務就是地圖。餘承東呼籲國產網際網路廠商走出去個人認為意圖有可能在此。
其實早在7月5號華為就獲得了高精地圖的甲級測繪資質,畢竟現在大廠都在搞自動駕駛,華為入局都是早晚的事情。而華為Map Kit主要有四個特性,一、自定義地圖;二、實時路況,自定義規劃;三、精準定位;四、AR導航與標記。
雖然我們知道地圖行業是一個非常燒錢的行業,網際網路廠商大舉進入地圖行業是為了獲取流量入口,向生態鏈的其他子平臺提供流量支持。而華為的意圖就是打造全場景生態,地圖之於出行體驗的一個重要出口正好打包了「晶片+手機+物聯網」這三大基礎能力,地圖體驗做的越好,硬體賣的就更好,地圖可以不掙錢,硬體掙錢就可以了。
這方面蘋果無疑是華為的老師,那就是自建生態。華為如果調用其他地圖應用,可能滿足不了華為稱霸全球的野心。而做地圖應用,華為所說的釐米級定位精度,這個就非常厲害了。最根本的一點那即是華為逐漸擺脫谷歌全家桶限制,打通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