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最安全城市出爐香港第一 葉檀談最無前途的十個城市。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本周在港發布2016年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上海繼續排名第一,香港及深圳則位居第二及第三名。
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會長桂強芳在當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本次發布的榜單是該機構歷時一年、對中國358個地級以上城市的綜合競爭力進行分析比較後的最新研究成果。
位列第四至第十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廣州、重慶、天津、蘇州、杭州及南京。上海在該評比中已是連續4年排名首位。
2016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行榜
一個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是一個城市整合自身經濟資源、社會資源、環境資源與文化資源參與區域資源分配競爭及國際資源分配競爭的能力。《GN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涵蓋經濟、社會、環境、文化四大系統,由包括綜合經濟競爭力、產業競爭力、財政金融競爭力、商業貿易競爭力、基礎設施競爭力、社會體制競爭力、環境/資源/區位競爭力、人力資本教育競爭力、科技競爭力和文化形象競爭力等在內的10項一級指標、50項二級指標、216項三級指標構成。
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1998年在香港註冊成立,是中國較早涉足城市競爭力研究領域的學術機構,2002年推出第一份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
2016中國城市成長競爭力排行榜
城市成長競爭力就是城市在動態發展的過程中,充分挖掘其潛在的潛能,不斷完善城市的社會組織體制,展示其創新活力並依據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規律逐步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的能力。《GN中國城市成長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由實力指數、潛力指數、活力指數、能力指數四大指標綜合而成,包括4項一級指標,29項二級指標,70項三級指標。
2016中國最安全城市排行榜
安全城市的主要特徵是:當年無重特大安全責任事故,社會治安良好,投資環境優越,生產事故少發,消費品安全,生態可持續發展,能為市民、企業、政府提供良好的信息網絡環境和強有力的信息安全保障。《GN中國最安全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由包括社會安全、經濟安全、生態安全、信息安全在內的4項一級指標、10項二級指標、59項三級指標構成。
該機構當日共發布16項排行榜,包括6項中國城市的分類榜單及9項全球國家與城市的分類榜單。其中,全球國家(經濟體)競爭力排行榜中,美國、中國及日本分列前三名;全球最幸福城市排行榜前三位分別是盧森堡、瑞士伯爾尼和丹麥的哥本哈根。
葉檀再談「最無前途的十個城市」:想成長,必須承認存在難題
財經評論員葉檀最近有點火。
此前的她,通常是以媒體人的身份,撰寫金融、房地產、國企改革方面的財經評論,關注她的群體也基本來自財經界或投資圈。
但自從兩個多月前寫了《我眼中最無前途的十個中國城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葉檀。特別是文章中被「點名」的長春、蘭州、南昌、溫州等幾個城市,更是通過地方媒體、政府智囊逐條反駁,掀起一波波輿論熱潮。
12月17日晚,由《新周刊》雜誌社主辦的「2016中國年度新銳榜」頒獎盛典在浙江杭州舉行,葉檀獲得「年度知道分子」獎項。
活動現場,葉檀再次談及「最無前途城市」。她坦言,無論是誰,如果想成長,都得承認自己有「不能」的地方,「如果這些城市不能承認它們存在難題,我想,30年後後悔的會是他們,而不是我們。」
地方的反駁「太感情用事」
「她是一個啟蒙者、理性派和傳媒人。」「從股市、樓市乃至城市是否有前途,她都即時發聲。」
12月17日,「2016中國年度新銳榜」頒獎現場,主辦方將「年度知道分子」這一獎項頒給葉檀,並給予上述評價。
接過獎盃的葉檀笑稱,之前寫了最看好的十個中國城市,有點反響,但很快就過去了。後來,她又寫了最沒有前途的十個中國城市,這回動靜大了,「有些人舉著刀」就過來了。
事情要從今年9月談起。
9月26日,葉檀將原創文章《我眼中最無前途的十個中國城市(上)》發布在自己的微信公號「葉檀財經」上。該文把長春、哈爾濱列為「最無前途城市」, 指出這兩個城市從吸納成年人就業與城市吸引力看,情況比較糟糕。
此後一個月,她又陸續發布「最無前途城市」系列文章三篇,瀋陽、蘭州、大同、洛陽、南昌、溫州、唐山、大連被一一「點名」。
這些文章很快引起爭議。
10月20日,江西日報社主辦的《江南都市報》在其官方微信公號發布題為《專家發文:南昌最沒有前途!500萬南昌人怒轉,我!們!不!服》的文章,稱葉檀對南昌的評價有失公允,「你(葉檀)說南昌沒有前途,我們不答應」。
10月21日,微信公號「看見蘭州」發布署名為「大河智庫」的文章《葉檀老師,憑什麼說蘭州沒有前途?》。
該文指出,蘭州有看得見的勃興和崛起,「我們不能動輒用多年前的數據以及單薄的論據就武斷地評定一個城市沒有前途」。
10月22日、10月24日,吉林媒體《東亞經貿新聞》通過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肇勇、吉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志明、吉林省智庫秘書長劉庶明等本地經濟學者發聲,為長春「最無前途」之說鳴不平。
10月26日,《溫州商報》也在其微信公號發布《溫州是最沒有前途的中國城市?七個事實告訴葉檀女士,你錯了!》一文,認為葉檀文中「論調過於武斷,缺乏事實基礎和調研支撐」。
隨後,包括馬津龍、謝浩、洪振寧在內的多位溫州本土專家也發表觀點,為溫州正名。公開資料顯示,馬津龍曾擔任溫州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謝浩曾擔任溫州市委副秘書長,洪振寧的身份為溫州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市社科聯原副主席。
這些反駁聲,葉檀不是沒有注意到。她甚至將其中一些文章轉到自己的微信公號,任由大家評說。
但另一方面,葉檀又不認同這些反駁觀點。葉檀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自己曾私下與一些「最無前途城市」的官員、學者、企業家有過交流,大家還是比較理性,清楚癥結所在。
當地在意,說明有些話聽進去了
在決定列出「最無前途城市」之前,葉檀就預料到會引起反彈。
但作為長期關注金融、國企改革以及房地產市場的財經評論員,她堅持認為,目前有必要對中國的城市進行盤點。
「如果有反彈就不寫了,那我們就說不了話了……」在葉檀看來,當下的中國,城市在重構,經濟也在重構,城市興衰交替不可避免。在此過程中,城市的未來,很大程度由地方政府和當地大企業家掌握,他們決定了城市的發展方向。
因此,葉檀希望,自己的看法能夠影響當地官員和企業家,促使他們作出更務實有效的判斷。
在具體篩選城市時,葉檀選擇了抓重點的方式。
她告訴澎湃新聞,此前和助理翻閱了國內近300個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的統計公報,主要參考指標包括當地人口流失情況、城市主導產業以及人均財富佔有率。
這個城市是否在中國高鐵版圖中佔據重要位置、高等教育發展水平,也是葉檀衡量「有無前途」的重要因素。
不過,這種判斷方式不太被認同。
吉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志明就指出,評判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可以用不同的指數和數據,用少數幾個指標、數據作為依據顯然過於片面。
對此,葉檀回應,指標不在於多,而在於「管用」,即抓住關鍵問題對城市進行行之有效的判斷。
她同時指出,入圍的城市,只能說問題最典型,但未必是最糟的。比如黑龍江的鶴崗、大慶,這些資源型城市情況可能比哈爾濱還差,但它們畢竟只是一個地級市,如果把所有地級市都納入考量範疇,那「最無前途」的城市名單絕對不止十個。
至於把溫州這樣的民營經濟發源地也列入名單,葉檀解釋,十個被點名的城市,實際情況並不一樣。
她表示,新一輪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有的城市確實問題很嚴重,在可預見的5-10年找不到競爭優勢,有的城市只能說處在轉型期,一時比較迷惑,溫州就屬於後者。
儘管有種種考量,這種點名方式還是讓一些人難以接受。
澎湃新聞注意到,發布在微信公號「葉檀財經」上的「最無前途城市」系列文章,目前除第一篇可以正常查看,後面三篇點擊進去僅顯示「此內容因違規無法查看」。
不過,她對此不以為然,認為該看的人已經看了,既然在意,說明有些話還是聽進去了。
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一些城市的官員或企業家已經伸出「橄欖枝」,希望葉檀有空去當地看看。對此她表示,「有時間會去,但現在時間太緊張了。」
原文連結 http://news.ifeng.com/a/20170106/50532222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