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俄羅斯兩棲戰艦型號和樣式一直是比較落伍的,到目前為止最大的兩棲艦艇仍然只是傳統的坦克登陸艦。自從從法國購買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失敗後,俄羅斯就不得不自己開始了兩棲戰艦的研製工作。
最近曝光的11711改進型船塢登陸艦是俄羅斯目前最新銳的兩棲戰艦。雖然此前也有一大推模型、方案出現,但只有這種船塢登陸艦的建造工作是實錘的。今年4月23日,位於加裡寧格勒的楊塔爾造船廠,兩艘船塢登陸艦開始安放龍骨,兩艘新艦分別被命名為「弗拉基米爾·安德列耶夫」號(Vladimir Andreev,船廠編號303)和「瓦西裡·特魯申」號(Vasily Trushin,船廠編號304),這是俄羅斯首型擁有船塢登陸艦樣式的現代化兩棲戰艦,可以說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圖片:11711改進型船塢登陸艦龍骨安放儀式上面的模糊圖畫。
不過,對於這兩艘戰艦到底長什麼樣?除了龍骨安放儀式上面那不是很清楚的一幀側視圖,就沒有其他可以印證的了!
最近,俄羅斯媒體曝光了該艦的方案模型,讓人們終於能夠一窺這種俄式新型船塢登陸艦的風採。有意思的是,這種船塢登陸艦外形與中國071型船塢登陸艦幾乎一樣,都採用了艦橋在前,多直升機起降平臺在後的布置方式。
圖片:最新曝光的11711改進型船塢登陸艦模型,注意保留了艦艏的登陸用大門。
有意思的是,這種俄式071船塢登陸艦居然保留了傳統坦克登陸艦才有的搶灘登陸用艏門,應該還有可摺疊的登陸跳板。這反應了俄羅斯在兩棲戰艦使用和設計上的保守主義。當然,俄羅斯海軍不可能將這麼龐大的兩棲戰艦用於危險的搶灘登陸,艏門和跳板的存在可能是在低威脅或者是日常任務時進行無碼頭的岸灘登陸用,也可能是兩棲戰車泛水作業時前後門同時進行,提高效率。
開艏門還意味著該船塢登陸艦的艦體是有貫通的車輛甲板的,這將積攢艦艏部和舯部的空間,使得難以安裝需要大深度艙室的武器,也影響了艙室的布局。所以,從某種角度看,11711改進行船塢登陸艦其實是一種船塢登陸艦外衣下的坦克登陸艦。
圖片:11711改進型船塢登陸艦後部的直升機庫和平臺。
其實,這種船塢登陸艦就是在11711型坦克登陸艦的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並非完全的重起爐灶。新設計與11711型登陸艦大相逕庭,捨棄了11711艦上的前後塔式上層建築,而改用一個位於艏部的單一集中式大型上層建築,整個船體的後部都設置為大面積的直升機起降甲板,可供運輸直升機和卡-52K武裝直升機的起降操作。
俄羅斯聯合造船廠總裁阿列克謝·拉赫曼諾夫向記者透露,這種改進型的登陸艦排水量達到7000~8000噸,比11711型艦的5000噸級排水量要大不少,說明其艦隻尺寸也要遠大於11711型登陸艦。但是總的來說,相對於排水量達到2萬噸的中國071型船塢登陸艦,這種改進型登陸艦仍然只是一種並不大的登陸艦隻。而這種噸位的戰艦,搭載的直升機也可能只有2架,而不是071型的4架。
圖片:俄羅斯船塢登陸艦的原型是11711型坦克登陸艦。
我們還發現,11711改進型船塢登陸艦的防衛武器比較少,和11711型基本一樣,只在艦橋前部安裝了1套AK-630M-2「二重奏」近防炮,直升機庫兩側安裝有2套AK-630近防炮。這與蘇聯時代登陸艦上都要安裝中口徑火炮的設計思想相比已經發生了變化,更加偏向中國或西方的設計思路。
該艦能夠容納4艘11770M型車輛登陸艇(50噸)或2艘12061M型氣墊登陸艇(104噸)。由於噸位的問題,該艦的搭載量達不到我軍071型船塢登陸艦的水平,但是在俄羅斯目前的兩棲戰艦中已經是翹楚了!
圖片:俄羅斯12061M型氣墊登陸艇,該艇將搭載在11711改進型登陸艦上。
在後部的飛行甲板上,有2個小直徑的圈和1個大直徑的圈。其中小直徑圈可以起降卡-52武裝直升機、卡-29突擊運輸直升機等海軍陸戰隊直升機,大直徑圈中有一個M標誌,這在基輔級航母和「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上都有,是垂直起降戰鬥機起落的標誌。
如果這一划線標示準確的話,那麼說明俄羅斯目前仍然沒有放棄垂直起降戰鬥機的研製工作,至少在這種登陸艦上為其保留了起降區。因為帶有M字樣的起降區一般都經過了耐高溫處理,能夠滿足垂直起降戰鬥機降落時尾噴口的高溫侵蝕。
圖片:「基輔」號航母上的帶M字樣的圓圈,這是垂直起降戰鬥機降落區。
目前開工建造的11711型改進型登陸艦隻有2艘,未來相信數量還會增加。11711改進型登陸艦的設計建造,已經說明了俄羅斯開始拋棄蘇聯時代的傳統登陸艦設計思想,向中國和西方靠攏,設計具有戰略投送能力的船塢登陸艦,並進一步強化航空力量,以改變過去只能夠依靠搶灘登陸方式進行兩棲作戰的老黃曆!
圖片:這種搶灘登陸作戰樣式在實戰中會造成登陸部隊重大傷亡。